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安全管理創新論文范例
安全生產是企業發展的基礎,而安全生產又是靠基層班組逐項落實。下文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整理收集的關于安全管理創新論文范例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關于安全管理創新論文范例篇1
淺談煤礦安全管理的創新思考
摘 要:安全管理是煤礦的命脈,更是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煤礦實現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管理創新的具體體現。就當前煤礦安全生產管理的現狀簡單地做了一些分析,并就當前煤礦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思考。
關鍵詞:煤礦;安全管理;均衡;瓦斯治理
安全工作是煤礦企業的命脈,沒有安全,就沒有生產、沒有效益、沒有礦區的穩定發展和職工個人的家庭幸福。因此,只有穩抓、狠抓安全生產工作,才能全面提升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才能確保企業安全生產,才能實現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才能更好地保持煤礦企業強勁的發展勢頭。在煤礦安全管理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在煤炭市場供求關系緊張,生產超負荷的背景下,煤礦安全問題就凸顯的比較尖銳。
1 煤礦安全生產的現實意義
煤礦安全生產在宏觀上來講首先它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的重要體現,同時也關系到煤礦企業的生產水平和管理水平;其次,有利于體現安全與效益是辯證統一的關系,安全確保效益,安全促進效益,安全是第一位的;再有就是有利于推動全國安全生產狀況穩定好轉。煤礦安全直接影響和決定著全國安全工作的大局。煤礦的工作搞好了,全國的工作就取得了主動。實現我國煤礦安全狀況的穩定好轉,保障煤炭工業的協調健康發展不僅是歷史賦予我們的使命,更是科學發展觀的落實;還有就是有利于提高廣大人民的生活水平。煤炭工業的興旺為我國農村富余勞動力提供了創業、就業的機會。因此,煤炭企業的安全生產直接關系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最后,煤礦安全生產利于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對于區域經濟發展與煤炭產業的綜合發展具有廣泛的價值和現實的意義。
2 我國煤礦安全生產存在的具體問題
2.1 發展不均衡,安全保障設施不強
我國目前既有達到或接近世界先進水平的現代化大煤礦,也有各方面條件比較差的中小型礦井。一些轉型中的小煤礦,開采方式落后,設施設備簡陋,從業人員素質較低,安全沒有保證。經過這幾年的整頓,小煤礦的技術面貌雖然有所改善,但差距仍然很大。其主要原因在于小煤礦的安全生產意識不強,科技力量薄弱,安全保障水平普遍偏低。
2.2 安全管理基礎薄弱
隨著煤礦企業的不斷發展,一些傳統企業的安全管理意識不強,特別是安全管理的基礎比較薄弱。目前全國約有三分之一的國有煤礦存在程度不同的采掘失調和水平接續緊張問題;主要生產設備老化、超期服役的約占三分之一,隱患相當嚴重。直至目前,包括部分國有大礦在內的多數煤礦,安全生產的基礎仍相當薄弱,在防范傷亡事故特別是重特大事故方面,仍然是缺乏把握的。
2.3 高瓦斯礦井多,瓦斯災害嚴重
與各主要產煤國家相比,我國的煤炭賦存條件較差。主要依靠井工開采,高瓦斯礦井多。隨著開采深度的延伸,煤層瓦斯含量逐漸增加,防治難度越來越大。專家分析,采深每增加10米,溫度升高1度,而且煤層壓力增大,煤與瓦斯突出的危險性增高。近兩年,通過貫徹“十二字方針”,瓦斯防治工作有了很大進展,但差距仍然較大。特別是在煤與瓦斯突出的機理、預測、監控等方面,都有許多問題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對瓦斯突出礦井的界定,也存在一些認識和技術上的問題。
2.4 從業人員文化水平低,整體素質較差
過去大家普遍認為煤礦安全技術落后,重體力勞動較多,招收從業人員時,只從體能方面考慮,忽視了對文化程度的要求,造成從業人員文化素質普遍較低,特別是近幾年隨著用工制度改革,煤礦職工隊伍的構成發生了很大變化。大量使用農民工、農民輪換工、協議工、臨時工,并且已經成為井下一線工作的主力軍。據調查某礦的職工文化程度,全礦4100人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約占78%,高中及以上學歷的約占22%,其中大、中專畢業生只占7%。對生產一線的職工而言,他們的文化程度則更低,有的甚至根本就沒念過書,這些人是直接從農民中招進來的協議工、臨時工、農民輪換工,這一代礦工在主人翁責任意識、敬業精神、紀律觀念、技術水平、嚴細作風等方面,都需要加強培養和鍛煉。
3 煤礦安全生產創新思考
3.1 提高認識,明確指導思想
煤礦企業的業主和從業人員要充分認識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性。搞好安全生產工作,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做好煤礦的安全生產工作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統籌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重要內容,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各企業、各部門要把安全生產作為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警鐘長鳴,常抓不懈,從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意義和現實緊迫性,動員全社會力量齊抓共管,全力推進。
明確指導思想。煤礦企業要認真貫徹“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重要思想,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新形勢,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基本方針。各級、各部門要按《安全生產法》辦事,加大執法力度,配足執法人員,做到依法辦礦、依法治礦。同時還要大力實施科技興安戰略,積極采用先進的安全管理方法和安全生產技術,努力實現煤礦企業安全生產狀況的根本好轉。
3.2 綜合治理瓦斯,嚴防事故發生
針對瓦斯礦井多、事故災害嚴重這一問題,在工作實踐中要堅持以瓦斯防治為重點,加強礦井“一通三防”,狠抓“先抽后采、監測監控、以風定產”十二字方針的貫徹落實。瓦斯事故是有規律的,這種規律是可以認識和把握的。煤礦瓦斯的產生、聚集和爆炸,需要一定的前提和條件。只要防治工作到位,事故是可以避免的。治理瓦斯的十二字方針,反映了對瓦斯防治客觀規律的認識,概括了瓦斯治理的三個最基本環節。我們要以“一通三防”和瓦斯治理為重點,開展安全專項集中整治。當前,在經濟持續增長的形勢下,煤炭工業要當機立斷,從講政治、保穩定的高度,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綜合治理瓦斯,嚴防事故的發生,確保安全生產。同時,要重視加強煤礦安全應急救援基地和隊伍建設,建立瓦斯事故和各類事故的預警機制和應急預案。
3.3 狠抓“三違”,從源頭上杜絕事故
在安全理論中把傷亡事故的致因歸之為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但是筆者認為最根本的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為導致事故的發生,因為安全系統的三大要素是人、機、環境,而人是第一位的。人的因素在事故的發生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就說,事故的發生已經走入了一種“人為化”趨勢。其中傷亡事故原因模式主要表現在如下:
從以上模式中可以知道:機器是人操作的,安全裝置是人維護的,只有當人的操作、維護出現失誤或差錯時,機器、安全裝置才會出現故障。因此,各類因為人和物相互作用而出現的事故,主要還是人的因素造成的事故,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大多事故的發生都是人為的結果,之所以人們說“車禍、車禍,都是人禍”也證明了這個道理。在煤礦事故中,由于其工作環境的特殊,人為因素引起的事故是舉不勝舉,據統計無論是國有煤礦,還是鄉鎮小煤礦,人為因素所引起的事故高達88.3%。對煤礦事故而言,人為事故主要表現在“三違”現象方面,職工存在僥幸心理,省能心理,利益欲望,所以要杜絕事故的發生,必須要狠反“三違”,在對人的管理上下大功夫,從源頭上杜絕事故。
3.4 貫徹“科技治安”戰略,不斷提高煤礦安全科技水平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也是推動煤礦安全工作的巨大動力。建立煤礦安全長效機制,必須依靠科技進步,實現安全科技基礎研究、科研成果推廣應用和安全管理水平的同步提高。
煤礦企業應重視抓好煤礦安全科學技術基礎研究。最近發生的一些事故,暴露出我們在煤礦安全科學技術基礎研究上的薄弱環節,主要表現在對煤與瓦斯突出、沖擊地壓、瓦斯煤塵爆炸,以及華北地區奧陶紀灰巖突水等災害的形成與發展機理,還缺乏科學的認識,現有理論及其技術措施,還不能有效地防范瓦斯災害等事故的重復發生。為此,要結合安全生產技術保障體系建設,整合和壯大安全科技資源,充分發揮科研機構、大專院校及其專家學者的作用,圍繞制約煤礦安全的重大基礎研究課題,特別是礦井突發動力的災害機理等,組織開展科研攻關,提高我國煤礦安全科技理論水平。
參考文獻
[1]錢敏,李樹剛.論煤礦安全管理體系[J].陜西煤炭技術,1999,(3).
[2]郭國峰.淺談煤礦安全管理[J].民營科技,2009,(9).
[3]劉鐵敏,任偉.我國煤礦安全管理的現狀與對策[J].煤礦安全,2000,(2).
[4]張家修.煤礦安全管理機制的探索與實踐[J].煤礦安全,1988,(10).
[5]張生溫.當前煤礦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和改進的建議[J].煤礦安全,2000,(5).
[6]韓俊德.強化煤礦安全管理推進高產高效礦井建設[J].煤礦安全,2001,(7).
關于安全管理創新論文范例篇2
淺探創新安全管理模式的方法
摘 要:“安全重于泰山”由于建筑行業的特殊性,使這門行業的生產事故發生的頻率、災害率要高于全國各行業的平均水平。頻發的嚴重傷亡事故,不僅給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造成了重大的損失,還影響了經濟建設的健康發展。這向行業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創新是管理模式最好的趨向,只有根據不同的環境對當前的管理模式進行創新,才能把安全事故封堵在發生的源頭。
關鍵詞:安全事故創新安全管理
一、加強對施工周圍危險源進行技術和人文宣傳、防范于未然
施工環境周圍地段重大危險源主要包括:鄰街或居民聚集、居住區的工程深基坑、豎井、以及管溝的施工,要防范周圍建筑物因地基不均勻沉降而傾斜、開裂,坍塌等意外;鄰街施工高層建筑或高度大于2米的臨空(街)作業面。
安全面對的群體是群眾,所以要更加人性的給予宣傳指導。首先要做好技術防護工作,科學的設計防護措施,使用高質量的安全防護材料;安全專家指出:用科學武裝起來的施工環境會更安全。其次,還要深入群眾進行廣泛的安全宣傳,同時給予醒目的標識語,標示語要給予人性化,不要模式化、官僚化;如“向施工場地進一步,家人就多了一份牽掛”“別在安全區外逗留,親人期盼您的平安歸來”等。
從大眾心理學的基礎上給予周圍環境中的居民于人文關懷。由于群體居住的特點,還要每戶每人給予安全宣傳頁。抓住孩子在家中的重要地位,在學校里展開安全教育宣傳,用孩子特殊的地位真誠的“挾持”家長的配合,也不失為一種上策。在居民區內如果有必要的話,也要開展主題為“安全”群眾文藝演出,同時博取群眾的關心和理解,贏取他們的配合和支持。總之,對外圍的施工環境危險源進行持續有效的管理。用愛心和責任心為群眾撐起安全。
二、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部分管理人員缺乏安全意識
在建筑施工企業中,有很多工程管理人員認識不到位,只考慮工程質量的好壞,不考慮施工的安全問題。有的工程管理人員沒有認清自己的職責,他們認為,安全問題是企業質安部門和政府職能部門的事,根本與自己無關。甚至有的管理人員還認為,如果加大安全管理措施,勢必會提高運行經費,加大工程造價,給企業造成經濟上的損失。還有的工程管理人員自認為經驗老道,根本不管計算數據,從而導致重大安全事故。
2、施工場所存在許多不確定的安全隱患
⑴、臨時搭建的施工設備:如腳手架、支撐架、起重機以及起重機塔吊、建筑材料提升機、施工電梯等。
⑵、由于局部結構工程未能按照規定作業,或者臨時建筑搭建不夠牢固,從而造成坍塌事故。
⑶、高空作業安全保護措施不符合規定,或者根本沒有保護措施。
⑷、因電路、電器的安裝不夠規范,或者作業人員缺乏安全用電教育從而導致觸電,失火等惡性事故。
⑸、建筑材料、建筑設備在搬運過程或者吊運過程中由于作業人員的疏漏導致的高空墜落。
⑹、作業人員對于建筑設備、器械操作不當,或者對某些高危施工防護不當。
⑺、對于各種隧道、人工挖孔樁(井)等在掘進過程中因排風不暢等原因造成的人員窒息或因窒息死亡等事故。
⑻、易燃易爆等危險品沒有按照規定存放、保管和使用而造成惡性事故。
⑼、施工單位飲食衛生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從而引發集體中毒或疾病等事故。
三、加強安全管理,封堵事故源頭
1、增強安全管理人員的安全意識
事實證明,安全管理人員的安全意識的強度大小,和發生安全事故的幾率有著相當大的關系。因此要大力增強安全管理人員的安全意識。
⑴、增強安全管理人員的安全意識,首先要樹立起“安全第一”的方針,加強安全知識的學習,嚴格按照安全制度辦事。
⑵、對施工人員進行專業安全知識、技術的日常教育與培訓。用安全事故對施工人員進行反面教育,全面增強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提高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自我防范意識。
⑶、不斷組織安全管理人員外出學習。學習外地、外公司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模式,然后將這些經驗應用到本公司的安全管理中來。
⑷、打造本企業的安全文化。是通過重視人員的管理,機制的建立,系統的完善,營造出施工企業的安全文化。
2、建立安全生產負責制度
施工企業在建設項目開工前,首先要建立安全生產負責制度,要將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作為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要將安全管理工作明確分工,責任到人。要編制工程建設安全計劃,建立安全生產責任追究制度并和安全管理人員簽訂目標責任書。
3、做好施工前的安全管理和施工過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
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預防為主”的原則進行安全管理工作安排。
⑴、做好施工前的安全管理準備工作
施工前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項非常關鍵的工作,它關系到整個工程期間的安全管理問題。因此,要嚴格分析工程特點,做好調查研究,認真分析工程建設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認真編制有關安全的技術措施。
在施工的準備期間,企業要對全體員工做好安全宣傳教育工作,把將要實施的工程的特點、工況以及可能發生的安全事故給全體員工進行認真分析,以便員工在工程實施過程中參照實施。同時,企業要加強安全技術的培訓和考核,嚴格把關,爭取將安全事故處理在萌芽狀態。
⑵、加強落實施工過程中安全生產計劃
在施工過程中,要針對不同的建設項目,制定具體的安全管理措施,確保施工安全管理。要嚴格按照工程要求進行施工,嚴格執行工前安全教育和安全檢查制度;嚴格檢查易發生安全問題的各應力支撐系統;嚴格按照安全計算模式搭建卸料平臺;安全管理人員要對施工現場進行巡視,及時發現并糾正各項未按照安全操作規程的違規行為。
⑶、及時排除安全隱患
在施工過程中,安全管理人員要嚴格按照標準 對各項指標進行檢查,及時發現安全隱患并在第一時間進行整改,有效地排除安全隱患,將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總之,只有大力加強創新安全管理模式,才能有效地封堵安全事故源頭。施工安全問題是涉及到國計民生的大問題,因此,作為工程建設管理人員一定要認真分析工程以及施工現場的特點, 嚴格制定安全管理機制,做到“防患于未然”。
關于安全管理創新論文范例





上一篇:安全管理創新方面論文
下一篇:安全管理創新論文免費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