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各學科學習方法 > 生物學習方法 >

    人教版八年級下生物知識點

    時間: 維維20 分享

    書本上的知識而外,尚須從生活的人生中獲得知識。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人教版八年級下生物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教版八年級下生物知識1

    生物的生殖和發育

    第一節 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結合,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

    如:種子繁殖(胚珠中的卵細胞與花粉中的精子結合成受精卵→胚→種子)

    有性生殖的過程:開花→傳粉→受精→種子→新一代植株。

    2.無性生殖: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

    應用:扦插,嫁接,壓條,分株、組織培養

    A: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

    B:蘋果、梨、桃等很多果樹都是利用嫁接來繁育優良品種。

    (1)嫁接就是把一個植物體的芽或枝(接穗),接在另一個植物體(砧木)上,使結合在一起的兩部分長成一個完整的植物體。嫁接有枝接和芽接兩種。

    嫁接的關鍵: 接穗與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結合,以確保成活。

    (2)植物的扦插

    a. 莖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減小傷口水分過多蒸發)的,而莖段下方的切口則是斜向(可以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積)的。

    b. 上一個節上的葉要去掉部分葉片,下面一個節上的葉從葉柄處全部去掉,減少水分散失。

    第二節 昆蟲的生殖和發育

    1. 變態發育:在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過程中,幼蟲與成體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差異很大,這種發育過程稱為變態發育。

    完全變態:卵→幼蟲→蛹→成蟲 舉例:家蠶、蜜蜂、蝶、蛾、蠅、蚊

    不完全變態:卵→若蟲→成蟲。 舉例:蝗蟲、蟬、蟋蟀、螻蛄、螳螂

    由蝗蟲的受精卵孵出的幼蟲,形態和生活習性與成蟲相似,只是身體較小,生殖器官沒有發育成熟,僅有翅芽,能夠跳躍,稱為跳蝻,這樣的幼蟲叫做若蟲。

    3. 昆蟲是卵生、有性生殖、體內受精。

    第三節 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

    1. 兩棲動物: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經變態發育成體營水陸兩棲,用肺呼吸,兼用皮膚輔助呼吸,這樣的動物叫做兩棲動物。

    代表動物:青蛙、蟾蜍、大鯢、蠑螈等。

    2. 青蛙的生殖和發育:

    (1)發育經過:卵→蝌蚪→幼蛙→成蛙。

    (2)特點:有性生殖、卵生,體外受精,水中變態發育。

    (3)雄蛙鳴叫的意義是求偶,雌雄蛙抱對有利于提高卵的受精率。

    3. 兩棲動物的生殖發育與環境:生殖和幼體發育必須在水中進行,幼體要經過變態發育才能上陸生活。

    注意:兩棲動物的發育只說是變態發育,不再區分到底是不完全變態發育還是完全變態發育。

    第四節 鳥的生殖和發育

    1.生殖特點:有性生殖、卵生、體內受精。

    2.鳥卵的結構與功能:如圖:課本P17

    卵黃:主要營養物質

    卵黃膜:起保護作用,卵細胞的細胞膜

    胚盤:是進行胚胎發育的部位,含細胞核

    (以上三個為真正的卵細胞)

    卵白:含有營養和大量水分

    氣室:為胚胎發育提供氧氣

    系帶:固定和減震

    卵殼:保護作用,能進行氣體交換

    卵殼膜:保護作用

    3.鳥的生殖和發育過程:求偶、交配、筑巢、產卵、孵卵、育雛幾個階段。其中求偶、交配、產卵是鳥類生殖和發育必經的過程。

    4. 列表比較昆蟲、兩棲動物和鳥類的生殖和發育方式:

    人教版八年級下生物知識2

    第二章 生物的遺傳和變異

    第一節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

    1. 遺傳是指親子間的相似性,變異是指親子間和子代個體間的差異。

    生物的遺傳和變異是通過生殖和發育實現的。

    2. 性狀:生物體所表現的的形態結構特征、生理特性和行為方式統稱為性狀。

    3. 相對性狀: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形式。例如:家兔的黑毛與白毛。

    4.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例:轉基因超級鼠和小鼠。

    5 . 轉基因超級鼠的啟示:基因決定生物的性狀,同時也說明在生物傳種接代中,生物傳下去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狀。

    6. 把一種生物的某個基因,用生物技術的方法轉入到另一種生物的基因組中,培育出的轉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現出轉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狀。

    第二節 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

    1.在有性生殖過程中,基因經精子或卵細胞傳遞,精子和卵細胞就是基因在親子間傳遞的“橋梁”。

    2. 基因位于染色體上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 片段。

    3.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呈雙螺旋結構。

    4.染色體:細胞核內能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是遺傳物質的主要載體。每一種生物細胞內的染色體的形態和數目都是一定的。

    5.在生物的體細胞中染色體是成對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對存在的,分別位于成對的染色體上。人的體細胞中染色體為23對(46條),也就包含了46個DNA。

    6. 在形成精子或卵細胞的細胞分裂中,染色體都要減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對染色體中的一條進入精子或卵細胞中,而當精子和卵細胞結合成受精卵時,染色體又恢復到親代細胞中染色體的水平,其中有一半染色體來自父方,一半來自母方。

    7. 生物染色體數目的變化:同種生物的生殖細胞中染色體為N,體細胞的則為2N,如人的染色體數目,在體細胞和受精卵中是23對(46條),在精子和卵細胞都是23條。

    染色體的傳遞規律:生殖細胞(精子或卵細胞)的染色體的數目= 1/2體細胞的染色體的數目。

    第三節 基因的顯性和隱性

    1. 孟德爾的豌豆雜交試驗:

    (1)孟德爾是現代遺傳學之父。

    (2)實驗過程:把矮豌豆的花粉授給高豌豆(或相反),獲得了雜交后的種子,結果雜交后的種子發育的植株都是高桿的。孟德爾又把雜交高豌豆的種子種下去,結果發現長成的植株有高有矮(高矮之比為3:1)。

    (3)在相對性狀的遺傳中,表現為隱性性狀(矮豌豆)的,其基因組成只有dd一種,表現為顯性性狀(高豌豆)的,其基因組成有DD或Dd兩種。

    基因型比例: DD:Dd:dd=1:2:1

    表現型比例: 3 :1

    2. 相對性狀有顯性和隱性之分,顯性基因控制顯性性狀,用大寫英文字母表示,如A隱性基因控制隱性性狀,用小寫英文字母表示,如a。

    3. 假如D是控制顯性的基因,d是控制隱性的基因,那么DD和Dd表現為顯性性狀,dd表現為隱性性狀。

    4. 我國婚姻法規定: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之間禁止結婚。近親攜帶相同的隱性致病基因比例較大,近親結婚,其后代患遺傳病的機會就增加。

    5. 常見遺傳病: 如白化病、血友病、紅綠色盲、苯丙酮尿癥等。

    第四節 人的性別遺傳

    1. 性染色體是指在體細胞中能決定性別的染色體,性染色體存在于所有的細胞,在人的體細胞中,性染色體有2條。

    2. 每個正常人的體細胞中都有23對染色體(男:22對+XY 女:22對+--)。其中22對男女都一樣,叫常染色體,有1對男女不一樣,叫性染色體(男性為XY,女性為--)。

    3. 生殖細胞中染色體的組成:精子(22條+Y或22條+X),卵細胞(22條+X)。

    4. 生男生女機會均等,比例為1∶1.

    第五節 生物的變異

    1.生物性狀的變異是普遍存在的。

    2. 可遺傳變異:由遺傳物質的變化引起,能遺傳給后代的變異。如:太空椒等。

    不可遺傳變異:僅僅由環境條件的不同而引起的變異,不能傳給后代。如:曬黑的皮膚等。

    3. 人類應用遺傳變異原理培育新品種例子:人工選擇、雜交育種、誘變育種(基因突變)。

    4. 生物變異的意義:生物進化和發展的基礎,培育動、植物的優良品種。

    人教版八年級下生物知識3

    第三章 生物的進化

    第一節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 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質,過程如下:原始大氣(無機物)→有機小分子(簡單有機物)→有機大分子→多分子體系→原始生命。

    2. 原始大氣中與現在大氣明顯的區別是沒有氧氣。

    3. 地球上生命的生存需要有機物和能量。

    4. 米勒的實驗:米勒將原始大氣中的成分充入燒瓶中,通過火花放電,制成了一些有機物。

    (1)原料:甲烷、水蒸氣、氫、氨等。

    (2)產物(證據):氨基酸。

    (3)結論:原始地球上能形成簡單有機物。

    5. 原始大氣在高溫、紫外線以及雷電等自然條件的作用條件下,形成簡單有機物。隨著雨水進入湖泊和河流,最終匯集到原始的海洋中。

    6. 原始生命誕生于原始海洋。原始海洋中所含的有機物,不斷地相互作用,經過極其漫長的歲月,大約在地球形成以后10億年左右,才逐漸形成了原始的生命。

    7.原始地球條件: 高溫、紫外線以及雷電、原始海洋、無氧氣。

    第二節 生物進化的歷程

    1.比較法:根據一定的標準,把彼此有某種聯系的事物加以對照,確定它們的相同和不同之處。

    2.化石:是生物的遺體、遺物或生活痕跡,由于種.種原因被埋藏在地層中,經過若干萬年的復雜變化系形成的。

    生物化石在地層中存在的規律:

    在越古老的地層中,成為化石的生物越簡單,越低等,水生生物化石越多;

    而在越近的地層中,成為化石的生物越復雜,越高等,陸地生物化石越多。

    3. 生物進化的歷程:

    (1)即比較不同類型動物的化石在地層中出現的順序,從而判斷動物的脊椎動物進化的順序是: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

    (2)通過對始祖鳥與現代鳥和爬行動物的形態和解剖特征的比較,說明鳥類起源于古代爬行類,始祖鳥是爬行動物向鳥類進化的中間過渡類型。

    (3)利用組成生物體的一些重要物質(如細胞色素C)的差異性來比較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的方法,表明人和黑猩猩的親緣關系最近。

    4. 科學家們通過對不同年代化石的縱向比較,以及對現存生物種類的橫向比較等方法,推斷出了生物進化的大致過程。

    5.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陸生。

    第三節 生物進化的原因

    1. 100年以后,樺尺蠖由淺色占多數變成深色占多數,是自然選擇的結果,淺色的樺尺蠖在黑色樹干上易被捕捉,深色的易幸存下來,繁衍后代。

    2. 保護色及其意義:動物的體色與周圍環境的色彩十分相似,人們把這種體色稱為保護色,具有保護色的動物不易被其他動物所發現,這對它躲避敵害或者捕食獵物是十分有利的。保護色的形成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3. 除了保護色,動物的警戒色和擬態也有助于生物的生存。

    4. 推動生物不斷進化的原因是自然選擇。

    5. 自然選擇的內容包括過度繁殖、生存斗爭、遺傳變異、適者生存。

    A. 達爾文認為,在自然界,各種生物普遍具有很強的繁殖能力,能夠產生大量的后代,而生物賴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間都是非常有限的。任何生物生存下去,就要為獲得足夠的食物和空間而進行生存斗爭。

    B. 在自然界中,生物個體都有遺傳和變異,其中有許多變異是能夠遺傳的,這些不斷發生的變異是生物進化的基礎。

    C. 變異具有不定向性。有利的變異在生存斗爭中才容易生存下來,并將這些變異遺傳給后代,而具有不利變異的個體則易被淘汰。

    D. 自然界的生物通過激烈的生存斗爭,適應者生存下來,不適應者被淘汰掉,這就是自然選擇。生物通過遺傳、變異和自然選擇而不斷進化。


    人教版八年級下生物知識點相關文章:

    八年級下冊生物知識點

    八年級生物重要知識點與學習復習方法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整理

    八年級下冊生物知識點

    八年級生物會考重要知識點復習資料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

    初二下冊生物必考知識點

    八年級生物下冊第七單元知識點

    八年級生物的思維導圖與及知識點歸納

    八年級生物學習建議與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

    636034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九热视频精品| 国产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av网站| 91精品手机国产免费| 欧美黑人vs亚裔videos| 在线免费观看污污视频| 亚洲欧美电影一区二区| 91大神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日韩北条麻妃一区二区| 国产视频福利一区|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看片一国产| 538在线播放| 欧洲97色综合成人网| 国产成年无码久久久免费| 久久精品国内一区二区三区| 高h全肉动漫在线观看免费| 日本高清免费网站|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精品| 中国一级黄色片子| 看成年女人免费午夜视频| 大香焦伊人久久| 亚洲成a人片毛片在线| 五月亭亭免费高清在线| 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 中文无码人妻有码人妻中文字幕| 美女性生活电影| 天堂资源在线官网|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 日本韩国一区二区| 国产三级在线播放| 一级特黄特色的免费大片视频| 直播视频区国产|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软件| 青青青青久久久久国产的|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免费国产成人午夜电影| 91福利免费体验区观看区| 日韩高清免费观看| 嘟嘟嘟www在线观看免费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