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教育技術分析論文(2)
現代教育技術分析論文篇二
《現代教育技術在職業教育中的運用管窺》
摘 要:高素質人才是社會發展、國家發展的軟實力,因此,如何優化職業教育便顯得極為重要與迫切――尤其是對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來說。而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現代教育技術在逐步成長,它帶來的優勢與沖擊也開始漸漸地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下面則是對現代教育技術在職業教育中的運用管窺。
關鍵詞:職業教育 現代教育技術 整合
職業教育是為培養高素質的職業人才而針對各行各業的就業者、從業者進行的職后培訓或職前教育,具有職業性、社會性和實踐性三個特點。而現代教育技術則通過充分利用現代教育理論和信息技術來使教學的各個方面達到最優,是促進職業教育發展與改革的重要力量。本文將從教育技術的三個方面――教學硬件、軟件和方法來做具體論述。
一、“硬件”部分在職業教育中的運用
1.計算機輔助教學。計算機輔助教學是指利用計算機的形式來完成教學過程,解決教學問題。它綜合應用超文本、知識庫、多媒體等計算機技術,彌補了傳統教學中教學情境單一、片面的不足,并提高了教學效率。同時,計算機輔助教學的課件還可以更為便捷地被學習者所利用,具有極大的靈活性與及時性。
其中,多媒體計算機教學集語言、聲音、圖形等多種媒體信息為一體,并綜合心理學、圖像處理、教育學、信息學等多種學科,在現在的職業教育中已經得到了廣泛的運用。通過發揮先進設備在職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多媒體教學不僅把多種媒體元素巧妙地揉和在一起從而提升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的感官效果并加強趣味性,還提供了一種更為靈活的多層次、多角度聯系的非線性化信息系統,為教學提供了更大的發展和想象空間。此外,教師對學生的引導作用和對教學進程的控制也可以在多媒體教學系統的條件下得到更好的優化。
2.計算機模擬教學。在計算機模擬教學中,強調“模擬”二字,通過利用計算機、虛擬現實仿真技術等多種技術來設置一個模擬情境,學習者可以利用該種方式在模擬情境中進行學習和實驗,并通過計算機對情境中的數據進行分析。比如在綜合化學實驗中,將反應過程、結果等進行生動形象表述的多媒體技術必然會為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模擬教學不僅可以為學習者提供更多的練習機會,還能有效地節省實習經費。同時,仿真的模擬環境還可以大大地加強學習者的學習興趣與動機,為職業教育的進行提供一個更好的內在動力。
二、“軟件”部分在職業教育中的運用
1.教學信息資源。教學信息資源是現代教育環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包括輔導材料、教學軟件及網站、網絡教學資源庫等多種表現形式。現代技術賦予了信息資源更為靈活的儲存方式,如數字化的儲存處理。
教學信息資源的合理利用與流動將會為職業教育的開展提供更好的交流平臺。例如,通過開展賽教、課件制作評比等活動,不僅可以提高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的積極性,推動教師們對現代教育技術的掌握與運用,還能將篩選的優秀教學資源進行分享,更好地促進教育工作的開展。
同時,在合理利用教學信息資源的過程中,也要對其進行良性的管理,如創建文件目錄、專題資源網站等,也可以將資源文件以數據庫的形式進行存儲。
2.教學人力資源。教學人力資源包括指導和參與教學工作的教師、小組和群體等人力集體,如教育技術專業人員、工程人員等。教學人力資源是職業教育工作中的軟實力,同時也類似于經濟學中的“可變成本”,是合理實施現代教育技術的重要保障。
教學人員的能動性參與是教育技術中的紐帶,無論是“硬件”設施還是教學設計,都需要教學人員的教學經驗與對教育的深刻理解。與其他的人類活動一樣,職業教育教學也需要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就要求教學人員能夠把理論性和實踐性的知識在教學中搭配使用,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比如可以通過將教學與生產實際相結合的方式來提高教學人員的實踐能力――在專業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中增加新技能,并安排教學人員深入社會對企業等機構進行調查研究。教學人員綜合素質的提高才能帶動教育質量的提高。
三、“方法”在職業教育中的運用
1.以“教”為主的教學設計。該種教學設計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通過對教學目標、內容、策略的合理運用與設計來進行教學,屬于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利用板書和其他的現代輔助設備來進行對教材的講授,屬于主動的施教者,比如教師可以通過靈活方便的計算機多畫面切換功能來進行課堂講授。但是,這種條件下學生的被動性較強,自主探索能力較差。
2.以“學”為主的教學設計。這種教學設計中,學習者是教學系統的中心,教師轉身成為“引導者”,以學習者為中心,從學習目標、學習任務等多個方面進行教學分析,并重視教學過程中的交互性,強調學習者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該種設計較第一種而言可以將職業能力更為有效地融合到教學過程中,更好地提升學習者的主動性及各方面能力。
3.“主導――主體”的教學設計。“主導――主體”教學設計將“教”與“學”相結合,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從而把前兩種教學設計的優勢巧妙地融合到一起,做到“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從而形成了較為理想的教學結構。比如,在教學活動中,通過情境的設置如“角色扮演”、“課堂討論”來把學生和老師的角色進行合理的分配,從而形成良好的課堂氛圍。
現代教育技術分析論文相關文章:
現代教育技術分析論文(2)





上一篇:幼兒消防安全教育探析論文
下一篇:消防安全教育論文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