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管理論文范文2017年
護理管理論文范文2017年
護理管理是現代醫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護理效率,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了護理管理論文范文,有興趣的親可以來閱讀一下!
護理管理論文范文篇一
我國護理管理研究綜述
摘要: 護理管理是現代醫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現代醫學的不斷進步,護理模式也發生了重要的改變。科學有效的護理管理能夠大大縮短管理時間,提高護理效率,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本文探討新時期的護理管理工作問題,希望對實踐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 護理管理學 護理質量管理 護理信息管理
護理管理學是管理的科學理論在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是一門專業領域的管理學,能夠更加高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財力等組織資源,在護理管理人員充分發揮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等管理職能的基礎上,提高護理組織功效。加強護理管理水平、提高護理人員的服務質量及患者滿意度,是醫院工作的主要目標。在我國的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中,“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已經展開,其注重的是患者能夠得到優質、安全、滿意的護理。所以,加強護理管理工作有著深遠的意義。
1.護理質量管理
護理質量管理是按照護理質量形成的過程和規律,對構成護理質量的各要素進行計劃、組織、協調和控制,以保證服務質量達標、滿足和超越服務對象需要的活動過程[1]。
1.1護理質量管理組織。
國外某些醫院有設有專門的質量評價組織,比如護理質量保證委員會。委員會由行政管理人員、護理監督指導人員、護士長、護理教育工作者、護士代表等組成,致力于長年定期對護理服務質量的評審[2]。我國綜合性三級醫院通過建立質量控制網絡,并通過自查、抽查、普查進行前饋質量控制、環節中的交叉控制、終末全面控制,取得較好的護理質量控制效果[3]。
1.2護理質量管理的基本原則。
護理質量管理的基本原則有以患者為中心的原則:患者是護理服務的主體,是醫院生存的基礎,所以護理管理質量的控制應以患者需求為中心;全員參與原則:各級護理人員和全體的醫務一線工作者的服務態度直接決定著服務的質量;護理質量標準化原則:標準化的護理操作,有助于提高護理服務的水平,使護理人員,有據可依,有章可循;持續改進原則:開拓創新,采用科學有效的管理理論,在實踐中不斷提高整體的服務質量。
1.3護理質量評價標準和指標。
我國正式頒布的護理質量國家標準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管理辦法》,由衛生部于1989年頒布的《綜合醫院分級管理標準(試行草案)》及在2005年頒布的《醫院管理評價指南(試行)》。在標準中強調護理質量與安全,對有效評價護理服務質量起重要作用。另外地方醫療組織也建立一些護理評價的標準,有利于根據地方特點提高護理服務質量。例如。受北京市衛生局委托,中華醫學會為其制定了《北京地區醫院評審標準》[5],該標準對其他地區制定質量評價指標有指導意義[6]。
1.4護理質量管理方法。
由美國科學家Edwards Deming提出的PDCA循環是護理質量管理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方法。PDCA是英文Plan,Do,Check,Action的縮寫,質量管理的客觀規律在PDCA循環中得到體現。
PDCA循環工作程序如下圖所示,各項工作有整體性和連續性的特點。在循環中,每一次的循環都是一次質量的上升,也體現了持續改進的原則。通過實施PDCA循環,護理工作者可以在實踐中應用科學的方法去主動尋找并解決問題,以獲得更好的服務效果。
1.5護理質量缺陷管理。
各種不符合護理質量標準的現象和結果都屬于護理質量缺陷,護理質量缺陷是引發醫療糾紛的重要原因。在護理質量缺陷管理中應做到防患于未然,加強服務質量監管之外,做好風險管理、提高醫務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改善醫療服務態度。護理人員和患者或家屬缺乏溝通也是導致糾紛的重要原因。報道顯示,由于護患溝通缺乏,醫患關系緊張所導致的糾紛占總量的三分之二[7]。也可通過完善相關的規章制度,制作標準化的操作流程,制備健全的應急預案等方式預防護理質量缺陷的發生。
1.6護理質量評價。
護理質量評價由要素質量評價、環節質量評價和終末質量評價組成。我國的護理質量評價內容主要是常見具體的護理指標,對基礎護理質量和終末質量的評價更加偏重。常用的指標有患者所處環境是否合格、消毒隔離管理合格率、護理表格書寫情況、器械是否處于正常工作狀態、對患者的管理水平、護理報告和記錄情況、基礎護理合格率等。
2.護理信息管理
現代化的護理信息管理系統能夠大大簡化醫院患者管理的程序,減少了大量收賬、記賬等工作,節約大量的工作時間。護理信息管理系統主要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住院患者信息管理系統:系統為患者辦理入院手續,醫院藥房、病案室、收費處、統計室等部門共享系統信息,有利于患者的動態管理,節約管理時間和成本,提高護理效率;住院患者醫囑處理系統:系統由醫生終端錄入醫囑,由護士站終端顯示,還具有藥費自動劃價,住院費自動收取等功能。其他還有住院患者藥物管理、住院患者費用管理、手術患者信息管理、護理排班信息等系統應用于護理信息管理中。
3.結語
當前,我國的護理管理還處于發展階段,現有體制建設還不健全,有待進一步提高。醫療糾紛也時常發生,導致醫患關系緊張,信任度降低。首先,現有的護理質量標準在全國范圍內未得到系統、有效的統一,部分指標欠科學,不能全面、客觀地反映臨床護理工作,缺少護理人員對患者心理的護理等指標。其次,評價指標多數是具體的技術指標,缺乏對患者健康狀態的關心,使護理質量評價強調細節,忽視內涵,強調具體技術規范操作,忽視患者身心護理,這有悖于“以患者為中心”的原則。此外,現代化的護理信息管理系統有助于醫院管理人員實現現代化的醫院管理,有效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效率。
參考文獻:
[1]陳宜剛,于有江等.護理管理學[M].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2010.
[2]Hussein A T.A ten—step process to develop case management plans[J].Nurs Case Manag,1996,1(3):112—121.
[3]朱新青,陳照坤,梁雁芳.臨床護理質量控制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護理管理,2006,6(9):31—33.
[4]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醫院管理評價指南(試行)[EB/OL].[2010—05—12].
[5]成翼娟,馮先瓊,宋錦平,等.護理質量評價標準的研究[J].中國護理管理,2005,5(4):26—28.
[6]我國護理質量管理研究進展.
[7]王曉紅,李明鳳,廖雪華.急診病人告知程序探討[J].華西醫學,2008,23(1):143—144.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護理管理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