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倫理道德論文
企業的商業倫理道理理念在當前經濟飛速發展、國際貿易日益頻繁的市場經濟下,越來越多的得到了政府、企業、廣大人民群眾的關注。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商業倫理道德論文,希望大家喜歡!
商業倫理道德論文篇一
《對企業的商業倫理道德理念的思考》
【摘要】企業的商業倫理道理理念在當前經濟飛速發展、國際貿易日益頻繁的市場經濟下,越來越多的得到了政府、企業、廣大人民群眾的關注。企業的商業倫理道德理念建設對整個市場經濟的有序開展,尤其是關注民生的食品等產品安全問題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對該問題的探究,有著極強的現實意義。
【關鍵字】企業,商業倫理道德,規范
一、企業的商業倫理道德理念概述
倫理是指人類行為的道德規范與準則,商業倫理是在倫理的基礎上做了限定,指商業行為中的主體的道德規范與準則。追溯商業倫理的發展史,可謂是源遠流長,自從有了商品交易的產生,便有了商業倫理的初步形成與發展。但商業倫理真正作為一個課題在我國得到關注和研究卻并沒有如此長的歷史,相對很多國家而言是發展較慢的,隨著近些年的食品安全問題、企業丑聞的不斷曝光,商業倫理才逐漸得到更多的關注,因此有必要加快建設企業商業倫理道德理念的步伐。企業的商業倫理道德主要體現在企業與其利益相關者的關系上,可大致分為企業對外經營與對內管理兩個方面。因此,以下著重從企業的對外經營與對內管理兩方面,闡述企業的商業倫理道理理念。
二、企業對外經營的商業倫理道德理念
1、企業與客戶之間。有句俗語:“顧客就是上帝”,最直接地道出了企業與客戶之間的關系。企業與客戶之間,應首先是一種平等交易的關系,雙方均有選擇的權利,而不應強買強賣;企業應生產符合規定的產品,作為顧客具有知情權,有權了解產品的用途及潛在的危害,企業不應對此隱瞞;21世紀的企業應做好服務工作,為此企業應對其銷售的產品做好相應地售后服務,為客戶提供售后保障,而不是產品一經銷售則脫離與企業的關系。
2、企業與競爭者之間。企業存在于市場環境中,免不了會與同類企業之間存在競爭,有序、完善的市場環境對市場中的每位參與者都是有益無害的,因此企業與競爭者之間不應一味地是競爭、敵對的關系,而是完全有可能在一定條件下實現互惠互利,達到雙贏的目的。無序的市場環境下,企業為獲取利潤,可能會生產假冒偽劣、偷工減料的產品,以此損害其它企業的利益,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可能短期獲得收益,但不可能取得長期發展,最終將影響該產品的整體市場,損害自身的利益。企業間的良性競爭,促使企業改進生產技術、進行創新等,企業間的相互交流、學習,促進了企業自身的完善和發展,有利于整個市場環境的技術革新,實現共贏。
三、企業對內管理的商業倫理道德理念
1、企業與所有者。所有權和經營權相分離是企業中的一種常見現象,企業所有者出資成立公司,通過董事會制定企業的發展章程和目標,但不直接參與企業經營,而是通過聘請職業經理人來管理企業,在這種情況下,企業與所有者之間是一種委托經營的關系。作為企業的所有者有權了解企業的日常經營活動、財務狀況等,企業應提供與企業實際情況相對稱的信息,而不應隱瞞、報喜不報優,或僅依據所有者的偏好進行信息匯報,出現市場上普遍擔心的委托代理問題,損害所有者的利益。同時,為了更好地促進企業的發展,所有者也應對企業給予信任,賦予企業在日常經營活動中一定的權利,提高經營效率。
2、企業與員工。人力資源在企業價值資源中占據重要地位,人才為企業帶來的價值的潛力是巨大的,因此企業與員工之間不是簡單的領導與被領導、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而應視為一個整體,二者的關系應該是:同舟共濟、風險共擔。
作為企業,應首先為員工提供安全、舒適的辦公環境,配備相應的辦公設備,按時發放工資、提供福利保障,尊重員工的人身自由和權利,對于安排員工的工作出了問題,不應一味責備,而應共擔風險和責任,為員工創造歸屬感。作為員工,享受工作權利和福利的同時,最基本的是完成本職工作,不應做出損害公司利益的行為,在公司陷入困境時,應與公司同舟共濟,克服困難。
四、對提高企業商業倫理道德理念的建議
1、政府等監管機構應加強對企業商業倫理道德理念的宣傳,并制定相應的獎懲措施、法律規范。企業商業倫理道德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很多企業對商業倫理的認識并不夠全面和深入,重視程度不夠,這一點需要政府等監管機構進行相應的宣傳,讓企業意識到國家對企業商業倫理的重視,潛移默化地加深認識。當然,這只是一方面,健全規范合理的法律規范和執法機制是提高企業商業倫理道德的保障,應學習和借鑒西方國家的先進經驗,用法律進行監管,同時制定獎懲措施進行調節,讓企業感受到商業倫理提高有利于企業價值的實現,使企業從內在意識到商業倫理道德的重要性。
2、企業自身尤其是管理層應充分意識到商業倫理道德理念對企業的重要性,并踐行到實處。管理層首先應注意提高企業的行為規范,從對內、對外兩方面進行嚴格的要求,并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完善內部治理結構,分清工作權限,明確工作職責,加強內外監督,對于企業中通常存在的“代理問題”采取有效措施,保護股東權益。企業管理層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行為影響并規范員工的行為,將企業的利益和員工的利益相結合,共同發展。
3、鼓勵公民舉報,加強社會輿論監督。加強群眾對企業的監督,鼓勵公民舉報企業的不良行為,違護消費者自身權益,其效果必然是廣泛而深遠的。當然做好這一點并不容易,應將網絡等新媒體與之相結合,拓寬公民監督、反應的渠道;同時,應規范群眾的監督行為,避免群眾對企業的惡意重傷,造成群眾與企業之間的矛盾;最后,應將公民監督、舉報行為與司法部門的工作相結合,司法部門對于公民反應的情況快速應對,進行調查核實,并制定相應的獎勵標準,對如實反應情況、并確實有利于規范市場行為的公民給予一定的獎勵。
五、結語
企業商業倫理道德理念的提高對于規范企業的市場行為、完善競爭機制、建立健全規范的市場秩序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缺乏企業自身對商業倫理的意識和重視,任何規范市場秩序的行為都可以說是治標不治本的。當然,企業商業倫理道德理念的提高任重而道遠,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政府、企業、員工、群眾等多方通力合作,相互配合,穩扎穩打的提高企業商業倫理道德。
參考文獻:
[1]程明遠.群眾監督對紀檢工作的推動作用分析[J].企業導報.2012(14)
[2]盧克建.企業信用系統缺失與完善[J].云夢學刊.2014(8)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商業倫理道德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