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電子課本
數學是科學和我們日常生活的核心數學是處理形狀、數量和排列邏輯的科學。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冀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電子課本,歡迎大家參考閱讀,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冀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電子課本
微信搜索關注公眾號:5068教學資料
查看完整版電子課本可微信搜索公眾號【5068教學資料】,關注后對話框回復【5】獲取五年級電子課本資源。
五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
第一單元小數乘法
1、小數乘整數(P2、3):意義--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如:1.5×3 表示 1.5 的 3 倍是多少或 3 個 1.5 的和的簡便運算。
計算方法:先把小數擴大成整數;按整數乘法的法則算出積;再看因數中 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
2、小數乘小數(P4、5):意義--就是求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如:1.5×0.8 就是求 1.5 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 就是求 1.5 的 1.8 倍是多少。
計算方法:先把小數擴大成整數;按整數乘法的法則算出積;再看因數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
注意:計算結果中,小數部分末尾的 0 要去掉,把小數化簡;小數部分位數不夠時,要用 0 占位。
3、規律(1)(P9):一個數(0 除外)乘大于 1 的數,積比原來的數大;
一個數(0 除外)乘小于 1 的數,積比原來的數小。
4、求近似數的方法一般有三種:(P10)
⑴四舍五入法;⑵進一法;⑶去尾法
5、計算錢數,保留兩位小數,表示計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數,表示計算到角。
6、(P11)小數四則運算順序跟整數是一樣的。
7、運算定律和性質:
加法:加法交換律: a+b=b+a 加法結合律:(a+b)+c=a+(b+c)
減法:減法性質: a-b-c=a-(b+c) a-(b-c)=a-b+c
乘法:乘法交換律:a×b=b×a
乘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a-b)×c=a×c-b×c】
除法:除法性質: a÷b÷c=a÷(b×c)
第二單元小數除法
8、小數除法的意義: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的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
如:0.6÷0.3 表示已知兩個因數的積 0.6 與其中的一個因數 0.3,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
9、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P16):小數除以整數,按整數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整數部分不夠除,商 0,點上小數點。如果有余數,要添 0 再除。
10、(P21)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 先將除數和被除數擴大相同的倍數,使除數變成整數,再按"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法則進行計算。
注意:如果被除數的位數不夠,在被除數的末尾用 0 補足。
11、(P23)在實際應用中,小數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據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數位數 求出商的近似數。
12、(P24、25)除法中的變化規律: ①商不變性質: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 0除外),商不變。②除數不變,被除數擴大,商隨著擴大。 被除數不變,除數縮小,商擴大。 ③被除數不變,除數縮小,商擴大。
13、(P28)循環小數:一個數的小數部分,從某一位起,一個數字或者幾個數字依次不斷重復出現,這樣的小數叫做循環小數。
循環節:一個循環小數的小數部分,依次不斷重復出現的數字。如 6.3232…… ……的循環節是 32.
14、小數部分的位數是有限的小數,叫做有限小數。小數部分的位數是無 限的小數,叫做無限小數。
第三單元觀察物體
15、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觀察長方體或正方體時,從固定位置最多能看到三個面。
第四單元簡易方程
16、(P45)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間的乘號可以記作"·",也可 以省略不寫。
加號、減號除號以及數與數之間的乘號不能省略。
17、a×a 可以寫作 a·a 或 a ,a 讀作 a 的平方。 2a 表示 a+a
18、方程:含有未知數的等式稱為方程。
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過程叫做解方程。
19、解方程原理:天平平衡。
等式左右兩邊同時加、減、乘、除相同的數(0 除外),等式依然成立。、
20、 個數量關系式:加法:和=加數+加數 一個加數=和-另一個加數
減法:差=被減數-減數 被減數=差+減數 減數=被減數-差
乘法:積=因數×因數 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
除法:商=被除數÷除數 被除數=商×除數 除數=被除數÷商
21、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22、方程的檢驗過程:方程左邊=……
23、方程的解是一個數;
解方程式一個計算過程。=方程右邊
所以,X=…是方程的解。
第五單元多邊形的面積
23、公式:
長方形:周長=(長+寬)×2--【長=周長÷2-寬;寬= 周長÷ 2-長】 字母公式:C=(a+b)×2
面積= 面積=長×寬 字母公式:S=ab
正方形:周長=邊長×4 字母公式:C=4a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字母公式: S=ah
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底=面積×2÷高;高=面積×2÷底】 字母公式: S=ah÷2
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字母公式: S=(a+b)h÷2
【上底=面積×2÷高-下底,下底=面積×2÷高-上底;高=面積×2÷(上底+下底)】
24、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推導:剪拼、平移
五年級上冊數學計算題
1、直接寫出得數。
1.25×8=
3.08×0.01=
4.95×1000=
6.9×0.1=
0.4×0.5=
2.4÷0.8=
10.8÷9=
9.6÷0.8=
0.108÷2=
3.6÷10=
6.3+0.37=
2.6÷0.02=
0.11×5=
4.8÷4=
0.25×4=
1.12×0.3=
0.8×0.5=
0÷7.05=
1.5×30=
3.5+6.5×20=
2、用豎式計算:
0.59×0.027=
6.72÷6.4=
3、遞等式計算,能簡便的用簡便方法計算。
1.87×3.05+8.13×3.05
1.25×0.45×0.8
9.8×3.7
0.44×2.5
2.25×0.4+0.6
31.04÷3.2-4.7
小學數學怎么輔導學生
第一,關愛學困生,以情動人.要有效地轉化學困生,就要端正我們的教育思想,奉獻我們的愛心.教師一旦有了熱愛學生之心,就會毫無保留地為學生獻出智慧和精力,不惜嘔心瀝血地幫助學困生成長,這樣就會贏得學困生的信賴和尊敬,從而收到愛的回報――學生的奮發和上進.所以,教學中教師不能歧視學困生,要給予他們更多關愛,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用愛去感染學生,從而贏得學困生的喜歡,學生自然就會把心思用在數學學習上來.
第二,加強教學語言藝術的應用,使枯燥的課堂活躍起來.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師的語言修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效率.在教學中,教師應適當運用幽默語言,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使沉悶的課堂變得活躍、充滿生機與活力,促使學生探索其中包含的科學道理,從而自覺地、主動地、積極地學習新知識.在教學中,教師可借助肢體語言形象地幫助學生記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三,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教師要加強數學學習的實踐性和體驗性,做到課內外相結合,富有彈性地安排學習時間,組織學困生開展第二課堂教學活動,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鼓勵他們努力進取,積極向上.
第四,利用教具、幻燈片等多媒體現代化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不斷豐富,教師的教具已由教學模型、掛圖和電視、錄音、錄像、投影的靜態運用過渡到多媒體計算機.將計算機與傳統的電教設備功能融為一體,不僅能演示、播放音像、動畫,而且具備交互功能,既能實行集體化教學,又適應個別化教學.在教學中,教師應利用多媒體教學直觀形象、聲色兼俱的特點,在課堂上通過五彩斑斕的畫面、美妙悅耳的音樂,創設生動形象的情境,使學生在輕松的“娛樂”之中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小學解決數學問題方法
1、直觀畫圖法:解小學數學題時,如果能合理的、科學的、巧妙的借助點、線、面、圖、表將小學數學問題直觀形象的展示出來,將抽象的數量關系形象化,可使同學們容易搞清數量關系,溝通“已知”與“未知”的聯系,抓住問題的本質,迅速解題。
2、巧妙轉化:在解小學數學題時,經常要提醒自己,遇到的新問題能否轉化成舊問題解決,化新為舊,透過表面,抓住問題的實質,將問題轉化成自己熟悉的問題去解答。轉化的類型有條件轉化、問題轉化、關系轉化、圖形轉化等。
3、枚舉法:小學數學題中常常出現一些數量關系非常特殊的題目,用普通的方法很難列式解答,有時根本列不出相應的算式來。我們可以用枚舉法,根據題目的要求,一一列舉基本符合要求的數據,然后從中挑選出符合要求的答案。
4、正難則反:有些數學問題如果你從條件正面出發考慮有困難,那么你可以改變思考的方向,從結果或問題的反面出發來考慮問題,使問題得到解決。
6、整體把握:有些小學數學題,如果從細節上考慮,很繁雜,也沒有必要,如果能從整體上把握,宏觀上考慮,通過研究問題的整體形式、整體結構、局部與整體的內在聯系,“只見森林,不見樹木”,來求得問題的解決。
5、倒推法:從題目所述的最后結果出發,利用已知條件一步一步向前倒推,直到題目中問題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