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軍事指揮系統的論文(2)
探討軍事指揮系統的論文篇二
《軍事指揮自動化系統及其主要特點解析》
【摘 要】近年來,軍事指揮自動化系統的高度發展,使網絡信息資源高度共享。但是,在軍事指揮自動化系統發展過程中,其安全問題仍較為突出。本文闡述了軍事指揮自動化系統的涵義及其主要特點,旨在為解決軍事指揮自動化系統所存在的問題提供良好的理論基礎。
【關鍵詞】軍事指揮自動化系統;特點;解析
0 引言
在當今的信息時代,指揮手段發展的時代性標志,是軍隊指揮自動化系統的出現及其應用。特別是在高新信息技術條件下,離開了軍隊指揮自動化,各種作戰活動將很難順利進行。所以,軍隊指揮手段的革新主要體現在軍隊指揮自動化系統的出現及其應用上。
1 軍事指揮自動化系統的定義及涵義
1.1 定義
按照我軍權威性的說法,軍事指揮自動化系統是在軍事指揮系統中,綜合運用以電子計算機為核心的各種技術設備,實現軍事信息收集、處理、傳遞自動化,保障對武器和軍隊實施指揮與控制的人機系統。
1.2 涵義
軍事指揮自動化系統有以下不同涵義:(1)指揮自動化系統的作戰效能是指指揮自動化系統在特定作戰環境下,通過控制、指揮、通信和情報保障的高度綜合和自動化,對戰爭進程和結局產生有利作用的程度。(2)指揮自動化系統效能是指在特定條件下,指揮自動化系統執行規定任務所能達到預期目標的程度。(3)指揮自動化系統評價是評價主體對指揮自動化系統在約束條件和規定的環境下,完成特定的作戰指揮管理等任務的程度的度量過程。(4)評價是評價主體估測評價對象達到既定需求的過程,是根據既定的準則體系來測評客體各種屬性的量值及其滿足主體需求的效用,以綜合評價原定需求滿足程度的活動。(5)指揮自動化系統的作戰任務效能,是指在規定或特定的作戰環境下,使用指揮自動化系統的作戰兵力執行作戰任務所能達到預期目標的程度。
2 軍事指揮自動化系統的主要特點
在人類進人21世紀前后,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已使戰爭工具趨向高技術化、綜合化和信息化,戰場已經發展成天、海、地、空、電的一體化戰場。高速運載工具和大規模殺傷兵器的緊密結合以及一系列高新技術廣泛用于軍事目的,使軍隊的作戰能力大大提高。軍隊指揮自動化系統也出現了許多新的特點:
2.1 綜合化
司令機關的工作內容很多,但本質上都是處理軍事信息的活動過程。各類指揮器材的運用,正是為了輔助司令機關這一活動過程,提高其處理能力。由于計算機具有極強的信息處理能力,以它為核心構成的現代化指揮器材,在各種計算機軟件的支持下,大多具有綜合化的多種功能。
2.2 計算機化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指揮器材的計算機化趨勢已十分顯著。就目前世界范圍來說,計算機技術幾乎已“嵌入”全部各類指揮器材。例如,利用計算機數據庫技術管現、存貯和使用各種資料、情報;利用計算機顯示技術處現和顯示各類數據、圖像;利用計算機網絡通信技術保障司令機關的通信聯絡;利用計算機智能技術輔助決策、決心建議、情況判新、制定作戰計劃等各項工作。
2.3 機動化
隨著軍隊在廣闊戰場上機動作戰能力的不斷提高,以及各種精確打擊手段的廣泛運用,客觀上要求司令機關具有較強的機動能力,以適應機動作戰的需要和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這就使得現代司令機關的指揮器材呈現出機動化的趨勢。其主要表現:一是小型化,借助微型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使指揮器材在編合化德基礎上進一步小型化;二是機載化,例如,美陸軍C3I系統德機動控制分系統,可安裝在三輛輕型汽車三構成高度機動的模塊車載指揮所;三是廣泛采用分布式結構,分布式作為計算機網絡的一種結構技術,具有很強的靈活性合可靠性,且抗打擊的生存能力很強特別是在戰術級別的指揮中心系統中得到廣泛的運用。
以計算機為核心的指揮自動化系統又稱為C3I系統,它是集控制、指揮、通信、情報于一體的系統。C3I可以快速地獲取、處理、顯示與傳送情報,科學的輔助決策。該系統既能充分體現先進的信息技術帶來的巨大威力,又能充分發揮指揮人員的創造性的思維和聰明才智,使得作戰指揮的效能得到顯著地提高。目前指揮自動化系統已經發展成集指揮、控制、通信、計算機、探測預警、情報偵察、電子對抗為一體的綜合系統。美軍稱之為C4ISR系統,即指揮、控制、計算機、情報、通信、偵察和監視系統。
2.4 系統化
新一代指揮器材的系統化趨勢已經十分明顯。其主要表現:一是通過計算機網絡通信技術,將各級、各類指揮中心組合成緊密聯系的、高度復雜的大系統;二是各類司令機關工作設備有機結合,構成功能齊全的指揮中心系統;三是以指揮中心為樞紐,通過通信系統連接探測預警系統及其他功能系統,組成指揮自動化系統;四是通過提供完善的“人機對話”方式,將自動化設備與參謀人員結合為高效率的“人機系統”。例如,美陸軍極據“空地一體作戰”理論研制的陸軍軍、師、旅戰術C3I系統,該系統由高級野戰炮兵數據、機動控制、戰斗勤務支援控制、全信源分析、前方地域防空指揮控制與情報五個功能子系統組成。
3 結束語
實現軍事指揮自動化,能減少軍隊兵力、兵器和物資器材的消耗,充分發揮其戰斗力;可以把指揮人員從大量簡單、重復性的勞動中解脫出來,集中精力從事創造性的指揮活動;可以進行快速精確計算和自動控制,提高己方武器的使用效能;可以迅速、準確地獲取、傳遞和處理情報;可以優化方案,提供科學依據,輔助決策,提高指揮員定下決心的速度;可以加強各級指揮機關與作戰部隊間的緊密聯系,使整個軍事指揮系統運轉更為精確、迅速、靈活和富有成效。
【參考文獻】
[1]侯喜貴.軍隊信息化建設研究[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2.
[2]郭武君.軍隊指揮新概念[M].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1.
[3]廖福釗,路友榮,馬云.軍事信息系統需求工程現狀與發展[J].指揮信息系統與技術,2013,5:6-11.
[4]劉維國,趙希晶.指揮自動化網絡安全防御措施的探討[J].航天電子對抗,2003(3):42-44.
[5]黃湘云,朱學峰.預測控制的研究現狀與展望[J].石油化工自動化,2005,2:27-31.
[6]王建強,楊欣,張鼎周.指揮信息系統軟件測試模型構建與應用[J].指揮信息系統與技術,2013,4:85-90.
[7]于洪敏.指揮自動化網絡教程[M].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3.
探討軍事指揮系統的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