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述戰斗力標準下的軍人心理服務工作
關于論述戰斗力標準下的軍人心理服務工作,希望你喜歡。
戰斗力標準下的軍人心理服務將以提升人的心理素質為起點,從維護心理健康到鍛造戰斗精神,逐漸向“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心理作戰拓展。戰斗力標準下的軍人心理服務不僅是一個新理念,更是一套完善、周密的維護軍人身心全面健康的系統工程。習近平主席關于加強國防和軍隊建設的系列論述為戰斗力標準下的軍人心理服務的確定指明了方向。
一、守住軍人心理健康“底線工程”是確保戰斗力生成的基礎
戰斗力標準下的軍人心理服務,在探索人的因素促進戰斗力生成的基礎上,既注重個體健康,更要維護團體健康,形成系統的心理健康工程。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守住底線就是要做好軍事斗爭準備中的安全穩定工作,促進部隊產生強大的凝聚力。隨時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發的高度戒備態勢,確保部隊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良好的個體健康是團體健康的前提。就個體而言,首先要有良好的心理健康能力,有了強健的身心素質作支撐,不僅能勝任本職崗位,還能保證彼此間的團結協作。良好的團體健康是長久激發個體健康的重要內部環境。團體健康就像一臺良性運轉的循環系統,既能夠促進個體的心理健康,也是軍隊士氣和凝聚力的源泉。因此,良好的團體健康應該既促進個體的健康程度,又能把個體的積極性有效地匯集在一起,形成堅固的凝聚力,而個體與團體相互良性互動、循環往復,不斷將心理健康水平推向前進。這是軍人心理健康的基礎,也是戰斗力生成的基本條件。
二、保障軍人心理健康“前線工程”是加快戰斗力生成的重點
習近平主席說:“要始終堅持戰斗力這個唯一的根本的標準,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能戰方能止戰,準備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打越可能挨打,這就是戰爭與和平的辯證法”.保障前線就是按照“仗要怎么打,兵就怎么練”的原則,以實戰化訓練需求做好戰時心理服務工作。
要重視心理服務與軍事訓練相融合。未來信息化戰爭,不僅是各軍兵種的一體化聯合作戰,更是軍事武力打擊與政治工作作戰同步展開、復合進行的“軍政一體化”的戰爭。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承受力與心理準備的程度成正比,對同等程度的刺激,心理準備程度越高,其心理承受力越強,感受的心理壓力越小。要注重戰時和平時及時有效的心理危機干預,即對處于心理危機狀態下的官兵進行及時的心理服務,使其盡快擺脫心理困境,重新回到工作崗位。同時要搞好環境建設,增強官兵歸屬感和建立健全軍人的社會支持系統。要堅持把心理服務融入軍人學習、工作、生活和訓練。官兵心理素質的提升,同戰斗精神培育一樣,既需要集中的教育訓練,又要靠日常的點滴養成。著眼信息化戰爭的特殊要求,引導和訓練軍人從點滴做起,時刻保持積極的心態,提升綜合心理素質。要圍繞實戰任務,做好實戰訓練中心理服務。結合技術戰術基礎訓練、戰備學習和執行急難險重任務,開展針對性訓練。如戰場認知力訓練使其遇險不驚,戰時意志力訓練使其遇強不懼,戰時辨別力訓練使其遇惑不亂等,培養軍人應對未來信息化戰爭的心理適應系統,確保在戰時和完成重大任務中保持頑強的意志品質
三、鍛造軍人心理健康“長線工程”是維持戰斗力生成的支撐
習近平主席指出:強化官兵當兵打仗、帶兵打仗、練兵打仗的思想,探索形成戰斗精神培育的長效機制。戰斗力系統中,軍事管理也是連接人與武器的一個重要因素。
管理創新是加快轉變戰斗力生成模式的重要推動力量。
同樣源于心理工作與軍事管理工作的融合,立足于長期心理服務對戰斗精神的鍛造,將管理工作同解決官兵實際問題的心理服務相結合,解除影響軍人心理健康的后顧之憂,推動部隊戰斗士氣的可持續生成,真正做到“持之以恒、鍥而不舍,善始善終、善作善成”.要重視心理工作與管理工作有機融合。良好的氛圍有助于提升官兵崗位工作滿意度,有助于個體在任何境遇中都能直面現實、直面人生、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繼而將積極的人生態度轉化為創造力和戰斗力。科學高效的管理是戰斗力生成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而心理工作的軍事屬性和戰斗力目標,是通過快捷、靈活、務實的心理服務工作,營造積極備戰的政治環境、團結和諧的情感環境、便捷舒適的生活環境及健康向上的心理環境,確保部隊高昂戰斗士氣。因此,心理工作與管理工作是相互促進的,二者相融可以相得益彰。
要重視心理工作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新形勢下的軍人心理服務更要認真研究軍人所處的時代背景和社會環境對軍人的思想、心理和行為方式的影響,掌握軍人心理活動的特點和變化規律,增強心理服務的主動性、針對性和實效性。在提高軍人福利待遇的同時,要公平公正處理好事關軍人切身利益的問題,如入黨、考學、立功受獎、士官選改、干部調整等官兵關注的敏感問題,更要關注好軍人家庭和婚戀的問題,要將軍人家庭也納入,幫助軍人處理好現實問題有利于保持官兵身心健康,促進官兵全面發展,增強部隊凝聚力戰斗力。心理工作與解決官兵實際問題相融合成為在戰斗力生成指向下心理服務工作的必然趨勢,也會成為軍隊政治工作的一個嶄新特色,具有很強的前瞻性、實效性和指導性。
總之,將心理服務工作與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工作、軍事訓練及解決現實問題有機融合,是基于戰斗力生成的心理服務創新和政治工作職能拓展。以“能打仗、打勝仗”強軍夢為牽引,全面加強部隊心理服務工作,將促進軍人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有效解決各種心理問題、思想問題和現實問題,實現心理工作與思想政治工作、軍事訓練和管理工作之間的無縫鏈接,提升心理服務向戰斗力聚焦的效能。
軍事理論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