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廣西城市規劃欽州
城市規劃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市建設和管理的依據,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30廣西城市規劃欽州,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2030廣西城市規劃欽州
城市定位
開放欽州:面向中國-東盟合作的區域性國際航運中心、物流中心,大西南開發開放的前沿陣地。
現代欽州:北部灣臨海核心工業區,經濟充滿活力、城鄉協調發展的現代化港口工業城市。
特色欽州:具有嶺南風格、東盟風情、濱海風光的宜商宜居城市。
城市發展目標
近期目標(2012年):中心城市跨越式發展的空間格局基本拉開,以濱海休閑度假為主的旅游業得到積極發展,臨港工業得到大力發展,保稅港區運作良好,欽州成為北部灣地區重要的基礎工業和出口加工基地。
中期目標(2020年):基本形成主城區、茅尾海濱海新城、港區一體化互動發展的新格局。欽州成為面向中國-東盟的區域性國際航運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區域性的專業服務中心,綜合發展的開放城市。
遠期目標(2025年):以發展大型臨海工業、港口物流,為城市、港口服務的第三產業和以濱海休閑度假為主的旅游業等現代化港口工業城市,區域性生產服務中心,具有嶺南風格、東盟風情、濱海風光的宜商宜居城市。
城市總體發展策略
貫徹落實國家戰略層面對欽州的發展要求,以港興工,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產業化互動發展,提升中心城市功能,壯大縣域經濟,加強節能減排,保護生態環境,注重改善民生,全面推進以“開放欽州、現代欽州、特色欽州”為中心的和諧欽州建設,全力推動欽州在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中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城市性質
區域性國際航運中心、物流中心,北部灣沿海生產性服務中心、港口工業城市。
城市職能
以港口和保稅港區為依托,建成服務大西南、輻射東盟的區域性國際航運中心、物流中心,我國能源戰略的重要保障基地,北部灣沿海生產性服務中心、科教、文化、體育等專業性服務中心,現代化港口工業城市,濱海休閑旅游目的地。
城市規模
1、市域
戶籍人口:現狀(2007年)355.99萬,近期(2012年)375萬,中期(2020)400萬,遠期(2025年)410萬;
常住人口:現狀(2007年)319.99萬,近期(2012年)340萬,中期(2020)420萬,遠期(2025年)450萬;
城鎮人口:現狀(2007年)98.24萬,近期(2012年)136萬,中期(2020)218.4萬,遠期(2025年)270萬。
2、中心城區
人口規模:遠期(2025)年130萬人,其中:主城區75萬人,茅尾海濱海新城區28萬人,欽州港區27萬人。
建設用地規模:遠期(2025年)234.97平方公里(其中填海面積79平方公里),人均建設用地119.98平方米(扣除填海面積)
市域城鄉統籌發展戰略
1、城鄉統籌發展思路
以城帶鄉、以工補農,通過城鎮和工業的集聚發展帶動鄉村地區勞動力轉移和鄉村地區的發展;統籌城鄉空間布局,促進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規劃集中布局的鄉村居民點和小城鎮延伸,輻射帶動鄉村地區的發展;以鄉促城,加快農業產業化、特色化步伐,促進資源整合和人口向城鎮集中,協調解決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問題。
2、城鎮發展戰略
加強區域城鎮發展協調,以欽州港及相關產業的跨越式發展為帶動,強化欽州中心城市功能、優化空間結構;加快發展靈山和浦北縣城,構筑縣域綜合性中心;積極發展基礎較好、區位優越的重點鎮,集聚發展工業,提升城鎮功能;完善一般鎮配套設施,服務周邊農村。構建中心城市-縣城-重點鎮-一般鎮的“中心集聚、軸線拓展”開放式的城鎮組織體系。
3、鄉村發展戰略
積極發展職業技能培訓,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鎮轉移;整合鄉村土地資源,促進鄉村工業向工業園區集中、人口向城鎮集中、居住向社區集中;提高鄉村地區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建設標準,因地制宜,建設特色村莊。
城鎮發展戰略
實施“港口帶動,區域統籌,強化中心,跨越發展”的城鎮化發展戰略,走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城鄉協調的新型城鎮化道路。
城鎮化水平
近期(2012年)40%,中期(2020)52%,遠期(2025年)60%。
城鎮職能結構
規劃欽州市城鎮職能結構分成四級,即中心城市-縣城-重點鎮-一般鎮(含4個農場),城鎮職能分為綜合型、工業交通型、工貿型、旅游服務型和集貿型。
城鎮職能結構規劃一覽表(2025年)
職能等級
職能類型
城鎮名稱
1
中心城市
綜合型
中心城區
2
縣城
綜合型
靈山縣城、浦北縣城
3
重點鎮
旅游服務型
犀牛腳鎮
工業交通型
大垌鎮、大寺鎮、那麗鎮、寨圩鎮、張黃鎮
工貿型
小董鎮、陸屋鎮、久隆鎮、檀圩鎮、那蒙鎮
4
一般鎮
旅游服務型
貴臺鎮、大直鎮、板城鎮、煙墩鎮、龍門鎮
集貿型
其它城鎮
城鎮規模等級結構
規劃形成以1個大城市(中心城市)、1個中等城市(靈山縣城)、8個小城市(鎮)、43個鄉鎮和4個農場組成的市域城鎮體系結構。
欽州未來發展規劃
1、城市發展定位:
欽州將建設成為面向中國-東盟合作的區域性國際航運中心、物流中心,大西南開發開放的前沿陣地。欽州將會是北部灣臨海核心工業區――現代化港口工業城市。具有嶺南風格、濱海風光、東南亞風情的宜商宜居城市。
2、發展戰略:
實施“東進、南拓”和“通江達海”的城市空間發展戰略,把欽州打造成由主城區、欽州港區、犀牛腳濱海新區、大番坡濱海新區組成的濱海組團式城市結構。
根據欽州市“十一五”規劃綱要,欽州市將會實施實施“東進、南拓”和“通江達海”的城市空間發展戰略,2020年形成由主城區、欽州港區、茅尾海濱海新城組成的濱海組團式結構。
主城區,以行政、商貿、科教文化、居住和都市型工業為主要職能。高起點規劃建設河東區,美化改造河西區,形成“一江兩區”的城市格局。實施“一帶、兩軸、外環”的開發策略。“一帶”,指欽江兩岸商務旅游經濟帶。“兩軸”,指以河西區的欽州灣大道―人民路為主軸,打造市級商業中心區,建設金灣片傳統商業步行街區、欽州灣廣場大型新興商業區和欽北區行政、文化、商業中心區;以河東新區的中心綠軸為主軸,打造市級行政、文化、信息、休閑娛樂和商貿核心區。“外環”,指圍繞環城路、金海灣大街開發建設專業批發市場、高等及職業教育基地和先進制造業基地。
欽州港區,包括金鼓江工業區和大欖坪工業區,重點發展臨港重化工業和港口物流,配套發展居住、商業、教育、文化,打造臨港工業新城區。
茅尾海濱海新城,建設以高檔生態居住區、生態辦公區為主,配以濱海旅游、高科技產業、商務會展和居住,打造城市副中心職能。
3、交通規劃建設
1)五條高鐵線2012年開建,廣西進入高鐵時代,欽州進入25分鐘南寧生活圈。
高鐵:按照國際鐵路聯盟的定義,達到每小時200公里以上的鐵路就可以稱為高速鐵路。
隨著我國大力建設高鐵網絡規劃的實施,廣西的高鐵網絡也將在未來幾年內構建完成 到2012年,南寧至廣州、廣西沿海鐵路、柳南客運專線等廣西首批高速鐵路項目將建成。
按照規劃,2012年,南廣鐵路、廣西沿海鐵路(南寧至欽州北、欽州北至北海、欽州北至防城)、柳州至南寧客運專線、合浦至湛江鐵路將建成通車。這些高速鐵路項目的時速都在每小時200公里至250公里。
由于高速鐵路,南寧到沿海的距離更短,到沿海三市半個小時就可以到達,而北部灣三地市也將聯成一體。
大規模的高速鐵路網建成后,廣西將形成以首府南寧為中心的區內主要城市“1至2小時交通圈”,到相鄰省會城市的“3小時交通圈”。
2)、欽州港開通首條通往東盟國家直達海上航線
欽州港 ― 越南海防外貿集裝箱航線開通,這是欽州港首條通往東盟國家的直達航線,標志著欽州保稅港區已具備對接國際航運的能力。
航線開通后,欽州港至海防的運輸時間由12天縮短至5天,成本減少約40%。欽州保稅港區將以航線開通為契機,加大項目引進力度,做好各項準備工作,爭取盡快實現封關運營,全力打造面向中國 ― 東盟合作的自由貿易港、國際航運中心、物流中心和出口加工基地,加強泛北部灣國家之間的航運、港口、物流合作。航線的開通對加強泛北部灣國家之間的航運、港口、物流合作,促進中國 ― 東盟自貿區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標志著欽州保稅港區已具備對接國際航運的能力,朝著國際航運中心、物流中心和出口加工基地目標又邁出堅實一步。
3)、欽州至南寧鐵路交通線
廣西沿海鐵路南寧至欽州段是北部灣地區主要鐵路運輸通道,也是廣西及西南地區重要的出海通道。南欽鐵路項目總長99公里(其中南寧段為63公里,計劃建設橋梁43座,車站2座,涵洞178座),概算總額89.54億元,設計時速每小時運行250公里。2013年項目建成后,從南寧到欽州只需半小時左右,南欽鐵路也將成為廣西首條投入使用的高速鐵路。
鐵路沿線經南寧市的青秀、邕寧、良慶區三城區、欽州市欽北區,至欽州北站引入北部灣地區,正線長度99.793km。鐵路等級為I級,正線數目雙線,速度目標值 250km/h。
欽州濱海新城規劃建設
2010年5月,欽州濱海新城正式啟動開發建設。濱海新城建設是欽州、欽州市人民政府把握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的機遇,加快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貫徹落實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加快推進欽州茅尾海濱海新城建設”、“加快推進茅尾海國際濱海旅游度假區建設”的要求,落實“建大港、興產業、造新城、強科教、惠民生”發展方略而作出的重大決策。
根據《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北部灣(廣西)經濟區城鎮群規劃》要求,欽州市按照大城市規劃建設,2020年城市建成區人口發展到90-100萬,城市發展重點向東、向南拓展,欽州定位為北部灣生產性服務中心。
2008年5月,為了適應《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實施的需要,我市開始了新一輪的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工作。在城市總體規劃修編過程中,經充分調研論證和專家評估,明確了欽州城市發展方向和空間布局,提出城市重點向東、向海發展,高標準規劃,有重點、有序地開發濱海新城,把欽州主城區與欽州港區連接起來,拉開城市框架,完善城市組團,形成主城區、濱海新城、港區一體化互動發展的新格局,徹底改變欽州臨海不見海的狀況,讓欽州從臨海走向濱海,為我市建大港、興產業提供有力的戰略支撐。
一、欽州濱海新城規劃基本情況
欽州、欽州市人民政府在推進濱海新城建設過程中,始終堅持“越是后發展越要堅持規劃先行,越是后發展越要重視生態環保”的理念,堅持站在引領欽州未來城市發展的高度,高標準、高起點科學規劃濱海新城,用規劃指導濱海新城發展。2009年4月,我市通過國際招標,向國內外規劃設計機構公開征集欽州濱海新城控制性概念性方案。2009年6月,我市購買了投標的14個方案的知識產權,并委托英國合樂公司和江蘇省規劃設計院進行優化提升,編制了《欽州市濱海新城控制性詳細規劃》。
(一)規劃范圍。濱海新城在欽州市欽南區行政區域范圍內,北接主城區,南應欽州港,東臨揚帆大道南延長線,西環茅尾海,位于中國—東盟的濱海門戶,規劃面積110平方公里,建設用地45平方公里,規劃人口50萬。
(二)功能定位和空間布局。功能定位為北部灣產業服務中心、濱海旅游休閑度假基地、高品位時尚居住區。建設風格為嶺南風格、濱海風光、東南亞風情。城市內涵為魅力之城、生態之城、動感之城、幸福之城。
(三)濱海新城各片區規劃情況。
按照《欽州市濱海新城控制性詳細規劃》,濱海新城開發建設分為五大片區科學有序推進:
1.白石湖片區。位于濱海新城最北端,北接欽州市主城區,重點突出金融商務中心、商業中心、文化娛樂中心和中高檔居住功能,注重沿欽江生態廊道的保護與控制。規劃建設北部灣國際大酒店及其配套項目、風情酒吧街、廣西北部灣博物館、超高層寫字樓項目、北美商貿城、北部灣國際人才創業基地等項目,打造商務服務產業。
2.沙井島片區。位于濱海新城中部,規劃為旅游風情島,圍繞“海洋文化”引入海洋娛樂、海洋康體、海洋風情體驗等主題項目。規劃建設濱海新城演藝中心、北部灣鉆石海岸國際海鮮城、紅樹林生態濕地公園、中韓綠色智能新城、奧特萊斯等項目,打造具有濃厚濱海文化特色的內海旅游產業。
3.茶山江片區。位于濱海新城中部,結合欽州市科教發展戰略,積極促進科教、研發產業鏈形成以及片區生態環境保護建設,構建高品質生態居住社區。布局建設欽州學院新校區、廣西安全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廣西醫科大學欽州分校區等項目,打造內海科教產業。
4.辣椒槌片區。位于濱海新城南端,主要突出發展度假療養、運動休閑、旅游居住休閑等產業功能。布局建設東盟生態園、皇冠假日酒店、沙谷公園、茂盛安置小區等項目,打造休閑文化產業。
5.葵子江片區。位于濱海新城中部,主要搭建現代服務業發展平臺,打造區域生產性服務基地、城市副中心。
二、欽州濱海新城發展戰略優化基本情況
目前,我們正在加強與華高萊斯國際地產顧問(北京)有限公司合作,進一步優化濱海新城發展戰略,抓住濱海新城瀕臨全國最大的地理內海—茅尾海這個唯一性資源,做足做好內海文章,打造“中國最大內海新城”的品牌新形象,以“世界內海城市”作為欽州的城市坐標進行優化提升。
一是實現濱海新城差異化定位。濱海新城是欽州市實現“世界內海城市”的核心載體,以內海為坐標,優化定位城市分區,做好各產業的布局策劃,打造休閑文化產業、內海科教產業、內海旅游產業、商務服務產業四大產業集群。
二是確立濱海新城“以游帶商,攻其一點,巧力撬動”的發展戰略。“以游帶商”就是將人流轉換為資金流,實現競爭突破;“攻其一點,巧力撬動”就是打造一個高完成度的片區,滿足市場對濱海新城的期待,以巧力實現特色功能的集中亮相。
三是明確濱海新城“快、省”兩大實施目標。“快”就是迅速樹立新形象;“省”就是把寶貴資金用在刀刃上,盡可能引進社會資本,省掉政府投入,減少負債壓力。
四是明晰濱海新城開發建設行動方案。就是進一步加強對欽州市濱海新城的區域角色定位、目標定位、形象定位、產業定位、功能定位的研究,根據濱海新城發展現狀和開發時序,制定具有指導性、針對性、商業性的城市運營及城市營銷行動規劃方案,加快研究濱海新城發展的招商、融資政策,平衡濱海新城開發建設投入。
三、欽州濱海新城建設基本成效
三年多來,濱海新城基礎設施配套基本上是從零開始,我們圍繞建設嶺南風格、濱海風光、東南亞風情的宜商宜居海灣新城的目標,堅持“規劃設計先行、基礎設施先行、社會事業先行、生態環保先行、拆遷安置先行”五個先行原則,以新型城鎮化建設為載體,重點在項目規劃、基礎設施、征地搬遷、農民安置、生態整治等方面做基礎性工作,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截至2014年8月,濱海新城已規劃布局項目78個,總投資238億元,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8億元(其中征地搬遷投入19.5億元),基本建成完工17個項目,取得4310畝用地指標,完成清表交地8200畝,完成清場海域9400畝,完成融資74億元,完成安置房29萬平方米可安置約5000人。
目前,濱海新城基本建成了揚帆大道南延長線、北部灣大道一期兩條城市主干道及濱湖路、安州大道(濱湖段)、百川路、南北高速公路茅尾海出口等一批交通基礎設施,白石湖公園、東盟生態園一期、和諧塔、濱海新城演藝中心等一批城市功能性項目以及茂盛安置小區、河東4號地塊一期公寓式安置房等一批農民安置項目已投入使用。
四、欽州濱海新城建設的主要做法
為貫徹落實欽州四屆四次全會提出的“圍繞建設宜商宜居濱海新城,堅持規劃引導、產城融合,突出特色,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要求,我們優先開展基礎設施及功能性項目建設,優先開展路網及學校、醫院、公園、酒店、商業、辦公等城市功能性項目配套建設,優先開展茅尾海綜合整治以便更好地保護利用海洋、岸線資源,優先加快征地搬遷安置等工作,統籌解決在推進新型城鎮化過程中城市規劃、產業支撐、建設資金、農民安置、土地征收等要素問題。
一是堅持規劃引領濱海新城建設。我托英國合樂設計公司(上海)和江蘇省規劃設計研究院完成了《欽州市濱海新城控制性詳細規劃》。同時開展綜合交通體系規劃等一批專項規劃,進一步優化定位濱海新城城市分區,打造休閑文化產業、內海科教產業、內海旅游產業、商務服務產業四大產業集群,引領濱海新城開發建設。
二是堅持優先開展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就是優先安排布局基礎設施建設,做好城市綜合配套工作。目前北部灣大道一期、揚帆大道南延長線等對外聯系的城市主干道等一批路網已建成,欽州主城區、濱海新城、欽州港經濟開發區已緊密聯系在一起,進一步拉開了欽州城市大框架。
三是堅持優先開展社會事業項目建設。就是在濱海新城各大片區優先安排建設學校、醫院等必要的配套服務項目。目前正在積極推進廣西北部灣博物館、欽州學院新校區、東盟生態園二期等一批社會事業項目,廣西醫科大學欽州項目、廣西安全技術職業學院項目、中韓合作綠色智能新城、奧博水上運動中心等項目正在加快洽談。
四是堅持優先開展生態環保整治。主要是重點開展茅尾海、欽江綜合整治,優化提升景觀條件,注重濱海新城自然資源的保護和利用,引入城市生態設計理念,將濱海景觀、水系景觀、山體景觀、城市景觀合理有序組織起來,打造綠色社區,構建循環經濟體系,實現“四節一環保”(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低碳環保)。我市濱海新城注重生態環保,規劃的綠地、水系、公園項目有:白石湖片區設置白石湖公園、和諧公園、香樟湖公園、中央景觀大道、香樟河、菩提河、祥安河等;沙井島片區設置紅樹林濕地公園、澄碧湖公園;茶山江片區設置中心湖公園、濱海大道外側綠化帶;葵子江片區設置南盤江入海口公園、沙坡水庫公園、濱海大道外側綠化帶;辣椒槌片區設置東盟生態園、沙谷公園。
五是堅持優先開展拆遷安置民生項目建設。就是要規劃安排原住居民的生活區。濱海新城規劃建設了14個農民安置點,項目建設投資總額約23億元,建筑面積148萬平方米,計劃安置被征地搬遷群眾約2萬人。目前已完成安置房29萬平方米,可安置約5000人。
六是堅持引進有實力的戰略合作伙伴參與建設。我市堅持政府引導、企業運作的模式,根據濱海新城開發建設的功能要求和開發時序需要,引進天津濱海發展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中交天津航道局、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光大企業集團有限公司等一批綜合實力強的戰略合作伙伴,對濱海新城進行片區整體策劃開發,部分解決濱海新城開發建設面臨的資金緊缺問題,同時確保濱海新城開發建設的高起點、高質量和高標準。
五、欽州濱海新城未來發展展望
欽州濱海新城瀕臨國內最大的地理內海—茅尾海,是距離廣西首府南寧最近的一片海。伴隨著欽州城市“東進南拓,向海發展”,一座個性鮮明的魅力之城、山清水秀的生態之城、充滿活力的動感之城、吉祥和諧的幸福之城,正在北部灣畔崛起。
欽州濱海新城,集“江、海、湖、山、島”于一體,住海房、觀海景、游海泳、品海鮮,享受濱海旅游的浪漫與愜意。郵輪旅游,豪華浪漫;海邊垂釣,悠閑自得;鉆石海景大道,海景與健身同行。紅樹林濕地公園,觀海聽濤;運動主題公園,極限體驗,挑戰自我。游樂場,兒童娛樂天堂;奧特萊斯,名牌薈萃,購物天堂;國際海鮮城,美味佳肴,秀色可餐;北部灣國際大酒店、皇冠假日酒店、鉆石海岸酒店,功能齊全,高檔服務,舒適享受,愉快體驗。
欽州濱海新城,將成為拉動欽州發展的新動力,中國—東盟合作的新平臺、中國沿海新一極上的新明珠。
2030廣西城市規劃欽州





上一篇:2030北京城市規劃內容
下一篇:2030湖南省的城市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