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高中學習方法 > 高一學習方法 > 高一語文 > 語文高中《君子之風》公開課教學設計

    語文高中《君子之風》公開課教學設計

    時間: 鳳婷983 分享

    語文高中《君子之風》公開課教學設計

      《君子之風》是高中語文教材書中的一篇文言文,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帶來的語文高中《君子之風》公開課教學設計,希望對你有幫助。

      語文高中《君子之風》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要求:

      1.、知識目標:理解孔子倡導的君子自我修養的主要內容和要求,掌握“游”、“喻”、“鄙”、“樂”、“文”在文中的含義,掌握“孫”、“恥”、“飯”、“枕”、“知”在文中的用法和意義,理解“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仁以為己任”的句式特點。

      2、能力目標:理解并積累文中常用的文言詞語以及成語 :殺身成仁;患得患失;無所不至;簞食陋巷;發憤忘食;任重道遠;死而后已,背誦重點章句:15.9﹑4.16、6.11、7.16、7.19、6.23、8.7 。

      3、思想感情價值觀目標:正確理解孔子的義利觀,初步了解儒家價值學說的發展以及對后世的影響發展要求。

      教學重點難點:

      成語積累、價值觀滲透。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們曾經聽到過這樣的一些關于君子和小人的名言,如: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lǐ甜酒)。(幻燈出示:明確含義:蕩:清除,洗滌。坦蕩蕩:心胸寬廣、開闊、容忍。也就是說“君子心胸寬廣,能夠包容別人;長戚戚:經常憂愁、煩惱的樣子。小人愛斤斤計較,心胸狹窄。” 君子之間的交情像水一樣清淡,小人的交情甜得像甜酒一樣,也就是說:小人之間的交往只是基于酒肉的交情。)從這兩句至理名言我們看出做人應該要學做君子,這兩句都是《論語》中的名句,一本《論語》君子一詞在總共出現了一百多次,那么什么樣的人才能稱為君子呢?什么是君子的風范呢?今天讓我們學習君子之風。板書:君子之風

      二、直接分析文章

      1、分析12.8章、7.38章

      我們平常講一個人很美,往往從兩方面著手評價,即:外在的美,就是容貌美(與身俱來的),內在的美,即心靈美,修養好、氣質美等(后天的修煉得來)。屈原說過: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與修能。意思是說:我生來就有純正的血統和高尚的品質,又在后天不斷地努力完備自己的才能以擔當大任。對于“美人”我們可以用內在美、外在美來評價,那么對于君子的風貌,我們要可用“文”與“質”來體現,那么何謂“文”又何謂“質”呢?現在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第30頁上的12.8、7.38兩章。

      思考:何謂“文”,何謂“質”?子貢反駁棘子成的話,體現怎樣的觀點?7.38怎樣體現“文”?

      明確:“文”:修飾。這里指對外在形式如儀容、舉止、禮節等修飾和講求(表現在外部的)。“質”書上解釋:本質純真樸實(表現在內部的)。

      棘子成強調君子的“質”而否認了君子的“文”,“君子質而已矣,何與文為?”即:君子只要有好的品質就行了,哪里用得著文飾呢?這里:“何”疑問代詞“哪里”的意思,以:用、干,與“何”連用譯為“哪里用,“為”:呢,句末語氣詞。

      棘子成認為一個人只要天性好,有才能,何必要受教育,求知識,學文化思想呢?子貢反對這個意見。子貢否定了棘子成的話,還指出了他信口開河,亂講一通并非君子之言,君子“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指的是:一句話說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馬拉的車也難追上。指男子話說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數。課文上是“駟不及舌”,就是一個成語, “駟”就是四匹馬駕的車子,當時是最快的交通工具。像這樣快的車子,還不及舌頭。用現代觀念來講,就是文化宣傳和思想傳播的重要,它的影響力遠大而且快速。比喻一句話說出來,再也無法收回,所以不能隨便講話,影響后果太大。子貢又說,文化思想的修養與人的資質,本來就是一個東西。文化思想的保留及傳達要靠“用”,既然有用,那就要靠“文”了,子貢強調的是“文”、“質”合一。

      出示幻燈: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史:虛浮不實),文質彬彬,然后君子也。

      它的意思是:質樸勝過了文飾就會粗野,文飾勝過了質樸就會虛浮,質樸和文飾比例恰當,然后才可以成為君子。”

      7.38怎樣體現“文”?(用三個四字短語概括之)

      明確:溫和嚴肅、威而不猛、莊重安詳(教師板書)

      2、分析:7.6章、15.18章

      我們說一個人的要成為君子最重要的是:“質”的一面的體現,在這些章節中,你覺得哪幾章能總的概括儒家所提倡的君子道德修養的主要內容的,并提出了具體的做法?儒家所提倡的君子道德修養的主要內容是什么,總的提出應該怎樣做才能成為君子?

      明確:志:動詞,追求。據:動詞,執守。依:動詞,依據。游:動詞,游習,即廣泛涉獵。于:介詞,放在動詞之后引出動作對象可不譯。

      道即正道,德即道德,仁即仁愛,藝即“六藝”(禮、樂、射、御、書、數)這真如現在我們要求做一個“有理想、有道德、守紀律、有文化”的好學生,實際上儒家所提倡的君子道德修養的內容,我們用一個四字短語概括為:德才兼備。(前三項是“德”,后一項是“才”)教師板書。

      總的具體做法呢?集體朗讀15.18章。

      注意句式特點:賓語前置句:正常語序是:君子以(介詞,把)義為質(質:根本,基礎),以(介詞,按照)以禮行(實踐)之(代詞,代“義”,下同),以(用)孫(通“遜”,謙遜的態度)出(談論)之,以(介詞,依靠,憑借)信成(成全)之。

      3、分析15.19章

      孟子說:“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也就是說:生命是我所喜愛的,大義也是我所喜愛的,如果這兩樣東西不能同時都具有的話,那么我就只好犧牲生命而選取大義了。

      孔子認為君子在生和義的選擇中應該做?

      明確:殺身以成仁,即殺身成仁。(板書)

      這是個成語,是什么意思呢?

      明確:指犧牲生命,成全仁道,后指為維護正義事業而犧牲生命。

      在電視連續劇《紅日》中,國民黨74師師長張靈甫訓導不下有這么一句話:“不成功,便成仁。”其實,這是他自己說的“仁”,并不是真正的“仁”,“仁”針對正義事業來說。國民黨挑起內戰,不是正義事業。這體現了他對蔣介石的愚忠,最后他連自殺的機會都沒有,最終被解放軍擊斃于孟良崮。真正的“仁”,像文天祥回答:“我是大宋的宰相。國家滅亡了,我只求速死。不當久生。”元世祖又問:“那你愿意怎么樣?”文天祥回答:“但愿一死足矣!”元世祖十分氣惱,于是下令立即處死文天祥。譚嗣同臨刑絕命詞為“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于謙為官勤政、愛民、廉潔、剛直,深得景帝的信任,也因此獲罪于一些朝中大臣。景泰八年(1457),代宗病重,英宗發動“奪門之變”,于謙以謀逆罪被殺。臨死前寫下了“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間”的千古絕嘆。

      4、分析6.11章、7.16章、7.19章

      作為一個君子,除了道德層面的內容,在現實生活方面,對物質看得重嗎?他應該具有怎樣的思想和心境?著重在哪幾章里體現。

      明確:6.11章、7.16章、7.19章和14.28章講孔子不看重物質,講孔子的思想和心境。(抽一學生讀)讀出感情。

      (1)、分析6.11章

      分析:“賢哉,回也。”是主謂倒裝句,正常語序為“回賢哉也”,顏回多么有道德啊!

      一簞(筐)食,一瓢飲,后來演變為一個成語:簞食(si)瓢飲,指清貧的生活。

      幻燈出示:問題:“不改其樂”所包含的儒家思想精神及其現實意義是什么?

      明確:本章中,孔子又一次稱贊顏回,對他作了高度評價。這里講顏回“不改其樂”,這也就是“貧賤不能移”的精神(不會因生活平貧困、地位卑微而改變自己的志向),它反映了儒家思想的超功利性。這種思想的現實意義是:使人認識到人生總是要有一點精神的,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斷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頓也自得其樂。從而避免社會的過度功利化和物質化。

      (2)、分析7.16章

      分析:“飯(吃)疏食(粗糙的飯食),飲水(冷水,對湯,熱水而言),曲肱(把上臂彎起來)而枕(念第四聲)(當枕頭)。

      出現兩個成語是:“樂在其中”: 喜歡做某事,并在其中獲得樂趣;富貴浮云:把富貴看得像浮云一樣。后來也指功名利祿變幻無常。

      (這里:不義而富且貴(“義”指“守道義”,名作動),指的是不守道義卻有錢有勢,這對于我如同浮云一般。

      借用我們一句網絡熱語是:“神馬都是浮云。”神馬即什么的諧音,“什么都是浮云”,意思是什么都不值得一提,有抱怨感嘆之意。這里用了何種修辭手法?

      明確:比喻。把富貴比作浮云。

      這種比喻,反映孔子怎樣的人生觀(思想)?對“浮云”一詞的比喻義你是如何理解的?

      教師明確:安貧樂道(板書)

      1、聚散無常,喻富貴短暫,猶今之“過眼煙云”。

      2、云在天上,高不可及,喻富貴與己無關。

      3、浮云至輕至淡,喻富貴無足輕重。

      問題:中國人總是以財富、房車、權力等東西來論英雄,平凡地享受一份粗茶淡飯的寧靜日子,往往會被認為是沒有出息。你怎么看待孔子“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的生活。

      明確:如:在平淡中透著一份安逸,一份自在,生活簡單一點,心理負荷就會減輕一些,在粗茶淡飯中享受那份寧靜,不會因為追逐而喪失本性,這就是一種淡泊,人要獲得自在、寧靜,最要緊的就是安貧樂道,像東晉田園詩人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那樣,“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不管多貧困,條件多么惡劣,都要保持心靈的安詳與寧靜,堅持道義,不怨天尤人,不自憐自欺、自暴自棄,把清苦的生活過得富有情味,這是何等高尚的情懷。

      這里讓我想起了一些藝術大師的生活:像傅抱石當時在重慶金剛坡的生活極其貧窮,連一張像樣的畫桌也沒有,只能把小餐桌當畫作,吃飯的時候把畫具拿掉,吃晚飯再把畫具擺上,但傅抱石先生孜孜以求,在這八年的時間里完成了他風格的成型,創造了影響畫史的“抱石皴”法,令人敬佩至極。像吳冠中先生,盡管在世前,他的一張畫能拍上千萬,但他生活依舊樸實,簡單。他經常腳穿布鞋,畫室也僅僅只有十幾平方,后來有人勸他換換環境,他說就是沒有必要,換了環境藝術靈感也就喪失,這顯然是安貧樂道思想在助成著他的藝術,因此他的作品才會高雅,有味,絕對沒有銅臭味。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中國美院教授,未來的山水畫大師(絕無僅有的)童中燾老師,他的生活也非常樸素,長期坐公交去美院教書,有一天為了趕一輛已經剛開走的公交,他跟著跑了好幾十米,后來有在坐的學生要求司機停車,他終于上了車。你看要是他愿意,很多人都會開車去接他,但他沒有這樣做,他的畫市場拍賣價位10萬多一平尺,而且大有升值空間。他就是喜歡保持這種生活狀態,在他的眼里,只有藝術和學問。波德萊爾說:物質上的過分追求完美,只不過是精神上的勝人一籌罷了。這句話告訴我們并不要過分追求物質,而應該在基本的物質保障之下去實踐對精神性的追求。

      (3)、分析7.19

      孔子具有安貧樂道思想的同時,他對生活的心境又是如何的呢?閱讀7.19章,孔子的話用了何種修辭手法?體現了他怎樣的心境?

      明確:女(通“汝”)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這里有兩個成語:即發憤忘食:為了努力學習和工作,忘記了吃飯,形容非常勤奮。樂以忘憂:由于快樂而忘記了憂愁。不覺得衰老快要到來,如此而已,達到這種程度顯然是夸張了,用夸張的手法寫出自己樂以忘憂的心境。板書:樂以忘憂

      (4)、分析14.28章

      孔子在此基礎上提出君子之道有三,即: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有仁德的人不憂愁、有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懼。(一句帶過)

      5、孔子對君子提出還需要哪些精神上的追求呢?請默讀6.23章和8.7章。

      (1)、分析6.23章

      本章孔子分析知者和仁者的性格差別和及用作用。

      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概括出一個四字短語:由“知者樂(念“要”,意思是動詞,喜好、喜愛)水,仁(有仁德的)者樂山”概括出“樂山樂水”,但無論是知者還是仁者,他們都喜歡大自然,從山水中汲取生活的養料,從而實踐海德格爾之: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之上的生活。藝術家們的生活都富有色彩,因此好多壽命較長。

      (2)、曾子論述士求仁的要求是什么?讀8.7章,

      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一是要“弘”,心胸開闊。

      一是要“毅”,意志堅定。(板書)

      有了這兩個條件再持之以恒,死而后已,或許就可以達到仁的境界而稱為君子了。

      出現兩個成語:

      任重道遠:負擔重,道路遙遠。比喻肩負重大任務,又要經歷長期艱苦的斗爭。

      死而后已:死后才方停息,比喻獻盡一切力量。我們聯系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彎著身子,竭盡勞苦。死后才方停息。一生為蜀漢而盡力奉獻自己,可謂高風亮節。

      6、分析4.16章、4.9章、17.15章

      孔子在“質“的一面除了剛才所得出的“德才兼備 、殺身成仁 、安貧樂道 、 樂以忘憂 、樂水樂山 、心胸開闊 、意志堅毅 ”之外,還有一點是通過與小人(恥惡衣惡食之士、鄙夫)的對比中來體現的,找出這些章節。

      (1)、分析4.16章

      探究:

      出示幻燈:孔子說:“君子喻于義”,但只是主張“見利思義”,反對見利忘義,并不反對正當的求利。韓非子則認為君臣父子之間只有利害關系,沒有道義關系,彼此是“用計算之心以相待”的,都是為了追求各自的“大利”。(見《韓非子.六反》)而后來的儒家走向另一個極端,產生了諱言利、排斥利的傾向,如董仲舒就主張“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誼:通“義”,合宜的道德、行為;言行合乎正義,不謀個人私利,宣明大道而不計較功利(見《漢書.董仲舒傳》)。試對這三種主張作簡要評論。

      明確:孔子的價值觀見P31《儒家價值觀》。主張重義崇德,但并不意味著一定要輕利賤力。當然孔子所說的利指利指大利,為維護封建王權而實行的那種“出世”服務的,區別于小人之個人私利。這讓我不由得想起林風眠先生與潘天壽先生,當時他們兩人的觀點截然相反,林風眠先生是“以西潤中”派,而潘天壽先生的“中國傳統派”,他要求西洋畫和中國畫不要混,要拉開距離,如此的觀點能在國立藝專里生存,這主要是他們共同的“義”在起作用,校長林風眠聘潘天壽。近日我在讀《87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布羅茨基的談話錄》,他講到,俄羅斯白銀時代的詩人曼德利斯塔姆之于阿赫瑪托娃、帕斯捷爾耐克之于茨維塔耶娃,這些詩人之間為了一個共同的“義”在一起默默追求鼓勵,反之當時的那些御用文人為了謀取私利不斷在報刊上污蔑這些偉大的詩人們,盡管當時人們的眼睛還沒有擦亮,現在孰是君子,孰是小人一眼判別。

      以韓非子為代表的法家的價值觀,完全是功利主義的。他們崇尚競爭、崇尚實力,否定道德和文化教育的價值,這種主張可以一時達到富國強兵之效,它把人們追求勢利而引發的競爭和沖突合法化、絕對化,破壞了人際關系,敗壞了社會風氣,從長遠來說,會給社會造成很大危害。戰國時期的秦國就是這樣。理想的價值觀應該是義利統一觀。

      “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是董仲舒的重要經濟思想,是約束人們不道德和非法的求利行為;他只要人民講義,不要人民講利以至取消物質利益 。

      明確:孔子:見利思義 (義利統一)(板書)

      韓非子:功利主義

      后儒董仲舒等:輕利主義

      剩下的幾則是寫小人之習的,這些實際上是用來反襯君子之風的,同學們自己去概括一下,抽空一起交流。

      (2)、分析4.9章、17.15章

      我們已經分析了君子之風,那么作為反襯的小人之習是如何的呢?閱讀4.9章、17.15章。

      明確:恥惡衣惡食(板書)(恥乃是意動用法,以。。。。。。為恥),以吃穿不好為恥,未足與(“之”省略,“之”指“恥惡衣惡食之士”。這樣的人不值得跟他討論。“惡衣惡食”是個成語,指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簡樸。

      鄙夫: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

      成語:患得患失(板書):未得到時,擔心不能得到(或者認為一是比較得到之后的收獲和付出,認為不值得。二是對以后的責任有畏難情緒,害怕不能勝任。),得到時又擔心失去。形容一味擔心得失,斤斤計較個人利害。

      無所不至(板書):沒有不達到的地方。多形容壞人到處干壞事。

      孔子認為鄙夫為了維護私利“無所不至,因為鄙夫不以德為重,而以利為重,他所患得是得與失,為了維護私利就會不擇手段。孔子對“患得患失”,“無所不至”的鄙夫,表示極大蔑視,繼而發出了“庸俗淺薄的人能跟他一起侍奉君子嗎?”的反問。

      三、

      今天我們主要學習了《君子之風》,做君子在“質”的一面應該:德才兼備、 殺身成仁、見利思義、安貧樂道、樂于忘憂、樂水樂山、 心胸開闊、意志堅毅。在“文”的一面應該:溫和嚴肅威而不猛莊重安詳。反之小人是:求生害仁 、 恥惡衣惡食 、患得患失 、 無所不至。最后老師送你們一句話:“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與你們共勉。愿我們在坐的各位今后努力“修身”,爭做坦蕩蕩的君子。

      四、作業

      寫一篇以“君子”為話題的作文,要求參看高考作文。

      五、板書設計

      溫和嚴肅

      德才兼備 文 威而不猛

      殺身成仁 莊重安詳

      君子之風 見利思義

      安貧樂道

      質 樂而忘憂

      樂水樂山

      心胸開闊

      意志堅毅

      求生害仁

      恥惡衣惡食

      小人   患得患失

      無所不至

      教研員徐老師評課:

      教師很有激情,功底很深,愛讀書,喜思考,所以教師能在本堂課的教學中側重于對內容上的深度挖掘。存在的一個問題是:教師的思路沒有與學生的思路拉近距離。有好的東西一定要想辦法跟學生分享。也就是說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要盡力做到與學生的融合,教師的教主要是為了學生的學,什么樣的學生你就要選擇什么樣的教法。在內容的理解上教師提問要規范。如在教學:“賢哉,回也”時,教師提了這樣一個問題?這是什么句式?當然學生馬上回答這是判斷句,但老師的意圖是主謂倒裝。也就是說:應該是在結構上是什么句式?這樣就能實現目的。所提問題不能太難。如教師提了這樣一個問題:“不改其樂所包含的儒家思想精神及其現實意義是什么?”問題太難,學生不容易回答,最后也只有老師自己回答了。
    看了“語文高中《君子之風》公開課教學設計”的人還看了:

    1.高中語文《季氏將伐顓臾》公開課教案

    2.高中語文第二冊《過秦論》公開課教學設計

    3.《老王》語文公開課教案設計

    4.高中語文《蘇武傳》公開課教案

    5.《狼》語文公開課教案設計

    6.語文高中文言文《逍遙游》公開課教案

    2607022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中文字幕伊人久久无码 |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人体模特| 好爽好深好猛好舒服视频上 | 男人j桶进女人p无遮挡在线观看| 国产凌凌漆国语| h无遮挡男女激烈动态图| 大乳丰满人妻中文字幕日本|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亚洲欧洲成人精品香蕉网| 男人资源在线观看| 卡1卡2卡3卡4卡5免费视频| 风流艳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大片在线看| 99热在线观看精品| 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 久久国产乱子免费精品| 欧美jizzhd精品欧美| 亚洲欧美校园春色| 狼群影院www| 全免费毛片在线播放| 露暴的楠楠健身房单车| 国产无卡一级毛片aaa| 124du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不卡 |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 制服丝袜怡红院| 美女胸又大又黄又www的网站 | 99久在线观看| 天天操夜夜操免费视频| 一本到在线观看视频| 成年女人毛片免费视频| 久久97久久97精品免视看| 日本高清在线中文字幕网|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12| 村上凉子丰满禁断五十路| 亚洲人成网亚洲欧洲无码| 欧美在线小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 欧美换爱交换乱理伦片不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