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會計職業道德的論文范文(2)
關于會計職業道德的論文范文篇二
《關于會計職業道德的探討》
摘 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會計職業道德教育也越來越重要,本文就會計職業道德的重要性進行了簡要闡述,并針對會計職業道德不容樂觀的原因進行了層次剖析。
關鍵詞:會計職業道德 道德行為 問題 誠信
會計職業道德是公民道德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會計職業道德也越來越重要,但會計造假、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也不少見。嚴重干擾了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違背了會計人員應遵循的原則。
一、會計職業道德的概述
(一)會計職業道德的概念
會計職業道德是指會計從業人員在辦理會計業務過程中樹立基本道德意識、規范和行為的總和。
(二)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主要內容
1.愛崗敬業
熱愛會計工作,敬重會計職業;嚴肅認真,一絲不茍;忠于職守,盡職盡責。
2.誠實守信
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不搞虛假;實事求是,如實反映;保守秘密,不為利益所誘惑;執業謹慎,信譽至上。
3.廉潔自律
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公私分明,不貪不占。
4.客觀公正
依法辦事;實事求是,不偏不倚;保持獨立性。
5.堅持準則
熟悉準則;遵循準則;堅持準則。
6.提高技能
要有不斷提高會計專業技能的意識和愿望;要有勤學苦練的精神和科學的學習方法。
(三)會計職業道德的重要性
1.有利于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
會計人員需要培養高尚的品德,不僅需要努力認真學習專業文化知識,而且必須反省自我,以良好的會計職業道德觀念戰勝各種不當行為。
2.有利于調整會計職業活動利益關系
在我國市場經濟建設中,經濟主體利益與國家利益、社會公眾利益時常發生沖突。會計職業道德配合國家法律制度,調整職業中經濟利益關系,維護正常的經濟秩序。
3.有利于加強自我保護意識
高校會計專業學生是我國會計人員最主要補充來源,對他們加強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從學生時期就使他們熟練掌握相關的行為規范,培養良好職業道德,實現自我監督,是學生在以后工作中實現自我保護的最佳途徑。加強會計專業職業道德教育,一方面能夠使學生正確認識會計工作的重要性,產生熱愛會計事業的責任感,另一方面能更好地引導他們盡職盡責、忠于職守,正確處理奉獻與索取、集體與個人的關系。
4.有利于會計隊伍的健康發展
由于會計人員承擔著重大的經濟責任,因此在會計教學中必須把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納入本專業的教學體系中,使學生的職業責任感在學校期間就能夠得到培養,畢業后才能以高尚的道德、積極的態度、正確的方法從事會計工作,從根本上促進會計隊伍的健康發展。
二、會計職業道德所存在的問題
(一)會計職業道德的現狀
會計工作處于各單位經濟管理工作的前沿,身處財經大權的關鍵地位,在一些不健康的環境下,其價值觀念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使弱者得不到公平,坦誠者受到傷害,突出表現為會計信息嚴重失真,而導致會計職業道德的失范。
(二)會計職業道德的表現
1.職業道德觀念淺薄
在現實生活中,當會計人員在國家利益與單位利益發生沖突時,無法堅持準則,甚至直接參與違法亂紀活動。業務水平偏低,缺乏開拓創新精神。
2.監守自盜、弄虛作假
會計人員故意偽造,變造會計資料,有章不循,故意制造虛假會計信息,有些會計信息人員與不法之徒相互勾結,進行貪污受賄等犯罪活動。
3.缺乏誠實守信、客觀公正的職業精神
在現實經濟生活中,一些會計人員為了滿足個人私欲,不顧職業道德,利用專業優勢,鋌而走險,大肆造假。另外,會計人員在單位的地位具有天然的從屬性,其職業道德在單位會計工作中能否發揮作用,不可避免地從屬于所在單位的文化層次及單位負責人的道德水準。
(三)會計職業道德產生問題的原因分析
1.從業者自身原因
在學校教育中,片面注重智育,忽視德育。在參加工作以后,會計人員續教育規定中雖有職業道德內容,但大多只是走走形式,實際很少進行職業道德培訓。
2.單位內部及外部不利因素
當前突出存在的企業會計信息失真問題,大都是會計控制者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操作者編制虛假會計信息造成的。個人主義、利己主義、享樂主義等思想意識抬頭,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削弱,致使社會上一些丑惡現象頻現。
3.法律監督機制不完善
在現實社會中,經常出現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象。削弱了企業自我約束能力。目前,我國企業還沒有普遍實行會計報表的審計制度,財政、審計、稅務、工商管理等部門之間難以形成合力,從而導致對會計信息失真處罰力度不夠。
三、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措施
(一)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短期措施
1.加強在校生的職業道德教育
加強在校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彌補“先天不足”,各類學校的會計專業都應開設《會計職業道德修養》必修課,重視培養學生的誠信意識、道德責任感,運用法律手段進行自我保護能力及綜合運用職業判斷、職業道德準則能力。
2.開展誠信教育和警世教育
定期和不定期地組織在職會計人員進行職業道德教育,經常學習正反典型材料,觀看警示教育錄像,開展誠信教育和警示教育,用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道德準則來矯正、規范會計人員的職業行為,切實提高財會人員的思想素質和道德水準。
3.加強法制教育
加強法制教育就是要使會計人員知法、懂法。在工作中時時用法律來約束自己的行為。財務人員應通曉并遵守《會計法》、《企業會計準則》等規定。這些規定是財務人員履行職能的重要法律保證。
4.監督會計人員
單位負責人要切實抓好會計職業道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表現好與差,其所在單位是最直接的受益者。
(二)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長期措施
1.健全會計法律
把職業道德建設和《新會計法》結合起來,是對法治的深化和拓展,又是建設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市場經濟下現實需求。
2.建立健全會計職業道德評價體系
首先,應建立會計職業道德跟蹤監測系統,判斷會計職業道德意識所處的階段,及時發現會計職業道德動向;其次是建立、健全會計職業道德評價系統,對會計人員遵紀守法、真實公正、“廉業、精業、勤業、敬業、愛業”等方面制定一套可操作的評價標準。
3.加快完善我國會計職業道德規范體系
當巨大的經濟利益與嚴肅的道德規范發生碰撞時,只有道德誠信教育才能不使道德天平傾斜。
4.加強會計職業道德教育
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是會計職業道德建設過程中一項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是各級會計工作管理部門、會計職業管理機構、單位負責人和專業院校必須重視和做好的工作。
5.加強會計道德誠信監督
會計職業道德的樹立并不只是會計人員,而需要多方的共同監督,達到較高的會計職業道德境界,形成高尚的會計職業道德品質。
參考文獻:
[1]斯惠文.淺論提高會計人員素質.遼寧教育會計通訊,2000.
[2]郭曉玲.淺談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建設.青海師專學報,2006.
[3]張洪軍.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經濟科學出版社,2008.
[4]陳嵐.淺談會計職業道德的重要性.山西省社會科學院,2008.
關于會計職業道德的論文范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