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教師李校堃事跡材料
2024年最美教師李校堃事跡材料大家知道有哪些嗎?最美教師事跡是什么的呢?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2024年最美教師李校堃事跡材料(通用7篇),希望能夠對大家的需要帶來力所能及的有效幫助。
最美教師李校堃事跡材料精選篇1
李校堃,溫州醫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
他探索“生長因子”之謎,在國際上率先攻克FGF成藥技術。構建“懂醫精藥 善研善成”生物制藥人才培養模式,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牽頭“膚生工程”公益活動,培養了“杰青”“長江學者”“優青”等一批高層次人才。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等榮譽。
最美教師李校堃事跡材料精選篇2
李校堃是國家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忠實奉獻者和創新中國藥的堅定實踐者。他首次發現并闡明了FGFs家族與代謝疾病相關機制,并在國際上率先成功研發多種促組織損傷與再生修復新藥,服務超9700萬臨床患者,FGF制造規程和質量標準是我國創傷修復領域的“國標”。
他總是沖鋒在前、勇挑重擔,是我國生長因子科技前沿的開拓者,生物制藥青年人才成長的引領者,科技惠民、科學家精神的示范者。
近幾年,李校堃帶領團隊,在國際上首次提出FGF傳遞代謝信號的“開關”學說,首次成功研發超長效FGF21融合蛋白,使我國在全球生長因子類新藥研發領域處于引領性地位。
30多年潛心研究,李校堃的科研成果集齊了國家“三大獎”,他是生物醫藥領域的集大成者之一。
最美教師李校堃事跡材料精選篇3
他與騰沖科學家論壇的結緣,始于2023年,李校堃院士受邀在免疫科技與臨床轉化分論壇上做專題報告。
之后,李校堃院士持續關注支持論壇發展,參與2024騰沖科學家論壇院士講壇“健康中國,溫泉醫康養新思路”等活動。
一朝沐杏雨,一生念師恩。作為科技領域的高水平論壇,騰沖科學家論壇在此向所有為實現教育強國、科技強國的國家戰略教書育人、潛心科研的老師們致以崇高敬意。
2024年9月10日,第40個教師節,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向全社會發布了2024年“最美教師”先進事跡。全國共有十位教師入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溫州醫科大學校長李校堃老師位列其中。
最美教師李校堃事跡材料精選篇4
“我是一名大學老師,首先要做的是教書。”李校堃說。
每學期開學前,學校教務處和藥學院的老師們都想著,校長的課,怎么排合適?3年前一次突發腦溢血,李校堃至今尚未完全恢復,走路時步子緩慢。
“這幾年校長身體不好,每天要處理的事千頭萬緒,大家很擔心他的體力,但是李校長還是堅持要給學生上課。”負責教學管理的藥學院副院長衛濤說。
有老師勸他適當減少課時,李校堃再三強調:“再忙我都是老師,不給學生上課還有什么意義?”除了研究生,他還要給本科生上課。
李校長開課,200多人的報告廳坐得滿滿當當,每節課40分鐘,他常常一講就是兩節課。老師們在一旁揪心,擔心他身體撐不住。講臺上的李校堃卻樂在其中,講完課后繼續耐心解答學生問題,他特地和助教老師強調,不能限制學生提問的數量。
最美教師李校堃事跡材料精選篇5
李校堃,已到花甲之年。
這位溫州醫科大學校長的身上,貼滿各式各樣的標簽,吸引著外界的大量關注。
他常常有驚人之舉。20年前,數次被邀請后從廣州的知名高校來到溫州地方院校,讓許多同行大跌眼鏡。201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兩年后忽發腦溢血陷入昏迷。沒想到,他又奇跡般重返崗位,讓不少人吃驚,而后又帶領團隊拿下頗具含金量的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有人說他是“傳奇人物”,也有人說他是“科學大家”,但李校堃最喜歡別人喊他“李老師”。
這是他最初的人生理想,也是支撐他一路攀登高峰的源動力。
這個教師節,兩鬢泛白的李校堃圓夢了。他以“老師”的身份,走進眾人的視野。
在第四十個教師節到來之際,中宣部、教育部發布了2024年“全國最美教師”先進事跡。全國共有10位教師入選,李校堃名列其中。
最美教師李校堃事跡材料精選篇6
李校堃先后于1987年和1992年獲得白求恩醫科大學(現吉林大學白求恩醫學部)醫學學士學位和醫學碩士學位。他探索“生長因子”之謎,在國際上率先攻克FGF成藥技術。構建“懂醫精藥 善研善成”生物制藥人才培養模式,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牽頭“膚生工程”公益活動,培養了“杰青”“長江學者”“優青”等一批高層次人才。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等榮譽。
在李校堃看來,藥學領域要實現中國創新藥物研究從“跟跑”進入“并跑”再到“領跑”,必須突破藥學人才培養特別是研究生人才創新能力不足的瓶頸。
李校堃一直倡導讓學生盡早接觸學科前沿,打開科學視野,強化原創意識,明確未來方向。他構建了基于“大藥學”理念的“三融合”培養體系,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項目1項。他建立了創新藥為核心的課程體系,培育出國家級精品課程、“十四五”高等教育教材生物制藥系列教材等被廣泛使用。
最美教師李校堃事跡材料精選篇7
隨著老齡社會的加速到來,慢性疾病患者群體日益龐大,李校堃認為,加強早期預防與治療,是避免患者因慢性病致貧、返貧的關鍵所在。他發起慈善公益“膚生工程”,帶領師生奔赴青海、西藏、陜西等5省(區)開展公益活動165次,受益者達5萬余人。
他帶領學院師生與醫院、企業開展黨建聯建,培養師生社會責任感,涌現出全國大學生自強之星、全國高校畢業生基層就業卓越獎、大學生“千校千項”優秀個人等全國先進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