小學五年級數學單元知識點
知識是一座寶庫,而實踐就是開啟寶庫的鑰匙。學習任何學科,不僅需要大量的記憶,還需要大量的練習,從而達到鞏固知識的效果。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一些五年級數學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五年級上冊數學練習題知識點
小數乘整數(利用因數的變化引起積的變化規律來計算小數乘法)
知識點一:
1、計算小數加法先把小數點對齊,再把相同數位上的數相加
2、計算小數乘法末尾對齊,按整數乘法法則進行計算。
知識點二:
積中小數末尾有0的乘法。先計算出小數乘整數的乘積后,積的小數末尾出現0,要再根據小數的性質去掉小數末尾的0。如:3.60“0”應劃去
知識點三:
如果乘得的積的小數位數不夠要在前面用0補足,再點上小數點。如0.02×2=0.04
知識點四:
計算整數因數末尾有0的小數乘法時,要把整數數位中不是0的最右側數字與小數的末尾對齊。
思考:
小數乘整數與整數乘整數有什么不同?
1、小數乘整數中有一個因數是小數,所以積一般來說也是小數。
2、小數乘法中積的小暑部分末尾如有0可以根據小數的基本性質去掉小數末尾的0而整數乘法中是不能去掉的。
五年級上冊數學小數除法知識點
一、除數是整數
小數除以整數,按整數除法的方法去除。
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整數部分不夠除,商0,點上小數點。
如果有余數,要添0再除。
除得的商的哪一數位上不夠商,就在那一位上寫0占位。
二、除數是小數
一看:看清被除數有幾位小數。
二移:把除數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同時向右移動相同的位數(也就是同時擴大相同的倍數),使除數變成整數,(被除數是不是整數不重要,只要擴大相同倍數就行)。
三算:按照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計算進行計算。
a÷b=c(b≠0),b=1時,a=c;b>1時,a>c;b<1時,a
三、商的近似數
求商的近似值:計算時要比保留的小數多一位。
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四舍五入”法、
保留商的近似值,小數末尾的0不能去掉。
求積的近似值:計算出整個積的值后再去近似值。
四、循環小數
1、循環小數的定義:一個數的小數部分,從某一位起,一個數字或者幾個數字依次不斷重復出現,這樣的小數叫做循環小數。
2、循環節的定義:一個循環小數的小數部分,依次不斷重復出現的一個數字或者幾個數字,叫做這個循環小數的循環節。如5.33……循環節是3。7.14545……的循環節是45。
3、循環小數必須滿足的條件:①必須是無限小數;②一個數字或者幾個數字依次不斷重復出現。
4、循環小數的記法:
①省略后面的“……”號;
②在第一個循環節首尾的數字上分別加點。
5、小數分類:可以分為無限小數和有限小數。小數部分的位數是有限的小數,叫做有限小數。小數部分是無限的小數叫做無限小數。循環小數就是無限小數中的一種。
循環小數一定是無限小數,無限小數不一定是循環小數。
五、解決問題
應用題中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有:“四舍五入”法、“進一法”和“去尾法”。在解決問題的時候,要根據題目實際情況選擇“進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小學五年級數學解題技巧
1、對照法
如何正確地理解和運用數學概念?小學數學常用的方法就是對照法。根據數學題意,對照概念、性質、定律、法則、公式、名詞、術語的含義和實質,依靠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記憶、辨識、再現、遷移來解題的方法叫做對照法。
這個方法的思維意義就在于,訓練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正確理解、牢固記憶、準確辨識。
例1:三個連續自然數的和是18,則這三個自然數從小到大分別是多少?
對照自然數的概念和連續自然數的性質可以知道:三個連續自然數和的平均數就是這三個連續自然數的中間那個數。
例2:判斷題:能被2除盡的數一定是偶數。
這里要對照“除盡”和“偶數”這兩個數學概念。只有這兩個概念全理解了,才能做出正確判斷。
2、公式法
運用定律、公式、規則、法則來解決問題的方法。它體現的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演繹思維。公式法簡便、有效,也是小學生學習數學必須學會和掌握的一種方法。但一定要讓學生對公式、定律、規則、法則有一個正確而深刻的理解,并能準確運用。
例3:計算59×37+12×59+59
59×37+12×59+59
=59×(37+12+1)…………運用乘法分配律
=59×50…………運用加法計算法則
=(60-1)×50…………運用數的組成規則
=60×50-1×50…………運用乘法分配律
=3000-50…………運用乘法計算法則
=2950…………運用減法計算法則
3、比較法
通過對比數學條件及問題的異同點,研究產生異同點的原因,從而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叫比較法。
比較法要注意:
(1)找相同點必找相異點,找相異點必找相同點,不可或缺,也就是說,比較要完整。
(2)找聯系與區別,這是比較的實質。
(3)必須在同一種關系下(同一種標準)進行比較,這是“比較”的基本條件。
(4)要抓住主要內容進行比較,盡量少用“窮舉法”進行比較,那樣會使重點不突出。
(5)因為數學的嚴密性,決定了比較必須要精細,往往一個字,一個符號就決定了比較結論的對或錯。
例4:填空:0.75的位是(),這個數小數部分的位是();十分位的數4與十位上的數4相比,它們的()相同,()不同,前者比后者小了()。
這道題的意圖就是要對“一個數的位和小數部分的位的區別”,還有“數位和數值”的區別等。
例5:六年級同學種一批樹,如果每人種5棵,則剩下75棵樹沒有種;如果每人種7棵,則缺少15棵樹苗。六年級有多少學生?
這是兩種方案的比較。相同點是:六年級人數不變;相異點是:兩種方案中的條件不一樣。
找聯系:每人種樹棵數變化了,種樹的總棵數也發生了變化。
找解決思路(方法):每人多種7-5=2(棵),那么,全班就多種了75+15=90(棵),全班人數為90÷2=45(人)。
4、分類法
根據事物的共同點和差異點將事物區分為不同種類的方法,叫做分類法。分類是以比較為基礎的。依據事物之間的共同點將它們合為較大的類,又依據差異點將較大的類再分為較小的類。
分類即要注意大類與小類之間的不同層次,又要做到大類之中的各小類不重復、不遺漏、不交叉。
例6:自然數按約數的個數來分,可分成幾類?
答:可分為三類。(1)只有一個約數的數,它是一個單位數,只有一個數1;(2)有兩個約數的,也叫質數,有無數個;(3)有三個約數的,也叫合數,也有無數個。
5、分析法
把整體分解為部分,把復雜的事物分解為各個部分或要素,并對這些部分或要素進行研究、推導的一種思維方法叫做分析法。
依據:總體都是由部分構成的。
思路:為了更好地研究和解決總體,先把整體的各部分或要素割裂開來,再分別對照要求,從而理順解決問題的思路。
也就是從求解的問題出發,正確選擇所需要的兩個條件,依次推導,一直到問題得到解決為止,這種解題模式是“由果溯因”。分析法也叫逆推法。常用“枝形圖”進行圖解思路。
例7:玩具廠計劃每天生產200件玩具,已經生產了6天,共生產1260件。問平均每天超過計劃多少件?
思路:要求平均每天超過計劃多少件,必須知道:計劃每天生產多少件和實際每天生產多少件。計劃每天生產多少件已知,實際每天生產多少件,題中沒有告訴,還得求出來。要求實際每天生產多少件玩具,必須知道:實際生產多少天,和實際生產多少件,這兩個條件題中都已知。
數學的各種學習方法
1、課內重視聽講,課后及時復習。新知識的接受,數學能力的培養主要在課堂上進行,所以要特點重視課內的學習效率,尋求正確的學習方法。
2、上課時要緊跟老師的思路,積極展開思維預測下面的步驟,比較自己的解題思路與教師所講有哪些不同。特別要抓住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課后要及時復習不留疑點。
3、首先要在做各種習題之前將老師所講的知識點回憶一遍,正確掌握各類公式的推理過程,慶盡量回憶而不采用不清楚立即翻書之舉。
4、認真獨立完成作業,勤于思考,從某種意義上講,應不造成不懂即問的學習作風,對于有些題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時難以解出,應讓自己冷靜下來認真分析題目,盡量自己解決。在每個階段的學習中要進行整理和歸納總結,把知識的點、線、面結合起來交織成知識網絡,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
5、適當多做題,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要想學好數學,多做題目是難免的,熟悉掌握各種題型的解題思路。
6、剛開始要從基礎題入手,以課本上的習題為準,反復練習打好基礎,幫助開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決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題規律。
7、叫魚與學習(學習王站)覺得數學學習是一個長久的事情,需要持之以恒才能見到效果。
小學五年級數學單元知識點相關文章:
★ 五年級數學知識點
小學五年級數學單元知識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