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中日關系的軍事論文
近幾年,中日關系一直是人們較為關注的重要問題。中日兩國的歷史關系,周恩來曾概括為“兩千年友好,五十年對立”。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推薦的探討中日關系的軍事論文,希望大家喜歡!
探討中日關系的軍事論文篇一
《淺談處在十字路口的中日關系》
【摘 要】近幾年,中日關系一直是人們較為關注的重要問題。本文通過中日關系的發展歷史、中日關系的癥結等方面來闡述處在十字路口的中日關系,以及提出了如何解決中日關系當前所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中日;關系;歷史;發展;癥結
一、中日關系的歷史
中日兩國的歷史關系,周恩來曾概括為“兩千年友好,五十年對立”。
(一)古代中日關系
古代,中日兩國有著深摯的歷史淵源和持久的友好經濟文化交流。秦始皇時的徐福東渡、東漢光武帝時賞給日本倭奴國王的金印以及《三國志?倭人傳》中對日本的記述,無不顯示了中日文化的交流。
(二)近代時期的中日關系
近代時期,日本人多次加害國人,慘無人道,傷害了無數中國人民的心。19世紀60年代后,日明治維新完成后,其野心也開始展現。19世紀70年代,日本侵略臺灣,而后分裂中國白銀50萬兩作為撤兵前提。1894年,日本侵略軍發動甲午中日戰役,而這場戰役終究以中國敗北,北洋海軍全軍盡沒了結.清政府也簽訂了一個喪權辱國的極不平等的條約----《馬關條約》。1900年,日本還參加了八國聯軍的侵華戰爭。1913年,日本制造了“九一八”事變,從而揭開侵華的序幕。1937年,日本在南京大屠殺,導致了中國30萬的人民同胞失去了他們寶貴的生命。
(三)邦交正常化以來的中日關系
1972年2月尼克松訪華改良了自朝鮮戰爭以來中美兩國間彼此仇視的狀況,在全球引起了一場政治大地震,而身為美國的同盟國日本,同年9月,日本當時的首相田中角榮拜候中國,雙方還簽訂了中日聯合聲明,實現了日中邦交正常化。但雖然在中日建交后,雙方的關系也是起升沉伏,時晴時陰。在九十年代中后期,關系持續惡化,兩邊的最高領導人甚至數年不見,從2001年至2006年是中日建交以來,兩國關系最糟的期間,在小泉純一郎執政期間連續五年參拜靖國神社,使得中日關系達到最低點,呈現了“政冷經熱現象”。
在2006年10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破冰之旅”,中日雙方同意建立“戰略互惠關系”。
在眾多的恩恩怨怨中,怨始終大于恩,而國人對日本人的偏見也就越來越深,近幾年來,中日關系更是處于一個敏感的地位,兩國間的國土爭端不斷,釣魚島問題更是使得兩國的關系更是雪上加霜,從而走上十字路口。
二、中日關系癥結
(一)第一癥結:日本缺少對于侵華戰役歷史的正確認識。
戰役后的日本人從來沒有從根本上認可和反思過這段給中國人民帶來極重繁重磨難的侵略戰役。近幾年來,日本社會更是連續不斷地呈現了修改教科書、參拜靖國神社、日本政要發詭詞謬說,公然否定戰役罪過等等為侵華歷史翻案的局勢,嚴重影響了中日關系。
(二)第二癥結:釣魚島問題
在1894年之前,日本對于釣魚島自古以來便是中國的國土毫無爭議,因為那時候并未與日本簽訂任何不平等的條約。在甲午戰爭期間,清政府被迫簽訂了極不平等的條約《馬關條約》,將臺灣及其四周島嶼囊括釣魚島等割讓給日本。雖然在1945年8月,因為日本戰敗投降,被日本占領的臺灣、澎湖列島及全部從屬島嶼回歸中國,但日本將釣魚臺諸島同琉球群島一路讓美軍占據,1971年,美國和日本正式移交琉球的行政權,由日本政府領受,而釣魚島等島嶼也隨琉球交給了日本。1978年中日談判時,中國領導人鄧小平考慮到當時我國所處的地位以及當時世界的局勢,故表示釣魚島問題可以“擱置爭議”、“先放一下,以后解決”,。
(三)第三癥結:戰略利益沖突----插手臺海,“協防”臺灣無論從任何一個角度上看,日本一直在扮演著一個不光彩的角色,不管是在明里暗里,其都在干擾著臺灣問題,日本想要利用臺灣問題來來打擊我們中國,準確的說是利用臺灣問題來影響中國崛起的速度,在日本看來,臺灣是問題是約束我國的首要王牌。而除了以上三個癥結所在之外,還存在著許多問題,比如日本擴軍問題、慰安婦問題、在華遺留毒氣彈的問題、日本右傾化、戰爭賠償問題、修改和平憲法等問題。
三、理性對待當前中日所存在的癥結
當前,中日關系正處于較為敏感時期,若是稍有處理不當的地方,就會對大局造成不好影響。
當今世界,我們仍需要將和平和發展作為時代發展當中的重要主題,和平即是世界沒有戰爭,各國人民之間友好相處,沒有了領土與能源之間的爭搶,而發展即是通過合作等方式來實現全世界的共同發展。在飽受20世紀前半期的戰役踐踏和中期的暗斗打單后的21世紀,人類最必要的便是和平與發展。我們在一味地為自己的利益著想,而應該考慮到世界和平問題,慎重的處理中國和日本之間的關系。
(一)國人需理性對待癥結
對于日本的所作所為,人們常常會問,為何不打日本?近幾年來,我國無論是經濟方面還是軍事實力方面都有著迅速發展,然而,戰爭若真的發生,對于我們來說真的有利嗎?在我看來,我們需要以大局為重,如今中日兩國的經貿關系日益緊密,戰爭不僅僅會影響日本經濟,同時也會影響我們自己的經濟發張。曾經的我們,可以原諒日本的罪行,如今為何不繼續,用我們廣闊的胸懷去感化他們,但這并不代表我們可以容忍日本侵犯我們的主權和領土。我們的主權領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曾經那段黑暗的歷史,我相信任何一個中國人都不會忘記,我們多么希望能報當初的仇,然而,我們需要做一個理性的中國人,戰爭并不能解決問題,我們只有用理性的態度,通過科學合理的方法,正確處理中日關系。而不是在路上看見日產車就砸,車是砸了,但你傷害的是自己同胞的心,因為那雖然是日本人生產的,但國人已經買了,那是自己的財產了,我們一味的針對日本起不到任何的作用,相反的,人家會覺得可笑。作為一個大學生,我會時刻提醒自己用理性的態度看待中日關系,做到冷靜理智、合法有序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用實際行動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愛國熱情。
參考文獻:
[1]許夢飛.中國臺灣地區大法官解釋制度初探[D].山東:山東大學.2009.
[2]趙鐵勇.中日東海爭端及解決途徑[D].吉林:延邊大學.2007.
[3]佚名.中國發表白皮書:釣魚島是中國固有領土 [N].廣州日報,2012年09月26日(A3版).
[4]陳波.領土主權神圣不可侵犯[N].重慶日報,2012年9月27日(0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