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扭傷是怎么回事 引起關節扭傷的四大原因
關節扭傷常常是外力造成的,可引發一系列骨科疾病。下面學習啦小編分享了引起關節扭傷的四大原因,希望能幫助到你。
引起關節扭傷的四大原因
1、關節損傷
如膝關節韌帶損傷、脂肪墊損傷、半月板損傷、創傷性滑膜炎、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等都會引起膝關節疼痛。
2、退行性病變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各器官功能逐漸減退,關節腔粘液分泌減少,關節軟骨干燥,逐漸磨損、變薄,關節骨質增生加之關節周圍肌肉生理性萎縮,韌帶彈性減弱,膝關節活動能力逐漸減退。年齡增大,骨量減少,骨質疏松。單位面積上承載能力下降,從而導致的退變。
3、負重及高強度運動
膝關節是人體關節中最大的關節,它負擔著全身的重量,在運動和工作時要承受比全身大幾倍的重量,超負荷工作,運動員超負荷訓練,使關節過度損耗;體型肥胖者,體重超重者,膝關節則負擔更重。
4、風、寒、濕、邪侵襲
由于膝部的血循環較差,易受風濕寒邪侵襲,乃至傷及膝關節。如涉深水、運動后沖涼、久坐久臥濕地、漁民海上作業、農民在大棚內長時間工作、在冷庫工作者缺乏防護、軍人在雪地站崗執勤、騎摩托車冷風吹至關節處、女同志冬季穿短裙或經期產后下肢受寒等都容易受風寒侵襲而患病。
關節扭傷處理:先冷后熱
辨扭傷程度看癥狀
關節扭傷后,受傷部位常有運動功能的改變,總體上會出現四種情況:
1、疼痛:扭傷部位出現脹痛、熱痛、撕裂樣疼痛,局部肌肉有壓痛,活動時疼痛加劇。
2、腫脹:關節扭傷部位出現不同程度腫脹,肌肉拉傷則腫脹不明顯。
3、瘀血:扭傷部位出現不同程度瘀血,表現為局部青紫或紅紫,常圍繞受傷關節。
4、運動障礙:傷側下肢常因疼痛而不能觸地;腰部扭傷的傷員常不能做扭轉動作。
緊急救治五大步
發生關節扭傷之后,受傷部位會發生炎性反應,如果處理得當,受傷組織可以自行修復,恢復運動功能。牢記五大急救步驟,能幫助你正確處理關節扭傷:
1、停運動扭傷之后立即停止運動,坐下或躺下休息,將扭傷部位的衣物或鞋帶松解。
2、急固定用夾板固定受傷部位,或者用布條、繃帶包裹、固定傷處。
3、先冷敷用冰水或冰袋冷敷傷處,持續15~20分鐘,在24小時內間隔冷敷3~5次。
4、后熱敷或噴灑藥物在受傷24小時后,可噴灑止痛、活血化瘀的氣霧藥品或熱敷。
5、抬肢體堅持睡覺時抬高受傷肢體一周左右,可以減少滲出與出血,緩解腫脹等癥狀。
特別注意:先冷后熱
①受傷痊愈前不要繼續運動,不要用力按摩、搓揉,以免加重損傷或造成陳舊性傷害,使關節扭傷反復發作。
②受傷24小時內冷敷,可減緩炎性滲出,有利于控制腫脹;之后轉為熱敷,加速血液循環。二者切不可顛倒,否則會加劇炎性滲出,導致劇烈腫脹,而且傷處恢復較慢。
小關節扭傷的急救處置
關節韌帶扭傷后,局部腫脹、疼痛、壓痛,有皮下出血的可看見青紫區。
早期正確處理關節韌帶扭傷非常重要。因為韌帶組織不易再生恢復,如果處理不當或誤診而轉成慢性疾病,可能遺留功能障礙,且以后易再次扭傷。
急性損傷發生后,應立即停止活動,以減少出血。立刻用冷水沖損傷部位或用冰塊冷敷局部以達到止血的目的。然后覆蓋繃帶加壓包扎防止腫脹。韌帶完全斷裂或懷疑并發骨折的,在加壓包扎后必須請醫生進一步檢查和治療。經過24~48小時后,損傷部位的內出血已停止,這時可用溫熱毛巾熱敷或按摩以消腫和促進血液吸收。在進行溫熱敷時,溫度不要太高,時間不宜太長,按摩時也不宜太重,以免加重滲出、水腫或發生再出血。為了促進關節功能的恢復,應注意動靜結合,在沒有疼痛感覺的前提下進行早期活動。基本痊愈后,應加強關節周圍肌肉的力量練習,提高關節的相對穩定性。
猜你喜歡:
5.腰閃是什么原因
關節扭傷是怎么回事 引起關節扭傷的四大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