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是什么季節_應該怎么養生
白露是什么季節_應該怎么養生知識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更是干支歷申月的結束以及酉月的起始。那么究竟白露是什么季節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白露的季節知識,歡迎大家閱讀。
按照四季二十四節氣劃分,節氣白露屬于秋季。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八月節……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天氣漸轉涼,會在清晨時分發現地面和葉子上有許多露珠,這是因夜晚水汽凝結在上面,故名。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
此時,我國北方地區降水明顯減少,秋高氣爽,比較干燥。長江中下游地區在此時期,第一場秋雨往往可以緩解前期的缺水情況,但是如果冷空氣與臺風相會,或冷暖空氣勢均力敵,雙方較量進退維艱時,形成的暴雨或低溫連陰雨對秋季作物生長不利。西南地區東部、華南和華西地區也往往出現連陰雨天氣。東南沿海,特別是華南沿海還可能會有熱帶天氣系統(臺風)造成的大暴雨。
進入秋季,我國大部地區的天氣通常是風和日麗,秋高氣爽。可是我國西部地區卻常常是細雨霏霏,陰雨綿綿。四川、貴州兩省的一些地方更有“天無三日晴”之稱。
白露時節,支氣管哮喘發病率很高,因此要做好預防工作。此時秋高氣爽,正是人們外出旅游的大好時光。但是,常有不少游客在旅游期間出現類似“感冒”的癥狀,其實不一定是“感冒”,可能是“花粉熱”。“花粉熱”的發病有兩個基本因素:一個是人體體質的過敏,另一個是不止一次地接觸和吸入外界的過敏原。此節氣的養生重點是加強身體鍛煉,注意早晚不要受涼,對過敏性疾病積極預防。
白露時節要防止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氣管病的發生。特別是因體質過敏而引發上述疾病的患者,在飲食調節上更要慎重,平時要少吃或不吃魚蝦海腥、生冷炙燴腌菜和辛辣酸咸甘肥的食物。在白露一節氣中要預防秋燥,燥邪傷人,容易耗人津液,而出現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結、皮膚干裂等癥狀。
勿露體膚,早晚添衣
俗語云“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白露節氣后,早晚溫差較大容易誘發傷風感冒或導致舊病復發。白露過后不能再像夏天一樣赤膊露身了,人們應選擇穿上寬緊適度的秋裝,不露臍、露背、露腿,面料以純絲、純棉或混紡為好,防涼又止燥。晚上睡覺應撤去涼席,蓋上被子,注意腹部保暖。
適當秋凍,不生雜病
“春捂秋凍”是一條經典的養生保健要訣。當然,秋凍并非人人皆宜,要根據個人體質,適當秋凍。老人、小孩、慢性病患者等免疫力低的人群,要注意不要“秋凍”過度而導致生病。
早臥早起,動靜結合
白露節氣起居應做到早睡早起。“早睡”可調養人體中的陽氣,“早起”則可使肺氣得以舒展,可防止收斂太多。
在情緒上,人們容易因為秋悲所感傷,所以要收斂神氣而不外露、寧靜神志而順應秋氣,堅持站樁、打坐,保持內心寧靜,可減緩秋季肅殺之氣對精神的影響;而秋天氣候宜人,又是一年中難得鍛煉身體的好季節,可多進行戶外活動,適當的身體鍛煉,做到動靜和諧。
白露是什么季節相關文章:
★ 白露養生飲食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