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文科總章節背誦知識點
學習中注重加強對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問題的研究,充分利用一題多變、一題多解,訓練解題思路,提高解題的應變能力,研究各種可能造成知識負遷移的因素,促進知識的正遷移。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高二地理文科總章節背誦知識點,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二地理文科總章節背誦知識點1
1、中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必要性:
(1)龐大的人口壓力。
(2)資源短缺令人擔憂:人口壓力大、經濟迅速發展和資源利用率低。
(3)深刻的環境危機:環境污染從城市迅速向農村蔓延,生態破壞范圍仍在擴大。生態極危機區分布于東部地區,這里人口密集、經濟發達,人類活動頻繁。
2、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框架:1994年3月,國務院發布了《中國21世紀議程》。
3、生態農業是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業可持續發展模式。留民營村建設生態農業的措施:
(1)調整農業結構:由單一的種植業調整為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
(2)開展綜合利用:以農畜產品為中心,發展飼料加工廠和食品加工廠。
(3)廣開源流,開發利用新能源:沼氣的利用——原料來源于秸稈、人畜糞尿,沼液、沼渣還田或養魚。
高二地理文科總章節背誦知識點2
1、地理信息技術:RS(遙感),GPS(全球定位系統),GIS(地理信息系統),要熟悉中英文
2、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環境監測、城市管理、資源普查、災情評估、農業生產、臺風預報等等。
3、地理信息技術大眾化趨勢:GPS汽車導航、城市多媒體地理信息、空間信息網站
4、RS的定義:利用裝載于飛機或者航天器、衛星等上面的設備,對地面進行遠距離的感知。關鍵的裝置時:傳感器
原理:不同物體發射的電磁波不一樣
主要環節:目標物——傳感器——處理裝置——遙感圖像
5、GPS
組成部分:空間部分、地面部分、用戶設備利用GPS可以得到精確的三維坐標(經緯度和高程)
應用:汽車導航、空間定位、農業灌溉
6、GIS:是一種計算機系統,需要人來操作(輸入信息、管理、分析、表達)
數據源:統計數據、田野調查數據、遙感圖像
應用:空間分析、查詢檢索
在RS的的基礎上,可以利用GIS來動態監測或預報
臺風的監測就是利用的RS和GIS技術
高二地理文科總章節背誦知識點3
1、我國自然災害多發自然背景:
(1)氣候背景:
①我國東部瀕臨太平洋,面對世界上的臺風源區(西北太平洋臺風區)。
②位于的季風氣候區,受強大的季風環流控制,降水時空分布極為不均。
③氣候復雜多變,氣候不穩定性強。
(2)地形地質背景:
①地形復雜多樣,西高東低,起伏較大,以山地丘陵為主。
②太平洋板塊俯沖,印度洋板塊碰撞,地殼運動活躍。
③處在環太平洋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之間。
(3)生物背景:
地域遼闊,氣候多樣,土壤和植被類型多樣,滋生和繁殖了多種有害生物。
2、我國自然災害多發人文背景:
(1)過度利用,生態環境脆弱: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人口眾多的農業大國,長期積累的對自然的過度利用,形成了脆弱的生態環境。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造成的破壞效應往往以各種災害的形式表現出來。
(2)承受能力和抵御能力差:
社會經濟系統對自然災害的承受能力和防御能力低下。
(3)人口和經濟密集區和災害多發區重合:
人口和經濟密度高度集中在災害多發、易損的東部地區,這種地理分布的不平衡性在很大程度上加劇了自然災害的嚴重性。
高二地理文科總章節背誦知識點相關文章:
高二地理文科總章節背誦知識點





上一篇:高二地理選修六第三章知識點
下一篇:高二年級地理第三章的知識點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