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 > 論文大全 > 畢業論文 > 經濟學論文 > 經濟學理論 > 淺談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現狀及發展趨勢論文

    淺談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現狀及發展趨勢論文

    時間: 謝樺657 分享

    淺談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現狀及發展趨勢論文

      在我國,農業機械化越來越重要,農業機械化是指農業從使用手工工具、畜力農具轉變為普遍使用機器。下面是學習啦小編帶來的關于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現狀及發展趨勢論文的內容,歡迎閱讀參考!

      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現狀及發展趨勢論文篇1:《我國農業機械化現狀及發展趨勢》

      摘 要:作為人口大國,我國從建設發展早期開始,人口糧食問題的解決就受到了來自社會各界的關注。現今,我國人民群眾的溫飽問題已得到了解決,但新的問題又出現了,即農業現代化生產的實現。一直以來,我國都是農業大國,因此為了使農業生產效率得到有力提升,農業生產機械化的實現是極其重要的,其可使我國農業的發展狀況得到改變,繼而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農業;機械化;生產;措施

      引 言:為了使我國的農業具有科學性、現代性,機械化生產的實現是必不可少的,而使農業生產效率得到提升的主要因素也是機械化生產,其能有效推進我國農業的進步。另外,我國農業需與現代化農業生產接軌,因此也就決定了要盡快完成農業的機械化。本文對我國農業機械化生產現狀以及所面臨問題進行深入剖析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使農業機械化生產得到提升的相關措施。

      一、農業機械化的作用

      作為先進農業生產力的代表之一,農業機械化也是農業現代化的明顯標志,可有效推進農業的科學有序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提升農民收入

      首先,農業機械化的實現可使農民的收入得到相應提升,繼而提高廣大農民的生活水平。在對我國農業化程度進行衡量上,這也是很重要的標尺。其次,農業機械化的推進可使農村勞動生產率得到大力提高,讓農民所付出的生產成本得到降低,進而提升農民收入、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

      2.可促進農業現代化的實現

      為了使我國農業的競爭力得到提升,科學現代的設備以及技術是前提。由此可見,要想使機械化生產的完成得到保障,就必須在我國農業生產中融入機械化因素,使農業生產的集約化得到實現,最終保障現代化農業的完成。

      3.可推進我國經濟的多元化增長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農業的生產技術也得到了提升,機械化生產應用廣泛,在極大程度上使農作物的年產值得到了上升。另外,市場對農作物的需求越來越大,也就使得農業生產的規模有了大范圍的拓展,而農業機械化技術也有了革新和突破。這樣一來,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的多元化就得到了有力推進。

      二、我國農業機械化生產的現狀

      可以說,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是十分快速的,已經取得了極大的成效。在進行農業生產的過程中,機械化設備受到了廣泛應用,僅幾十年的時間,收割機、拖拉機以及播種機等機械設施就得到了大量增加,極大程度上提升了農業生產率,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化。另外,對于廣大農民來說,機械化設備的使用減輕了他們的壓力,而機械化生產帶來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是十分可觀的,因此近幾年我國農業也獲得了極好的發展勢頭。從2010年開始,隨著全球經濟的回暖,我國農業的出口量也隨之提升,而這也顯示了我國農業飛速發展的情況。

      僅僅依靠勞動力來實現農業生產是不符合現代化農業標準的,機械化以及自動化的措施推進了我國農業向現代化農業轉變,而這也是我國農業發展的主要道路。使機械化生產方式融入到我國各地區的農業生產里面,讓人力生產方式為自動化生產模式所代替,可使農民的負擔得到降低。現今,我國農業機械化生產已獲得了良好的效果,也帶來了不錯的經濟效益。

      三、農業機械化生產中現存的問題

      1.機械設備不齊全

      雖然這些年來政府大力提倡農民置辦現代的機械設施,完成農業的機械化生產,但是進行農業生產的機械設備普遍較貴,農民往往承擔不起,而這就造成了在大多數農村地區,農業機械化生產設備是極其缺乏的,也無法推動農業的現代化發展。另外,在購買設備方面,政府的確給予了補助,但與設備昂貴的價格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因此也不能真正解決機械設備的購買問題。生產設備的缺少極大程度的影響了農業的生產效率和生產水平,使得農業生產不能與現代化生產方式接軌,繼而也降低了農作物的產量。

      2.機械化生產技術知識普及程度低

      在我國的大部分農村地區,或多或少都會有一臺機械化生產設備,但能對該機械設備進行熟練操作的人員卻很少。技術知識以及操作能力的缺失就造成了農民無法使用生產設備,只能依靠專業技術人員的講解和幫助,在進行實際操作的時候就會面臨許許多多問題,繼而影響到農業生產機械化的實現。由此可見,阻礙機械化推行的一大因素就是專業技術知識的缺失。為了能對農業生產機械設備熟練運用,就必須對相關知識進行宣傳和普及,讓農民懂得操作原理,并運用到實際生產中去。

      3.農業生產機器存在結構化問題

      對現如今的農業生產機械進行分析、研究可發現,進行動力生產的機械設備是比較多的,而裝配型的機械卻不常見。與此同時,相比于大體積的機械,小型機械就比較多,而精品機也多于普通的機械設備,這些情況就造成了在平時的農業生產里面機械設備無法真正得到使用。由此可見,分化的不科學會降低機械的使用價值以及效率。如果需要運用到大體積機械而正巧找不到,那么在對農業生產造成影響的同時也阻礙了農業的發展。因此,農業生產機械的結構化問題也是阻礙農業發展的一大嚴重問題。

      四、使農業機械化得到完善的相關措施

      1.加大力度發展設施農業

      一般來說,設施農業具有科學性、綜合性以及系統性,主要由農業工程、生物工程、環境工程等構成。設施農業主要依靠先進的設備以及科學的技術使農業環境得以改變,以人工手段為動植物的生長創造出最合理的環境。設施農業的優越性表現在依靠最少的資源生產出最優質的農產品,極大程度上推進了農業的現代化,使我國農業生產走上了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所以,我國需要加大力度發展設施農業。

      2.加大資金投入力度

      可以說,農業機械化的實現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因此,在依靠農機企業投資的同時,農機管理部門還需積極與當地政府進行交流溝通,吸引其投入大量資金為農業生產置辦機械設備,從而產生以政府為主導的多元化投資體系,推進農業機械化的發展與進步。

      3.對機械操作知識進行普及

      為了讓農民能對農業機械設備進行熟練操作,相關部門就需指派專業技術人員對其進行指導、講解,讓他們能掌握農業機械的使用方法。這樣一來,農村地區農業生產機械化的實現也就有了保障。

      4.保障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政府部門需對農業機械社會化服務機制進行建立和完善,在基層農機化管理以及服務系統的基礎之上委派管理部門對農業生產進行指導,然后給予補貼,通過提供優惠貸款以及建立基金等方式來推進農機化服務體系的進步。

      五、總結

      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是我國現代化農業得以實現的基礎,也是農村地區經濟得到提升的有力保證。所以,我國需要積極發展農業機械化事業,通過科學管理、改革創新、設備完善、資金投入、環境改善等措施,使我國農業機械化事業快速發展,繼而實現我國農業的現代化。

      參考文獻:

      [1]倫冠德.我國農業機械化現狀及發展趨勢[J]農機化研究;2011(06)

      [2]李佳.我國農業機械化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J]山東農業大學.2012(10)

      [3]陳金虎.中國農業機械化發展存在問題分析與對策研究[J]長江大學;2012(04)

      [4]李占文.我國農業機械化現狀及推廣對策探討[J]民營科技;2012(11)

      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現狀及發展趨勢論文篇2:《農業機械化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摘要: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機械化是實現農業現代化不可逾越的歷史階段,也是衡量一個國家農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簡要分析了我國農業機械化政策的發展歷史,詳細闡述了我國和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的農業機械化發展歷程和農機測試技術,并就農業機械化的發展趨勢做了介紹。

      關鍵詞:農業機械;現狀;檢測;發展趨勢

      現代社會,衡量一個國家農業發展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志即為農業機械化的程度。1999年秋,由美國工程院牽頭,《國家工程師周刊》、美國工程學會聯合會協同評選出20世紀20項最具代表性的工程技術成就。其中,農業機械化名列第7位。農業機械化在提高勞動生產率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巨大作用。美國是最先實現農業機械化的國家,它以占世界0.3%的農業勞動者生產了占世界17.6%的谷物、46.5%的大豆、20%的棉花、16%的肉類和15.7%的牛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1]。因此,要改造傳統農業生產方式進行擴大再生產,要提高農業的生產效率,就必須加快農業機械化的速度。

      1我國農業機械化政策的發展歷史

      新中國成立后,政府就十分重視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早在1937年,《矛盾論》中就指出“不同質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質的方法才能解決。在社會主義社會中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用農業集體化和農業機械化的方法去解決。”

      1958年3月,中共中央成都會議提出“三個為主”的方針,即農業機器應以小型為主,農業機械的制造一般應以地方為主,實現農業機械化主要靠農業合作社自己的力量。”

      1962年,在黨的八屆十中全會上,確定“我們黨在農業問題的根本路線是,第一步實現農業集體化,第二步是在農業集體化基礎上實現農業機械化和電氣化。”

      20世紀80年代初,由于農村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分田到戶,土地經營規模小,使農業機械化的發展一度受到挫折,發展速度減慢,甚至出現倒退[2]。

      2004年6月25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標志著我國農業機械化走上了依法促進的新階段,對推進農業機械化,建設現代化農業,發揮長效機制,解決“三農”問題有著重要意義[3]。

      200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切實加強農業基礎建設,進一步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的若干意見》中提出:“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推進農業機械化是轉變農業生產方式的迫切需要,也為振興農機工業提供了重要機遇。加快推進糧食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穩步發展經濟作物和養殖業機械化。”

      2主要發達國家的農業機械化發展狀況

      在20世紀60年代世界上大多數發達國家先后實現了農業機械化[4],繼而相繼實現農業現代化。美國在農業上使用機械的歷史已有100多年。從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初為半機械化時期。這一時期,由于工業革命的興起和發展,鋼鐵開始應用于農具制造,農具制造業也引進了蒸汽動力。1910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為農業基本機械化時期,內燃機、電動機在農業機械上普遍應用。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進入了全面機械化時期,現在是農業機械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5]。目前美國在谷物聯合收割機、噴霧機、播種機等農業裝備上已經開始采用衛星全球定位系統監控作業等高新技術,向精準農業方向發展已成趨勢[6-8]。

      西歐國家在小麥、玉米的整地、播種、收獲、運輸等生產環節已全面實現了機械化,不少農業機械還裝備了GPS系統,進行精確農業作業[9]。20世紀70年代,德國實現了農業機械化[10]。法國農業在歐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農業產值4 200億法郎,農業產量占歐盟總產量的20%[11]。法國早在19世紀60年代就開始生產農業機械,二戰后幾乎全部實現了機械化。

      日本的國土面積小,且70%是山地,糧食自給率僅為40%。而日本的農業生產每一個環節幾乎已實現機械化作業[12],對農業機械化的促進措施以經濟和法律手段為主[13]。在1995年開始的農業機械發展計劃和實用促進計劃中,包括了發展農業機器人和農田自動導航[14]。

      3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狀況

      新中國的農業機械始于1958年,1958年新中國生產的第一臺拖拉機誕生在洛陽第一拖拉機廠。從此,中國農機工業跨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新中國農業機械化的序曲在洛陽正式奏響。我國農機行業起步較晚,但發展很快。建國初期,農機行業總產值300萬元,職工4 000余人,只能生產一些簡單的農業機械,主要是依靠進口[15]。經過50年的發展,我國已成為農機制造大國。2005年我國農機行業的工業總產值超過1 000億元,躍居到世界第三,位居歐盟和美國之后[16]。

      目前,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仍比較低,全國耕種收割綜合機械化水平只是36.5%。同時,由于各地的地理環境、經濟發展和勞動力素質等存在差異,綜合機械化水平發展極不平衡。

      隨著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等高新技術的發展和大量應用,我國的農機行業在這方面也有大量的研究。侯學貴等[17]建立了除草機器人模型,應用VC++開發了基于機器視覺的除草機器人雜草識別和導航系統軟件,引導除草機器人沿農作物行自動行走。提出新的圖像分割算法,在RGB空間直接將農作物分割出來,再利用優化的Hough變換檢測出農作物行中心線,根據攝像頭姿態和透視變換原理確定除草機器人位姿。劉繼展等[18]基于多傳感器信息融合和開放式控制的智能型番茄采摘機器人而設計的末端執行器,其硬件主要包括執行系統、感知系統、控制系統和供電系統,執行系統中真空吸盤裝置使果實從果束中分離,手指夾持機構對番茄可靠抓持,果梗切斷裝置利用激光對果梗切斷。中國農業大學的何卿等[19]為提高接觸式拖拉機導航系統性能和導航精度,針對玉米秸稈行間作業,設計了雙層控制器接觸式導航控制系統。張立彬等[20]在綜合分析設施農業用多功能作業機功能需求的基礎上,根據結構可重構模塊化設計方法的特點,對小型農業作業機的方案設計過程進行了研究,并應用運籌學的相關原理,將層次分析法與動態規劃等結合起來,對其進行尋優組合評價,為最終實現作業機可重構模塊化設計提供理論基礎。

      4農業機測試技術的發展狀況

      我國從20世紀50年代中期開始在農機測試中應用電測法,并用電測車跟蹤拖拉機或其它農業機械進行田間測試。7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大規模集成電路的應用,電子計算機技術、無線電遙控技術及快速試驗技術等,在農機試驗中也逐漸獲得廣泛應用。我國于20世紀80年代出現的犁耕田間多信號測試系統,就可以同時測定耕深、耕寬、牽引力等參數。

      國外在小型農業作業機測試方面的研究明顯早于國內,目前已較成熟且頗具規模。1959年4月21日,由歐洲經濟合作組織制訂了第一個農用拖拉機的測試標準。2005年3月,歐共體給出了最新農用和林業拖拉機的官方測試標準。國外在拖拉機及其作業機組方面應用測試技術相比于國內其技術更為先進,對拖拉機的三點懸掛機構而言,早在1978年德國奔馳公司在其生產的農業拖拉機上就采用了電液控制的懸掛控制系統。意大利的研究人員為降低溫室中使用的農業機械的噪聲和煙氣排放,提出雙電力驅動的農業拖拉機方案[21]。

      目前,國內農業機械測試系統多為大型農用車或拖拉機的發動機、機架等單項測試系統,尚無小型農業作業機綜合測試系統及相關標準。整機綜合測試多針對汽車、摩托車或助動車,基本沒有專門針對小型農業作業機的整機測試系統。且國內農業機械的測試大多集中在大型農機的發動機臺架測試等單項測試中,不能實現整機的綜合性能測試。整機測試農機的一些綜合性能,為農機設計與制造提供更多的、全面的理論指導,這是單項測試無法比擬的。

      5農業機械技術的發展趨勢

      5.1CAD/CAE/CAM技術廣泛應用

      目前,我國絕大多數的農機生產企業都已不同程度地實現了計算機二維繪圖,圖紙、文檔的計算機管理。但三維制圖軟件相比與二維制圖軟件其應用還是偏少,一是由于三維制圖軟件的售價比二維制圖軟件要高;二是三維制圖軟件設計的機械產品須與加工中心的現代化的CAM設備相連,才能發揮其三維軟件的優勢,而加工中心等一類的設備其價格不菲。但是隨著國內三維機械制圖軟件和加工中心的上市,上述價格因素會隨之減少,其應用也必將更加廣泛。以CAXA軟件為代表的國內三維實體造型設計軟件已在不少農機企業使用,在三維CAD基礎上,采用第三方產品如ANSYS、ABAQUS、MARC、LS-DYNA等,對一些大型農機和高精度要求的復雜曲面零件進行CAD/CAE/CAM技術應用。

      5.2農業機械大型化與小型化共同發展

      隨著農業耕作集體化、區域化發展,農業機械在有中國糧倉之稱的河南、吉林、黑龍江等地,由于農業耕作的集團化發展必將導致與之配套的農業機械的大型化。而另一方面,江浙等地由于受到地理條件的限制,農業耕作不可能朝著集團化方向發展,由于多為山陵地帶,配套的農業機械不可能很大,且大量溫室大棚的存在也需要大量的小型化農業機械與之配套。因此農業機械會朝著大型化和小型化的方向共同發展。

      5.3模塊化方向發展

      農業機械種類繁多,結構多樣,但其機械結構也有類似之處,現有的產品其零件基本上很難互換,導致農機產品生產周期的延長,難以適應快速變化的市場。而模塊化技術能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模塊化技術有利于促進農機產品技術和質量的提升、降低成本,也有利于滿足多樣化的客戶需求。

      參考文獻:

      [1] 戰雪麗. 我國農機化的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 中國農機化,2005(6):8-10.

      [2] 莫江平. 論新中國的農業機械化進程及經驗教訓[J]. 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29(1):101-103.

      [3] 楊印生,劉子玉,盛國輝. 我國農業機械化促進體系的構建[J]. 農業機械學報,2005,36(11):79-82,67.

      [4] 楊敏麗,白人樸,劉敏,等. 建設現代農業與農業機械化發展研究[J]. 農業機械學報,2005(7):68-72.

      [5] 林梅. 國外農業機械發展現狀[J]. 吉林農業,2007(9):27.

      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現狀及發展趨勢論文篇3:《淺談我國農業機械現狀及發展趨勢》

      [摘 要]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農業技術也廣泛運用于農業生產中,農業機械擔負起了非常重要的使命。農業機械化水平關系農業經濟的發展,而農業經濟的發展則直接決定著我國農業在國際領域所占的地位。加快農業機械化發展,對于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和提高農村人民的生活水平,有著極其重要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 農業機械化 現狀 未來發展趨勢

      目前,由于人口在不斷增長,土地種植面積在逐漸縮小,價值土地貧瘠化比較嚴重,導致糧食的產量很難得到提高。如何提高農業技術發展水平,增加糧食的產量,是當前急需要解決的問題。在農機化起主導作用的農業發展今天,只有提高農機技術的水平,才能有效的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保證農民減少勞作時間,實現農業利益最大化。

      一、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現狀及其重要性

      1.農業機械化的現狀

      農民受到傳統思想文化影響比較嚴重,思想觀念比較落后,對于農業機械化的耕作認識不清,對于高科技含量設備還不能完全接受,同時,農村人民的生活水平較低,購買能力比較有限。面對不規范的市場競爭,有多偽劣產品被投入市場,由于這類產品價格普遍較低,許多農民就價格因素,選擇購買這些機械,而這些機械容易出現質量問題,導致農民的利益不能得到保障。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不僅影響了正常市場秩序,也影響了農業機械的健康發展。現在市場中農機械微小型設備較多,大中型設備比較少。然而微型設備作業范圍比較有限,不能充分體現農機設備在農業生產中的價值,不能有效提高生產效率。農業機械化宣傳力度和售后服務體系不夠完善,使農民不能深刻了解到農機械在農業生產的重要作用,從而影響了農機的推廣和農業機械化的發展進程。

      2.農業機械化的重要性

      農業機械化不僅可以使農民從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而且可以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同時,農機化應用也能夠減少勞作時間,提高生產效率,增加農作物的產量。因此,農業機械化在發展過程中,對于農民經濟收入,生活水平及對于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面對新形式,農業機械化已成為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要明確農業機械長期發展的思路和方向,以科學作為理論指導,樹立“服務農民,發展經濟”的理念。對于實際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以滿足新時期農業經濟發展的需要。

      二、農業機械化的發展趨勢

      農業機械在實際工作中課題提高農業生產率,節省勞動力,對于農業生產方式的轉變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起步比較晚,與發達國家想比較還有一定的差距,農機產品的質量也有待于提高。隨著經濟的發展,國民綜合實力的增強,農機設備也將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同時,農民想掙脫體力勞動愿望也隨之增強,對于農機化的認識和需求量必將增加。傳統農業生產方式的轉變是一個必然的過程,也是一個必然的發展趨勢,主要表現下面幾個方面:

      1.節能型農業生產機械化技術將會較快發展

      節能對于世界經濟和人類可持續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節能型農業機械符合發展的需要,有著非常廣闊的市場前景。所謂農業機械化節能技術就是在保證產品壽命、功能及質量等硬性指標下,依據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達到降低污染、提高能源利用率的目的。農業機械化在技能設計上有很重要的意義,是人類生存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使人們追求高質量生存環境和享受健康生活的保障,也是未來農業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

      2.農業機械化發展環境好轉

      相關部門規定,各級政府要明確農機化發展中工作的職責,加大農機開發和生產監察工作,對于農民購置農機設備,在農業作業服務和產品質量方面給予扶持 。該制度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農機市場環境,免除了農民對購買農機產品的擔心,促進了農民購買農機產品的積極性,加速了農機設備發展。

      3.農業機械化升級技術進一步加強

      我國農機化現有技術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較還村在很大差距,由于我國農機化生產起步較晚,技術含量還較低。隨著人口的增長,人們對生活質量要求提高,糧食的優質化高產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因此,農業生產中對于高技術含量的農機械要求將會越來越多,加大高技術機械開發力度,將成為未來研究工作的重點。

      4.農業機械化設計要求更具環保性

      4.1發動機燃料的選擇

      內燃機是農機的動力機械,柴油和汽油是內燃機的主要燃料來源,這類燃料的燃燒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從而影響農產品的質量和農業的持續發展。因此,在未來農業機械設計過程中,要大量進行清潔能源和太陽能源的開發,如太陽能、氫氣、沼氣植物油等環保型發動機,從而減少汽油的消耗,減少噪聲廢氣的排放,從而保護了生態環境,防止溫室效應。

      4.2增強易拆卸設計

      在農忙季節,農機械的使用頻率較高,這就要求機械產品的設計不能過于復雜,組成件要便于拆卸和維修。因此,在未來的設計中,設計師可以采用模板化設計,通過模塊的不同組合而構成產品。這樣不僅使用較方便,而且也能縮短生產周期,降低生產和使用成本,可加快產品的換代周期,降低材料的浪費,提高生產和工作效率,以此來達到環保的目的。

      4.3增強可回收性設計

      機械的回收可利用性設計,需要在產品設計初期考慮到,主要涉及零部件及原材料的回收的可能性。通過對這些問題的研究和設計,可以使產品被淘汰后,達到零部件及原材料的二次利用,以此來節約環境,減少材料的浪費。同時,這種設計還能節約原材料及生產中對能源的消耗,通過廢舊機械的再加工制造,可以節約大量制造成本。

      三、結語

      本文通過對農業目前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做下分析,以此認識到目前形式并制定相應的長期發展戰略。農業機械的發展是促進農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只有大力發展機械化才能更好的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保證農業中的經濟效益,保證農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劉曉敘.陳敏.機械產品綠色設計理念[J].機械設計.2005(11)

      [2]袁馳,王健.農業機械的綠色設計[J].農機化研究,2007(06)

     

      [3]王利民.新時期農業機械化發展方向[J].現代經濟探討.2005(07)


    猜你喜歡:

    1.關于農業機械化畢業論文

    2.農業機械化 論文

    3.農業機械化畢業論文

    4.農業生產機械化論文

    5.淺談農業機械化發展論文

    6.農業機械化發展相關論文

    349894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青草国产精品一区|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麻豆| 天天操天天摸天天爽| 精品无码人妻夜人多侵犯18|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不| 国产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永久免费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japanese日本护士xxxx18一19| 国产18禁黄网站免费观看| 日本免费人成黄页网观看视频| 91影院在线观看| 久久婷婷五月国产色综合| 国产情侣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麻豆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观看| 国产美女主播一级成人毛片| 色哟哟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中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成人影院网址| 快穿之性色无边(高h)| 激情五月婷婷久久| 影音先锋成人资源|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 又硬又大又湿又紧a视频| 大肚子孕妇交xxxgif| 欧美一日本频道一区二区三区| 顶级欧美色妇xxxxx| 两个人一起差差差30分| 亚洲欧洲精品久久| 国产在线不卡视频| 好吊妞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国产va另类| 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 丁香九月月小说图片区| 亚洲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夫妻在线视频| 天天操天天干天天舔| 最近中字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国际久久久久999波多野| 2022福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