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職院校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對策(2)
時間:
董常亮1由 分享
三、對學生采用“導師制”,進行“一對一”個性化營銷
“當你在學習中遇到困難,你對老師的指點幫助所持態度是?”共有399人作答,有127人認為非常需要得到老師的幫助,171人需要幫助,84人無所謂,17人不需要,看來很大部分同學在學習遇到困難時是很需要得到老師的幫助。一個班級學生具有不同的地緣、學緣結構,興趣、愛好也不盡相同。如果在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采取“導師制”,為學生配備一位教學經驗和德高望重的老師作為學生的“導師”,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能力的不同而給予相應的指導方式,可能會易于與學生建立一種良好的溝通關系。采用這種教學方法可能需要老師具備綜合的判斷能力和指導能力,要求老師首先對每個班的基本情況進行分析,然后有針對性地提出課程目標,分層實施計劃。
“一對一營銷”是指學校以學生為中心,通過與每個學生的互動對話,與學生逐一建立持久、長遠的“雙贏”關系,為學生提供定制化的產品和服務,實現讓渡價值的最大化,從而使學生滿意。“一對一營銷”是關系營銷的延伸和深化,是現代企業在全球化經濟背景下,借助先進的網絡信息技術,適應顧客市場理性程度和參與熱情提高前提下的基本經營策略。互聯網的出現,為一對一學生服務策略大開方便之門:網絡提供了一個方便的與學生“面對面”的交互平臺。通過這個平臺,老師以最快的速度了解學生對學校的教學管理和老師的教學的意見、建議,從而更好地滿足學生的需要。
教學的過程是教育提供者與學生的一個互動過程,因此,加強溝通可以提高互動質量。要為學生提供優質服務,學校就必須盡量多了解學生的需求,通過加強學校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可以了解更多有關學生需求的信息,使得學校能有針對性地提供服務,提高服務質量。學校管理人員與教師要重視每一個與學生接觸的機會,提高溝通的質量,收集更多的信息。還應該開展一些學生需求調查活動,特別是要重視征求學生的意見,從學生的不滿中發現管理的不足,從而提高服務質量。另外,還要加強學校內部各個部門之間的溝通。
四、加大對所授課程的開發力度
“你對自己所學專業感到滿意嗎?”的調查中有397人作答,37人非常滿意,123人滿意,171人一般,66人不滿意,占16.7%。高職學生一般對理論學習不感興趣,抽象思維能力比較缺乏,但形象思維比較強,這就要求職業課程的教學要突出以能力的培養為主導,知識和理論的能力為基礎和補充。課程的開發必須緊緊圍繞以能力為主線,確保各項能力目標有相應的課程和課程模塊。能力教學必須通過訓練進程,教學內容必須符合職業資格標準,與勞動力市場和企業需求相對接。按照這些要求和特點強化實踐,淡化概念和推理過程,體現終身職業教育的思想,課程目標的分解和具體化都應該體現以實踐為主的指導原則。在課程開發過程中,要突出以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為導向的原則,在滿足學生共性需要的同時還必須重視個性化課程開發。同時,還要強化動態性和靈活性的原則。因為市場需求是不斷變化的,企業也在不斷地發展變化,學生的興趣、愛好、能力也在得到不斷發展。這就要求課程開發體現動態性和靈活性的特點,做到與時俱進,才能跟得上時代的發展。
五、教學的安排要突出以“學生的接受能力”為主
“采用誘導法比循規蹈矩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你認為?”有397人作答,132非常贊同,148人贊同,83人一般,22人不贊同,12人非常不贊同,“你覺得老師在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更能提高學生積極性,你的看法?”有418人作答,122人非常贊同,151人贊同,126人一般,17人不贊同,2人非常不贊同。表示贊同的有273人,占65%,而不贊同的19人,占5%。由此可見,老師在教學中可以適當創設問題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高職生教育課程的合理排序應體現學生的心理規律和職業活動系統性原則。對涉及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課程體系應注意從簡單到具體,從具體到抽象,遵循知識技能的內在邏輯性和循序漸進的學習規律,以保證各個學習單元或模塊之間縱向有序銜接和橫向緊密聯系,使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得到有效遷移。在教學過程安排中,不應單純以教師講、學生聽,亦步亦趨地跟隨,一招一式地模仿教學,而應讓學生獨立按職業活動的基礎程序(確定任務——制定計劃——做出決定——完成任務——自查自糾——評估總結——積極主動地學習),這樣可以把認識實習時間安排在新生開學的前兩周,指導老師帶領學生學習企業的基本工作流程。組織結構及相應的管理人員和員工所需技能有個大致的認識,在實習中帶著問題來學習,將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學過程中,適當運用激勵理論這樣有助于發揮學生的內在潛能,激發人的正確動機,能極大地調動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但是,目標的設置要合理,要有挑戰性,不能輕而易舉就能實現,也不能太高,太高了也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運用激勵理論時,要注意對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讓全體學生都能得到賞識。同時,在運用激勵理論時要根據學生所處的階段以及成熟度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激勵策略,不能墨守成規,一成不變。另外,可以適當運用榜樣的力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青少年很容易受到身邊人的感染和影響。因此,一定要用先進典型的榜樣來激勵學生。
總之,要想提高高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既需要得到學生的理解和配合,也需要老師在教學中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同時更需要學校、社會的理解和幫助,只有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會得到提高。
主要參考文獻:
[1]蘇霍姆林斯基.羅亦超譯.睿智的父母之愛[M].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126.
[2]陳旭,武曉峰,于涵.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加強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武漢),2010.1(上).
[3]王珣,李丹青.心理防御機制理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J].北京:思想政治教育,2009.12.
[4]中國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協會組織編寫.企業培訓師培訓教材(助理、企業培訓師)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新華出版社,2010.1.2.
[5]李祖超.教育激勵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