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必修4單元測試題
在考試快要到來的時候,我們作為學生應該做出什么樣的復習準備工作呢?下面請欣賞學習啦網絡編輯為你帶來的高一語文必修4單元測試題,希望你能夠喜歡!
高一語文必修4單元測試題:
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病態的“民國熱”是對歷史的侮辱
單仁平
“中華民國”,這個在大陸社會中幾乎沉沒的記憶符號,這些年因種種緣由又浮現出來。是的,它不全是記憶,它還在臺灣保留了一塊殘片,并在統獨問題上扮演著復雜角色。過去的一個世紀國家歷盡滄桑,大陸社會見多了,前進了,也對圍繞“中華民國”的各種元素多了些寬容。
然而在大陸互聯網社區的一些角落,以及在少數知識分子中間,出現了一種對“中華民國”的病態緬懷,以至于一些小圈子里甚至形成“民國熱”。這種思潮下的積極分子對大陸的民國時期不斷進行浪漫主義描述,稱那是個“民主”、“自由”、而且“崇尚知識”的時代。
這種論調的基礎是當時中國少數高級知識分子的境遇。他們相對于當時的工農大眾掙得很多,大學教授的家庭都用得起多名仆人,鐵定屬于當時的上流社會。此外民國時期出了幾名大師級的學者,他們受到當下學術界的普遍推崇。
有非常少量的人宣稱他們不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十•一”國慶節,而“只過雙十節”,在小圈子里博得掌聲。
必須指出,贊美民國作為一些人表達對現實不滿的一種方式,是有邏輯的。作為對舊時代的一種“純懷念”,也可以理解。懷舊是人類的一種基本情緒,這就像民國的國學大師王國維和辜鴻銘懷念滿清時梳辮子,中國現在還有一些人懷念““””時代一樣,它們都有復雜的社會原因及心理原因,成熟社會對它們的態度應是能寬容時則寬容。
然而有些人把“民國熱”當成一個意識形態甚至政治工具,來挑戰大陸社會的主流歷史觀和對現實政治的認識,他們的鼓吹就不再是小資的東西,而是在搞惡意欺騙,他們的把戲應當毫不客氣地予以揭穿。
民國真的好嗎?如果它真好,當初就不會被中國人民那么堅決地拋棄。中共以成立之初才幾十個人的“小眾”,其力量甚至不如今天微信上一個稍大點的圈子,卻用28年的時間動員了全中國的老百姓,摧枯拉朽般把國民黨的龐大國家機器打得七零八落。如果不是當時的國民黨政權爛透了,爛得我們今天難以想象,徹底失了民心,這一切怎么可能在這么大的國家里奇跡般發生!
當時大學教授的境遇大概的確不錯,但全中國當時才有幾所像樣的大學?一共才有多少教授?一項研究表明,1936年中國所有大學的在校學生只有41922人,這還不到今天一所清華大學的在學學生人數。
少數大學教授當時的優越生活對工農大眾來說,是很不公平的。知識分子與工農如此之大的社會差距在發達社會里不可想象。有人指責懷念民國大學的人,稱他們是懷念當時大學教授百倍于工農薪酬所支撐的那份生活,不能不說這樣的指責有一定道理。
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堪稱“一團糟”,當時的國家治理甚至沒有深入到基層社會,也未能突破地方力量的實際割據,是浮在半空中的,而且受制于西方列強。上世紀40年代末的中國內河里還游弋著英國軍艦。這樣的國家面對東洋小國日本的侵略,無法進行強有力的反抗動員,國民黨政權應當對中國遭日寇的蹂躪承擔責任。
今天的中國,無論在綜合國力、國際地位、民生水平以及對國民各種權利的綜合保障能力方面,都遠遠超過了當年。我們可以懷念民國時期的一首歌,一道風情,以及一些時間越久越讓我們感到親切的面孔,但歌頌那時的國家制度和它所帶來的影響,這是對中國歷史以及推動這個國家發生偉大變化的所有人的侮辱。
還是讓“民國熱”作為小資情調保持其特有的醉意吧,最好別把它帶到正兒八經的輿論場來。因為它會瞬間變得十分丑陋。稍微一扒,它里面的無知和裝腔作勢就暴露無遺。
(選自《環球時報》有改動)
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過去一個多世紀以來,中華民族多災多難,大陸社會見多了,前進了,更具包容心,對圍繞“中華民國”的各種元素多了些寬容。
B.“中華民國”這個在大陸社會中幾乎消失的記憶符號,這些年之所以浮現出來,不全是因為記憶,還有較濃的政治因素。
C.把“民國熱”當成一種政治工具,來挑戰大陸社會的主流歷史觀和對現實政治的認識,就是在蠱惑人心、在搞惡意欺騙。
D.少數高級知識分子屬于當時的上流社會,他們出于自身利益對大陸的民國時期不斷進行浪漫主義描述,這是一種“病態緬懷”。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民國時期是有受到當下學術界的普遍推崇的大師級的學者,但這并不能說明像王國維、辜鴻銘等這樣的國學大師是因為當時待遇好而產生的。
B.當時的大學在校生少,教授少,而少數大學教授的高待遇對工農大眾來說,是很不公平的,這種巨大的社會差距即便在西方發達國家也沒有。
C.中共以成立之初才幾十個人的“小眾”,卻動員了全中國的老百姓,僅用28年的時間就推翻了國民黨政權,說明了“民國”沒絲毫值得懷念的。
D.對“中華民國”的病態緬懷,乃至在一些小圈子里形成“民國熱”,稱那是個“民主”、“自由”、且“崇尚知識”的時代,實際上是一種錯覺或別有用心。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因為懷舊是人類的一種基本情緒,出于對現實不滿,作為對舊事物的一種單純的懷念,也可以理解,應予以寬容。
B.懷念民國大學的人,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是懷念當時大學教授百倍于工農薪酬所支撐的那份生活。提高知識分子的待遇自然會使這種“懷念”消失。
C.我們有些人看不到國民黨政府在大陸的腐敗統治,卻被少數大學教授高薪酬一葉障目,非常可悲。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社會的發展進步,“民國”會被人們認識更清。
D.民國時期有動聽的歌、迷人的風情及讓我們感到親切的面孔,這些我們盡可去懷念,但也僅此而已。而拿過去這些東西來否認今天的中國,不能令人信服。
二、古代詩文閱讀(分41)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羊祜傳
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世吏二千石,至祜九世,并以清德聞。及長,博學能屬文,郡將夏侯威異之,以兄霸之子妻之。太原郭奕見之曰:“此今日之顏子也。”
武帝受禪,以佐命之勛,進號中軍將軍,加散騎常侍,改封郡公,邑三千戶。固讓封不受,乃進本爵為侯。帝將有滅吳之志,以祜為都督荊州諸軍事。祜率營兵出鎮南夏,開設庠序,綏懷遠近,甚得江漢之心。與吳人開布大信,降者欲去皆聽之。時長吏喪官,后人惡之,多毀壞舊府,祜以死生有命,非由居室,書下征鎮,普加禁斷。
祜進據險要,開建五城,收膏腴之地,石城以西,盡為晉有。自是前后降者不絕,乃增修德信,以懷柔初附,慨然有吞并之心。每與吳人交兵,將帥有欲進譎詐之策者,輒飲以醇酒,使不得言。吳將陳尚、潘景來寇,祜追斬之,美其死節而厚加殯斂。景、尚子弟迎喪,祜以禮遣還。每會眾江沔游獵,常止晉地。若禽獸先為吳人所傷而為晉兵所得者,皆封還之。于是吳人翕然悅服,稱為羊公,不之名也。
祜與陸抗相對,使命交通,抗稱祜之德量,雖樂毅、諸葛孔明不能過也。抗嘗病,祜饋之藥,抗服之無疑心。人多諫抗,抗曰:“羊祜豈鴆人者!”會吳人寇弋陽、江夏,略戶口,詔遣侍臣移書詰祜不追討之意。祜曰江夏去襄陽八百里比知賊問賊去亦已經日矣步軍方往安能救之哉勞師以免責恐非事宜也。使者不能詰。
祜寢疾,乃舉杜預自代,尋卒,時年五十八。帝素服哭之,甚哀。南州人征市日聞祜喪,莫不號慟,罷市,巷哭者聲相接。吳守邊將士亦為之泣。祜立身清儉,被服率素,祿俸所資,皆以贍給九族,賞賜軍士,家無余財。遺令不得以南城侯印入柩。賜去城十里外近陵葬地一頃,謚曰成。襄陽百姓于峴山祜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廟,歲時饗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預因名為墮淚碑。
(選自《晉書•羊祜傳》,有改動)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祜曰/江夏去襄陽八百里/比知賊問/賊去亦已經日矣/步軍方往/安能救之哉/勞師以免責/恐非事宜也。
B.祜曰江夏去襄陽八百里/比知賊問/賊去亦/已經日矣/步軍方往/安能救之哉/勞師以免責恐非/事宜也。
C.祜曰/江夏去襄陽八百里/比知賊/問賊去亦已經日矣/步軍方往安能/救之哉/勞師以免責/恐非事宜也。
D.祜曰/江夏去襄陽八百里/比知賊/問賊去亦已經日矣/步軍方往/安能救之哉/勞師以免責恐非/事宜也。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二千石,漢代官員的俸祿等級。后稱郎將、郡守和知府為二千石。羊祜祖上數代擔任俸祿二千石的官職。
B.邑,即食邑,封邑,卿大夫的封地,收其賦稅而食,故名食邑,也叫采邑。
C.庠序,古代的鄉學,即地方辦的學校,商代叫序,周代叫庠。后泛指學校。
D.謚,古代帝王、貴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加給的帶有褒獎意義的稱號。如周厲王謚號“厲”。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 )
A.羊祜宣揚德行信譽,以此安撫歸附的人。每次與吳國打仗,他都不讓人獻詭詐計策。他的美德讓吳人信服、敬佩,與他對壘的陸抗能坦然服用他送的藥。
B.羊祜認為死生自有定數,與居室無關,而當時因為忌諱前任長吏死于任上,下任長吏就經常毀壞舊官府,針對這種情況,羊祜向鎮守地下文書,普遍加以禁止。
C.羊祜為人清廉儉樸,衾被衣服都很簡樸,對他人卻慷慨大方,臨死前把平生俸祿所得都散給族人、賞給軍士。還留下遺言不得把南城侯印放入棺材中。
D.羊祜去世后,皇帝和很多百姓都很悲傷,甚至與之交戰的敵方將士也為之哭泣。襄陽百姓在峴山立碑修廟祭奠他。杜預把所立的石碑命名為墮淚碑。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及長,博學能屬文,郡將夏侯威異之,以兄霸之子妻之。
(2)祜寢疾,乃舉杜預自代,尋卒,時年五十八。
(二)古代詩歌閱讀(12分)
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8~9題。(12分)
菩薩蠻•春暮即事
王之翰
梁間雙燕呢喃語,想曾知得春歸處。問著不應人,芹泥①香正勻。
翠陰庭院悄,手摘青梅小。天氣恰清和,越衫猶薄羅。
【注釋】①芹泥:水邊帶有芳香氣息的濕潤泥土。
8.請簡析詞的上片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分6)
9.試分析詞的下片從哪些方面表現了“春暮”,并借此傳達了什么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10分)
10.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聲聲慢》中,運用疊詞奠定全詞感情基調的句子是“ , , ”。
(2)《琵琶行》中,琵琶女應邀進行了精彩的彈奏,使得聽眾都沉浸在美妙的音樂聲中,以至于“ , ”。
(3)《荀子•勸學》中,“ , ”兩句告誡我們要廣博地學習并且加強自我反省。
(4)在《師說》一文,韓愈認為老師的職能是: , 。
(5)柳永在《雨霖鈴》中運用動作和神態描寫表現難舍難分之情的句子是 , 。
第Ⅱ卷(選擇題40分)
四、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
文哏大師蘇文茂
逢春階
以文哏見長,被譽為“文哏大師”的蘇文茂先生,5月3日中午在天津逝世了,享年87歲。蘇文茂的長子蘇明杰回憶:“我說您要個什么稱謂啊,他說我不要大師,我也不是什么大家,我要一個人民藝術家。”以給觀眾說相聲為天職,把老百姓作為相聲審美的鑒賞家和評判者。蘇文茂做到了。
何謂“文哏”?顧名思義,文縐縐的“哏”,愛酸溜溜地充斯文的“哏”。文哏,一般相聲演員玩不了,因多以文學名著為由頭生發話題,對古典名著得了如指掌,爛熟于心。如果一瓶子不滿半瓶子咣當,弄不好就露餡了。擅長文哏的,在我眼里,馬三立老先生是一位,蘇文茂先生是一位。
蘇先生的相聲,耐聽,耐嚼,耐咂摸。經典段子是《文章會》《蘇批三國》,特別是《蘇批三國》,聽一遍,過一陣子,還想聽。“蘇批”,蘇文茂批三國,說為什么叫“三國”啊?因為帶“三”字的目錄多,什么“宴桃園豪杰三結義”、“劉玄德三顧草廬”、“孔明三氣周公瑾”、“虎牢關三英戰呂布”、“屯上山關公約三事”、“荊州城公子三求計”、“陶恭祖三讓徐州”、“三江口曹操折兵”……叫他這么一數,感覺“三國”里“三”字還真多。聞之莞爾。然后,從“既生瑜,何生亮”,考證出周瑜的媽媽是“既氏”,諸葛亮的媽媽是“何氏”;從“無事生非”中考證出,張飛的媽媽是“吳氏”。這都哪兒跟哪兒啊!牽強附會,亂說一氣。可就是這樣,蘇先生不緊不慢,不溫不火,亦莊亦諧,讓聽眾笑中帶氣,氣中帶笑。這才叫功夫。
聽完這個段子,覺得蘇先生什么都可以說,信口雌黃,滿嘴跑火車。其實呢,他有個“三不說”,即:“倫理哏不能說,諷刺殘疾人的不能說,臟話不能說。”不僅自己不說,他還要求自己的學生不能說,開口必須干凈。
“三不說”說出了當下相聲界的病象,看看現在的相聲,偏偏愛撿蘇文茂的“三不說”來說,一是互相比著用刻薄的語言糟蹋自己的先人和侮辱與自己沒有血緣關系的年輕女性;二是占別人便宜,把自己的輩分抬高,把別人踩在腳底下,擺出一副潑皮牛二我是流氓我怕誰的架勢,什么臟說什么,什么臭說什么;對殘疾人行走、說話的模仿,對鰥夫、寡婦的嘲弄,極盡下流之能事。不精心打造,一味地胡編亂造,這可如何是好,我叫不出是啥玩意兒,反正不算藝術。
說通俗的,不說低俗庸俗的,更拒絕惡俗 的;給人精神快樂,不單純給人感官娛樂。這才是精品,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有人感嘆“蘇先生說的格外有味”,“現在有味道的人漸漸少了,漸漸遠了。”有味,就是有品,如火之有焰,如燈之有光,如山之有靄。聽蘇先生說,周身能得到“郁郁乎文哉”的氣息。
逗觀眾樂和樂和,就行了嗎?不行。蘇先生有更高的要求。他的弟子宋德全多年前曾經說過一段講述社會不良風氣的相聲《正常與不正常》,雖然觀眾們聽得很樂和,可蘇文茂卻對他直言不諱:“你只是羅列了一些社會不良現象,并沒有塑造人物,也沒有解決問題,這樣的作品有什么社會意義?”好的相聲,也要塑造人物,跟好小說一樣。蘇先生說得對呀,他的《蘇批三國》,聽完,眼前就站著一個裝假斯文、炫耀自己、牽強附會、夸夸其談的人,引人遐思,甚至反思,反思自己,是不是也有“歪批”的毛病。
精品的底色,是人品。蘇先生經濟上不富裕,可他拒做廣告。為什么不做,他說他不反對別人做,“我不做廣告是因為我不懂,最重要的我要對得起喜歡我的觀眾”。拒絕高報酬誘惑,只有一個理由,對得起喜歡自己的觀眾。觀眾喜歡你站在舞臺上,不喜歡你站在撈錢的廣告宣傳上。毋庸諱言,有些藝人心甘情愿地當起市場的奴隸,渾身沾滿了銅臭氣,很為人不齒。聽帶有濃郁生活氣息的相聲,百姓不會吝惜自己的掌聲。蘇先生的理由很簡單,很單純,很樸實,也很充分,但很難做到,正因難做,才難能可貴。
蘇先生是真正看透了人生的藝術家。他拒絕“大師”稱謂,恰恰證明自己的大氣,這是不學無術之輩、利欲熏心之徒所無法理解的。
開口干凈,閉口干凈;臺上干凈,臺下干凈;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俯仰人間,見素抱樸,清清白白,做個有味道的藝術家,這就是蘇先生。祈愿他安息!
(節選自《大眾日報》2015年05月06日第七版有刪改)
【相關鏈接】
①蘇文茂(1929年——2015年),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以其蘇派相聲的藝術魅力在我國相聲界享有很高的聲譽。他以“文哏”見長,文而不溫,含蓄雋永,被人譽為“文哏”大師。演出代表作品有《文章會》《蘇批三國》《論捧逗》等。(選自《百度百科》,有刪改)
②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姜昆稱蘇文茂是一代相聲藝術表演大家。他去世的消息傳出后,引起了各行各業人士的懷念,孔慶東、張泉靈、李偉建、苗阜、康廣松等都發文悼念。他的長子蘇明杰覺得蘇老先生受到這么多觀眾的歡迎,與父親對待相聲藝術的態度分不開。“他對待相聲真的是兢兢業業,很認真。在他的段子里,一個包袱如果響了,但是影響主題和整體內容,他就會刪掉,寧缺毋濫。”他的弟子宋德全回憶,自己年輕時也犯了很多演員常犯的錯:“腦子里只想著包袱,想著怎么火、怎么成名。那時我有個諷刺社會不正之風的作品在全國獲獎了,他就批評我,相聲不能這么說,不能往那方面發展,不要對社會不負責任。說相聲不能圖一時口快,應想到對社會有什么幫助,有什么啟示。應該給人講明白道理,讓人記住你所塑造的人物。”(選自《人民網》,有刪改)
(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 )( )
A.以文哏見長,被譽為“文哏大師”的蘇文茂先生逝世后,引起了各行各業人士的懷念,充分說明他的作品在社會上廣為流傳,藝術性極高,深受觀眾喜愛。
B.蘇文茂先生的相聲,涉及名著《三國演義》的很多,他把其中的故事稍加改造提煉為自己作品的素材,可見他對這部名著研究很深入,是一個真正的“三國通“。
C.現在的不少相聲演員,為換取觀眾掌聲,偏偏愛撿蘇文茂的“三不說”來說事,作品內容低俗,臺風丑陋不堪,敗壞了相聲藝術的名聲,使相聲失去了觀眾。
D.蘇先生經濟上并不富裕,可他拒做廣告,拒絕高報酬誘惑,不喜歡站在撈錢的廣告宣傳上,因為他深知廣告內容虛假,有很大的欺騙性,怕傷害觀眾。
E.本文綜合運用多種手段追憶了“文哏大師”蘇文茂先生在相聲藝術方面的孜孜追求,在記敘的同時,加以適當的評價分析,沁人心脾,引人人勝。
(2)當今相聲界存在哪些弊端?請結合材料簡要概括。(6分)
(3)蘇先生以“文哏”見長,被人譽為“文哏”大師。請結合材料,具體分析“文哏”有哪些特質。(6分)
(4)從蘇文茂先生的藝術追求來看,怎樣才能成長為一個真正的人民藝術家?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8分)
五、語言運用(15分)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成語,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
①省委領導在調研民營經濟的市場環境問題時指出,要進一步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打造對所有市場主體 的發展大環境。
②在歐洲歷史上,體育界、藝術界和上流社會有很深的淵源,所以在某種程度上,足球和藝術成為可以 的文化現象。
③C羅表示,現在的球隊與兩年前參加歐洲杯賽的不可 。他雖然尚未完全恢復狀態,但仍然會盡力幫助球隊取勝。
A.一視同仁 同日而語 等量齊觀
B.一視同仁 等量齊觀 同日而語
C.等量齊觀 一視同仁 同日而語
D.等量齊觀 同日而語 一視同仁
13.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
A.法國和平藝術節組委會是一個在全球頗有影響的民間藝術。每年夏季,都要組織全球上百個藝術團體到法國各 地巡回演出。
B.《復興之路》通過大量文物和照片,回顧了鴉片戰爭以后,中國人民在屈辱苦難中奮起抗爭,為實現民族復興而進行的種種探索,特別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爭取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
C.有些炎癥,西藥能治,中藥照樣能治,不僅中藥能與一般抗菌素媲美,而且副作用小,成本較低。
D.最近實施的《快遞服務》國家標準規定,快遞公司收派員將快件交給收件人時,應告知收件人當面驗收快件。這意味著快遞公司將無權要求消費者“先簽字后驗貨”。
1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
2014年4月,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發布報告指出,思科、D-Link等多家路由器產品存在“后門”漏洞。 。 , , 。 , ,賬號和密碼被盜取后,會直接造成用戶的財產損失。所以,我們在使用互聯網的各種產品時一定要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識。
①打開的可能是一個釣魚網站
②如果路由器DSN被篡改,用戶輸入網銀官方網址
③這會威脅整個家庭中所有的上網設備
④黑客入侵后,可以監控連接路由器的設備的上網數據
⑤竊取瀏覽記錄、帳號密碼等隱私信息
⑥手機、電腦、智能電視盒子將無一幸免
A.④⑥⑤③②① B.③④⑤⑥②①
C.③⑥④②①⑤ D.④②①③⑥⑤
15、分析下列表格的內容,完成后面的題目。(6分)
2014-2015年河北省語文高考選考題答題情況統計表
年份 題目 選擇情況 得分情況
人數 百分比 分值 平均分
2014年 小說 28392 8.56 25 11.993
傳記 303349 91.41 25 16.251
2015年 小說 8908 2.46 25 11.993
傳記 352838 97.5 25 14.72
(1).根據表格內容簡要概括2014-2015年兩年語文選考題的選題得分情況特征及趨勢。(4分)
(2).從引導學生均衡選課的角度,您對命題人提點建議。(2分)
六、作文
16、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0分)
小明已經三歲多了,他之前一直和爺爺奶奶住在農村的老家,而爸爸媽媽則住在離農村不遠的城里。今年春節,就小明年后的去向問題,一家人展開了討論。媽媽認為,小明應該跟爸爸媽媽回城里住,和城里的孩子一起接受幼兒園的教育;爺爺奶奶卻表達了不同的意見,他們認為,小孩子最重要的是擁有一個快樂自由的童年,這一點城里不如農村好;而爸爸則覺得,只要培養好孩子獨立自強的能力,不管在農村還是在城市都無所謂。
對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請就其中某一個人的觀點,表明你的態度,闡述你的看法。要求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選好角度,選準文體,確定立意,標題自擬,完成寫作任務。
看過“高一語文必修4單元測試題”的人還看了:
高一語文必修4單元測試題





上一篇:高一語文必修3練習測試題
下一篇:高一語文必修4期末測試試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