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醫改新政策
關于醫改,相信大家是非常關注的問題,關于醫改出臺的政策有哪些是值得關注的焦點。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2017年醫改新政策,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2017年醫改新政策
第一、推廣醫療改革經驗
《通知》中第一項就要求貫徹落實中辦、國辦轉發《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關于進一步推廣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經驗的若干意見》(廳字〔2016〕36號),學習先進經驗,結合地方實際大膽探索創新,推動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向縱深發展。
也就是說各地要學習典型醫改試點經驗,進行推廣,在這里給大家簡單復習下《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關于進一步推廣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經驗的若干意見》所涉及的8項典型經驗:
1.深化醫改工作由地方各級黨政一把手負責
2.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提高醫務服務費
3.規范診療行為,嚴格控制公立醫院規模過快增長
4.全面推進支付方式改革,推行以按病種付費為主
5.落實公立醫院運營自主權,各級行政主管部門從直接管理公立醫院轉變為行業管理
6.確定公立醫院編制總量,逐步實行備案制
7.提高醫務人員薪酬,基層醫療機構可將收支結余作為員工獎金
8,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和醫療聯合體為重要抓手,加快分級診療制度建設
第二、2017年全國公立醫院醫療費用平均增長幅度控制在10%以下
下面這一點將是醫院管理者的痛了,2017要限制公立醫院醫療費用的增長。為了貫徹落實《關于控制公立醫院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的若干意見》(國衛體改發〔2015〕89號),2017年全國公立醫院醫療費用平均增長幅度控制在10%以下。各省(區、市)設定2017年度醫療費用增長控制目標,結合實際分解到各地市、縣(市)和公立醫院,并于5月15日前報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局備案。國家將對2016年各省(區、市)公立醫院醫療費用增長情況進行排名和通報。
排名!排名!排名!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如果醫院醫療費用增長過快,排名靠前,那很可能就被通報了。雖然醫療費用不能長的太快,但醫院員工工資還得漲,醫院也是很艱難。
第三,9月30日前,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取消藥品加成
這點就不多說了,此前發改委也已經透漏了9月底前所有公立醫院要實施藥品零差率,而此次紅頭文件已經坐實了這一說法,《通知》中提到:9月30日前,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所有公立醫院全部取消藥品加成(中藥飲片除外)。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局屬(管)醫院全部參加屬地公立醫院綜合改革。
第四,7月31日前,所有地市出臺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實施方案
為了能讓頂層設計順利的在全國各地實施起來,《通知》要求7月31日前,所有地市出臺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實施方案;制訂任務明確、路線清晰、措施有力、分工具體的實施方案,確保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平穩有序推進。并要求實施方案印發后,于7月31日前報國家衛生計生委備案。
第五,試點公立醫院藥占比總體下降到30%左右
截止到2016年5月,衛計委已經下發了共四批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名單,此次《通知》也對這些試點城市的藥占比、耗材比做了指標規定。
《通知》要求,到2017年底,前4批試點城市公立醫院藥占比(不含中藥飲片)總體下降到30%左右;百元醫療收入(不含藥品收入)中消耗的衛生材料降到20元以下;實行按病種收付費的病種不少于100個;預約轉診占公立醫院門診就診量的比例要提高到20%以上;區域內所有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和80%以上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區域人口健康信息平臺對接;60%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上級醫院建立遠程醫療信息系統。
當然,試點省市醫院的藥占比,也是一個政策的風向標,其他醫院也要逐漸向這個指標靠近,否則當規定下來,“急剎車”會產生陣痛的。
第六,拓展深化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
進一步總結提煉推廣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示范縣(市)經驗,積極推進縣域醫療服務共同體建設。到2017年底,全面實行以按病種付費為主,按人頭付費、按床日付費等復合型付費方式,探索符合中醫藥特點的支付方式,鼓勵中醫藥服務提供和使用;縣級公立醫院門診、住院患者人均費用和總收入增幅下降,醫療服務收入(不含藥品、耗材、檢查、化驗收入)占業務收入比重提升,自付醫療費用占總醫療費用比例下降。
第七,“建立任務臺賬”,每月報送醫改進度,延遲改革者約談
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各級衛生計生、財政部門要發揮牽頭作用,各級醫改辦要發揮統籌協調作用,建立任務臺賬,明確時間表、路線圖,把責任壓實、要求提實、考核抓實。
國務院醫改辦對有時間節點和指標要求的改革任務建立《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部分重點任務臺賬》(見附件),各省(區、市)醫改辦于每月15日前報送上月進展。國務院醫改辦將開展專項督導檢查,按月通報各地進展,對工作滯后、延遲改革的城市進行約談。
通過《通知》我們可以看到國家今年對醫療改革抓的甚緊,各地要上報改革計劃,每月還得上報改革進程,執行不力的還得被處罰,所以醫院承受的壓力一定巨大,但無論醫療費用增長、藥占比、耗材比還是其他壓力,這些壓力從醫院劃分到科室,最終還是由我們下面的醫務人員來承擔,今年大家有得忙了。
明確2017年醫改四個發力點
4月18日,國務院批轉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2017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的通知(國發〔2017〕27號,以下簡稱《意見》)公布。《意見》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做出了以下4方面的具體安排。
一是《意見》明確繼續堅持宏觀政策要穩、產業政策要準、微觀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實、社會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思路,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實現共享發展。加快教育、醫藥衛生、文化、社會治理等領域改革,織密扎牢民生保障網,進一步提高社會事業和公共服務供給質量和水平,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這一思路決定了不管經濟有多大困難,國家對醫改的投入不會縮水。
二是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將繼續推進,堅定不移。主要內容是“全面推開城市公立醫院醫藥價格改革”,同時要進一步深入開展按病種收費工作,而且將它作為有效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上漲的主要抓手。盡管價格改革始終是醫改的牛鼻子,但由于其非常敏感,新醫改實施多年一直少有涉及,今年看來是必須有大動作了。
三是醫養結合將被作為多層次養老服務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一環。《意見》指出,要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推進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建立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結合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提高養老服務質量。這一政策的持續發力,必將為社會資本注入新動力。
四是繼續傾力深化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改革。《意見》指出,一要全面推開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集中力量完成以下項3改革任務:①全部取消藥品加成,②推進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③推進公立醫院人事制度改革,創新機構編制管理,建立以公益性為導向的考核評價機制,開展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試點。
二要進一步推進全民醫保制度建設。主要有以下6項任務:①健全醫療保險穩定可持續籌資和報銷比例調整機制,②提高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同步提高個人繳費標準,擴大用藥保障范圍。③改進個人賬戶,開展門診統籌。④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推進基本醫保全國聯網和異地就醫結算,基本實現異地安置退休人員和符合規定的轉診人員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⑤繼續推進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整合和政策統一。⑥開展生育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合并實施試點。
三要繼續深化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在85%以上的地市開展分級診療試點和家庭簽約服務,全面啟動多種形式的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
四要進一步改革完善藥品生產流通使用政策,逐步推行公立醫療機構藥品采購“兩票制”。深化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
五要出臺支持社會力量提供多層次多樣化醫療服務的政策措施。
2017年醫改新政策相關文章:
2017年醫改新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