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醫保報銷規定
北京醫保報銷規定
據了解,全國很多地區的醫保機構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主要城市設有醫保代理機構或人員。這種協辦機制也得到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的肯定和推廣。下面學習啦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北京醫保報銷規定。
北京醫保報銷標準2017
一、2017年北京醫療保險報銷標準比例范圍
北京市人力社保局、財政局1月13日發布《關于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有關問題的通知》,從2017年1月1日起,新農合及城鎮居民醫保參保人員,在基本醫保報銷后,個人自付醫療費用超過上一年度北京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部分,5萬元以內的大病保險報銷比例由50%提高到60%,5萬元以上的大病保險報銷比例由60%提高到70%。同時,城鎮居民醫保門診封頂線由2000元統一到3000元、住院封頂線由17萬元統一到18萬元。
二、北京醫療保險的新政策:
昨日起,京冀兩地首次開通了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兩地選定位于河北燕郊的燕達醫院作為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的醫院,在醫保系統互聯互通的基礎上,燕郊居住的北京參保人員辦理異地安置在燕達醫院手續后,可在此持社保卡實現就醫直接結算。
昨日記者在醫院現場目睹了首個居住在燕郊的北京市民姜大爺在此就診刷卡取藥的過程。
三、北京參保人員就診享受北京報銷政策
隨著昨日首個北京參保人員在燕達醫院刷卡就診實現異地醫保直接結算開始,未來,只要是北京醫保的參保人員,辦理異地安置在燕達醫院手續后,在此就診都可以按照北京的報銷政策進行就醫直接結算,包括醫保報銷目錄、報銷比例等都與在北京的醫院就診一致。據悉,這項政策將惠及數十萬在燕郊居住的“北京人”。
北京市人社局副巡視員徐仁忠介紹,這項政策不但方便北京參保人員就近就醫,讓他們享受持卡結算的便利性,同時為支持北京朝陽、天壇等醫院與燕達醫院合作辦醫,讓周邊地區享受到北京的醫療資源。此外,這也有助于緩解北京看病集中的問題,推動京冀基本醫療保險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工作。
四、京津冀今年有望實現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昨日在燕達醫院,北京市醫保中心與河北省醫保局簽署了醫保監管委托協議。據北京市人社局相關人員介紹,由于北京與河北兩地的醫療保險在統籌層次、報銷標準、物價項目和收費票據等方面均存在差異,實現異地就醫持卡直接結算存在諸多困難,基金跨省監管存在難度。
北京市與河北省兩地社保部門就物價規定、收費票據等問題,反復溝通。最終燕達醫院與北京醫保系統順利聯通,做到了持卡就醫直接結算。為確保醫保基金安全,兩地社保部門簽署協議,對燕達醫院相關工作開展聯合監管。
據悉,下一步,北京市人力社保部門將在國家異地就醫結算大平臺上,推進京津冀整體聯動,在全國率先實現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按照國家部署,京津冀三地實現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實現。
北京補充醫療保險報銷范圍及政策解讀
北京補充醫療保險報銷范圍
補充醫療保險的報銷范圍及內容與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的規定完全相同。參保人的醫療支出應當符合本市規定的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診療目錄以及服務項目目錄。基本醫療規定的自費項目或自負部分補充醫療保險亦不予報銷。
1、參保人門(急)診、住院醫療費用經基本醫療保險和(或)大額醫療互助基金報銷后,由補充醫療保險按與用人單位合同約定的補充醫療保險方案所述報銷比例、免賠、限額等標準報銷。
2、根據與用人單位的合同約定,女員工符合國家、政府有關計劃生育規定的生育費用(包括:普通住院費、檢查費、手術費、接生費、藥費等,其中自費藥品、自費項目除外),按照北京市生育保險和其它相關規定報銷,生育保險和補充醫療保險合計報銷限額為8000元(合同另有約定報銷限額的按約定辦理)。
3、根據與用人單位的合同約定,參保人有符合國家計劃生育規定且具有中國國籍的18周歲以下獨生子女(包括雙胞胎或多胞胎), 醫療費用按50%的比例報銷,報銷項目和上限額度根據合同約定執行。子女需在區縣(二級)以上醫院或公立兒童醫院就醫,參加北京市學生兒童大病醫療保險的子女,住院醫療費用需經北京市學生兒童大病醫療保險結算完畢后再由補充醫療報銷。
北京補充醫療保險報銷比例
1、補充醫療保險報銷的原則就是社保沒有報銷的那部分再從補充醫療中報銷。比如,門診1800以內部分及1800以上社保報銷比例以外的部分、住院1300以內的部分及1300以上社保報銷比例以外的部分。
2、補充醫療能報銷多少是根據單位自己選擇而定的,比如,門診單位可以選擇在社保報銷以外在報銷60%、或80%甚至可以選擇90%等等,住院也一樣,可以選擇在申報報銷以后再報銷90%、95%等等,這而比例在投保時進行選擇。
猜你感興趣:
1.北京最新醫保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