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固原城市規劃
城市規劃是城市建設和管理的依據,也是城市規劃、城市建設、城市運行三個階段管理的前提。而固原城市也有自己的城市規劃,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17年固原城市規劃,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2017年固原城市規劃
一、簡介
固原市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六盤山東北麓,與甘肅慶陽市、平涼市、白銀市,寧夏中衛市、吳忠市接壤。屬于陜甘寧革命老區及六盤山區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固原市是典型的“老少邊窮”地區,經濟水平較低,且增長緩慢,是陜甘寧三省交界地區的區域經濟洼地。2010年8月規劃學會“規劃西部行”之后,為支持革命老區發展,我院義務承擔了固原市城市總體規劃的編制任務。規劃技術成果以更加切合地方發展實際和需求為總體目標,一方面為地方尋求突破發展的路徑,另一方面加強統籌協調,從而實現固原市這樣一個西部特殊貧困地區的科學發展。本次規劃對探索特困地區實現科學發展實踐進行了有益嘗試。
二、規劃主要內容
城市性質
寧夏南部及周邊地區的區域中心城市。
城市總體發展目標
抓住生態、扶貧、民族和諧、革命老區四張牌,充分利用生態、文化、旅游、民族等資源優勢,積極爭取國家扶貧、區域發展、寧夏內陸開放等政策支持,大力推進產業化和城鎮化,建設六盤山區、陜甘寧革命老區的科學發展示范區;同時突出城市特色,塑造城市品牌,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態文化旅游城市。
城市職能
中國西北地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寧夏南部及周邊地區重要的旅游服務中心、文化中心和交通物流樞紐;寧夏南部地區增長極和特色化產業基地。
城市規模
2030年,市域總人口為115-120萬人,市域城鎮化水平為65-70%。中心城區人口規模為45萬人,建設用地面積控制在53.8km2左右,人均建設用地面積119.5m2。
市域城鎮體系規劃
規劃形成“一心、四點、兩帶”的城鎮空間布局結構。
“一心”:固原中心城區,為市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寧夏南部及周邊地區區域中心;“四點”:彭陽、西吉、隆德、涇源四個縣城,為各自縣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兩帶”:福銀發展帶,以固原中心城區為中心,沿福銀高速公路形成的貫穿市域南北的城鎮發展帶;西彭發展帶,以固原中心城區為中心,沿規劃西吉~中心城區~彭陽高速公路和309國道等形成的貫穿市域東西的城鎮發展帶。
中心城區總體布局
中心城區形成“四區、五園、多中心”的空間結構。
四區:指老城、新區、西南新區和西部新區4個城市功能片區;
五園:指古雁嶺、秦長城、東岳山、隋唐墓和九龍山5個生態文化園;
多中心:指以西南新區區域級中心、老城和新區市級中心為主,形成的區域級、市級和組團級3級公共服務中心。
三、 規劃主要策略
1.廣借外力,主動融入區域發展。
立足寧夏,加強與沿黃經濟區的銜接聯動;利用通道優勢,主動承接關天經濟區輻射;利用地緣關系,打造固原-平涼-慶陽經濟圈。
2.激發內力,多元發展,構建三位一體的產業發展主導。
依托基礎產業,夯實支柱產業,培育新型產業,奠定城市發展的內生動力基礎;發揮資源優勢、符合生態環境保護、充分解決就業三位一體的產業發展為主導。
3.資源約束、生態優先,走新型城鎮化道路。
以生態敏感性分析確定生態保護基底空間,明確資源約束剛性條件;轉變生態移民方式;基于水資源承載力的合理城市規模控制;有序引導人口和工業向重點城鎮聚集。
4.發揚絲路遺產,挖掘城市特色。
協調城市開發與文物保護,嚴格控制建設性破壞;恢復古城風貌,加強開發利用;因山就水、因地制宜的建設綠化景觀系統。
四、規劃特色
1.作為地方政府的規劃技術支持。
項目組幫助地方政府出具多個開發項目選址、基礎設施選址、道路改建等規劃意見,既保障城市建設有序推進,又能夠符合總體規劃的剛性要求。
2.務實規劃,緊抓地方發展實際。
欠發達地區資源優勢不強,發展條件不佳,更需要深度挖掘,尋找特色,密切關注實際。
3.堅守規劃責任,堅持理性規劃。
地方發展追求見效快、低成本發展,缺乏對城市生態環境、文物古跡保護的關注和人文關懷,總體規劃在規劃過程中堅守底線,既要滿足地方發展需要,也要堅持理性規劃,最終取得好的成果。
五、規劃實施
有效的指導下位規劃編制和城市開發建設。目前正在編制城區全覆蓋的控制性詳細規劃、給排水、道路等專項規劃。
西南新區、西蘭銀物流園區開發建設拉開序幕。
疏解城市對外交通的省道101改建,拉動城區開發建設的北環路等重要道路正在按照規劃要求進行建設。
2017年固原城市規劃





上一篇:2017年贛州市未來城市規劃
下一篇:2017年廣東城市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