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房地產新政策有哪些_對房產企業有什么影響
2017年房地產新政策有哪些?隨著城市化的逐步發展,越來越多的樓市市場呈現了飽滿狀態,城鎮居民的住房問題也越來越突出,那么2017房地產最新政策是什么呢?2017年房地產新政對房地產企業的影響有哪些?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17年房地產新政策,供大家參考!
2017年房地產新政策
新政1
限購
發改委主任徐紹史表示,當前一二線城市房價上漲速度較快,幅度較大,需通過加快推進保障房建設和棚改,增加住房供給,采取諸如限購等行政措施以及經濟政策等,抑制不合理的投機性需求,限制房價過快上漲。
作為首都,北京的房價備受矚目,作為有著最嚴限購政策的北京一舉一動都牽動著樓市的神經。北京市常務副市長李士祥給了這樣的答復:北京將嚴格執行限購尤其是通州的限購政策,與此同時,也將從人口疏解的戰略出發,控制房地產開發投資。
各地限購政策,對首購房和二手房購房條件、付款比例、貸款等問題均做出了新政說明,雖然限購政策已經出臺,但各地購房熱仍只增不減。2016年限購政策出臺,是否能讓樓市有所降溫呢?不管如何,從杭州一線城市的炒作到深圳“鴿籠房”的88萬元高價,2016樓市限購政策的出臺還難以從根本減溫房地產這個龐大市場。
新政2
增加土地供應
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表示,將采取分類調控的原則,增加一線城市的土地供應面積。最近一線城市房價上升快,引起關注,為防止異常交易推高房價,全力支持一線城市地方政府調控措施。
由于此前房地產市場的不景氣,包括北上深等一線城市去年均大幅減少了土地出讓的宗數和面積,與此同時,由于下半年以來土地市場的火爆,北上深等一線城市屢屢拍出高價地。姜大明關于將增加一線城市土地供應的消息一經傳出,即在地產界引發了熱議。
由于房地產開發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較大,并且能夠拉動上下游的鋼筋、水泥、建材等行業,因此對當前我國經濟穩增長仍十分關鍵。如果能有效供應土地,不僅有利于平穩房價,而且可以拉動房地產開發投資,拉動宏觀經濟的發展。
新政3
房地產稅立法
調整后的人大會立法規劃已將房地產稅法列入第一類立法項目,全國人大會今年的立法工作計劃將房地產稅法列為預備項目。概括此前上海、重慶試點的房產稅改革是:“細致扎實、運行平穩、成效明顯。”地產界人士認為,房地產稅制度的出臺只是時間問題,這是一個趨勢。但房地產稅作為“降房價的利器”,在當前以“去庫存”為主的樓市調控基調下,顯得難合時宜。
此時的房地產稅,不是指單一的房產稅,而是涵蓋了與房地產相關的綜合性稅,如土地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契稅、個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等。顯然,房地產稅的提出是財稅體制改革的系統化要求,而非市場化救濟的功利化手段。
新政4
整治“首付貸”
央行副行長潘功勝表示,央行會同有關部門一起,結合即將開始的互聯網金融的專項整治活動,對房地產中介機構、房地產開發企業及其與p2p平臺合作開展的金融業務,開始進行清理和整頓,打擊為客戶提供首付貸融資、加大購房杠桿、變相突破住房信貸政策的行為。
圍繞房市高杠桿投機炒作包裝出來的諸如眾籌等首付貸產品風險都非常大,千萬不要染指。央行行長周小川對首付貸的堅決態度,接下來一場圍剿首付貸的專項整治活動必將開始。
新政5
房貸利息抵稅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表示,新體系下房貸利息、教育和撫養子女費用將可抵稅。所謂“房貸利息抵稅”,是指允許那些擁有自己房子的納稅人通過他們的主要住宅(或第二住宅)擔保的貸款所付的利息來減少他們的稅收。關于這一政策能幫助購房者省多少錢的案例非常多,但總體而言還是越有錢的人獲得的好處越大。
當然個稅稅項有很多項,比如工資、勞務報酬、分紅、股息等可能產生個稅,而房貸情況也比較復雜,比如房屋性質、還款方式、多套房貸等。具體方案細則需要出臺時才能明確。
新政6
落實營改增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在回答營改增相關問題時表示:“今年5月1日施行的營改增擬準備方案是,17%的標準稅率不提高,但新增不動產可以納入抵扣。”消息傳來,商業地產界奔走相告,“企業有望加入購房大軍”也成為不少地產類微信公眾號的主題。“營改增”跟財稅體制改革密切相關,而并不是專門針對樓市中商業地產高庫存而出臺的政策。
2017年房地產新政對房地產企業的影響
關于:“房子不時拿來’炒’的”到處被大家傳唱。那我們該如何看待這次房產新政對2017年房地產市場走勢的影響?
首先,我認為,很多人對“房子是給人住的,不是炒的”這句話,透露出來的管理層的意圖,以及明年房地產政策的基本要點出現了比較嚴重的誤讀。很多人將這句話理解為高層明年對房地產市場仍然會持高壓態勢,因此將2017年的房地產政策理解為“嚴厲”之列。
這種理解,一方面不符合明年中國經濟的基本現實,也不符合房地產市場的基本面。
筆者認為,理解明年房地產政策的關鍵是應該站在“穩中有進”這個經濟工作總基調的基礎上。會議公報里一再強調,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也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方法論,明年貫徹好這個總基調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穩是主基調,穩是大局,在穩的前提下要在關鍵領域有所進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奮發有為。
這句話對房地產市場是完全適用的。
所以在“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部分,強調要“綜合運用金融、土地、財稅、投資、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既抑制房地產泡沫,又防止出現大起大落。”我認為,這里所謂“防止大起大落”,在2017年主要指要防止“大落”,防止市場在非理性上漲之后的過度回調。
所以,明年房地產市場的政策目標只有一個字,就是“穩”,暴漲和暴跌都是政策不愿意看到的。
其次,“房子不是炒的”這句話,基本確立了明年房地產政策的基本方向,就是,堅決的抑制投資投機需求。應該說,2016年房地產市場,投資投機因素對市場起到了推波助瀾作用,導致市場出現恐慌性的上漲。
抑制投資投機的政策主要提到兩大政策:第一是信貸政策,提出要在宏觀上管住貨幣,微觀信貸政策要支持合理自住購房,嚴格限制信貸流向投資投機性購房;第二是土地政策,提出要落實人地掛鉤政策,根據人口流動情況分配建設用地指標。要落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土地供應,提高住宅用地比例,盤活城市閑置和低效用地。特大城市要加快疏解部分城市功能,帶動周邊中小城市發展。
這兩個政策,就抑制投資投機而言,信貸政策可能更加立竿見影。比如,可以全國性的提高二套房的首付比例,可以全國性的禁止給第三套房貸款。但土地政策執行起來不容易。
特別是今年,土地市場的恐慌某種程度上就是由地方政府人為“囤地”制造短缺造成的。今年可以肯定,北京、上海1000%完成不了供地計劃,如果沒有一套懲治機制,大城市土地供應如何保障,扭轉預期,真的可能成為白條。
就此而言,“房子不是炒的”這句話其實在政策層面容易貫徹,但“房子是用來住的”這句話要真正落實,真正需要包括土地、戶籍、金融、稅收、投資等一系列的長效機制的設計。比較遺憾地是,政策沒有提到稅收政策的調整。筆者認為,為了抑制投資投機,印花稅,以及增值稅(即以前的營業稅)政策是可以用的。
第三,在這樣的政策框架下,房價究竟會怎么走。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其實一再強調,不管今年是否出臺諸如“9.30”之類的政策,2017年中國房地產市場的轉折點都會到來。這和房地產市場20年的周期是吻合的,也和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基本面、房價的現狀、貨幣政策未來的空間是吻合的。
猜你喜歡:2017年房地產新政策有哪些_對房產企業有什么影響





上一篇:家長如何激發孩子的藝術細胞
下一篇:偉人父母是怎么教育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