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創新教育論文范本
創新教育是提高學生基本素質和實踐能力的重要方法,在英語教育中介入創新教育,有助于學生對英語文化的理解和英語運用能力的提升。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推薦的英語創新教育論文,希望大家喜歡!
英語創新教育論文篇一
《試論英語課的創新教育》
摘要:創新教育是提高學生基本素質和實踐能力的重要方法,在英語教學中介入創新教育,有助于學生對英語文化的理解和英語運用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英語教;創新教育;創新人才
21世紀的英語教學重在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如何適應時代需要,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是每一位教師都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1]。現結合英語學科的特點,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前提
轉變教育理念不是一個空泛的概念,它有著具體的內涵。廣大教師不僅要接受新的教育觀念,還需要進一步的感悟,把它轉化為教學行為。從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了學生全面、和諧發展的教育目標看[2],應包括以下幾點:
1.學生學習的性質應由接受性、繼承性轉變為探索性、創造性。
2.傳統教育中知識的學習是教育追求的目的,而在創新教育中知識由目的的因素變為過程因素或手段因素,知識不再是教育追求的目的,而是實現創新的手段。
3. 在教學內容上,要從單純的語言教學轉向既學語言,又學文化科技知識,培養人文精神。
4. 在教法上,不僅要研究教法,而且要研究學法,要以培養學生的創造素質為出發點,以便真正實現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目標。
二、營造民主、寬松的學習環境,是創新教育的保證
現代教學論研究表明,學生的學習心理發展存在著兩個相互作用的過程,一方面是感覺――思維――知覺、智慧過程,另一方面是感覺――情緒――意志、性格,后者是情感過程,二者密不可分[3]。以往的教學只重視前者,而忽視了后者,因此課堂失去了對學生的吸引,學生的學習是被動的。要培養創新型人才,就必須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落實到課堂就是要創造民主、寬松的學習氛圍,經常采用肯定性和激勵性的語言評價學生。如:你讀的非常流利,回答的很準確,別緊張,再想想等。同時,應把學生看成是一個發展中的人,由錯誤走向正確,從而不斷進步。
三、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協作精神,是創新教育的動力
教學過程既是認知過程,又是情感過程。這兩個過程相伴相隨,相輔相成。學生能夠的積極參與教學過程,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前提,是讓學生充分的體驗民主、自由的課程理念。教學中要注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創造的時間和空間[4]。如教授中職一年級的這一內容: I’m supposed to shake hands to do when you meet someone for the first time in China? What are you supposed to do when you meet someone for in Japan?等等。學生紛紛發言。如:We a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 in China. We a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 in America. We are supposed to bow in Japan.等。這樣學生們通過思考和討論,積極動腦,參與活動,既獲得了知識,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又了解了各國的見面禮儀,效果很好。
四、設疑布陣,激發求知欲,是創新教育的良好方法。
問題是教學活動的核心,沒有問題的存在,教學就無法進行,什么樣的問題決定什么樣的思考和行為。教學中教師要善于設疑,問題要能引起學生的質疑、探究、發現、激發求知欲,讓學生在質疑、探究、發現中獲得知識和經驗[5]。如教學What’s the we ather like?教師用圖片呈現三組詞:sun-sunny.,wind-windy,cloud―cloudy后,提問“Can you make a role out of the three words?”引發學生進行觀察、分析、尋找規律。學生發現規律后又呈現新詞snowy,foggy,rainy,問“Can you guess the Chinese meanings of them?”促使學生運用自己總結到的構詞規律來學習新的單詞,體現了“授人以漁”的學習理念。
五、重視學法指導,培養自習能力,是創新教育的關鍵。
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是優化教育的重要原則,新時代要求教學不僅要讓學生學會,更要會學,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教育家葉圣陶說:教是為了不教,不教是為了養成學生有一定的自習能力。充分說明了這個道理。因此,教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自習能力,是創新教學的關鍵。
六、因材施教是培養創新人才的法寶。
創新是人人都有的。教師在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增進每個學生的自信心。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切實做好如下工作:一是要愛“優生”的同時更愛“差生”。讓每個學生抬起頭來走路。二是要因材施教,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給予分別對待、要求和指導,以求得全體學生都有施展才能的“用武之地”。教育學生不因為成功而洋洋得意,不因受挫而灰心喪氣,始終對成功充滿信心。
創新教育是時代賦予每個教師的重任,也是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新世紀人才的需要,這是一個偉大的工程,需要廣大家教育工作者通力合作,獻計獻策,我愿與大家進行探討,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外語教育學》章兼中主編 浙江教育出版社。
[2] 《素質教育叢書 創造力與創造方法》劉以林主編 花藝出版社
[3] 《心理學教程》郭亨杰 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4] 婁玉娟 在英語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的幾點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 2003(5)
[5] 圖亞 英語課堂教學中如何實施創新教育 [J]科技創新 2009 (7)
(作者單位:陜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英語創新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