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教育探析論文(2)
社區教育探析論文
社區教育探析論文篇二
《社區教育的時代價值新解》
摘 要:十七大報告中十分強調社區建設與社區教育,這為社區教育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依據。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我國社區教育必定有新的時代價值,比如對民主政治、和諧社會、終身教育、民生問題等的影響。
關鍵詞:社區教育;時代價值;民主政治;和諧社會;終身教育;民生
作者簡介:陳艷(1983―),女,漢族,四川省德陽市人,華東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主要從事成人教育與人力資源開發研究。
黨的十七大報告在“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這一項中首先提出“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其中不僅把社會建設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中的一個獨立目標,而且把教育放到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之首。這表示中國教育正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
教育的地位越來越高,在今天這個人們越來越需要教育的時代,全民學習、終身學習是我們的不懈追求。“發展遠程教育和繼續教育,建設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現代國民教育體系更加完善,終身教育體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創新人才培養水平明顯提高”,這些句子充分表明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的重要性。而如何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如何建設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
筆者認為,社區教育在其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社區教育是實現終身教育體系的重要依托,社區為全民的終身學習提供了平臺。本文將根據對黨的十七大報告相關內容的解讀,來探討社區教育的時代價值。
一、社區教育與民主政治建設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管理行政體制改革的重點就是強調在中央統籌下的地方自治,通過權力的下放更直接地做好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工作,建設服務型政府。那么,最直接地實現社會管理和服務工作的機構即社區。因此,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社區正在逐步成為“服務”的代名詞,社區要做好政府與人民群眾之間的溝通工作,社區要能代表政府的形象,但這種形象是一種服務的形象。
“發展基層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實的民主權利”,“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管理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實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對干部實行民主監督,是人民當家作主最有效、最廣泛的途徑,必須作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礎性工程重點推進。要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基層群眾自治機制,擴大基層群眾自治范圍,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鄉社區建設成為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文明祥和的社會生活共同體”。發展基層民主,通過社區建設、社區管理來帶動整個社會的建設與管理。社區作為社會建設、社會管理的一個平臺,是實現社會建設與管理的重要途徑。而社區教育又作為社區建設與管理的重要方式之一,由此凸顯了社區教育的價值――社區教育是推進社會建設與管理的有力武器。
(一)社區教育培養、加強社區基層干部的管理、服務意識和服務能力。
(二)社區教育培養、加強社區居民行使民主權利的意識。
(三)社區教育培養社區居民的“社區意識”與“公民意識”。
二、社區教育與和諧社會建設
“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貫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過程的長期歷史任務,是在發展的基礎上正確處理各種社會矛盾的歷史過程和社會結果。要通過發展增加社會物質財富、不斷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過發展保障社會公平正義、不斷促進社會和諧”。
“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和中華民族生存發展,必須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工業化、現代化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落實到每個單位、每個家庭。”
我國在社會不斷蓬勃發展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帶來了一些發展中的副產品,產生了諸多不和諧因子。比如,不斷膨脹的城市人口、農村剩余勞動力不斷涌入城市,形成流動人口浪潮;大部分城市將進入老齡化社會,人口老化日益嚴重;不合理的城市布局與窘迫的生存環境;人際關系的隔閡與淡化等等。由此看來,我國提出建設和諧社會就是指實現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人與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的和諧;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和諧;政府與民眾的和諧;城鄉的和諧等等。
然而,這一系列問題已經不能僅僅依賴協調管理為特性的社區組織形式以及學校教育來解決。國際國內社區教育實踐經驗已清楚地表明,只有實施面向社區成員,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原則的各種各樣的社區教育,才能滿足和解決人們各種各樣的教育需求和社會問題。就社區教育而言,構建和諧社會,應從以下幾方面體現它的價值:
(一)社區教育為建設和諧社區、和諧家庭提供理論與實踐支持。
(二)社區教育加強社區居民的和諧意識,包括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人與環境的和諧共處、個人自身的和諧心理等等。
(三)社區教育是政府與民眾之間的橋梁,協助政府做好和諧意識和和諧知識的宣傳工作,也幫助民眾解決實際的不和諧問題。
三、社區教育與終身教育體系的構建
“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全面改善人民生活?,F代國民教育體系更加完善,終身教育體系基本形成,全面受教育程度和創新人才培養水平明顯提高”。
某學者提出,“學校教育選擇適合教育的人,社區教育選擇適合人的教育”,這句話充分表明了社區教育的獨特性與優越性,社區教育在終身教育體系中的作用不言而喻。社區教育是構建終身教育體系的理想途徑之一,從幼兒教育到老年教育、文化教育到職業教育,社區教育在其中所作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一)社區教育實現學校教育與校外教育的銜接,拓寬全民學習時間與空間,創設新的學習環境。
(二)社區教育與企業教育的接軌,滿足成人的學習需求與學習方式。
(三)社區教育創設學習氛圍,培養社區居民的學習欲望、學習能力。
(四)社區教育開發不同的課程,滿足不同主體的學習需求,尤其是外來人口、失業、待業人口等等。
(五)社區教育推進教育的發展。社區教育的靈活性、適應性,在教育現代化、推進普通教育的進步與普及、發展高等教育并使更多的人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發展職業教育與培訓方面,已經顯示了其所具有的優勢。
總之,社區教育為人人都愿學、個個都會學、時時都能學、處處都有學創造了可能,體現了終身教育體系的特點。
四、社區教育與基本民生問題的解決
“社會就業更加充分。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數,絕對貧困現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社會管理體系更加健全”。“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
關于民生的問題一直是黨的十七大重要精神內涵,社區教育在其中可以做些什么呢?其實仔細想想,民生問題的解決大部分就是由社區機構來實施的,社區服務與管理的核心要務就是解決好社區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而民生問題并不是靠服務、管理就能完全解決好,最終需要教育,教育幫助居民自己做而不是社區幫助居民做。
(一)社區教育為社區居民提供基本生活常識、健康、養老相關知識的培訓。
(二)社區教育為農民工、流動人員等提供勞動力轉移培訓、創業培訓等。
(三)社區教育為下崗人員、待業人員、青少年等提供就業指導。
(四)社區教育培養社區居民健康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
對我國來說,社區教育是時代發展的產物,因此不同的時代背景它具有不同的時代價值。在當今的時代背景下,社區教育在社會發展、社區發展中具有以社區為依托,培養社區居民積極的價值觀、生活態度和道德規范,提高社區居民的整體素質和文化水平,建設良好的社區文化、培養社區意識、公民意識等主要功能。同時,社區教育作為教育的一部分,給教育帶來了新的生命力,社區教育將利用自己和它以外的整個社會的能量解構原來存在的一些東西,再重構一些新的東西,而這些新的東西將形成一個各種教育因素的集合體,實現教育與社會一體化,最終達到學習化社會的目標。
綜上所述,黨的十七大為我國的社區教育創造了新的契機,社區教育的時代價值不容低估,社區教育的前景無限美好!
參考文獻:
胡錦濤.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2007年10月15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0,17,24,20,20,23.
看過“社區教育探析論文”的人還看了:
1.社區教育淺析論文
2.淺析社區教育論文
3.社區教育淺談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