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大行政管理專科論文范文(2)
電大行政管理專科論文范文篇2
淺談構建中國特色行政管理體制的策略
【摘要】
近年來,我國社會發展速度逐步加快,與之相關的建設也正在逐步加強,尤其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它是我國社會主義發展的奠基石,因此必須對其高度重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在的背景下逐步推行,改革的內容包含多個方面:如轉變政府職能、優化政府結構、規范政府活動,簡而言之,構建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非常有必要,也是當前亟須完善的內容。文章將就此展開論述,提出與之相關的實施策略,進一步推進社會主義建設趨于完善。
【關鍵詞】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策略
行政管理體制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保障以及重要推動力,黨和國家領導人均對其予以了高度關注。不斷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能夠促進我國社會的快速發展。就行政管理體制而言,在對其實施改革時需要依據實際情況,也就是必須在基于我國的國情的情況下確定改革目標,這樣才能使行政管理體制更具中國特色,改革才能取得相對較好的成績。本文將闡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的概念、內容以及具體的實施策略,以此完善我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一、行政管理體制基本內涵以及特征
(一)行政管理體制概述。
長久以來,我國市場經濟在改革中逐步加快發展速度,黨和國家領導人特別重視全面改革,這其中以政治體制改革為重點,行政體制改革一直是社會發展的關鍵所在,這與我國政治體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自從我國實施改革開放以來,關于行政管理體制就做了很多調整,實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并且取得了相對較好的效果,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弊端。
從目前來看,背景下,黨和國家領導人對行政管理體制提出新的要求,對其實施全面改革,且力度較大,作為本次改革的重點,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應從以下兩方面著手:
第一,構建社會行政管理體制必須有相關的理論作為支撐,這次改革主要是以社會主義作為理論指導思想,繼而對行政管理體制實施改革,使其不斷趨于完善。在我國社會發展過程中,馬克思列寧主義起到了非常關鍵性的作用,我國將其與國情相關聯,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是為了更好地推進我國社會主義發展而提出的,它深刻地反映了馬列主義的精華,促使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具備強大的理論基礎。的順利召開以及完美謝幕,促使會議中涉及到的相關內容得到了進一步落實,特別是行政管理體制,其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第二,我國行政管理體制必須具有鮮明的社會主義特征。在建國之初,我國社會主義發展基本依賴于蘇聯,照搬其發展模式,但是事實證明這是行不通的,其主要原因在于兩國的國情存在極大的區別,一個體制不可能適用于多個國家,我國應發展具有本國特色的行政管理體制,這樣才能促進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在制定行政管理體制時需要結合本國國情,構建適合我國社會主義發展的體制,而不是直接引用他國模式作為社會發展的基本理論。多年以來,我國行政管理體制在改革中逐步符合我國國情,在改革中基本以如下戰略思想作為指導: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等,理論基礎相對較為健全,同時也具備實踐經驗教訓。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針對行政管理體制實施了多次改革,在此過程中,以實際情況為基準,實事求是,解放思想,立足于我國國情,改革實踐推動了行政管理體制的不斷完善,取得了相對較好的成績,這也能展現出我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內涵,也能體現出我國獨有的價值取向。
(二)行政管理體制基本特征。
我國的行政管理體制經過長期的實踐探索,逐漸地成熟、完善。其基本特征如下:
1.理論體系獨特性。
我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設必須有一定的指導思想作為理論指導,只有具備相應的理論體系才能推動體制建設更完善。就我國現狀而言,行政管理體制的理論基礎較為豐富,不僅具有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思想,還具備科學發展觀,這些戰略思想促使我國行政管理體制建設有據可依。行政管理體制建設必須以我國實際情況作為基本出發點,具有我國特色,同時需要具備與之相對應的理論體系,將其作為指導思想,為行政管理體制提供理論基礎,這其中包含的科學內涵,體制建設的主要內容,還有實現形式,都將會在該理論體系的指引下實現。
2.符合我國國情發展需要。
我國行政管理體制建設必須以我國實際情況作為基本出發點以及落腳點,就行政管理體制而言,關于其定義有兩個:第一,“中國”,符合中國國情,體現中國特色,帶有中國烙印;第二,“社會主義”,展現社會主義價值觀念,符合其本質特征,體現其發展需求。對于上述兩方面內容必須嚴格限定,使行政管理體制與我國實際情況相符,制度的主要內容包含基本政治制度與市場經濟體制。從政治層面分析,實施四項基本原則,堅持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以中國共產黨為首,實行多黨合作,實施政治協商制度等;從經濟角度分析,主要以公有制為主體,實施多種所有制體系,堅持按勞分配制度,多種分配制度共存模式,走向共同富裕之路。針對我國管理體制建設而言,始終貫徹實施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維護人民利益,并將此作為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目標,這也是我國政治制度本質內容;從體制上分析,必須堅持服務于經濟整體格局,展現市場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突出地位,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也不容小覷。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速度正在逐步加快,使我國躋身世界強國之列,行政管理體制也隨之不斷創新進步,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提供保障。
3.實現三者有機結合。
所謂三者有機結合主要涵蓋三方面內容: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依法治國,這也是我國行政管理體制的獨特性,是靈魂所在。針對行政管理體制而言,黨的領導非常關鍵,可謂是其建設的核心所在,人民作為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其建設的本質所在,而依法治國是行政管理體制建設的基本保障,同時也是基本要求。就當前情況而言,行政管理體制建設將上述內容進行有效融合,效果非常顯著,彰顯具有我國特色的民主政治。行政管理體制的有效實施離不開相關法律法規的支持,促使政府工作有法可依,合理行政,誠實守信,高效便民,建設法治政府,推動我國社會主義發展達到新的高度。
二、行政管理體制路徑分析
行政管理體制構建需要多方配合方可獲得良好的成效,只有將該體制得到有效落實,才能從根本上推進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這也關系行政管理體制的成敗。因此行政管理體制在我國必須得到全面貫徹實施,其實施的具體路徑如下:
(一)轉變政府職能,定位政府角色。
就目前而言,我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要追求創新,打破原有相對落后的運行模式,轉變政府職能,對其內容與規范重新擬定。新的政府職能在原有內容基礎上進行了創新,要求引入以下組織,如市場、社會,健全吸納競爭機制,讓不同性質的組織能夠和諧相處,在管理公共事物中,進行有效分工合作,實現利益最大化,確定新的建設目標,即服務型政府,實行服務核心定位,在以往的政府職能規劃中,政府承擔的事務較多,新的政府職能對此進行了優化,將政府事務進行了轉移,逐漸分給市場,或是非政府組織,讓他們可以行使部分權力與職能。與此同時,政府還需轉變角色,轉變公共服務職能,變為引導者與規范者,這樣能夠在某種程度上減輕政府負擔,逐步服務型政府靠攏。我國行政管理體制建設目標相對明確,且對行政定義也十分清楚,即服務行政,服務型政府正是行政管理體制的最終目標:對于行政管理體制而言,其運行必須以公民需求為前提,明確親民意識,完善責任意識;轉變自身角色,實行正確定位,讓服務型政府為公民提供服務,如公共產品、公共服務,逐步提升服務質量;以人民為主體,擺脫官僚主義,減少政績工程等等。由此可以看出,我國行政管理體制建設是以為人民服務為主體,建設服務型政府。除此之外,還需不斷提升行政人員素質,增強其服務意識,確保公共服務職能得到有效執行。
(二)優化政府結構,整合行政機構。
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要想取得相對較好的成效就必須得到有效的貫徹實施,盡早實現改革目標,必須要優化政府結構,整合行政機構,實施大部制改革,這是非常關鍵的一環。其改革的重點體現在以下方面:依據政府管理職能,將原有的職能分配的弊端進行改善,特別是針對相似職能,或是任務交叉部門,將其進行統一整合,實施統一管理。這種統一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優勢,如縮短部門層級、減少官員腐敗、提升行政部門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減輕財政負擔,這也是我國行政管理體制的最終目的,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我國機構設置中,“擺設部門”較多無法發揮實質性的作用,對于這一部分部門而言,可謂是可有可無,并沒有實際功能,但是在其運行過程中,人員編制開銷極大,在大部制改革中,撤除這些“擺設部門”,這將會在某種程度上節省財政開支,與此同時,對其他部門也起到驚醒作用,樹立威嚴,從根本上提高行政人員的綜合素質。
(三)堅持依法行政,嚴格規范政府活動。
黨的就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進行了深入的探討,這其中限制權力的呼聲越來越高,如“權力在陽光下運行”等,且呼聲日益增長,限制政府行政權力,規范政府活動,這是亟需解決的問題之一,這也是行政管理體制建設需要不斷完善的地方,健全法律法規,政府的所有活動都必須以法律為依據。在實踐操作中,需要優化政府權力,促進其運行機制逐步完善,這樣可以保障決策的科學性,執行的力度,監督的效能。同時,針對部門較大的部門,實行內部分權,在民主科學的基礎上,領導頒布決策,對于政策的具體實施,需要有專人負責監督,以確保政策能夠有效執行。還需建立監督小組,且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監督決策的科學性,還有決策是否得到有效執行以及執行的效果如何,一旦發現問題,必須及時指出,且給予相應的修改方案,從而能夠保障決策與執行能夠相輔相成,實現高效務實,推動行政運行機制不斷完善,繼而促進行政管理體制逐漸健全,相關改革措施能順利展開。
(四)深化民主觀念,提升公民參與積極性。
在我國,人民屬于國家的主人,是權力的擁有者,我黨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原則,這是我國行政管理體制建設的核心所在,維護廣大群眾利益是當前行政管理制度改革的中心。因而,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離不開人民的支持,要想推進社會發展,維持政府正常運作,穩住民心是基本策略,也是非常關鍵的一環,可以增加民眾參與我國社會發展的積極性,實現群眾自身利益,這使得我國行政管理體制建設過程中得到了民眾的全力配合,加快現代化建設步伐。與此同時,需要組織民眾開展理性教育,如座談會、討論會等,這樣可以增強公民主體意識,提高其參與的積極性,發動廣大群眾共同推進我國行政管理體制建設趨向完善,構建服務于民眾的管理體制。隨著社會發展步伐的不斷加快,一些新媒體逐步在社會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如微博、微信、論壇等,這也為民眾提供一個良好的平臺,使其能夠參與政治體制建設,這對民眾提出了新的要求,他們必須掌握最先進的信息技術,普及網絡知識,實現政府與民眾的有效溝通,公民可以通過以下形式:發帖子、寫評論等,充分了解我國行政管理體制的具體實施策略,從而促進我國行政管理體制建設更符合民眾的需求。
三、結語
綜上所述,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意義重大,它在某種程度上推動了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進步。行政管理體制建設需要綜合多方因素考慮,其主旨在于建立服務型政府,促進民眾與政府之間的有效互動溝通,繼而促進我國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更好地服務于人民,實現改革目標。
【參考文獻】
[1]曾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研究回顧與評析[J].上海行政學院學報,2010(01).
[2]袁曙宏.加快建設比較完善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J].行政管理改革,2010(05).
[3]王瀾明.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的幾個問題[J].中國行政管理,2010(01)
.[4]劉金程,劉熙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的內涵——基于科學發展策略的解釋[J].云南行政學院學報,2010(03).
[5]王浦劬.關于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研究的幾點認識[J].中國行政管理,2010(03).
[6]雷榮.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的構建[J].人民論壇,2014(20).
[7]徐曉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構建研究[J].人力資源管理,2014(10).
[8]孫曉娟,朱明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的基本特點[J].學習與探索,2011(03).
[9]湯曉棟.淺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J].科技信息,2011,21:412-413.
[10]郭銳.科學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理論與實踐創新——研討會暨第20屆年會綜述[J].中國行政管理,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