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信息與網絡安全的網絡倫理規范體系
構建信息與網絡安全的網絡倫理規范體系
網絡經濟時代,信息是一種需要重點保護的資產。在網絡社會中,利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盜取或破壞信息的行為十分突出,如未經授權闖入電腦的黑客,用蠕蟲或病毒對計算機系統和重要信息進行盜竊和破壞,銀行的信用卡盜竊和詐騙,刺探政治、經濟和軍事情報等。信息網絡的安全問題再次提醒人們,只有用道德和法律的手段來規范行為主體的思想和行為,才能保障信息網絡技術給人類帶來福祉。網絡倫理理論和實踐規范體系的構建,有利于網絡倫理建設的科學化,可以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建立和諧的網絡人際關系,實現網絡社會和現實社會的和諧發展,進而保證信息與網絡的安全,為企業信息化特別是電子商務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為信息網絡安全建設提供倫理學基礎。
1. 網絡倫理對信息與網絡安全的影響
網絡倫理對維護信息網絡安全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作為一種規范,網絡倫理可以引導和制約人們的信息行為;作為一種措施,網絡倫理對維護網絡信息安全的法律措施和技術手段可以產生積極的影響。
(1) 網絡倫理建設有利于加快信息安全立法的進程
網絡倫理可以規范和制約人們的信息行為,但僅僅依靠網絡倫理不能解決信息網絡安全面臨的所有問題,信息網絡安全問題的解決最終離不開法律的支持。通過宣傳和教育,有利于形成一種人人了解信息網絡安全,自覺維護信息網絡安全的良好社會風尚,從而減少信息網絡安全立法的阻力。而網民之間長期交往過程中形成的網絡倫理規范會越來越多,有些規范會被人們普遍認可和接受,這些規范可以直接或間接地轉化為法律條文。可見,加強網絡倫理建設,將有利于加快信息安全立法的進程。
(2) 網絡倫理建設有利于發揮信息安全技術的作用
無論在什么情況下,技術都是維護信息網絡安全的重要手段。在目前法律不健全、倫理道德不成熟、管理不得力的情況下,技術手段更成為維護信息安全的主要手段。但單純的技術手段是脆弱的,因為信息安全的破壞者手中同樣掌握著先進的技術武器。而技術方面的諸多問題是不能通過技術本身來解決的,必須通過技術以外的因素來解決。加強網絡倫理建設,對于更好地發揮信息安全技術的力量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引導人們正確地運用信息安全技術,保證信息安全的保護技術不被用來作為破壞信息安全的工具和手段,引導人們將信息安全的破壞技術直接或間接地服務于維護信息安全的工作。通過網絡倫理的規范和制約作用,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信息安全技術的積極作用,而將其消極作用降到最低。
(3) 網絡倫理可以規范人們的信息行為
網絡倫理在人們的信息行為實施之前,為將要實施的信息行為指明了方向,從而引導信息行為向合法的、道德的方向發展。這種規范作用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鼓勵合乎道德的信息行為的實施;另一方面限制不道德的信息行為。網絡倫理激勵有利于信息安全的行為,將不利于信息安全的行為控制在實施之前,這對維護信息網絡安全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4) 網絡倫理道德可以制約人們的信息行為
網絡倫理作為網絡世界的道德規范,既能夠對人們的信息行為提供判斷的標準,又可以對人們的信息行為加以限制和約束。它對不利于信息網絡安全的行為形成一種外在和內在的壓力,以阻止這種行為的實施,并有可能迫使行為主體放棄或改變這種行為。也就是說,當不利于信息網絡安全的行為已經做出但其行為過程尚未完成時,網絡倫理可能改變或終止這種行為,從而減少損失,對保護信息網絡安全起到積極的作用。
2. 構建網絡倫理規范體系的策略和途徑
網絡倫理規范體系的構建將有助于信息網絡社會的健康發展,中國要想在21世紀跟上世界發展潮流,必須建設符合中國國情的網絡倫理規范體系。隨著網絡社會不斷發展,法制和倫理規范的健全,網絡社會教育的日益合理,中國特色的網絡倫理規范體系就一定能夠建立起來。
(1) 構建網絡倫理規范體系的策略
網絡倫理規范體系的建設既需要網絡本身的技術因素的防范,也需要經濟杠桿的調節,還有政策、法律法規等社會因素的引導。構建網絡倫理規范體系應當從網絡倫理環境建設、制度建設、技術完善和網絡道德建設四方面入手。
①網絡技術的完善
要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網絡倫理規范體系,就要完善和改進當前的網絡技術,研究新的技術手段,積極跟蹤、研究網絡安全防范技術的發展趨勢和最新技術標準,建立多路由的物理承載保護網絡,加快開發防止病毒、黑客攻擊的信息安全技術,進一步加大網絡安全方面的技術研發、網絡升級改造力度,提高安全保障技術應用水平,對那些新技術的網上違法行為提供有效的預防。
②網絡道德建設
要建設符合中國國情的網絡倫理體系就必須重視全球性道德共識和本土的文化資源,加強網絡道德建設。一方面要充分重視全球性道德共識,積極借鑒國外網絡倫理建設的成功經驗,把網絡倫理納入到我國高等院校的教育課程當中,使網絡倫理教育和網絡技術教學置于同樣重要的地位,使占網民多數的青年學生能自覺遵守各種網絡道德規范的要求。另一方面還要重視中國本土的文化資源和傳統倫理,從本土文化中挖掘有利于網絡倫理建設的合理因素。“知禮明恥”、“誠信”、“慎獨”等道德理念都是我國傳統美德的重要組成部分,把這些理念作為修身養性、為人處事的基本要求,作為基本的道德規范和善惡評價標準,在構建網絡倫理的今天仍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③網絡倫理環境建設
加強網絡倫理建設,就必須加強與我國信息網絡技術發展和應用相適應的倫理文化環境建設。首先,建立多層次、多樣化的計算機網絡倫理委員會,加強對計算機網絡行為的引導與監督。其次,強化輿論監督,加強對社會公眾特別是青少年和大學生的計算機網絡倫理教育,將網絡倫理教育引進課堂。特別要重視對網絡熱點問題的引導,積極開展輿論監督,弘揚社會正氣,鞭撻不良行為。
④網絡制度建設
網絡行為控制既需要自律,也離不開他律,是自律與他律的統一。約束網絡行為者的行為,規范網絡世界的秩序,調節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利益關系,必須依靠各種規章制度,特別是法律法規的外在約束和他律。加快網絡立法步伐,減少網絡世界存在的法律真空,積極使用法律法規來規范人們的網上行為,倡導文明上網,合理使用網絡信息資源,使各種網絡犯罪行為受到應有的懲處,盡可能地抑制網絡行為帶來的消極后果。
(2) 構建網絡倫理規范體系的途徑
我國的網絡倫理建設已成為我國道德建設的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隨著網絡社會的不斷發展,只有加快網絡法制建設,完善網絡倫理規范,加強網絡社會教育,提高網絡主體的倫理意識,中國特色的網絡倫理體系才能夠建立起來。
①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
在世界范圍內,有關網絡倫理問題的研究歷史還不是很長,許多具體的倫理規范還沒有得到系統的整理,但其取得的成果和進展還是可以作為我們進行網絡倫理問題研究可借鑒的資料。
②整合傳統的倫理資源
網絡本身是社會發展的產物,網絡空間的意義也是社會所賦予的,它本身是一個虛擬的電子空間,由此引發的網絡倫理也是社會倫理的一種延伸,不是獨立于社會倫理之外的。所以回流到傳統倫理的范疇中,整合其中有用的資源,是解決當下網絡倫理困惑的一條新思路,而在傳統倫理中,作為主流思想的儒家倫理思想應備受重視,其修身自律的思想都應運用于今天的網絡倫理規范建設當中,可以說中華傳統美德仍是網絡時代個體道德建設的重要源泉,其精華所在就是注重個人道德修養的自我把握和自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