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政治論文格式模板
政治對社會生活各個方面都有重大影響和作用,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形式政治論文格式模板,大家快來跟小編一起欣賞吧。
形式政治論文格式模板
1. 紙張為A4紙,頁邊距上2.5cm,下2.5cm,左3.0cm,右2.5cm
2論文由內容摘要與關鍵詞、論文正文和參考文獻組成。一級標題“一、”;二級標題“(二)”;三級標題“3.”
3. [內容摘要]和[關鍵詞]均為宋體小四號加粗,內容宋體小四號,行距1.25cm
4.正文:
(1) 標題:黑體二號居中,上下各空一行
(2) 正文:小四號宋體,每段起首空兩格,回行頂格,行距為多倍,1.25
(3) 一級標題格式:一級標題:序號為“一、”,小三號黑體字,獨占行,起首空兩格,末尾不加標點
(4) 二標題序號為“(一)”,四號宋體,加粗,獨占行,起首空兩格,末尾不加標點。
(5)三級標題:序號為“1.”,起首空兩格,空一格后接排正文,小四號宋體,加粗。
(6) 四、五級標題序號分別為“(1)”和“①”,與正文字體字號相同,可根據標題的長短確定是否獨占行。若獨占行,則末尾不使用標點,否則,標題后必須加句號。每級標題的下一級標題應各自連續編號。
(7) 注釋 (根據需要):正文中需注釋的地方可在加注之處右上角加數碼,形式為“①、②……”(即插入腳注),并在該頁底部腳注處對應注號續寫注文。注號以頁為單位排序,每個注文各占一段,用小5號宋體。
形式政治論文
論政治發展、政治穩定和政治現代化的關系
摘要:發展中國家在現代化的過程中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比如政治穩定、經濟發展、可持續發展等等,這些問題如何解決和對途徑的如何選擇都關乎發展中國家未來的發展。本文主要通過探討發展中國家政治發展、穩定和現代化的內容和關系,來分析論證在現代化的過程中發展中國家如何對政治發展、政治問題和政治現代化進行選擇。
關鍵詞: 發展中國家 政治穩定 政治發展 政治現代化
現代化問題的研究,不僅包括了社會、經濟、科學技術、心理等各個方面,同時也包含了政治現代化在內。①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它面臨著一系列現代化的問題:政治現代化、經濟現代化、科技現代化、軍事現代化等,因此現代化問題的研究對其來說顯得尤其重要。
一
政治發展是指一個國家的政治體制、政治生活由傳統政治體系向現代政治體系轉型的過程。②政治發展既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也是社會進步的重要內容。③政治發展包含十分豐富的內容,具體包括:政治文化的世俗化、政治結構的分化和政治決策能力和貫徹政策能力的提高。④
政治發展總是指向一定的目標,主要由四個相互聯系的要素構成:秩序、效率、公平、民主。⑤對于發展中國家,既要有政治秩序和政治穩定,又不能靠暴力和高壓來維持秩序和穩定;既要追求政治效率,又要保證公正和平等;既要使各利益群體都能充分地參與社會利益的配置過程,又要完善參與的途徑和方式,防止失控而導致秩序混亂,就更應使四個要素協調起來。政治穩定是政治發展的必要條件,也是政治發展的應然結果。所謂政治穩定,不過是要把對立面的沖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圍之內。⑥
政治穩定是一定社會政治模式的動態平衡狀態,是指社會各階級、階層、集團和群體在權力、利益、地位等重要社會資源的分配關系上不存在激烈沖突的一種相對滿足狀態。政治發展中包含政治穩定的內涵,政治穩定中同樣包含政治發展,且兩者互為前提。換句話說,只有建立在發展基礎上的政治穩定才有可能實現真正的政治穩定,只有建立在穩定基礎上的政治發展才有可能順利地實現政治發展。
政治現代化是政治發展的一種存在狀態和實踐過程,即政治現代化是政治發展的一個必經階段,是政治發展在現代社會的一種特殊表現。⑦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廣大深受壓迫、飽嘗貧窮之苦的發展中國家全力以赴投入了發展經濟、繁榮社會的事業,并在短時期內取得了顯著的成就。然而,在許多國家,這些成就竟加劇了社會動蕩和政治不安定,從而使經濟建設和社會變革無法深入進行下去,甚至是因為政治的不發展和不穩定又導致了經濟和社會的倒退。原因到底在哪里?這是因為這些國家的政治發展落后于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兩者沒有同步、協調進行。不實現政治現代化,就不能保證經濟和社會現代化的全面實現。
二
大多數發展中國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獨立的,也是在這個時期它們開始走上了現代化的道路。直到今天,它已經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在現代化的過程中,發展中國家可謂是歷經了一條曲折的道路,尤其是在政治現代化方面,發展中國家普遍存在著政治不發展和政治不穩定,嚴重地制約了經濟和社會發展,使它們蒙受了巨大的損失。
發展中國家政治不安定或動亂,是由于經濟和社會的急劇變遷而引起的。政治體制的發展落后于社會和經濟的變化,這就是政治上的首要問題。
經濟發展和政治穩定是兩個相互獨立的目標,一項目標的進展同另一項目標的進展并無必然的聯系。在某種情況下,經濟發展計劃可能會促進政治穩定;而在另外的情況下,經濟發展計劃可能會嚴重破壞政治穩定。同樣道理,某些形式的政治穩定可以激發經濟發展;而另一些形式的政治穩定又會阻礙經濟發展。
發展中國家在面對一系列國內問題的時候往往會感到無所適從,不知該如何下手。它們首先面臨的基本問題不是自由,而是創立一個合法的公共秩序。當然人們可以有秩序而沒有自由,但他們不能有自由而沒有秩序。必須先有權威,然后才能對它加以限制。而那些進行現代化的國家中,政府為離心離德的知識分子、飛揚跋扈的上校們以及騷亂鬧事的學生所左右和擺布,少的就是權威。⑧
三
穩定是發展改革的前提和條件,發展改革是穩定的動力和途徑。沒有改革的穩定是一種虛假的穩定,最終并不能穩定.只有通過改革才能革除那些長期影響社會穩定的深層因紊。
同樣,政治穩定是政治發展的前提和條件。只有在政治穩定中,實現政治發展的主、客觀條件才可能逐步建立起來。
現代化的發展是經濟、社會、政治、技術和文化的復合體,經濟、技術和社會的發展必然會引起政治的變動,同時在經濟的發展過程中,沒有政治的權威和政治的協調發展,經濟和社會是不可能發展的。
對于發展中國家,如何處理好政治發展、政治穩定和政治現代化的關系則更顯得尤為重要。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大部分發展中國家都曾經歷過美好的發展時期,取得過輝煌的成就,然而到最后它們卻基本上都遭遇了失敗,或者是經濟停滯,更有甚者發生軍事政變或國內沖突、戰爭反而使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國家經濟崩潰。
最后,我認為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尤其是那些非常落后的發展中國家,在尋求發展的過程中首先要保證國家政權和政治的穩定,因為穩定是國家發展的前提。鄧小平曾經說過:“穩定壓倒一切”,因此這幾十年來中國政府一直堅持這一原則不動搖,才實現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和中國在世界如此的地位。其次在穩定的前提下,努力發展經濟以擺脫國家落后的局面,并以此帶動國家中軍事、文化、社會等各個方面的全面發展。再次在政治穩定的前提下,在經濟社會等發展的過程中,努力進行民主政治建設,實行政治改革,以求消除社會中不民主、不公平和不合理等等一些不和諧的因素,這樣逐步地帶來政治發展,最終實現政治的現代化。
參考文獻:
1、繆塞爾·亨廷頓.《變動社會的政治秩序》.上海譯文出版社.1989年.
2、劉青建.《發展中國家政治與經濟》.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注釋:
① 引自劉學軍.政治發展與政治穩定問題研究.新浪博客.2008.1.
② 引自盧新華.關于政治發展與政治穩定的幾點思考.焦作教育學院學報.1998.
③ 引自吳克昌.政治發展與政治穩定:理論與實踐.2002.2.求索.
④〔美〕美加布里埃爾·A ·阿爾蒙德、G·賓厄姆·鮑威爾著. 比較政治學:體系、過程和政策[M].曹沛霖等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 1987. 22—25.
⑤ 引自李凡.現代化過程中的政治發展.《讀書》.1985年.
⑥〔美〕塞繆爾·亨廷頓. 變動社會的政治秩序[M]. 張岱云等譯.上海譯文出版社. 1989年.37-38、51-56.
⑦孫景珊.政治現代化:政治發展的一種存在狀態和實踐過程.2005年4期.云南社會科學.
作者簡介:李雙偉,男,22歲,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外交學 本科。
看了“形式政治論文格式模板”的人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