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述會計職業道德的論文
會計作為經濟領域的重要參與者,會計業務素質的高低,職業道德水平的優劣,直接影響著單位會計工作的質量,影響經濟的發展和的社會秩序穩定。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推薦的淺述會計職業道德的論文,希望大家喜歡!
淺述會計職業道德的論文篇一
《如何提高會計的職業道德》
【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開始進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經濟上實現連續多年的高速發展,這與廣大會計人員廉潔奉公、辛勤勞動是分不開的。在取得這些成績的同時,會計行業在道德建設上也暴露出一些問題,本文分析了我國職業道德的現狀,總結了會計職業道德的特征,提出了加強我國會計職業道德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會計;職業道德;措施
會計作為經濟領域的重要參與者,會計業務素質的高低,職業道德水平的優劣,直接影響著單位會計工作的質量,影響經濟的發展和的社會秩序穩定。因此,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對提高經濟效益,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我國會計職業道德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我國會計職業道德失范的現象凸顯,會計造假案件數量越來越多,造假的數額越來越大。
1.1職業道德觀念淡薄。一些會計人員違背職業準則,參與報表造假、偷稅漏稅、上市公司簽署不實的審計報告、偽造會計信息等,在一定程度上擾亂了國家正常的財經法律秩序,使我國注冊會計師面臨嚴重的信任危機給國家和集體帶來了損失。
1.2法律法規不完善,監督管理不到位。法律法規制度的不完善,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使得有些企業為了實現自身利益,利用法律法規的漏洞,逃稅、漏稅甚至不納稅,引起經濟秩序混亂,違法違規事件縷縷出現,財政、審計和稅務等政府部門不能很好地依法履行監督職能。在社會監督上,審計機構受到各種復雜因素的影響,不能客觀公正的行使經濟監督的職能。
1.3 缺乏培養職業道德的良好客觀環境。一方面,會計教育的內容注重講授會計理論知識或培訓業務能力,而忽視了職業道德觀念的教育。同時,我國對會計道德尚未形成有力的社會評價及鼓勵支持機制。另一方面,我國對經濟犯罪的懲罰力度不夠,使得部分人不惜以身試法以換取相對于犯罪成本而言大得多的經濟利益。
1.4 缺乏會計職業道德的完整性。我國的會計職業道德規范還不完整,僅對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進行了規范,沒有對會計職業界的各成員在各自職業范圍內都有可衡量標準的程度。我國的會計職業道德沒有涉及會計人員在執業時可能遇到的各種利益沖突,因而不可能給出處理沖突的具體原則,致使其可操作性較差。
2. 會計職業道德的基本內容
2.1會計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會計人員要有正確的會計職業觀,發揚熱愛會計事業、獻身會計事業的精神,擁有良好職業榮譽感和使命感,愛崗敬業,自覺抵制社會上不正之風的侵蝕,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事業心做好本職工作。會計工作人員在處理各項經濟業務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依法維護財經規章制度的嚴肅性、科學性和完整性,會計人員在履行職責中,嚴格按國家法律、規章審查各項財務收支,維護國家和企業的利益。會計人員在辦理會計事務中,以實事求是的精神和客觀公正的態度,完整、準確、如實地反映各項經濟活動情況,不隱瞞、不作假,自覺維護會計信息的真實性。
會計人員必須以廉潔自律、不謀私利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維護國家的財經紀律及企業的規章制度。在實踐中不斷地學習,認真鉆研業務技能,熟練掌握會計電算化管理技術,以適應會計工作發展的需要。并運用自己所掌握的會計信息和會計方法,為改善單位內部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服務。
2.2職業的特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制度的變革,會計職業道德具有時代性,且新社會環境對會計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職業道德要求。會計是一門經濟管理的應用性技術學科。因此會計職業本身和會計道德也必然具有很強的專業性。會計職業道德是長期進行會計實踐活動自發形成的,具有自發性。許多操作規程需要自覺自愿地執行,具有較強的自律性。
3.提高會計職業道德的措施
3.1.重視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和培養,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對會計人員進行繼續教育,將職業道德教育作為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主要內容,監督所有會計人員對相關教材的內容進行學習;加強會計人員的職業節操教育,使之能夠不畏壓力,誠信為本、盡職盡責;研究建立和實施會計人員誠信檔案管理制度,尤其對不道德行為建立懲罰性賠償制度,定期監督制度的執行情況,推動職業道德教育的規范化、法制化。此外,會計職業道德教育還要從會計專業的學生抓起,使他們在走向工作崗位之前就充分認識到職業道德的重要性,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風范。與此同時,充分發揮輿論宣傳的作用,在會計領域中,形成揚正抑邪、褒善貶惡的社會輿論環境,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3.2建立和健全會計法規體系,做到有法可依。為了保證《會計法》的有效施行,相繼發布實施《總會計師條例》、《會計專業技術職務試行條例》、《會計基礎工作規范》、《企業會計準則》、《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以及一系列的會計核算制度等會計法規、規章、制度,基本保證了會計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但與之我國當前發展狀況相比,仍遠遠趕不上經濟發展的速度,這需要各級政府、企業在實踐中不斷地加以健全和完善。
3.3建立健全道德評價體系。會計職業道德評價系統包括社會組織、大眾輿論對會計行為的道德評價,會計人員之間以及會計人員對自身行為得到的評價。企業應建立起道德評價系統,可采取部評價、自我評價、會計組織評價等方式相結合,讓社會參與其中,促進會計人員良好的職業道德的形成。這種評價結果作為個人發展的重要指標,關系到崗位資格、升職、晉級、物質獎勵等。同時,會計管理部門對于優秀的會計人員應予表彰和獎勵,大力宣傳典型案例;對違反國家法規,違反會計職業道德的會計人員,應給予必要的處罰,構成犯罪的,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通過正反典型案例的宣傳,在全社會范圍內營造評價會計職業道德良好氛圍。
此外,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不能閉關自守,要借鑒其他國家會計師職業組織的經驗,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對會計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不斷探索新內容、新方法、新途徑,創造新經驗,才能適應形勢變化的需要,使會計職業道德教育落在實處,取得實效。
參考文獻
[1]鄒曉玲.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之我見[J].科技信息,2010(28)
[2]宋慧敏.關于建立和完善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幾點思考[J].會計之友(中旬刊),2006(02)
[3]馮召軍.淺議會計復合型人才的培養[J].河北企業,2007(01)
(作者單位:哈爾濱日報報業集團)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淺述會計職業道德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