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國百座大城市名單首次公布
全國共有105個大城市,包括7個超大城市、14個特大城市、14個Ⅰ型大城市以及70個Ⅱ型大城市 。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2022年我國百座大城市名單首次公布,供大家參考!
我國百座大城市名單首次公布
外來人口推動城區“繁榮”
若計算大城市城區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比例,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和直轄市“領頭”,而普通地級市普遍靠后。比值較高的省會城市中,既有烏魯木齊、西安、海口等西部省會,也有南京、廣州、杭州等東部發達地區省會。
此種趨勢下,廣東城市的表現十分特別。
在這一比例排名前20位大城市中,僅出現4個普通地級市,而3個來自廣東 。其中,東莞、佛山分別以城區人口占比91.3%和89.9%位于第3和第4位,珠海該比例也達到77.8%。
一種解釋是,三個城市均為外來人口大市。與省會城市類似的是,大量外來務工人員聚集在珠三角城市,并帶動當地城區迅速發展。體現在數據上,東莞2020年戶籍人口僅263.88萬人,外來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高達74.8%。2020年,佛山和珠海該指標分別為50.2%和42.9%。
不過,在長三角地區,卻出現一些不同的趨勢。
比如,在南通772.66萬人口中,城區人口占比僅20%左右。寧波雖為計劃單列市,但僅不到四成常住人口居住在城區,占比低于絕大部分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
據葉青分析,在鄉鎮企業發達的長三角地區,許多年輕人并不愿離開其生活的鄉鎮,當地優質的教育等公共服務資源也使其不必“扎堆”城區。而生活在當地城區的,不少并非土生土長的當地人。
對于不少仍將重心放在城區的城市來說,“外地人經濟”也為當地發展提供重要基礎 。
一個例子體現在基建升級上。比如,對于期望修建地鐵的城市,根據2018年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管理的意見》,“市區人口在300萬以上”為硬性指標之一;再比如,根據最新政策,城區人口300萬以下的城市將不得修建250米以上建筑。
一線城市
北京、上海、廣州、深圳
新一線城市
成都、重慶、杭州、西安、武漢、蘇州、鄭州、南京、天津、長沙、東莞、寧波、佛山、合肥、青島。
2022年,合肥重回“新一線”之列,沈陽則首次離開了這一榜單。其他新一線城市中,重慶超過杭州,排名新一線第二;武漢、寧波各升一名;鄭州、合肥上升兩名。總體來看,15座新一線城市的名單逐步趨于穩定。
劃分數量
全國共計337個地級以上城市(2020年5月):
一線城市:4個
新一線城市:15個
二線城市:30個
三線城市:70個
四線城市:90個
五線城市:128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