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學習方法
地理知識有三大模塊,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區域地理。人文地理具有偏文科、內容繁雜的特點,學習難度大,需引起學生的重視。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人文地理學習方法,希望能為大家提供幫助。
人文地理學習方法
人文地理的研究目標是把握人類活動地域形態在空間的分布和演變的規律及人類活動與環境之間的內在聯系,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則布置不同地域環境中的人類活動,從而達到人類活動對環境資源(區位條件)的充分利用和改造并維持人類活動與環境之間的協調,以保障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人文地理所研究的內容應該是以人的活動為中心。環境條件是為人的活動提供可能的物質和空間基礎。同時,不同類型的人類活動之間,不同地域的人類活動之間必然存在聯系,包括直接的或間接的聯系。我們所追求的人--地協調既要包括人類活動與環境的協調,還包括人類社會內部不同群體、不同地域為類活動之間的協調。當然廣義地說,環境條件是只既包括人類生存的外部條件,也包括作為人類社會局部群體甚至是人個活動的他人或他群活動的條件,如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等等。學習人文地理知識就是一個了解人類社會的過程。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人類活動的某些具體過程或內容,才會明白人類活動究竟需要什么樣的條件或受到什么條件的影響。比如,不知道農業生產是什么,怎么會明白影響農業生產的條件呢?當然就更談不上什么樣的農業生產活動是合理或不合理的。學習過程中要注重歸納各種人類活動所受到的影響因素的基本共性進而建立一種解決這類問題的模式。例如:農業生產的自然區位條件分析就考慮四個因素就可以了:地形、氣候、水源、土地。
其次,我們要明白,人類活動與人自身的思維方式有關。而思維方式往往取決于人對客觀環境的認知程度。而這個又與人口素質,特別是科學文化素質有關系。人類活動最合理的方式當然來自于高素質的人口對客觀規律的高層次的認識和相對完善的思考。因此,作為學科發展和解決問題就是向著最高層次最高要求去追求要達到的目標。當前人類的最高層次的追求目標就是可持續發展。以就要求我們分析問題要全面而準確,要立足于可持續發展的最高目標去分析人類活動的合理性和科學性。
最后,我要提醒兩點:思考人文地理的時候,一要站在人的角度來思考問題。二要知道這個世界存在地域差異和等級差異。站在人的角度思考就是要克服套用公式化的結論。例如餐館不能設在垃圾場附近;巴西遷都的原因要站在管理層針對國家均衡發展的高度來思考問題而不是一味追求高原上氣候涼爽才遷都的;人口老齡化是社會發展必然要出現的現象,不能回避也不能抑制,只能面對。世界存在地域差異就是要我們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去看待和解決人類所面臨的問題。而等級差異則包括城市中心地的等級、媒體的等級、行政管理的等級、社會群體的等級。充分考慮這些因素可以幫助我們樹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正確方法。
高中人文地理知識點
1、注意區別城市功能區(商業區、住宅區和工業區)與城市土地利用(商業用地、住宅用地和工業用地),要根據題目的指向有針對性地回答。
2、高級住宅區并不是分布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而是分布在與低級住宅區背向、環境優美、交通便利的城市外緣。
3、根據市場最優的原則,商業中心往往位于城市中心地區,但并非城市中心地區都是商業區。如北京的市中心是行政區。
4、交通運輸方式的選擇,不僅要考慮時間、運量或者運價,同時還要考慮是否具備相關的運輸條件--河流、鐵路、公路等。
5、注意交通運輸方式(鐵路、公路、航空、水運和管道)與交通運輸工具(火車、汽車、飛機、船舶和管道)的區別,要根據題目的要求回答,不能混用,其中管道既是運輸線路,又是運輸工具。
6、水運包括河運和海運,雖然河運的地位在不斷下降,但海運的地位依然非常穩定。因此不能籠統地講水運地位在逐漸下降。
7、在分析交通運輸線的區位因素時。科學技術往往作為一個獨立于社會經濟條件之外的區位因素。
8、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呈“之”字形彎曲的山區公路主要分布在山高坡陡的地區。一般的山區多通過開鑿隧道的方式修筑公路。
9、城市道路網的判斷一般根據該城市所在國家進行;歐洲的城市一般為環形放射式,我國的城市多為方格--環形--放射式。
10、發達國家出口的產品并非全部是工業產品,還包括小麥、羊毛、牛肉等少數農畜產品。此外,發達國家還常出口資本和技術。
人文地理學習方法





上一篇:高中地理的學習方法
下一篇:人文地理高效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