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學設計>環境設計>室外設計>室外設計知識>

    2017臨汾市城市規劃

    時間: 其芳39 分享

      臨汾是晉南經濟重鎮,經濟總量位居山西省第二。2009年,臨汾在中國113個國家環保重點城市排名位居第29位,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17臨汾市城市規劃的相關信息,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2017臨汾市城市規劃

      城市總體規劃

      一、市區概況

      1.天然環境

      (1)地理位置

      臨汾市市區位于臨汾市域中部,地理坐標為北緯35°54′21″—36°19′48″,東經111°05′07″—111°49′04″,北距太原265km,西南距西安371km,東南距鄭州345km,距近來的民航機場太原機場249km,距近來的出海口岸天津港820km。

      (2)地形地貌

      市區東為太岳山脈,西為呂梁山余脈,市區位于中部斷陷盆地,汾河兩岸寬闊的沖洪積平原之上,地貌大體上為平坦的遼闊平原,中心為有名的汾河地塹。

      (3)水文地質

      市區北有澇氵巨 河,西有汾河,其中澇氵巨 河為季節性河流。

      市區地處賀蘭山字形構造體系中祁連山、呂梁山弧形構造東翼和新中原構造體系的復合部位。東西橫跨臨汾斷陷盆地和呂梁山褶皺兩個構造帶。臨汾盆地是在早三迭紀末期復向斜的基礎上,由東西兩側較大斷裂帶臨時反復舉止,相向正斷下陷不斷沉積而形成西側陡、東側緩的斷陷盆地,沿汾河呈近南北方向展布。盆地內有三組隱伏斷裂。

      (4)氣候氣象

      市區地處汾河谷地,具有明明的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特征,年平均降雨量為550—600mm,降雨集中在七、八、九三個月。年平均氣溫12.2℃,其中,七月份氣溫最高,月平均氣溫26.3℃,一月氣溫最低,月平均氣溫4.4℃,極端最低氣溫-25.6℃,最高氣溫41.8℃,全年無霜期180—200天,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北向,其次為西南風。

      2.市區形態演變過程

      傳道堯都平陽,為堯、舜、禹時期的政治中心,全國各部落邦國首領常常聚會朝聘于此,西周唐國曾遷都于平陽。秋秋至漢代年間,城池幾經變遷,隋唐五代的臨汾為重鎮,該城的城垣基本上奠基于北魏,到隋唐時繼續修整加固。到洪武初,發兵卒萬余,因舊城增廣重修,外則磚砌雉堞,內則土壅“臥牛”,城垣周八里288步(5.98km),高15m,外包以磚,基座寬30m,頂寬18—20m,城坡如臥牛狀,故世謂之臥牛城,環城池深8.3m,寬9.3m,匯水進池,真可謂金城湯池。明渾時期,城內以大中樓為中心,形成東西南北四街,東街的鐘樓、西街的鼓樓,遠相對應,南街建有大牌樓,府街在西街,縣衙在東街,總鎮設在西北區。路東設左右營,晉山書院、府學、縣學分布東西大街。貢院設南街之東。東西街商號櫛比鱗次,東街北府城隍廟、府文廟、府武廟依次分布,天慶觀、南禪寺分居南、北。鐵佛寺建于西南隅,宋代引泉水進池,記為北海子和南海子,養魚植蓮,號蓮花池,大大改善城市的環境衛生,整個城市建筑布局按性質功能,以十字街劃分為四大區,街道框架明確,主次分明。1920年(民國9年),擴中街,拆去兩旁的市房,放寬約7m,方便交通。1925年(民國14年),省修公路,拆除東關城西的南北城墻各一段,開兩門,即小南門和小北門。1933年(民國22年)修建南同蒲鐵路,1938年(民國27年)修建機場,1957年籌建臨汾鋼鐵公司,1962年投進生產,后停產。1966年隨著臨鋼重新規復生產,城市大規模向東發展。到1980年,城市人口增加至11.7萬人,城市用地擴大到17.4km2。

      進進80年代,城市規劃工作步進正軌,城市建設基本處于規劃的指點之下。至90年,城市人口發展到18.1萬人,建設用地面積為20.5km2。

      城市演變過程剖析表 表3

      年代 人口規模 建成區面積 城市首要

      發展方向 發展特征 影響城市發展的

      主導因素

      開國前期 1949年達到1.5萬人 1949年達到3.8km2 舊城區范圍內 發展緩慢 鐵路、公路設施的建設

      50年代 50年代末達到6.5萬人 50年代末達到4.5km2 舊城區周邊局部拓展 發展緩慢 城市周邊工礦業發展

      60年代和70年代 70年代末達到11.7萬人 70年代末達到17.4km2 向東、向南、向西 迅速擴大 國家重點項目建設

      80年代 80年代末達到18.1萬人 80年代末達到20.5km2 向北、向南 逐步增長 第三產業、城鎮企業和個體經濟發展

      90年代 2000年達到31.6萬人 2000年達到37.3km2 向北、向南、向西 逐步增長市場經濟的發展、開發區的設立和城市基礎設施的改善

      從臨汾市市區的演變過程看,市區的發展以舊城為核心,向南、向東、向北逐步伸展,城市發展受國家發展政策、大型工礦企業的建設,交通設施建設的影響較大。在城市的發展過程中,由于缺乏規劃的超前引導,城市的用地功能布局較為混亂,城市向東跨越鐵路,向南靠近機場都給城市帶來了宏大的負面影響。

      3.現狀建設情況

      現狀市區城市建設用地面積為37.3km2,現狀總人口31.6萬人,人均建設用地為118.1m2。市區由三部分構成,西部為河西新工業區,鐵西為城市中心區,鐵東為以臨鋼、臨紡為主的舊工業區。南同蒲、霍侯一級公路穿越市區,河西有大運公路和正在興建的祁臨高速公路。

      (1)河西工業區

      河西工業區首要是由化肥廠、河西發電廠、河西制藥廠、焦化廠、建材水泥廠、煤氣公司和正在興建的同世達實業有限公司等大中型企業和少量居住用地、村鎮用地構成,總用地約2.8km2,工業用地占總用地的85%以上。市區內不宜發展的有氣體、粉塵污染的企業均在該區內,污染較為嚴重。

      (2)鐵東工業區

      鐵東工業區首要由臨鋼、臨紡、造紙廠、鑄造廠等大、中型企業和企業居住區、村莊、部分特殊用地、鐵路貨物等用地構成。總面積約10.5km2,其中工業用地2.4km2,居住和村莊用地5.2km2,鐵路貨場0.35km2,特殊用地0.23km2。

      (3)鐵西城市中心區

      鐵西城市中心區由城市舊城區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構成。舊城區集中了城市的行政辦公、文化文娛、商業金融服務、居住、教育科研等首要設施,并包含了許多村莊用地。總用地約24.2km2,其中村莊用地3.6km2。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位于舊城區北,規劃產業用地面積約2.8km2(1998年高新技術開發區規劃),現已開發建設0.6km2,開發項目包括商貿、文娛和工業類。

      二、存在問題剖析

      1.城市形態結構不盡公道

      盡管臨汾市市區目前由一城三區構成,但其中河西和鐵東都是工業區,而城市主體部分仍集中于舊城區范圍,并且呈依托舊城區向外擴大態勢。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發展,目前這種攤大餅的發展模式已很難滿足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這就要求通過對城市性質和職能特征的剖析,面向未來城市建設要求,確立城市建設用地發展方向,由此形成公道的城市空間結構與形態,以順應城市規模的擴張,保障城市發展的良性循環。

      2.城市用地結構不公道,地盤使用率不高

      (1)舊城區負擔過重

      舊城區作為目前城市的行政中心和商業中心,其空間的環境容量和支撐系統都難以滿足當代城市發展的需要。

      (2)用地布局混亂

      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已將鐵路沿線的大型倉儲設施,部分特殊用地及工業企業圍進城中,造成用地布局混亂,相互制約,相互干擾,難以形成良好的分區,也難以形成較好的城市景觀。

      (3)用地結構比例失調,地盤資源遭到一定破壞

      低層次的市場合作與規劃管理不嚴以及各種設施的重疊設置,使得現狀城市建設用地結構比例失調,如居住用地、工業用地過大,倉儲設施大量閑置,城南浩繁工業企業停產,造成了城市地盤資源的糜費,而文化體育設施用地、綠化用地等又嚴重不足,由此造成城市建設的一系列問題。

      3.城市南部受機場的影響較大

      由于城市建設用地向南的不斷拓展,尤其是生活區的拓展,使其中居民深受噪音之苦。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居民對生活環境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環境與生態問題將日益得到重視與關注,因此,必須予以高度重視,妥善處理。

      4.城市四周農村發展缺乏引導,導致城中村的出現

      城市用地擴張中的“包裹式”發展,將村莊與城市交織在一起,既不利于城市形象的改善,也難以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生活需求。

      5.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嚴重影響了城市環境

      (1)城市路網不成體系,道路功能不渾

      目前城市道路系統較不完善,道路功能不渾,首要道路斷面過窄,造成城市交通嚴重不暢,尤其核心區交通負荷過重,嚴重影響了居民的出行效率。

      (2)缺乏靜態交通設施

      市區內嚴重缺乏機動車和非機動停車設施,造成機動車和非機動車亂停亂放,擠占道路現象嚴重,使原本不寬的路面變得更加狹窄,并時常引發車禍。

      (3)缺乏垃圾處理廠和垃圾填埋場所

      由于市區缺乏垃圾處理廠和垃圾填埋場所,使城市垃圾沿汾河兩岸堆放,既影響了城市景觀,又污染了地上地下環境,還使部分可收受接管使用的資源白白糜費。

      (4)給排水系統不暢

      城中村地下管網不健全,而舊城區上、下水管道年久失修,已嚴重威脅居民的一般生活。

      6.城市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首先,城市北部澇氵巨河屬季節性河流,由于水土流失嚴重,再加上缺乏疏理,一旦出現險情,就會危及市區。其次,臨汾屬地震高設防區,現狀建筑抗震遍及存在隱患。另外,臨汾市人防面積嚴重不足,按現狀規模,應設有不少于12萬m2的人防工程。

      三、城市性質與城市定位

      1.城市性質

      根據對臨汾市的區域與城鎮發展條件和潛力、發展戰略的綜合剖析,確定其城市性質為:

      臨汾市是以精細化工、新型材料和旅游服務為支柱產業的晉南地域重要的中心城市。

      2.城市定位

      (1)空間定位

      以臨汾市域為基本腹地,服務和輻射整個晉南經濟區,面向太、西、鄭復合影響帶,著眼于全國和全省工業化、城市化發展。未來城市的區域定位是全國重要的焦化和鑄造業服務基地,晉南地域中心城市之一,以材料產業(冶金、機電及高新技術加工業等)為主的綜合性城市。

      (2)職能定位

      晉南地域重要的工業城市和中心城市之一,晉南北部文教、科技、商貿和旅游服務中心。

      (3)產業定位

      以鋼鐵、輕紡(包括農副產物加工)、機電為主的傳統第二產業;以新材料、生物制藥、渾潔能源等為主的新興第二產業;以科技、教育、文化、金融、信息服務、旅游服務、中介服務、房地產等為主的第三產業。

      (4)城市形象

      以堯文化、花果城、濱水(汾河、澇洰河)生態園林城市為主導性特征,以堯文化主題公園、生態科技和生物島公園、堯廟、鼓樓及平陽廣場為城市象征和標志。

      (5)城市特色與文化

      生態城市、黃河根祖(黃河文化、堯文化、根文化)文化中心。

      (6)城市建設目標

      ①規模目標:邁進大城市,為城市進一步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②環境目標:具有豐富歷史文化內涵的生態型園林城市,濱水地域得以改造,形成汾河、澇洰河兩大景觀軸,建設堯文化主題公園、生態科技公園和生物島公園,各項指標達到國家園林城市標準,實現城市生態良性循環和經濟、社會、天然協調發展。

      ③空間目標:開發建設河西區,形成“一城五區一組團”的城市結構。

      ④基礎設施目標:建樹大城市交通體系和基礎設施保障體系等。

      ⑤社會目標:公共設施配套完善、社區建設健康文明。

      詳見“臨汾市城市定位研究專題講演”。

      四、城市規模

      1.城市人口規模

      (1)城市人口現狀

      根據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資料,臨汾市市區人口為31.6萬人,占全市城鎮總人口的29.77%。范圍包括解放路街道辦、鼓樓西街街道辦、水塔街道辦、南街街道辦、城賢街道辦、辛寺街街道辦、鐵路東街道辦、車站街道辦的全數常住人口和汾河街道辦、堯廟鎮、段廟城的部分常住人口。

      (2)城市人口預測

      近期(2005年)城市人口為37萬人,中期(2010年)城市人口為43萬人,遠期(2020年)城市人口為55萬人。

      詳見“臨汾市城鎮化和城市人口規模專題講演”。

      2.城市用地規模

      (1)現狀用地特征

      統計范圍內城市建設用地規模為36.3km2,人均用地面積114.9m2。從城市建設用地的構成剖析來看,居住用地的比例和人均面積都很高,分別達到44.5%和51.1m2/人,均超過國家《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所規定的上限32%和28m2/人。這首要是因為城中村現象十分遍及造成的。現狀綠地指標低,所占的比例和人均面積分別為1.7%和2.1m2/人,均低于《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所規定的8%和9m2/人的下限。

      (2)規劃用地指標的選與

      根據《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現狀人均用地指標為114.9m2/人,屬于用地指標的四級105—120m2/人,許可采用的規劃指標為三級90.1—105.1m2/人和四級105.1—120m2/人。考慮到與《城市地盤使用總體規劃》的銜接,結合從此城市建設在綠地和道路廣場等方面建設上的高標準,城中村改造是一個臨時的過程的狀況,規劃用地指標采用三級標準的上限值。

      (3)城市建設用地規模預測

      2020年城市人口規模為55萬人,按照上述控制指標與105m2/人計,預測2020年城市建設用地規模為57.8km2。

      城市各類用地情況詳見表4。

      臨汾市城市建設用地平衡表 表4

      序號 用地名稱 用地代號 現狀(2000)31.6萬人 規劃(2020)55萬人

      用地面積(萬m2) 占城市建設用地比例(%) 人均用地(m2/人) 用地面積(萬m2) 占城市建設用地比例(%) 人均用地(m2/人)

      1 居住用地 R 1616.1 44.5 51.1 1883.8 32.7 34.3

      2 公共設施用地 C 419.4 11.5 13.2 1254.2 21.9 22.8

      行政辦公用地 C1 74.1 2.0 2.3 113.1 2.0 2.1

      商業金融用地 C2 96.3 2.7 3.0 456.9 8.0 8.3

      文化文娛用地 C3 12.5 0.3 0.4 91.5 1.6 1.7

      體育用地 C4 28.2 0.8 0.9 64.0 1.1 1.2

      醫療衛生用地 C5 18.2 0.5 0.6 101.2 1.8 1.8

      教育科研設計用地 C6 171.1 4.7 5.4 394.2 6.8 7.2

      文物古跡用地 C7 15.6 0.4 0.5 24.0 0.4 0.4

      其他公共設施用地 C9 3.4 0.1 0.1 9.3 0.2 0.2

      3 工業用地 M 672.1 18.5 21.3 565.1 9.8 10.3

      4 倉儲用地 W 97.4 2.7 3.1 122.6 2.1 2.2

      5 對外交通用地 T 57.3 1.6 1.8 120.2 2.1 2.2

      6 道路廣場用地 S 235.3 6.5 7.4 947.6 16.4 17.2

      7 市政公用設施用地 U 58.7 1.6 1.9 174.9 3.0 3.2

      8 綠地 G 65.1 1.8 2.1 670.0 11.6 12.2

      公共綠地 G1 65.1 1.8 2.1 485.3 8.4 8.8

      生產防護綠地 G2 —— —— —— 184.7 3.2 3.4

      9 特殊用地 D 410.4 11.3 13.0 23.9 0.4 0.4

      10 城市建設用地合計 3631.8 100 114.9 5762.3 100 104.8

      五、城市用地發展方向

      1.影響城市用地發展的因素

      (1)工程地質條件的影響

      臨汾市市區位于臨汾盆地的中部,地勢平坦,“河西工業區、龍祠水源護衛區”均位于中部盆地西部的北片和南片與土石山區相交界。地勢相對平坦,三區一中心均位于羅云山大斷層上,斷層深,首要屬汾河兩岸的沖積平原,平原主體由Ⅰ級階地及河漫灘構成,Ⅱ級階地首要分布于西城墻以東,前緣凌駕河床20m,階地略成斜坡,場地土層由上至下為雜填土、素填土、濕陷性黃土、粉細砂或粉土加粉質粘土。Ⅰ級階地首要分布于汾河以東的北城鎮、汾河以西較低洼處,由上至下為粉質粘土、粉地砂、中砂、粉質粘土、卵石。河漫灘首要分布于澇氵巨河至西趙河灘、城墻以西低洼處地下水位0.7—2.5m,表層發育有1—4m厚的粉質粘土或粉土,其下遍及分布飽和水的粉細砂、中砂、砂礫。

      臨汾市屬山西省地震舉止強烈區,是國家重點監視地域、依據《中國地震烈度區劃圖》劃定的八度設防烈度執行。

      受“汾河、澇河、氵巨河”的影響,汾河對城市影響較小,澇河、氵巨河首要對北城鎮、屯里城、南同蒲鐵路、太三公路有較大影響,按現有設防標準,二水庫同時按一千年一遇洪水下泄時洪峰疊加,將覆沒屯里周邊的大片用地。

      根據工程地質條件評價將城市發展用地分為適宜建設用地、不適宜建設用地、采與工程措施后可以建設的用地三類,建設用地類型詳見圖。

      (2)其他因素

      在規劃建設用地選擇時,還需要考慮以下兩個因素:

      ①機場的影響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塑造良好的居住環境,避開不利因素的影響,是確保城市健康發展的條件。

      ②高速公路的影響

      高速公路作為區域大型基礎設施,具有全封鎖的特征,它直接制約城市的用地發展方向。而普通公路的建設也直接影響到城市用地的發展方向,如城市沿霍侯一級公路兩側現已有明明的延伸。

      ③鐵路的影響

      在目前社會經濟狀況條件下,鐵路支線對城市用地布局存在的影響首要顯示在鐵路兩側交通聯系困難,使城市基礎設施的投進加大,影響了城市用地發展方向的選擇。

      2.城市用地發展方向選擇

      由上可知,城市用地發展方向有四種選擇:跨汾河向西至祁臨高速公路,跨澇氵巨河向北,跨臨鋼向東,或搬遷機場向南。由于機場搬遷的不可預見因素太多,本次規劃在規劃中期內不予考慮機場搬遷;向東將臨鋼納進城中,勢必會造成更大的污染,且向東用地不寬廣,因此,本次規劃探討向西和向北兩種方案。

      跨澇、氵巨 河向北發展用地相對大,且延續汾河的外河特征,但被鐵路分隔,與現狀市區連接難度相對大。

      跨汾河向西發展用地完整,靠近祁臨高速公路,并且是上版規劃所確定的城市遠期用地發展方向,但用地相對狹小,將汾河變成內河。通過比較,我們認為在本次規劃期內河西用地能夠滿足城市發展的需要,因此,確定例劃期內城市首要向西拓展,形成新的城市空間,向北或向南作為遠景發展用地。

      詳見“臨汾市市區用地發展方向及建設用地規模專題講演”。

      六、城市空間結構與用地布局規劃

      1.布局原則

      臨汾市現狀市區建設問題的集中顯示就是城市空間結構與用地布局中功能分區不公道,本次規劃在明確市區城市性質與職能、城市建設用地發展方向的基礎上,確定以下規劃布局原則:

      (1)區域協調發展的原則,強調一河兩路城市群的在產業上、空間上的聯系。

      (2)順應城市性質、城市職能的轉變原則,以產業為先導,給城市經濟發展提供足夠的空間。

      (3)順應城市規模擴大的原則,完善城市功能,順應未來大城市多中心和中心職能專業化的趨向,以良好的空間形態,保證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4)重視城市生態、締造城市特色的原則,充實結合濱水區域天然條件,締造生態型園林城市。

      (5)城市歷史文化的護衛與新建設并重的原則,從宏觀層次解決舊城更新中的問題,加強整體歷史環境的護衛。

      2.布局結構

      規劃從空間市區劃分為河西區、汾河生態區、澇氵巨河生態區、鐵東區、鐵西區和堯廟組團,即“一城五區一組團”,各區之間以生態綠地進行分隔,通過快速便捷的城市交通性道路相連接,使之成為有機的整體。從功能上各區承擔不同的城市職能,形成多中心的城市格局。

      (1)河西區

      河西區由于其足夠的適宜建設用地,便捷的交通及良好的區位條件,是市區中發展潛力最大,可塑性最強的片區,它完全有條件順應城市遠期發展的需要。

      新城為市區的行政辦公中心、商務中心、文娛中心和公路客運中心。新城將分管現狀城市中心的部分職能,以改善現狀城市核心區的綜合環境,為順應未來城市發展的需要締造條件。新城總面積約15平方公里。

      (2)汾河生態區

      汾河生態區北起中環北路,西至濱河西路,東至古城墻一線,南至大運公路橋,總面積約9km2,規劃充實使用現有資源,以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締造生態型園林城市為目標,把該區域建成獨具北方特色的城市生態區和生態文化教育旅游區。

      規劃汾河生態區由堯文化帶狀公園、生物島公園、生態科教公園和水上公園構成。規劃通過生態區的設置,把城市生態、科教、旅游、文娛有機結合起來,形成城市新的經濟增長點,即生態文化旅游產業區。汾河生態區內5.5km2的生態綠地不計進城市建設用地。

      (3)澇、氵巨 河生態區

      規劃在城北依托澇、氵巨 河設立澇、氵巨河生態區,總面積12km2,該生態區首要是起改善城市外圍生態環境,保持水土平衡,突出黃土高原特色。在其中開發建設生態農業觀光區,把城市建設和城市生態建設有機結合起來。該用地不計進城市建設用地。

      (4)鐵西區

      鐵西區為現狀城市中心區,規劃將其中部分行政辦公遷出,形成以商業服務、教育科研、文體文娛為主的城市中心構成部分。規劃通過轉移部分城市功能,提高舊城中心區的環境品質,充實展示城市歷史文脈。

      (5)鐵東區

      鐵東區現狀以臨鋼、臨紡等大中型企業和部分高校構成。規劃除保留臨鋼、臨紡等大中企業用地外,拓展高校用地,以支撐鐵東區的進一步發展。

      (6)堯廟組團

      堯廟組團由堯廟、烈士陵園和植物園構成。規劃依托現狀設施,面向未來,建設集愛國主義教育和歷史文化教育于一體的旅游觀光區。

      3.龐大用地調整

      (1)搬遷、市政府、市人大、堯都區區委、區政府等市、區級行政辦公用地至河西,形成新的行政辦公中心。

      (2)搬遷鐵路貨場以及鐵路沿線倉儲用地至北站,形成北站鐵路貨運中心。

      (3)搬遷第三監獄,原址調整為公園用地。

      (4)鐵東染料廠改為公共設施用地。

      (5)城南機床廠等企業改為生活居住用地。

      (6)搬遷五一路油庫。

      (7)鐵東區小麥研究所實驗用地改為商業設施用地。

      (8)搬遷南機場。

      七、居住用地規劃

      (一)現狀存在問題剖析

      1.居住用地指標偏高

      統計數據講明,臨汾市人均居住用地56.5m2,超過了國家人均18—28m2的標準。

      2.居住用地布局不盡公道

      臨汾市居住用地分布凌亂,居住用地與其它用地混同,既難以形成完整的生活區,又相互干攏。公道調整居住用地布局是當前城市總體規劃要解決的首要問題之一。

      3.城中村現象嚴重

      在城市發展過程中,裹進城中的村莊用地占臨汾市居住用地的75%左右。這些村莊都是當地村民自行建設的私有房,雖然就單個住宅本身而言,居住面積大,但建筑密度大,綠化嚴重缺乏,且與其它城市用地和市政基礎設施很難進行銜接。

      4.舊城整治所采用的方式太簡單

      臨汾市舊城整治幾乎是采用推倒重建的方式,將舊城空間格局、風貌完全改變,且對傳統建筑形式、色彩缺乏深進的研究,對日照間距控制不嚴,嚴重影響了新建小區的生活環境質量。

      5.住宅市場有待進一步開發

      由于臨汾市舊城整治和新區建設的力度一直不高,因此,既影響了住房商品化的進程和地方房地產業的發展,也減慢了舊城整治的程序。

      6.市區中小學用地規模偏小,遍及缺乏須要的舉止場地。

      7.由于行政管理體制的緣故原由,部分大型駐臨企事業單元的服務設施沒得到充實使用。

      (二)居住用地規劃

      1.規劃原則

      根據臨汾市市區現有居住用地的現實情況,結合城市未來發展趨向,確定如下的規劃原則:

      (1)城市生活區(住宅小區)建設要以提高居住環境質量和生活服務設施水平為核心,新區開發與舊區改建相結合,順應住宅商品化的發展趨向,相對集中成規模開發建設。嚴禁采用單元用地與居住用地合建的開發模式。

      (2)在舊區改建時應對具有地方傳統特色的歷史街區進行重點護衛,提高舊區地盤使用效率和地盤使用強度,提高舊區生活質量。

      (3)嚴格控制城中村的擴大,農民住宅區要統一規劃集中建設,并與城市未來發展精細結合。

      (4)生活區建設要重視多樣性,滿足城市居民各階層的需求。

      (5)鼓動勉勵駐臨企事業單元公共設施的社會共享,促進其生活用地與城市相融合。

      (6)對現有中小學進行用地調整,改善現有學校的辦學環境,整體提升教學質量,把貫徹國家教育目標落到實處。

      2.規劃目標

      規劃至2020年臨汾市市區平均居住水平實現“每戶有成套住房”,并向“每個成員一居室”的目標邁進,達到人均居住面積15m2,建筑面積30m2的居住標準。

      3.居住用地規劃

      (1)居住用地指標控制

      規劃到2020年居住用地達到1883.8萬m2,占城市建設總用地的32.7%,人均居住用地34.3m2。人均用地指標仍高于國家標準,首要是因為現狀用地指標太高,同時舊區改建的任務很重,雖然規劃用地人均指標比現狀減少了16.8m2,但仍高于國家標準。

      規劃確定居住建筑以多層為主,高層和低層為補充。新建居住區綠地應不低于30%,舊區改建綠地應不低于25%。

      新建居住區配建停車場,每戶應配建的泊車位不少0.3個,舊區改建可設停車庫,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停車需要。

      (2)規劃方案

      規劃結合臨汾市具體情況,規劃以河流、鐵路和城市干道為界,形成五個生活居住片區。各片區既有一定型獨立性,又相互聯系互為依托。

      &S226;鐵東片區

      該片區以臨鋼、臨紡等大中型企業的生活用地為主。規劃期內,首要改建村莊用地。規劃居住用地426.4萬m2,規劃居住人口10.5萬人(含教育科技園區的學生人數)。

      &S226;鐵西北片區(以解放路為界)

      鐵西北片區以舊城和村莊用地為主,為城市未來重點改建區。規劃居住用地面積為424.4萬m2,規劃居住人口10.5萬人。

      &S226;鐵西南片區(以解放路為界)

      鐵西南片區以舊城和村莊用地為主,為城市未來重點改建區。規劃居住用地面積為536.4萬m2,規劃居住人口13.5萬人(含師大學生人數)。

      &S226;河西北片區(以規劃八路為界)

      該片區為城市新區,規劃居住用地面積為294.4萬m2,規劃居住人口10.0萬人。

      &S226;河西南片區(以規劃八路為界)

      該片區為城市新區,規劃居住用地面積為302.4萬m2,規劃居住人口10.5萬人。

      (3)中小學和幼兒園用地規劃

      鐵西、鐵東居住片區應充實發掘現有中、小學和幼兒園的辦學潛力,結合舊城整治,擴大辦學規模,改善辦學環境。尤其重要的是應結合現有中、小學和幼兒園的分布,打破企業辦學的限制,實現社會辦學和教育資源的公道配置,在舊區改建時應優先保證基礎教育設施的用地。河西區居住片區在開發建設時,必須按照國家標準,配備足夠中、小學和幼兒園數量。

      居住區、小區、組團規劃建設必須按規定指標配建中小學、幼兒園、托兒所。原則上每千人幼兒數以4名計,每所6—12班,用地不少于0.3萬m2,建筑面積不少于0.2萬m2;每1—1.5萬人規劃小學一所,18—24班規模,用地舊城0.8—1.3萬m2,新區1.5—2.0萬m2,服務半徑500—800m;每2—3萬人規劃中學一所,24—36班規模,用地舊城2.0—2.4萬m2,新區2.4—3.5萬m2,建筑面積0.6—1.0萬m2。

      (三)村鎮居民點建設

      隨著臨汾市市區范圍的擴大,現狀城市邊緣地域的村鎮將溶進市區,并成為城市用地的一部分,應納進城市管理的范疇。城市化過程中,對不同區位條件的村鎮應采與不同的指點措施。

      1.嚴格控制本次規劃建成區內的村莊建設,尤其機場周邊的村莊。

      2.逐步引導村鎮居民向市區搬遷,避免新的“城中村”出現。

      3.對規劃區范圍內的村鎮通過須要的遷村并點,形成具有良好風貌的新農村。

      八、公共設施用地規劃

      (一)現狀概況及存在問題剖析

      臨汾市現有各類公共服務設施面積為419.4萬m2,占城市建設總用地面積的11.2%,人均占有公共服務設施用地面積為13.2m2。現狀公共服務設施在舊城核心區分布較密,在其周邊分布較稀。舊城承擔著重要的公共服務職能。

      1.行政辦公用地

      市區兩級行政辦公用地首要分布在鼓樓東大街、解放西路、行署巷和廣宣街等城市中心地帶,在外圍也有零星分布。首要存在問題有:用地分散、混亂、環境較好等問題。

      2.商業金融用地

      現狀商業服務設施首要集中在鼓樓南北大街、五一路、迎秋街和向陽路所圍的城市核心區內。現狀商業金融用地面積為96.3萬m2。存在的首要問題有:

      (1)各類市場建設起步晚、起點低、網點少、規模小、環境衛生好、設施簡陋,農貿市場多為馬路市場,既阻礙交通,又嚴重影響市容市貌。

      (2)市場結構不協調,體系不健全,缺乏統一管理,為“四多四少”,即綜合市場多、專業市場少;零售市場多、批發市場少;消費品市場多、生產資料少;小型市場多、大型市場少。市場規模與臨汾市所處的區域地位不相順應。

      (3)各賓館設施條件好,與其區域地位不符,遠不能順應城市經濟、旅游業等的發展。

      (4)現有大型綜合商場合作激烈,發展不平衡。

      (5)現狀金融只有銀行和保險兩項業務,證券市場、期貨市場等金融業有待完善。

      3.文化文娛設施用地

      現有文化文娛設施用地面積為12.5萬m2,首要分布在體育街、解放路、青獅子北街和東大街,設施有影劇院、俱樂部、圖書館、工人文化宮、展覽館、蒲劇院等。存在的首要問題有:

      (1)象征一個城市的文化水準和品味的社會公益性文化設施建設發展滯后,圖書館、文化館規模小,設施陳舊,形式單一,尤其圖書館藏書量應大幅度增加,與城市的規模定位有較大的好距。

      (2)各級文化設施發展在空間布局上不平衡,且功能雷同,檔次低,人民群眾缺乏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3)缺乏為青少年和老年服務的文娛設施,無法滿足市民的多種需求。

      4.體育用地

      現有體育用地面積為28.2萬m2,市區級體育設施首要分布在平陽南街和體育街。另外,各高等院校和駐臨企事業單元內有設施較為完備的體育設施。現狀存在的首要問題有:

      (1)學校體育仍是薄弱環節,訓練水平低,經費缺乏。

      (2)市、區體育設施數量少、規模小,設施簡陋、陳舊,維修投進不足。

      (3)駐臨企事業單元和高等院校體育設施沒有得到有用的使用。

      5.醫療衛生設施用地

      現有醫療衛生設施用地18.2萬m2,首要分布舊城核心區,存在的首要問題有:

      (1)醫療條件和技術設施不完善,醫療總體水平不高。

      (2)首要綜合性醫院用地緊張,專科性醫院規模小,醫護人員素質有待提高。

      (3)部分醫院位于市中心,相互干擾嚴重。

      6.教育科研設計用地

      現有教育科研設計用地171.1萬m2,臨汾市區現有高校和研究所各一所,中專8所,職業學校12所,設計院7所。現狀存在首要問題有:

      (1)沒能充實使用科技資源優勢,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明明。

      (2)工農業生產科技含量低,技術裝備好,缺少適用高科技功效的產業。

      (3)科技人材的結構性矛盾突出,高層次人材、締造性人材和市場開拓型人材嚴重缺乏。

      (4)科技經費投進不足,科技人員受社會的重視不夠,造成了當地人材的大量流失。

      7.文物古跡用地

      目前臨汾市大部分文物古跡和文物古跡周邊環境曹到較為嚴重的破壞,急需維護整治。

      (二)規劃原則

      1.結合現實,著眼未來,以科學、公道、高質量為標準,公道配置,完善公共設施體系,達到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

      2.公共設施應分級配套,在空間上進行公道分布,滿足公共設施的職能與協作關系上的協調統一,使公共設施與城市其它功能有機結合。

      3.從積極發展城市第三產業的層面出發,將城市各項公共設施建設納進城市經濟發展戰略的大框架上,全盤問慮各項公共設施的規模、內容,其布局應與當代化的城市生活相順應。

      (三)規劃目標

      1.建成多級公共設施系統,形成多中心的城市格局,緩解舊城中心區的壓力,形成規模不同、分工各異、層次明確的公建體系。

      2.結合新區開發,組建新的行政中心、文化文娛中心,增加新區的吸引力,帶動新區建設,體現新的時期風貌。

      3.提高各級中心的環境質量,塑造良好的城市景觀。

      (四)總體發展規劃

      1.布局結構

      隨著臨汾市的撤地建市和臨汾市由中等城市跨進大城市,其社會服務職能將大大增強,城市輻射范圍將有較大的拓展。為了順應城市規模擴大的需要,保證城市健康有序地發展,選擇多中心的城市格局是本次規劃比較理想的選擇。規劃公共設施用地面積為1254.2萬m2,占城市建設用地面積的21.9%,人均用地面積為22.8m2。根據城市形態、用地布局結構和人口分布狀況,規劃形成“三點、四心、七軸”的布局結構。

      (1)三點

      指分布在河西新市區、鐵西區和鐵東區的三個公共設施片區。

      (2)四心

      &S226;河西新城中心:是未來的市級行政辦公中心、文化文娛中心、商務中心和商業副中心。

      &S226;鐵西舊城中心:由舊城的市級商業中心、體育舉止中心和文化文娛副中心構成。

      &S226;鐵東片區中心:由為教育科技中心和大、中型企業服務的片區中心構成。

      &S226;濱河休閑中心:是未來城市最具精良品質的城市休閑中心,其范圍是指由規劃六街與濱河西路所夾的城市生態區。

      (3)七軸

      指“四縱三橫”連接城市首要公共設施的功能軸,即沿規劃四街、規劃五街、秦蜀街和平陽街展開的四條南北向城市功能軸,和沿解放路、鼓樓西大街、河西城市綠軸分布的三條東西向城市功能軸。

      2.專項規劃

      (1)行政辦公用地

      規劃將鐵西舊城核心區的首要行政辦公用地(包括市政府、區委、區政府)遷移至河西新區濱河西路中段,形成新的行政辦公中心,既帶動河西發展,又形成臨汾市面向未來的新興的城市景觀。規劃行政辦公用地總面積為113.1萬m2。

      (2)商業金融用地

      首先,規劃通過調整鐵西舊城核心區的用地結構,形成面向晉南、乃至全省的商業中心,以此來擴大臨汾市的輻射范圍。規劃根據現狀各類商品市場分片成規模集中布置的特點,分別形成:位于師大附近的電腦城和圖書城;位于小麥研究所附近的花鳥魚蟲市場;位于城南的建材裝潢市場;位于五一路的家具和機電市場;位于河汾路的汽車市場;位于南孝北孝的果品批發市場和小商品市場;位于舊城區核心地段的日用百貨市場。其次,規劃結合河西新區的建設,形成臨汾市的商務中心和區域貿易市場。另外,結合片區中心設置區級商業中心,并配備農貿市場,服務半徑為800—1000m,與消馬路市場。規劃商業金融用地456.9萬m2。

      (3)文化文娛設施用地

      首先,規劃進一步完善鐵西舊城區現有的文化文娛設施,擴大新聞出版、文化藝術團體等用地,同時結合濱河生態區的開發建設,建設市級博物館、科技館、會展中心、青少年舉止中心、劇院、老年俱樂部等項目, 形成文化文娛中心。其次,規劃結合河西新區建設,形成文化文娛副中心,并改善鐵東區大中型企業的文化文娛設施。為片區居住提供方便服務的文化文娛項目在各組團內設置。規劃文化文娛設施點用地面積為91.5萬m2。

      (4)體育用地

      為滿足城市未來發展的需要,規齊截處市級體育中心,三處區級體育中心。具體為:規劃在河西新區新建一處市級體育中心,擬建體育館、體育場、游泳館等體育設施,可承擔國內、省內重要的體育比賽,也是全市重要的綜合性體育訓練基地;規劃在濱河生態區建設為市民休閑健身的體育舉止中心;規劃要求完善老城區的體育場和鐵路體育館的體育設施,將其建成區級體育中心。同時為實現國家體育總局“場地就在身邊,就在腳下”的全民健身計劃,倡議對現有駐臨企事業單元、高等院校、中學等單元內部的體育舉止場地,進行公道開放。在小區建設及舊城改建中,按國家標準設置小型運動場。規劃體育用地面積為64.0萬m2。

      (5)醫療衛生設施用地

      規劃完善現有的醫療衛生設施體系,公道使用現有駐臨企事業單元的醫療衛生設施。按“市級醫院——地段醫院(門診所)”兩級配置城市醫療衛生服務設施。對現狀市區醫院用地進行適當調整,在河西新區新建市級綜合性醫院、專科性醫院各一所。結合河西舊城改建分別在城南、城北和核心區興建兩所專科性醫院和一個醫療研究所,一方面緩解舊城區中心醫院的壓力,另一方面提高臨汾市市區醫療科研水平。規劃千人病床數和醫護人數達到全省領先水平。規劃期末臨汾市市區醫療衛生設施用地面積為101.2萬m2。

      (6)科研教育設計用地

      為了進一步突出臨汾作為晉南教育科研基地的地位,首先,規劃依托現有中、高等專科院校,在鐵東建設一個當代化的教育園區,其次,拓展臨汾師大用地規模,改善其它職業學校辦學條件。一方面通過與國內、省內的大學聯合辦學,積極發展大中專和高等教育,另一方面可興辦職業教育,提高當地的勞動力素質。規劃教育科研設計用地面積為394.2萬m2。

      (7)文物古跡用地

      規劃對現有各級文物護衛單元,根據《文物法》的規定進行護衛。一方面,嚴格控制已批準的護衛范圍內的城市建設,嚴禁破壞文物古跡的建設行為,另一方面對已遭破壞的文物古跡應重新劃定護衛區,逐步整治,盡量揭示其應有的傳統風貌。規劃要求,嚴格控制堯廟周邊區域的城市建設,著力改善鼓樓、鐵佛寺和古城墻等文物古跡周邊的環境,并擴大其護衛范圍。

      (8)其它公共設施用地

      社會福利設施是當代化城市必不可少的社會公共服務系統的重要構成部分。隨著城市人口老齡化趨向,城市老齡化所出現的一系列問題也必將隨之出現,因此,老年人的社會保障設施應納進城市規劃中。

      規劃保留現有社會福利設施和宗教設施,并積極改善其環境,結合澇氵巨河生態區建設,依托皇城公園,興建市級社會福利院,在河西興建殘疾人舉止中心、康復中心和特殊學校。

      九、工業用地規劃

      (一)現狀概況與存在問題剖析

      現狀工業用地面積為642.1萬m2,占城市建設用地的17.2%,人均用地面積20.3m2。現狀工業以二類、三類工業為主,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就第二產業而言,以煤炭及煤炭加工、化工、冶金、機械為主導的重工業所占比重遠遠超過了輕工業的發展,輕重工業結構呈明明不平衡性。

      2.重工業仍以粗放型占首要地位,在發展節省資源的加工工業過程直達換程序仍呈緩慢。要實現現有工業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仍存在著資金、技術、人材、裝備等方面的問題。

      3.城鎮企業實力不強,農村工業水平發展力度不夠。市區城鎮企業(尤指河西工業區)多以煤焦、冶金為主,規模小、分布散,帶來環境負面影響大,資源糜費嚴重,缺乏整合。

      4.市區工業企業用地布局分散,占地較大,地盤糜費嚴重,部分工業處于市區較佳位置地段,占地大、效益好,部分用地閑置,使用率低。

      5.工業企業對“三廢”處理的力度不夠,對城市環境有較大影響。工業用地四周缺乏防護綠帶。

      6.河西工業區與城市聯系不暢,尤其顯示在交通、服務方面。在產物對外輸出及原料的輸進方面,也存在著進出口通道不暢的問題。河西工業區的其他基礎、服務設施也極不健全,從而制約了工業區規模的形成。鐵東區與鐵西區的聯系仍不精細。

      (二)規劃原則

      1.加快調整工業結構,公道調整輕重工業比重,依靠科技進步,鼎力開發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成本低、效益好的名優新產物。同時,也要培育勞動密集型的中小企業,解決城市就業這一社會問題,保障社會穩定,為加速城市化奠定基礎。

      2.改變工業用地無序發展的狀況,建設相對集中完整的工業區,處理好工業區與其它城市功能區的關系。

      3.減少環境污染的原則,發展渾潔能源,實施渾潔生產,堅決執行“三同時”制度。

      4.運用級好地租,進行工業用地的公道調整,實現工業用地和城市空間布局結構的整體優化。

      (三)規劃目標

      根據臨汾市資源條件、工業基礎、經濟結構和確立的未來產業發展戰略,應將工業結構由順應性調整轉向戰略性調整,積極開發新興產業,創名優產物,以產業結構升級和產業重組為重點,培育壯大冶金、新型材料、精細化工、生物制藥等支柱產業,推動產業升級。

      (四)用地布局規劃

      規劃工業用地面積為565.1萬m2,占城市建設用地面積的9.8%,人均用地面積為10.3m2。

      規劃工業用地首要分為兩大片區,即鐵東工業區和鐵西高新技術開發區。規劃依托鐵東現狀工業向東新辟工業用地,在該用地內不得興建三類污染工業項目。鐵西高新技術開發區規劃原則上只興建一類工業項目。規劃提出在城區東南賈得城興建工業小區,在規劃期內將河西工業區的所有工業(電廠除外)搬遷至該工業小區,城區新增三類工業全數集中布置在該工業小區內。電廠保留下來,作為城市熱源。

      對現狀部分處在規劃住宅區和整體商業地帶的工業用地,從護衛城市環境,優化居住條件考慮,這類工業有須要調整或搬遷。對于已廢棄、破產關閉或效益較好且發展前景不樂觀的工業應首先搬遷,如城南的機床廠、予制廠等。

      十、倉儲用地規劃

      (一)現狀概況及存在問題剖析

      臨汾市現狀倉儲用地97.4萬m2,占城市建設用地的2.7%,人均用地面積3.1m2。其中普通倉庫與工業用地精細結合,貨物堆場首要沿鐵路分布,便于運輸。現狀存在首要問題有:

      1.危險品倉庫與城市距離太近,達不到安全防護要求。

      2.由于歷史緣故原由,同類倉庫重復設置的現象十分遍及,倉庫使用率極低,造成城市地盤資源的糜費。隨著市場經濟的進一步深化,倉儲業有待提高。

      3.隨著城市規模擴大,鐵路沿線倉庫已被包進城中,貨運交通已嚴重影響了城市客運交通。

      (二)規劃原則

      1.充實闡揚城市的物質集散功能,公道安排倉儲用地。

      2.危險品倉庫應盡可能闊別城市布置。現狀市區內的危險品倉庫應盡快搬遷,暫時不能搬遷者必須設置不小地300m的防護隔離帶。

      3.倉儲用地及設施應形成職能性質明確,配套齊全,布局公道的體系。

      (三)用地布局

      規劃臨汾市倉儲用地122.6萬m2,占城市建設總用地的2.1%,人均2.2m2。倉儲用地首要結合工業區和對外交通設施布置。規劃將臨汾南站貨運部分遷至臨汾北站,形成臨汾貨運中心,作為臨汾直達物資倉儲;結合鐵東工業區和高新技術開發區設置為工業配套的倉儲。在河西新建為工業生產服務的倉儲用地,將石油庫搬遷至公路環以外的地方,地址另行選擇,將城中的糧庫搬遷至臨汾北站北側。為市民生活服務的倉儲用地根據商業網點的布置進行公道的配置。

    2017臨汾市城市規劃

    臨汾是晉南經濟重鎮,經濟總量位居山西省第二。2009年,臨汾在中國113個國家環保重點城市排名位居第29位,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17臨汾市城市規劃的相關信息,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2017臨汾市城市規劃 城市總體規劃 一、市區概況 1.天然環境 (1)地理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精選文章

    • 2017連云港城市規劃
      2017連云港城市規劃

      連云港是中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之一、中國十大幸福城市,經濟發展帶給了人們高品質的生活,這是城市規劃的作用,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17連

    • 2017開封城市規劃
      2017開封城市規劃

      開封,古稱老丘、大梁、陳留、東京、汴京、汴梁等,國家區域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核心發展區城市,鄭州大都市區核心成員城市,開封自貿區也是中國

    • 2017金華最新未來城市規劃
      2017金華最新未來城市規劃

      2011年金華-義烏都市區被確定為浙江省的第四個大都市區,規劃2020年成為200萬人以上特大城市。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17金華最新未來城市規劃的

    • 2017嘉興未來城市規劃
      2017嘉興未來城市規劃

      嘉興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美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中國雙擁模范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和國家園林城市、國家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首

    25308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日韩欧美中文字幕| 四虎影永久在线高清免费| 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爱91| 精品无码成人久久久久久| 国产日产欧美精品| 99久久久久久久| 尤物国产精品福利三区| 久久免费观看国产精品| 欧美三级免费看| 亚洲欧美在线播放| 男女边吃奶边做边爱视频| 国产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7国产在线播放| 宅男lu66国产在线播放| 久久99国产综合色| 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站免费播放| 永久黄网站色视频免费直播| 免费观看男男污污ww网站| 欧美性狂猛bbbbbxxxxx| 国产边打电话边被躁视频| juy031白木优子中文字幕|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欧美| 热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免费福利在线观看| 美女扒开胸罩摸双乳动图|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 很黄很污的视频网站| 太深了灬舒服灬太爽了| 两个人日本WWW免费版| 无码中文av有码中文a| 久久精品这里热有精品2015| 欧美xxxxx做受vr| 亚洲天堂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毛片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 用手指搅乱吧~打烊后的... | 免费一级黄色录像影片| 精品无码黑人又粗又大又长| 国产1区2区3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