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座大城市名單首次公布
百座大城市名單有哪些你知道嗎?全國共有105個大城市,包括7個超大城市、14個特大城市、14個Ⅰ型大城市以及70個Ⅱ型大城市。一起來看看百座大城市名單首次公布,歡迎查閱!
百座大城市名單首次公布
不久前,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編制的《2020中國人口普查分縣資料》(下稱《分縣資料》),公布了全國縣級單位的人口數據。
其中,683個城市(包括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省會城市、普通地級市及縣級市)的城區人口數據也對外公開。
根據城區常住人口數量,將城市分為五類七檔:城區常住人口1000萬以上城市為超大城市,500萬~1000萬為特大城市,而300萬~500萬的I型大城市和100萬~300萬的II型大城市并稱為大城市。
根據《分縣資料》,全國共有105個大城市,包括7個超大城市、14個特大城市、14個Ⅰ型大城市以及70個Ⅱ型大城市。
超大城市包括:上海、北京、深圳、重慶、廣州、成都、天津
特大城市包括:武漢、東莞、西安、杭州、佛山、南京、沈陽、青島、濟南、長沙、哈爾濱、鄭州、昆明、大連。
百座大城市名單最新消息
“大城市”,是普通人的向往,也是城市的追求。
但很少有人能真正說清:什么是大城市?全國有多少個大城市?它們是如何分布的?過去,要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主要靠每個城市自己公布。城市統計標準不一,也存在不少爭議。
不久前,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編制的《2020中國人口普查分縣資料》(下稱《分縣資料》),公布了全國縣級單位的人口數據,683個城市(包括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省會城市、普通地級市及縣級市)的城區人口數據也對外公開。翻閱歷次人口普查分縣資料,這是首次將城區人口數據納入其中。
城區人口是衡量大城市的關鍵指標。根據2014年國務院印發《關于調整城市規模劃分標準的通知》(下稱《通知》):
城區是指在市轄區和不設區的市,區、市政府駐地的實際建設連接到的居民委員會所轄區域和其他區域。根據城區常住人口數量,將城市分為五類七檔:城區常住人口1000萬以上城市為超大城市,500萬~1000萬為特大城市,而300萬~500萬的I型大城市和100萬~300萬的II型大城市并稱為大城市。
根據《分縣資料》,全國共有105個大城市,包括7個超大城市、14個特大城市、14個Ⅰ型大城市以及70個Ⅱ型大城市。從省份來看,除西藏外,30個省份均有大城市分布,數量基本呈從東部沿海到西部內陸遞減趨勢。其中,江蘇、山東和廣東位列前三。較為特別的是,昆山、慈溪、義烏、晉江四個縣級市“打敗”全國大部分地級市,躋身大城市行列。
而從這些大城市出發,此次公布的城區人口數據,還有更多信息值得進一步挖掘。
大城市≠人口大市
事實上,使用城區常住人口指標來衡量城市規模,尚不足十年。
在2014年上述《通知》出臺前,我國一般根據1989年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確定城市劃分標準——按照“市區和近郊區非農業人口”指標,城市以50萬和20萬為界,被劃分為大、中等、小城市三類。
以“城區人口”替代“市區和近郊區非農業人口”,學界曾提出兩方面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