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軍事國防教育的論文(2)
淺談軍事國防教育的論文篇二
《淺析高校國防教育的意義》
【摘要】高校國防教育對于實現人才的培養和國防后備力量建設的和諧統一,增強學生的國防觀念和國防意識,促進了大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國防;教育;人才;意義
隨著我國高校國防教育的深入發展,我國對國防教育及國防后備力量建設工作變得越來越重要。大學生是國防后備力量中的高層次人才,其數量、質量、結構在后備力量中居于重要的地位,進行高校國防教育可以培養大學生的國防理念,延續大學生在和平環境中繼承中華民族的愛國精神,保持居安思危的思想頭腦,學習和掌握一定的軍事知識和技能,使大學生成為一支真正國防后備力量的主力軍。
一、高校國防教育發展,為適應世界發展總趨勢而培養國防后備人才
高校國防教育對于實現人才的培養和國防后備力量建設的和諧統一,增強學生的國防觀念和國防意識,促進了大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開展國防教育是時代的召喚,是以愛國主義教育為核心的教育活動。開展國防教育能達到社會需要與學生自身發展的統一;能實現人生價值和社會價值的有機結合;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人文修養,強化愛國意識,有利于繼承發揚民族傳統,增強憂患意識;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開展國防教育是國家法律、法規及黨和國家的文件精神賦予高等教育的光榮任務。
學校的職責是把國防教育納入教學計劃,作為學生的必修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把國防思想和國防知識有機地結合到各門課程中。此外,還要根據不同的教育層次,合理安排教育內容,同時大力抓好學生軍訓和軍校工作,使學生接受系統的國防教育,培養德才兼備、軍地兩用的“四有”新人。
二、高校國防教育發展,是對未來高科技戰爭所需高素質科技人才的保證
現代戰爭中,武器裝備的技術含量,科技水平越來越高,新的戰略思想和戰爭手段,戰略方法層出不窮。軍事高科技是處于當代科學技術前沿的高水平和尖端技術,而國防教育下的大學生人才都能滿足軍事的需要,對武器的發展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是高科技發展的主要動力,國家安全的特殊重要性決定了先進的科學技術成就首先應用于軍事,這己成為一種普遍的歷史規律;是當代先進技術的主要組成部分,也可以說,當代高科技主要為了軍事高科技,當代高科技主要用于軍事高科技。高等院校中畢業生,具有較多的科學文化知識和很好的智力水平,通過國防教育他們必將成為高技術戰爭條件下,我國國防后備力量的骨干。因此,我國國防后備力量建設的重點,逐步轉移到高等院校中的大學生身上。同時,他們也是我軍軍官隊伍的重要來源。這對于提高我軍的總體科技水平,增強我軍在高技術條件下的作戰能力大有好處。
三、高校國防教育發展,是培養大學生國防意識和愛國精神維護國家安全保證
近年來,國際形勢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世界多級化趨勢在曲折中進一步發展,單級與多級的矛盾無處不在。同時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快推動生產力發展的同時也大大的加劇了世界的發展的不平衡。另一方面,以高科技為標志,以信息化軍事建設為顯著特征的國際軍事競爭愈演愈烈,全球化軍事戰略調整深入進行,世界軍事力量對比出現嚴重失衡,一些國家和地區的領土、民族和宗教矛盾激化。由此而導致的局部戰爭、武裝沖突不斷起伏,恐怖主義危害加劇。未來戰爭是高度現代化的軍事技術和武器裝備的角逐,也即是高科技和掌握高科技人的戰爭。因此人才是戰爭勝負的決定性因素,此時,我們需要大批既有報國之志又有專業技能的國防后備人才。我國始終把國防后備力量建設放在重要位置并給予高度的重視。其中大學生是國防后備力量中的高層次人才,其數量、質量、結構在后備力量中居于重要的地位,進行高校國防教育可以培養大學生的國防理念,延續大學生在和平環境中繼承中華民族的愛國精神,保持居安思危的思想頭腦,學習和掌握一定的軍事知識和技能,使大學生成為一支真正國防后備力量的主力軍。
四、高校國防教育發展,提高在校大學生整體素質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合格人才
高校國防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校園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在大學生隊伍中開展國防教育,不但可以激勵青年學生的愛國熱忱,樹立遠大的理想,同時還能培養大學生的組織紀律性,提高綜合素質,增強國防觀念,促進德、智、體全面的發展,這對培養新世紀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大學生進行國防教育是引導大學生成才立事的一條重要途徑。學生通過軍事訓練,磨練了勇敢頑強、堅忍不拔、吃苦耐勞、不怕困難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培養了組織紀律性和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的集體主義精神,鍛煉和增強了學生的體魄,精神面貌與未經軍訓的學生相比有較大改觀,同時也促進了其他科學知識的學習。而且高校一般都采取了新生入學就接受軍訓,部隊嚴格的管理方法和令行禁止的作風為學校以后的管理和學習等工作打下了較好的基礎,這對于整頓校風、學風,整頓校園秩序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為我國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培養合格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高校國防教育發展,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
高校國防教育在思怒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其重要性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高防教育增強愛國主義意識,國防教育歸根到底是關于維護國家主權、國家安全和國家利益的教育。高校國防教育通過直接培育以愛國主義為主導、以國家防衛為中心的國防意識,使大學生做到自覺維護民族利益,保衛國家安全,防止外來侵略的目的。這些事關國家生死和民族存亡興衰的大事,最容易在青年大學生中引起強烈的心理共鳴,從而激發他們十分強烈的愛國熱情。
其次,國防教育有助于培養大學生集體主義和紀律觀念。集體主義是社會主義道德的基本原則,是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核心內容,同時它也要求每個集體成員應具有紀律觀念。大學生作為勤于思考、勇于開拓,但思想尚未完全成熟的年輕人,在社會生活中面對各種物質利益的誘惑和各類事件時,只有具備了集體主義的價值取向,具備了紀律的意識與觀念,才能正確解決好利益與道德、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個人與集體的矛盾關系。而高校國防教育中的軍事技能訓練就能特別強調團隊合作性與嚴格紀律性。這種直觀的教學方式,有助于大學生對集體主義精神和紀律觀念的感悟,使他們全面理解和把握集體主義的精神實質,貫徹紀律觀念的內涵。
最后,國防教育有助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大學生的成長階段,是學生確立正確的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時期。而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國防教育,以其強烈的思想性和特有的教育方式,使大學生在增強國防觀念的同時,思想政治素質也有了明顯提高,這為他們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培養大學生無私奉獻的價值觀。
參考文獻:
[1]盧晨泉.國防教育[M].大連:大連出版社,1988.
[2]宋時輪.中國軍事百科全書[M].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7.
[3]王道俊.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作者簡介:孟凡志(1970―),男,遼寧阜新人,在職研究生,遼寧工程技術大學軍事教學部講師,研究方向:軍事理論。
淺談軍事國防教育的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軍事國防教育的論文(2)





上一篇:國防教育與軍事訓練的結課論文
下一篇:軍事理論與國防教育的相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