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機械化專業畢業論文范文
隨著農業的進步與發展,農業機械在農業發展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為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農業機械化論文,供大家參考。
農業機械化論文范文一:煤礦機械無軸承行星傳動設計思路
摘要:
無軸承行星傳動結構一般應用于重載低速的齒輪箱。為保證無軸承行星傳動結構的可靠性,針對煤礦井下使用條件,從行星軸與行星輪潤滑條件、行星軸與行星輪潤滑道、無軸承行星傳動的磨損分析等方面闡述無軸承行星傳動設計要點和思路。
關鍵詞:煤礦;無軸承;行星傳動;設計
0引言
在煤礦機械齒輪傳動設計中受實際空間尺寸限制,常規的滾動軸承不能符合強度、可靠性和尺寸等方面的標準,而采用采用無軸承支撐行星傳動結構,將結構行星軸與行星架固定,行星軸直接支撐行星輪并相對旋轉,可大幅增加行星軸的強度,提高傳動裝置的功率體積比。目前無軸承行星傳動結構形式已被廣大設計者所認可。本文從煤礦機械實際工況出發,闡述無軸承行星傳動設計要點和思路。
1行星軸與行星輪潤滑條件
無軸承行星傳動結構中,行星輪與行星軸的潤滑可類比滑動軸承,是利用流體動壓的原理,依靠行星輪與行星軸之間的相對運動,將一定粘度的油液帶入行星軸與行星輪的間隙中,生成動壓油膜,將行星軸與行星輪隔離,形成穩定的液體動壓潤滑,以達到承受負載、降低摩擦、減緩磨損的目的。其主要參數如下。
1.1平均壓強pm
在保證行星軸與行星輪之間形成一定的油膜厚度及在合適溫升等等具體條件下,平均壓強pm宜取較高值,以此來保證設備運轉的平穩性,減小行星軸和行星輪及行星架的尺寸。但當平均壓強pm過高時,導致形成的油膜厚度過薄,對油質的要求將提高,且液壓潤滑容易遭到破壞,從而使得行星軸和行星輪之間的摩擦面損傷。
1.2寬徑比B/D
對于行星輪或行星軸的寬徑比B/D(B為行星輪寬度,mm;D為行星輪徑向長度,mm),當寬徑比較小時,有利于增大壓強,提高運轉平穩性;增加流量,降低溫升;減輕行星輪邊緣接觸現象。隨著行星輪寬度B的減小,功耗將降低,占用空間減小,但行星軸和行星輪的承載能力也將降低,容易出現局部過熱的現象。高速重載的行星輪,溫度升高時有邊緣接觸危險,寬徑比B/D宜取較小值;低速重載的情況,為提高整體剛度,寬徑比B/D宜取較大值。
1.3間隙比ψ
間隙比ψ的大小主要應根據載荷和速度來選取:速度越高,ψ值應越大;載荷越大,ψ值應越小。此外,直徑大,寬徑比小,對加工精度高時,ψ值可取小值,反之,取大值。間隙比ψ大時,流量大,溫升低,承載能力低[1]。
2行星軸與行星輪潤滑道
高可靠性無軸承行星傳動主要依靠行星輪的轉動將潤滑油代入行星輪與行星軸之間的配合表面,形成潤滑油膜。因此,無軸承行星傳動的行星輪與行星軸的配合既要保證兩者的配合精度,又要保證行星輪與行星軸的接觸面在相對運動時能充分形成油膜。為此,設計時需充分考慮潤滑油道的尺寸與布置,保證行星輪與行星軸之間無潤滑死角。
3無軸承行星傳動的磨損分析
高可靠性無軸承行星傳動的主要失效形式為過渡磨損,防止磨損失效的關鍵在于保證行星軸和行星輪之間的潤滑油膜質量。
3.1PV值計算與校核
無軸承行星傳動工作時,其摩擦效應引起溫度升高,摩擦熱量的產生與單位面積上的摩擦功耗成正比,而承載面壓強P與速度V的乘積通常用來表征無軸承行星傳動的摩擦功耗,稱為PV值。無軸承行星傳動設計時,用限制PV值的辦法,控制其工作溫升。
3.2磨損量計算
無軸承行星傳動的使用壽命,通常由行星軸和行星輪的磨損量來決定,磨損量主要受摩擦條件影響,而摩擦又受承載、材質、速度、雜質、工作溫度、表面粗糙度、不同運行方式及所使用潤滑劑等條件的影響。因此,磨損量只能是一個理論估計值,其壽命取決于各種復雜條件。若因供油不良、雜質滲入而使得磨損急劇變化時,便很難預測磨損情況[3]。下面是正常情況下由試驗得出的磨損量計算方法。W=KPVT,(1)式(1)中,W為磨損量,mm;K為摩擦系數;P為承載壓力,N/mm2;V為線速度,m/min;T為磨損時間,h。
4結語
無軸承行星傳動結構一般應用于重載低速,為保證無軸承行星傳動結構的可靠性,就需在設計中考慮所闡述的各項設計要點,通過保證行星輪于行星軸之間潤滑油膜的質量,保證行星輪與行星軸表面凸峰不直接接觸,使摩擦只發生于流體內部。因此,行星軸與行星輪配合間隙設計時應進行詳細的計算校核,既保證兩者的配合精度,又保證接觸面相對運動時能形成潤滑油膜,達到最佳潤滑效果。
參考文獻:
[1]胡冬良,郭瑞娜,錢忠,等.動壓滑動軸承潤滑狀態與磨損分析[J].機械工程師,2010(9):39-42.
[2]楊麗穎,李長春,王守仁,等.固體自潤滑軸承的設計與應用[J].軸承,2004(3):9-11.
[3]鄭發正,謝鳳.潤滑油膜的形成和結構分析[J].合成潤滑材料,2001(1):24-27.
農業機械化論文范文二:綠色農業機械化的特征及發展對策
摘要:加強農機實用技術人才培養,對農民進行科普教育,對操作農機人才實行免費培訓,提高農機使用效率和效益。
關鍵詞:綠色農業機械化;特征
1綠色農機化的基本內涵及特征
(1)能源、資源的消耗少。在農業生產過程中,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等各個方面都是低消耗、低危害、低風險小。這是綠色農機化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征。
(2)機械化配套設備十分完善。抵御自然災害能力強,例如旱作機械、保護性耕作機械及灌溉機械的大力推廣,能夠大大減少病蟲害、農作物霉變、水土流失、冰雪雹災等自然災害。
(3)重視對人類和環境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綠色農機大多采用高新技術設計及精良的工藝設備制造而成,因此安全性、舒適性和環保性高。
(4)生態性、和諧性好。綠色農業機械化在發展推廣的過程中秉持可持續發展理念,充分考慮當地的自然生態承載能力,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協調發展。
2綠色農機化發展現狀及機遇
(1)發展現狀。我國綠色農業機械的發展現狀可從四個方面來看:一是作業水平。隨著發展,我國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已達50%,小麥生產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水稻、玉米的機械化快速推進,畜牧業、林果業等領域的機械化也已取得初步成效。二是裝備水平。高性能、大功率的田間作業動力機械和配套機具快速增長,綠色農機的裝備結構進一步優化。三是制造水平。我國綠色農機從無到有,規模以上綠色農機生產企業發展到2000多家,科技創新和生產能力不斷增強。四是服務水平。農機大戶、農機合作社等新型農機服務組織不斷的發展壯大,農機服務領域不斷的拓寬,綠色農機服務產業化進程加快,綠色農機的銷售、作業、維修三大服務市場蓬勃發展。
(2)發展機遇。站在歷史的新起點上,綠色農業機械化面臨著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首先國家對農業機械化的發展高度重視,農業、農機方面的有關法律法規不斷完善,綠色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政策和法制環境也越來越優化。其次,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發展,農民要求體面地工作,高效、安全、舒適地進行農業勞動,農村青壯年外出務工造成的勞動力短缺問題等,加速綠色農業機械化發展更顯緊迫。再次,國際間的農機技術交流與合作得到加強,為國產農業機械質量的提高提供了國際平臺,并且我國也逐步建立起了比較完善的農機研發、制造等體系,這些條件為綠色農業機械化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
3農機化發展過程中的不足
(1)農機售后重管理輕服務。國家農機管理部門不僅僅是負責農機證件的發放、換證以及對人員的培訓,還擔負著綠色農機技術的推廣、產品質量監測、安全技術檢測、農機作業指導、維修服務等責任。
(2)研發推廣配套系統建設落后。①農機新技術新機具推廣慢,農機推廣人員專業技能不強、年齡逐漸老齡化、接替人員供應不足;②綠色農機的科研設計手段、技術人才培養與使用、信息化建設等落后;③農民對于新的農機接受程度低,并且只有在有效益的情況下使用;④國家投入的財力、人力等不足,導致科技含量低、科研成果不理想,與國外相比還有較大差距;⑤對農業產業結構現狀及產業發展趨勢掌握不夠準確,農機的設計不夠完善,進而在節能、綠色環保等方面無法達到先進水準。
(3)新型農機裝備種類不全。我國當前農機數量和種類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無法適應種植業結構的調整,導致農業機械化在不同農作物、不同生產環節中有著巨大的差別。
(4)綠色農機作業效益不高。主要是由于我國綠色農機的適應性不強,不能滿足不同地形的需要。另外,我國綠色農機的市場不夠規范,假冒偽劣產品在市場上盛行,嚴重影響了農機市場健康發展,同時也損害了農民對綠色農機的信任和購買熱情。
4綠色農機化發展對策
(1)積極自主創新農機裝備技術。現代中國農機的發展必須通過創新來實現,創新是農機發展的核心。現代信息技術、控制技術、農機操作技術要進行合理的搭配組合。加快農機開發,力爭在糧食作物、經濟作物、畜牧業等領域的農機化關鍵技術取得突破。在堅持自主研制開發的同時不閉門造車,放眼世界引進國外先進農業機械裝備,大力推廣應用節約型技術和清潔生產技術,改革傳統的設計,全面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
(2)建立有力的產業扶持規劃。利用財政、金融、稅收等手段加大政府對綠色農機發展的支持力度。同時,國家應通過低息貸款、投資、補貼、扶貧開發等方式,對經濟發展相對遲后的地區加大扶持力度,促進農機化在地區間的平衡發展。
(3)構建綠色農機化發展體系。一是大膽探索創新農業機械化服務的新體制、新模式、新理論,把綠色農機化理念滲透到農業發展的各個環節。二是推廣保護性耕作,積極應用具有節約減能特性的新技術。三是實施農機化綠色管理與服務,做到生態化發展;走政府扶持、節約能源、綠色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業機械化道路。四是加強農機實用技術人才培養,對農民進行科普教育,對操作農機人才實行免費培訓,提高農機使用效率和效益。
參考文獻
1、農業機械視覺導航基準線識別研究進展劉陽;高國琴;農機化研究2015-05-015
2、農業機械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楊秋玲;肖宏偉;農民致富之友2014-02-255
農業機械化 論文相關文章:
2.農業機械化論文
農業機械化專業畢業論文范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