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五單元測試卷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五單元測試卷可打印
試卷是命題者按照一定的考核目的編寫出來的。那么關于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數學試卷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準備的一些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五單元測試卷,僅供參考。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五單元測試卷
一、請你來當小裁判。
1、270里面有90個30。(×)
2、408÷68的商是一位數。(√)
3、甲數除以乙數商15;如果甲數和乙數都擴大3倍,商就是45.(×)
4、1520÷50=30……2(×)
5、被除數末尾有零,商的末尾一定也有零。(×)
6、因為78÷6=13,所以7800÷600=1300。(×)
7、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數不變,除數乘18,商就應除以18,。(√)
8、甲數÷乙數=21.......21,乙數最小是20。(×)
9、在630÷72≈9中,商9比準確值大了。(√)
二、填空
1、兩位數除三位數,商可能是(一)位數,也可能是(兩)位數。
2、除數乘6,要使商不變,被除數應(乘6)
3、在有余數的除法算式中,余數必須比除數(小)
4、□56÷36,如果商是兩位數,□里最小能填(4),如果商是一位數,□里最大能填(3)。
5、540里面有(9)個60
6、計算350÷68,可以把68看做(70)來試商。
7、400個月=(33)年(4)個月
三、用心選一選。
1、被除數除以10,除數(B),商才能不變。
A、乘以10B、除以10C、不變
2、根據42÷7=6可以知道84÷14=(A)
A、6B、12C、60
3、60×□<492,□里最大能填(B)。
A、7B、8C、9
4、□46÷73,如果商是兩位數,□里最小填(B)。
A、5B、7C、9
5、爺爺今年91歲,小麗今年13歲,爺爺的年齡是小麗的(C)倍。
A、5B、6C、7
四、計算下面各題。(12分)
1、890÷27,應把27看作()來試商,商是()位數。
2.216÷31,應把31看作()來試商,商最高位在()位。
3、625是25的()倍,()的21倍是420。
四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歸納
第一單元 【大數的認識】
1. 10個一萬是十萬,10個十萬是一百萬,10個一百萬是一千萬,10個一千萬是一億。
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十”,這種計數方法叫做十進制計數法。
特別注意:計數單位與數位的區別。
計數單位
數字表示
2、多位數的讀法:
①、從高位數讀起,一級一級往下讀。
②、萬級的數要按照個級的數的讀法來讀,再在后面加一個萬字。
③、每級末尾不管有幾個零都不讀,其他數位有一個“零”或連續幾個“零”,都只讀一個“零”。
3、多位數的寫法
小結:①、從高級寫起,一級一級往下寫。
②、當哪一位上一個計數單位也沒有,就在哪一位上寫0。
特別注意:多位數的讀寫都先劃上分級線。
4、多位數的大小比較:
小結:①、位數多的時候,這個數就比較大。
②、當這兩個數位數相同的時候,就從最高位開始比,哪個數位上的數大,這個數就大。
5、“萬”“億”作單位的數:
有時候,為了讀寫方便,我們把整萬(億)的數改寫成有“萬”(億)做單位的數。
方法概括:分級、去0,寫萬(寫億)
6、求近似數:
這種求近似數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還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數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還是等于或大于5。
方法概括:分級、去尾、四舍五入約
近似數的取值范圍:近似數+4999(最大)
近似數—5000(最小)
7、表示物體個數的數:0、1、2、3、4、5、6 …….叫自然數一個物體也沒有:用0來表示。0也是自然數。最小的自然數是0,沒有最大的自然數,自然數的個數是無限的。
8、計算工具的認識:算盤,計算器
9、測量得到的數都是近似數,數出來的數都是準確數
第二單元 【角的度量】
1、直線、射線、角
沒有端點,可以向兩端無限延伸,這種線叫直線。
只有一個端點,向一端無限延伸,這種線叫射線。
直線、射線與線段有什么聯系和區別?
①、直線和射線都可以無限延伸,因此無法量出長短。
②、線段可以量出長度。
③、線段有兩個端點,直線沒有端點,射線只有一個端點。
2、角的計量單位是“度”,用符號“°”表示。把半圓平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對的、角的大小是l度。記做1°
3、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畫出的長短沒關系。角的大小要看兩條邊叉開的大小,叉開得越大,角越大。
4、小于90°的角叫做銳角
直角=90°,
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鈍角,
平角=180°=2個直角,周角=360°=2個平角=4個平角
特別注意:因為直線射線都無法度量,所以在判斷題中,與直線射線比較長短的都是錯誤的。
平行四邊形對角相等,鄰角和等于180°,只需要量一個角的度數,就可以知道其他幾個角的度數,
5、角的個數=n×(n-1)÷2
n為邊的條數。數線段的方法也如此。
6、75度=45度+30度
15度=60度-45度=45度-30度
120度=30度+90度
150度=60度+90度
135度=90度+45度
第三單元 【三位數乘兩位數】
速度×時間=路程
單價×數量=總價
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
路程÷時間=速度
總價÷單價=數量
工作總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
路程÷速度=時間
總價÷數量=單價
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
積的變化規律: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或除以幾,積也乘或除以幾(零除外)
一個因數乘幾,另一個因數除以幾,積不變(零除外)。
兩位數乘三位數,積最多五位數,最少四位數
估算原則:便于口算、接近準確數、能解決實際問題(估大或估小)
第四單元 【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1、直線外一點到直線所畫的垂直線段最短;這點到這條直線的垂足之間的長度叫距離。
2、兩條平行線之間的距離處處相等。
3、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有無數條高,平行四邊形不是軸對稱圖形。
4、一個平行四邊形在拉動過程中,面積變化,高變化,周長不變。平行四邊形具有易變性。
5、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梯形。
當梯形的兩條腰相等時,這兩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等腰梯形是軸對稱圖形。
四個角都是直角的四邊形叫長方形。
四個角都是直角,并且四條邊都相等的四邊形叫正方形。
5、畫高:
從平行四邊形一條邊上的一點到對邊引一條垂線,這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平行四邊形的高。垂足所在的邊叫做平行四邊形的底。
當梯形的兩條腰相等時,這兩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特別注意:畫高時,請注意;虛線、垂直標記、和名稱
第五單元 【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
除數是兩位數除法:先看被除數的前兩位,如果前兩位數不夠除,就看被除數的前三位數;
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就把商在哪一位上面;
每求出一位商,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商的變化規律:
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或除以一個相同的數(零除外),商不變。但是余數也要同時乘或除以一個相同的數
第六單元 【統計】
第七單元 【數學廣角】
目標:通過觀察、操作、實驗、推理、交流,從數學的角度尋找解決問題的最優方案和策略。
1、烙餅類問題策略:
餅個數×2÷同時可以烙的個數=需要烙多少次
需要烙多少次×每一面的時間=至少需要的時間
2、沏茶類問題策略:首先要明確沏茶的大致順序,也就是說哪些事情要先做,然后再考慮還有哪些事情可以同時做,能同時做的事盡量同時做,這樣才能節省時間。
3、排隊論問題策略:依次從等候時間較少的事情做起,就能使總的等候時間最少。
4、“田忌賽馬”問題策略:田忌用下等馬對齊王的上等馬,用上等馬對齊王的中等馬,用中等馬對齊王的下等馬。三場兩勝,田忌勝出。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一、班級情況分析。
四年級(3)班有學生43人,其中大部分學生是少數民族黎族生和難僑的學生,學生學習成績較差,上課不認真聽講、不,能認真完成作業,對于他們來說,學習是一件難的事情,有一些學生上課紀律欠缺,他們上課不愿意動腦,不舉手發言,作業質量也不盡如人意,成為班級中的后進生,對于這些學生,改正他們不良的學習習慣是關鍵問題。
本班學生對于上學期的知識掌握尚可,同時也存在著個別人計算不過關、走進生活題說理不清、變化題不懂思考方法等問題。通過本冊知識的學習,鍛煉他們的思維、口頭敘述的能力、動手操作的能力是一個重要學習的時刻。
二、教學要求。
1、經歷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筆算方法的探索過程,掌握試商和調商的方法,能正確地進行筆算;能判斷三位數除以兩位數商是幾位數,能估計商的最高位是幾。
2、能結合現實素材理解乘法與加減法、除法與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順序,初步理解小括號的作用,會脫式計算兩步運算的式題。
3、經歷加法和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的探索過程,理解這些運算律,會運用這些運算律進行一些加法和乘法的簡便運算。
4、初步認識射線和直線,能區分線段、射線和直線;了解兩點確定一條直線,兩條相交直線確定一個點;體會兩點間的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知道兩點間的距離。
5、進一步認識角,知道表示角的符號和角的計量單位“度”。認識量角器,會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數,會畫指定度數的角,會用三角尺畫30°、45°、60°、90°的角。
6、進一步認識直角、銳角和鈍角,知道平角和周角,理解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的大小關系。
7、能根據實際需要對數據分段整理,填寫統計表,能對統計結果作出簡單的分析和判斷。
8、在探索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筆算方法,進行有關的口算、估算的過程中,發展類比遷移能力、合情推理能力,進一步發展數感。
9、在認識射線和直線的過程中發展空間想像能力;在研究角的度數,認識平角、周角,認識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等學習活動中,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發展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
10、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學習有條理的思考,初步學習對結論的合理性作出說明。
11、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有效地與同伴合作,或者與同伴共同完成任務,或者把自己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結果與同伴交流,體會合作的益處,進一步培養合作意識。
12、通過數學學習活動,初步體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認識到許多實際問題可以借助數學方法來解決,并可以借助數學語言來表述和交流,增加對數學的親近感。
13、在觀察、操作、歸納、類比、猜測等數學活動中,體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和挑戰性,初步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條理性和數學結論的確定性,增強理性精神。
14、對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觀點敢于提出疑問,愿意對數學問題進行討論,發現錯誤能及時改正,初步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三、教學重點。
1、正確對三位數除以兩位數進行筆算;正確判斷商是幾位數,商的最高位位是幾。
2、運用加法和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對混合運算進行簡便運算。
3、量指定角的度數;畫指定度數的角。
4、從已知條件想起或從所求問題想起的方法分析數量關系的學習過程。
四、教學難點。
1、利用間隔排列的知識解決實際中的有關問題。
2、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作出正確的分析。
3、用直尺、三角尺等工具畫已知直線的平行線或垂線。
4、在學習過程中對學生的分析、判斷、創新等能力進行培養。
五、進度安排。
根據《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課程計劃》的規定,四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安排了59課時的教學內容。各部分教學內容教學課時大致安排如下:
(一)大數的認識(11課時)
1億有多大?1課時
(二)角的度量(4課時)
(三)三位數乘兩位數(9課時)
1.口算乘法,2課時左右
2.筆算乘法,7課時左右
(四)平行四邊形和梯形(6課時)
(五)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15課時)
1、口算除法,2課時左右
2、筆算除法,12課時左右
3、整理和復習,1課時
(六)統計(3課時)
你寄過賀卡嗎?1課時
(七)數學廣角(4課時)
(八)總復習(5課時)
六、教學措施。
1、學期一開始就嚴格要求,加強學生能力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2、利用直觀教具進行演示,幫助學生理解分析,從而輕松掌握所學知識。
3、加強補差工作,讓每個學生都不落人后。
4、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讓學生感覺學習不再枯燥無味。,能認真完成作業,對于他們來說,學習是一件輕松愉快的事情。也有一些學生上課紀律欠缺,他們上課不愿意動腦,不舉手發言,作業質量也不盡如人意,成為班級中的后進生,對于這些學生,改正他們的學習習慣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