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樓市政策盤點
樓價的上漲,樓市出臺哪些相關的政策,關于樓市的政策有哪些值得關注的的新消息。樓市的盤點政策有哪些,關于樓市有哪些相關的政策值得留意。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于2017年樓市政策盤點,希望你們喜歡!
2017年樓市政策盤點
一、個人購房資格可能要求更高
剛剛結束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透露,一季度經濟運行穩中向好、實現良好開局。同時也要看到,當前經濟向好有周期性等因素,經濟結構調整任重道遠。要加快形成促進房地產市場穩定發展的長效機制。要高度重視防控金融風險,加大懲處違規違法行為工作力度。
在高層持續施壓下,為了抑制投資需求,下半年各地政府可能會制定更為嚴密的政策調控,對個人購房資格的審查可能會更嚴格,要求更多。比如社保年限、居住證年限、個稅繳納年限等等,以此來抑制投機需求。對普通購房者而言,特別是外地戶籍的朋友,無論當地限購限貸與否,接下來你很有可能要連續繳滿所購房產當地的社保1年、3年、甚至5年,才有資格購房。
二、銀行信貸政策可能要求更嚴
房貸的利率是目前貸款利率中最低的,自然深受投資者的青睞。2017下半年,隨著樓市政策的收緊,央行縮表,商業銀行房貸政策會持續收緊,提高首付比例、認房又認貸、取消利率折扣、調高基準利率、上浮貸款利率、縮短貸款年限、要求擔保放貸等等。在嚴格執行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同時,政府甚至還會對交易雙方進行嚴格的稅收稽查、資金來源合法性檢查。以后買房,不緊貸款更難了,所要支付的購房成本、銀行利息、還有月供都可能會更多。
三、房產稅費征繳可能征收更多
稅收是調節樓市供給的重要工具。房產買賣過戶需要收取契稅、增值稅、個人所得稅等。隨著調控政策增強,2017下半年,政府很可能會根據住宅交易價格,實施差別化房地產稅率,同時加強金融、稅務部門之間的工作聯動。另外,現在有些地方正在試點房產稅,很有可能在全國推廣施行。也就是說,以后買房,需要向國家繳納的稅費可能會更多。
今年3月份以來,已有至少34個城市從不同層面上加碼了樓市調控。那么問題來了,今年買房是不是明智之舉呢?
四、投資炒房
炒房的收益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么高,很多炒房的朋友到最后面臨的是房價上去了,但是收益卻縮水了。所以,并不建議大家現在投資,因為房價已經處在一定的高位,并且目前呈現下跌的趨勢。
五、剛需買房
今年國家的政策表明“房子是用來住的”,所以,今年剛需買房的朋友可以開始物色房子了。
2017上半年全國樓市政策
限售:
2017上半年至今的調控中,限售這一舉措,對不少開發商無疑是個不太好的消息。因為通俗地說,限售就是限轉。目的是防止“左手進右手出”的投機性炒房,截至目前,2017上半年全國各級城市實行限售的就有30多個,這波限售城市其中就包括蕪湖在內。其中多數的限制再交易時間為2年或3年。
限購:
樓市限制政策中的最常用形式——“限購”。多與社保、個稅繳納捆綁的限購政策,對當地就業者影響不大甚至是利好。相應的,對外來炒房者也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
限貸:
調控中的限貸手段,雖沒有直接限制購買,卻束縛住了相當一部分人的購買條件。限貸具體的常見手段,通常有上調二手房貸款利率,或者調高個人購房按揭貸款折扣等等。2017截止目前,全國各地二十余個城市紛紛不同程度地對公積金使用,住房貸款最高額度、貸款最長年限,首套及二套住房貸款利率等方面進行了限制。
限價:
各地房企在項目銷售過程中,幾乎都曾與“限價”博弈過。多地單獨對商品住房價格管理單獨、具體地提出了新要求:如無錫、佛山的“商品住房價格備案后一定時間內不許漲”;徐州、深圳、中山的商品房申報價格不得高過(或不得明顯高過)周邊地塊同類型產品在售價。這些舉措無疑從源頭就有效的對房價過高的問題起到了遏制作用。
房地產調控三大特征
一線城市再次全面收緊
從北京“認房認貸”的房產新政出臺以來,房地產調控已經在全國10多個城市鋪開。事實上,從去年的“930”全國掀起一輪限購限貸調控之后,今年“317”無疑又開啟了一輪調控風暴。截至目前,全國已經有大約40個城市先后出臺了房地產調控政策,這些城市主要在15個熱點的一線和二線城市及周圍。
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已經全面升級為認房又認貸,同時限購政策十分嚴格。值得注意的是,本輪調控中,一線城市對自住需求抑制的趨勢在上升。外地戶籍人士的剛需受到社保年限從嚴和限購政策的制約,本地戶籍人士的改善需求則受到限購和限貸以及認房又認貸的影響。
“從全國趨勢看,本輪房地產調控相比去年‘930’執行力度更嚴。特別是以北京為代表的一線城市,再次全面收緊,而且持續打補丁。”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預期在改善需求被抑制后,北京、成都、廈門等城市有望進入低迷調整期,“成交量已經出現了明顯下調,很可能在二季度出現價格調整。”
限購政策細節更精準
在全國樓市分化的大背景下,分城施策的理念在各地樓市調控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縱觀本輪調控,政策細節上的設計顯得更為精準到位。
在廣州3月17日限購政策升級之后,佛山的限購政策“補丁”版也落地了。佛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發布《佛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完善我市新建商品住房限購政策的通知》,從3月25日開始,除了繼續執行區域政策之外,在限購區域首套房也需要1年社保或納稅證明,限購第二套。
與2016年10月7日發布的限購政策相比,本次政策繼續把禪城區全區,南海區桂城、大瀝、里水,順德區大良、陳村、北滘、樂從等11個鎮街作為限購區域。對在佛山無房的非本市戶籍家庭,由原來可在限購區域購買兩套新建商品住房,改為只能在限購區域內購買一套新建商品住房,且需提供購房之日前兩年內在本市累計繳納1年以上的個人所得稅繳納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
對此,佛山市住建局表示,本次收緊限購,首要目的是抑制投機炒房行為。對毗鄰廣州的11個鎮街加碼限購政策,收緊非本市戶籍家庭購房資格,進一步抑制市外投機炒房行為。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佛山限外僅限于一手住宅,對二手住宅并沒有此類限制。
與佛山恰好相反,成都的調控新政則把限購范圍從商品住房擴大到二手房。根據新政內容,從3月24日起,購房者在住房限購區域購買二手住房的,應符合規定的購買商品住房條件,且只能新購買1套住房(包括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某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把二手房納入到限購的范圍,這個做法和最近北京約談中介等做法類似,即一手房要管控,二手房也要管控,這有利于部分成都市區和郊區次新房炒作現象的減少,有利于一二手房市場都有一個穩定的市場局面。所以也使得此前買二手房鉆政策的漏洞減少了。此外,業內認為,二手房納入限購會對成交量降溫促進較大,對中介行業有一定的影響。
熱點城市也“認房又認貸”
3月28日晚,福州、杭州及廈門相繼推出房地產市場調控新政,引發關注。其中,杭州和廈門均明確了“認房又認貸”的政策。至此,原本在一線城市普及的“認房又認貸”,開始向熱點二線城市蔓延。
在商業性住房貸款方面,杭州進一步調整了信貸首付比例,在市區范圍內,對于已擁有一套住房,或無住房但有住房貸款記錄的居民家庭,申請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購買住房,執行二套房信貸政策,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在住房公積金貸款政策方面,杭州進一步嚴格公積金貸款認貸標準,在市區范圍內,職工家庭名下已擁有一套住房或無住房但有住房貸款記錄的,購買普通自住住房執行二套住房公積金貸款政策,貸款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公積金貸款利率按同期住房公積金貸款基準利率1.1倍執行。
同日,人行廈門市中心支行宣布,根據國家相關住房信貸政策規定和本市實際,指導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執行“認房又認貸”的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
浙江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賈生華認為,今年以來,杭州房地產市場特別是二手房市場量價齊漲。另一方面,面對超預期上漲的房價,一批購房者陷入了“恐慌性”購房,市場出現明顯的“過熱”狀態。之前出臺的限購限貸政策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投資、投機需求,但是政策力度不夠,市場仍然火爆。此次進一步加大政策力度,提高限購門檻,收緊住房信貸政策,特別是執行“認房又認貸”,非常有必要,有利于穩定市場預期,進一步抑制投資、投機性需求,促進市場回歸理性。
調控力度在加強,但穩房價仍是重心。《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成員、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韓文秀日前表示,調控的方向和取向是因地制宜,根據不同地方、不同城市的情況,區別對待。庫存大的地方要去庫存;房價上漲壓力大的或者上漲比較多的城市,就要采取相應措施來抑制房價過快上漲。“總而言之,既要去庫存,也要穩房價,這是總的要求。”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