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高等職業教育類的論文
關于高等職業教育類的論文
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和穩步提升,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也得到了全面而迅猛的變化與發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高等職業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占具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優化并完善我國的教育結構和教育體系。下文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于高等職業教育類的論文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關于高等職業教育類的論文篇1
淺析高職院校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問題與對策
一、校企合作教育的內涵
校企合作的含義非常廣泛,主要是指學院與企業雙方以生存和發展的共同愿望為基礎,以人才、技術、效益為結合點,利用學院和企業各異的環境與資源來培養一種結合生產、建設、服務、管理一線的實用型人才為主旨的一種辦學模式。在這里的學院和企業的性質、類別決定了校企合作的具體內涵與合作層次。校企合作最大限度的適應了企業對技術工人素質的需求,同時,它提高了高職院校學生的崗位適應的能力并縮短了技能型人才成才的周期。
二、高職院校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對高職教育的關注度不強
雖然在當今的經濟社會中,企業對高職教育有一種需求,但由于高職生學歷地位相對較低,企業對于高職生并沒有那么情有獨鐘,這樣一系列不重視的表現使得學校的就業率逐漸下降;當高職院校的學生上企業進行實習或頂崗時,企業也會怕其影響正常的生產而顧慮重重;在許多企業的價值觀里,它們認為上高職學校去培養學生不僅費時費力而且還會話費許多金錢,它們認為與其這樣費時費力的培養不一定會有成效的高職生還不如花大錢到社會上應聘一些高技能人才;在企業中,有的采用了“師徒制”這樣的模式,但是更多的企業中的師傅并不是非常喜歡接受徒弟,因為這樣既操心又麻煩。
(二)高職院校自身建設水平不高
首先,對于企業兼職教師,他們最大的優勢就是實際的操作能力相對較強,可是在當前的高職院校中,教學的手段仍以傳統的講授教學方式為主,在這樣情況下不利企業中兼職教師自身的優勢的發揮。其次, 高職院校的學生一般都來自于高考失利的學生,他們的文化基礎相對較弱,學習能力相對較低,面對社會上的不重視,對學生的心理產生了一定的陰影,因此他們慢慢地對學習失去興趣、對自己失去了信心。再次,在校企合作中,企業在選擇學校時,考慮的方面除了最基本的熱情度外,企業很大程度上都很注重學校的聲望及其實力。
(三)校企合作相關法律制度不完善
當前的校企合作中,政府的支持力度不足,使得法律等規范保障嚴重缺乏。校企合作中,仍處在一種自由而散漫的初級階段,很多企業與學校都是根據之間的密切度而合作,這種關系并沒有達成一種穩定的機制。在學校中,雖然一些兼職的教師希望可以與企業形成一種合同的協議書,可是當前的相關法律文件明確了校企合作的地位但并沒有出臺針對性地法規去約束。因此,面對這樣的情況,學校和企業雙方有時會感到無所適從。
三、完善高職院校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對策
(一)增強企業積極參與的力度
古往今來,在高技能人才的培養方面一直都是高職院校的職責。在校企合作這一模式下,使得企業變成了高技能人才培養的輔助者。企業對人才培養的重要性也很明顯,因此,如果要有效地實行校企合作,要加強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積極性。首先,學校要盡量減輕企業在人才培養中的負擔。其次,為企業的相應技術人員提供相應的技能培訓以及成人教育等培訓服務,經過一系列的行動增加企業積極性。
(二)提高高職院校自身的水平
在校企合作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高職教育自身也存在諸多因素。首先,面對高職院校傳統教學方式的不足,學??梢杂嗅槍π缘亟ㄔ煜鄳膶嵱枅?、加強學校實力。發揮好企業技術人員的優勢,讓其可以在模擬的環境下對學生進行更加深入層次的教學。其次,學校要努力加強自身教育資源的投入,加強自身的實力,加強師資水平的建設,努力提高學校自身的地位及水平。這一條件的改革對校企合作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加大政府相關部門的支持
面對校企合作中的諸多問題,政府要出臺相應政策給予這一模式相應的鼓勵。呼吁政府出臺一系列的法律法規來穩定學校與企業合作的力度。首先,政府要出臺一系列政策對校企合作的雙方進行制度性的約束。其次,按照“誰來培養,誰會受益”的原則保證學校和企業雙方的利益。再次,政府要加大財政的投入來健全社會保障機制,以便激發校企合作的積極性。
(四)完善相關法律制度的建設
校企合作是自然地發展而來的,到現在仍沒有形成一定的機制約束力。建立相應的法律機制,根據規定,建立由學校和企業雙方共同參與的管理協調機構,保證學校和企業之間達到有效地溝通,并能夠及時的處理相關的問題。職業院校雖然有積極性但是卻沒有主動參與性。然而,企業雖然有主動權,可是它們卻沒有積極性。因此,本應是平等互利的企業和學校,卻很難達到相應的一致性。只有加強相應的法律保障才可以約束學校和企業的行為,使得雙方達到互利共贏。
關于高等職業教育類的論文篇2
淺談高職生籃球裁判存在的問題及培養方略
籃球裁判工作是開展高職籃球運動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高職生籃球裁判水平低,這不僅會影響高職籃球比賽的精彩程度,還會限制高職生籃球運動水平的發揮。因此,培養高水平的高職生籃球裁判,是高職院校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
一、高職生籃球裁判存在的問題
1.缺乏籃球規則和裁判的基本知識
以江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為例,筆者通過對高職生裁判臨場執裁的觀察和調查,發現大多數高職生裁判沒有系統地學習過籃球規則,經常把漏接誤判成兩次運球;即使運動員沒有身體接觸,也誤判為犯規;在禁區內超過3秒,隊員沒有獲利,也被吹哨等。甚至有些高職生籃球裁判連一些基本的規則都不清楚,如何時開始、停止比賽計時鐘,暫停、換人的規則等。
2.高職生籃球裁判臨場經驗不足
對于比賽違犯規則等現象,高職生籃球裁判不能及時做出準確地判罰,反應遲鈍、漏判錯判、哨音不果斷和不洪亮、手勢不清晰、宣判程序混亂、移動站位錯誤等情況時有所發生。另外,高職生籃球裁判之間缺乏配合,甚至出現一個裁判正在宣判,另一個裁判已經允許比賽的現象;宣判犯規后,兩個裁判沒有互換位置等。
二、高職生籃球裁判的培養方略
1.選材
筆者認為,高職生籃球裁判的最佳人選應是沒有入選校隊或系隊的籃球運動員。首先,他們有較好的身體素質,理解籃球運動和戰術,了解籃球教練員和運動員;其次,校隊或系隊籃球運動員的主要注意力在籃球賽上,不會專心做裁判,而落選的隊員能夠把興趣轉移到裁判工作中,以出色的裁判工作成為全場的“焦點”。
2.加強高職生籃球裁判對籃球規則和裁判手冊的學習
籃球規則與籃球運動是同時產生的,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球規則條目非常多、非常細,裁判是球場上的“法官”,“執裁”就像“執法”,而規則就是衡量和判斷運動員及教練員在比賽中行為、動作的唯一依據。高職生籃球裁判只有精通規則,才能正確地執行規則,所以他們必須加強籃球規則的學習,才能提高高職生籃球裁判的水平。
裁判手冊是為裁判實踐設計的,以便裁判能夠更好地完成任務,幫助對違規行為作出正確宣判。
教師可以借助視頻,向高職生裁判詳細講解籃球規則和裁判法,也可以建立QQ群或微信群,與學員進行集體討論,共同解決問題。當高職生裁判遇到疑難問題時,教師可及時進行個別指導。
3.努力培養高職生籃球裁判臨場執裁能力
(1)抓好基本功練習
裁判的基本功包括籃球裁判手勢、移動跑位選位、鳴哨、拋球等。不練就扎實的基本功,高職生籃球裁判就會出現臨場判斷慢,甚至誤判等現象。高職生籃球裁判必須做到裁判手勢準確、大方,選位迅速、準確等。
(2)執法教學比賽
教師可以專門安排友誼賽或學員隊內教學比賽,讓學員進行臨場執裁實踐,培養高職生籃球裁判對比賽的感覺、規則的理解和運用、選位跑位換位意識、宣判的罰則及流程、裁判之間的配合等,提高高職生籃球裁判的認知能力、對比賽的控制力、判罰尺度的調節力。
(3)執法正式比賽
隨著高職生籃球裁判水平的提高,教師應挑選裁判水平和臨場能力突出的學員執裁正式比賽,由一個臨場經驗豐富的高水平裁判作為主裁,與其共同執裁正式比賽。積累臨場經驗,向優秀裁判和同行觀摩、請教、學習,是提高高職生裁判水平的必由之路。
通過調查和觀察,筆者發現高職生籃球裁判在規則及裁判法的理解、基本功、臨場經驗方面存在缺陷,所以要想培養高水平的高職生裁判,高職院校應加強籃球規則和裁判手冊的教學,狠抓高職生裁判的基本功,使他們能夠靈活運用規則,領會規則的精神實質。另外,高職院校還應為高職生籃球裁判提供更多臨場執裁的機會,讓他們在不斷實踐、觀摩、學習、總結中提高裁判技能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