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地理高效學習方法
區域地理是學好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向導,許多地理事物或地理現象的分布、特征、成因、規律及變化等,都是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的最好“注解”或“說明,因此學好區域地理是至關重要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區域學習方法,為廣大考生提供參考。
區域地理學習方法
第一、推出區域地理復習模式,便于全體學生復習歸納總結。
一、自然地理特征。復習的思路與內容是:位置特征→地形特征→氣候特征→水文特征→植被特征→土壤特征和礦產資源。需要說明的是在復習世界區域地理時,對土壤特征一般不作分析。(引導學生認識,一個區域的位置和地形,往往決定這個區域的氣候特征,而區域氣候和地形又往往決定區域的水文和植被,水文和植被往往決定區域土壤的形成)
二、人文地理特征。復習的思路與內容依次是:農業特點、工業特點、人口與城市特點。
對區域地理的復習,方法看似簡單,但復習時掌握復習方法,理清復習思路顯得尤為重要。
第二、加強區域地理與系統地理的聯系。
例如,用南亞季風的高中地理知識,解釋南亞西南季風進退對南亞農業的影響。在復習東南亞地理位置時,一定要結合板塊知識,鞏固東南亞多火山、地震、滑坡、海嘯多發的原因。用風帶、氣壓帶的高中地理知識,解釋地中海氣候在歐洲南部分布廣泛的原因等等。又如東亞季風氣候顯著,要注意知識的聯系與高考要求的連接----⑴季風氣候的特點,⑵為什么東亞地區季風氣候顯著,⑶東亞季風氣候南北差異和東西差異。完成這一點,在提前布置的情況下,班內的優秀學生,能完成這一點,并在班內介紹、推廣。
第三、每個區域考綱要求重點不一樣,操作時應有側重。
在復習區域地理時,注意每個區域往往有一兩個重點。如東亞日本氣候及風性及海洋性特點。東南亞位置,特別是板塊中的位置,和東南亞地形特點及其成因是重點。又如非洲的氣候在赤道南北兩側對稱分布及其成因等是重點。歐洲海洋性氣候及其成因等都是區域地理重點。完成這一點,應由教師主導操作。另外,在以主要國家為主要學習內容的區域地理中,區域的概述復習為輔,國家地理知識重點。例如東亞概述部分:第一,對東亞每個國家做一兩句介紹。蒙古是以畜牧業為主的國家,朝鮮礦產資源和森林資源豐富,……。第二、季風氣候顯著。但日本是東亞地理復習的重點。
第四、在區域地理總結時,注意區域地理知識的類比和綜合。
例如,在區域地理的復習中,有好幾個區域都有三地形區,北美自西向東縱列分布著三大地形區,南美和它相似。澳大利亞也有三大地形區,也是自西向東縱列分布著三大地形區,只是山地在東面。其實,俄羅斯也存在著三大地形區,印度存在著三大地形區。又如,東亞的季風和南亞的季風成因也可以進行類比等。通過類比和對比,便于學生鞏固掌握。地理知識的綜合分析,往往能揭示許多地理現象的本質和規律。例如自然地理要素的總和,人文地理知識和自然地理的綜合等等。
高中東南亞地區區域地理知識點
(一)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
1.位置和范圍:亞洲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
2.主要國家:內陸國-老撾,面積最大國-印度尼西亞
3.重要地理位置: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通道,東方“十字路口”---馬六甲海峽
4.地形:中南半島:山河相間,縱列分布馬來群島:地形崎嶇多火山地震
5.氣候:熱帶雨林氣候、熱帶季風氣候
(二)居民和經濟
1.居民:絕大部分屬黃色人種分布:多分布大河沿岸平原、河口三角洲及沿海平原。(2)宗教:佛教、伊斯蘭教(3)華人、華僑最集中地區
2.經濟:(1)主要農產和礦產農產品:水稻、天然橡膠、油棕、椰子等。礦產資源:錫、石油最為著名(2)迅速發展的工業和旅游業加工工業發展迅速、旅游業發展快(三)新加坡
1.城市島國馬來半島南面,領土由新加坡和附近一些小島組成處馬六甲海峽東口,太平洋與印度洋航運要道上華人占34
2.新興工業國:(1)利用優越地理位置、優良港口,發展轉口貿易,對外貿易和航運業(2)出口加工工業發展迅速(3)利用本國優勢發展旅游業3.花園城市注意:環保和美化城市
區域地理高效學習方法





上一篇:區域地理學習方法
下一篇:赤道怎么解釋給小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