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區域地理高效復習
區域地理主要包括初中地理(世界地理和中國地理),還包括高中選修二的國土整治部分,是地理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區域地理的復習方法:
區域地理復習方法
一、初高中知識整合,理清思路,構建知識框架
從學科結構來看,初中地理主要包括世界地理和中國地理部分,其中有些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內容與高一必修地理的內容相關或重復,重復內容在高中地理有所深化。如《世界地理》中的“地球、地圖、陸地地形、地形的變化、世界的氣候和自然景觀、世界的自然資源”等知識點;《中國地理》中的“中國的天氣和氣候、中國的河流和湖泊、中國的自然資源、中國的農業、工業、交通”等。建議對這部分知識進行歸類,復習時注重與高中有關知識的銜接,既要做好對初中知識穩扎穩打,又要將初、高中地理知識進行整合,幫助學生理清思路,為構建系統知識框架做好準備。
從區域地理內容來看,區域地理的知識系統一般都是從總論到分論。總論從宏觀上講述自然條件,如位置、地形、氣候、河湖、土壤等,以及人類活動如農業、工業、商業、旅游業、交通、人口、城市等。分論部分主要是分區論述不同地區的自然特征、發展狀況、人文景觀、人地協調發展等,以及比較不同地域之間的差異。因此,復習中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運用這一規律,搭建區域地理知識框架。尤其是世界地理和中國地理涉及到的各個區域,均可按照特定的思路進行分析。
二、區域定位為先導,搞好基礎復習。
區域定位是區域地理學習的第一步,也是解開各類試題中地理區域試題的鑰匙,是學習區域地理的第一道門檻。
1、絕對定位(經緯線定位)
利用經緯線進行定位是近年來高考的重點,經緯線成為高考區域地理試題的最基本的要素。因此,在區域地理的復習中,我們讓學生以填繪地理空白圖的形式來搞好區域定位的復習。例如,讓學生在空白圖上填繪主要的經緯線,并在填繪的過程中著重記憶主要經緯線穿過或經過其附近的地理事物。我們主要復習了如下幾條重要經線和緯線:(1)主要經線:
0°經線:穿過歐洲和非洲西部。經過其附近的地理事物有倫敦、巴黎0°東側)、地中海、撒哈拉沙漠、幾內亞灣等。
30°E:穿過歐洲中部、非洲東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摩爾曼斯克30°東側)、莫斯科(30°東側)、東歐平原和波德平原交界處、黑海、小亞細亞半島(西側)、地中海、開羅、尼羅河、東非高原(西側)、南非高原(東側)等。
60°E:穿過亞洲西部。主要地理事物有烏拉爾山脈、咸海、伊朗高原、阿拉伯半島東側、阿拉伯海等。
90°E:穿過亞洲中部。主要地理事物有葉尼塞河(西西伯利亞平原與中西伯利亞高原界河)、阿爾泰山、準噶爾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恒河三角洲、孟加拉灣等。
120°E:穿過亞洲東部和澳大利亞西側。主要地理事物有勒拿河(東側)、大興安嶺(東側)、北京(西側)、上海(東側)、菲律賓群島、馬來群島、澳大利亞西部。
150°E:穿過亞洲、澳大利亞東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東西伯利亞山地、千島群島、大分水嶺、堪培拉、悉尼等。
180°經線:即國際日期變更線,穿過太平洋中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白令海、阿留申群島、圖瓦盧群島、斐濟群島、新西蘭等。
30°W:穿過大西洋中部。
60°W:穿過北美洲東部、南美洲中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紐芬蘭島(西部)、加勒比海(東部)、圭亞那高原、亞馬孫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南極半島等。
90°W:穿過北美洲中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密西西比河、墨西哥灣、中美洲等。
120°W:穿過北美洲西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落基山脈等。
150°W:穿過美國的阿拉斯加州中部、夏威夷群島東部。
(2)主要緯線及穿過的地理事物:
赤道:穿過非洲中部、東南亞、南美洲北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剛果盆地、東非高原、馬來群島、亞馬孫平原等。
北回歸線:穿過北非、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中南半島、中國華南地區、臺灣島、夏威夷群島、墨西哥高原、墨西哥灣等。
北極圈:穿過歐洲、俄羅斯北部等。
南回歸線:穿過非洲南部、澳大利亞中部、南美洲中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南非高原、澳大利亞大沙漠、大自流盆地、大分水嶺、安第斯山中部、拉普拉塔平原(北部)。
南極圈:南極大陸外圍。
以上12條等距的經線、5條特殊的緯線,基本上可以構成覆蓋地球表面的經緯網絡,搞好這些經緯線的復習,可以基本上使學生對地理事物有一個粗略的定位。同樣,在中國區域地理的復習中也可以首先采取絕對定位的方式對中國區域地理中的各省級行政單位、主要城市、主要地形區、主要山脈、主要河流等以填繪圖的方式進行掌握。
2、相對定位
在區域地理的復習中,不可能也沒有必要記住所有的地理事物的經緯度。比較可行的辦法是:識記一些主要的經緯線和主要的地理事物,然后以他們為參照,利用地理事物之間的相對位置進行定位。例如,我國東部地區從北回歸線到黑龍江省的漠河,緯度跨越多度,這是就應該用相對定位進行地理定位,比如從北向南我國的一些城市的排列等。再如北回歸線、北極圈、東經90度、東經120度區域內,有哪些地理事物,也可以用相對定位的方法來確定。 3、利用區域地理環境的典型特征定位
不同區域的地理特征各不相同。我們在區域地理的復習中可以教給學生利用區域地理環境的典型特征進行區域定位。例如海陸輪廓的形狀、地形起伏特點、河流、湖泊、城市、人文建筑等。
通過以上復習過程,幫助學生形成一個比較清晰而且完整的“腦圖”,迅速解決區域定位難題。
拉丁美洲區域地理知識點
(一)政區和自然環境
1.位置范圍:美國以南的美洲地區,包括33個國家
2.地形(1)島嶼:北部:西印度群島,南部最大島嶼-火地島(2)大陸地形北部墨西哥高原,西部安第斯山(世界最長山脈),東北平原、高原相間分布。最大高原:巴西高原。最大平原:亞馬孫平原
3.氣候:濕熱為主熱帶雨林氣候面積最廣
4.河流:亞馬孫河-世界上流域面積最廣,水量最大河流巴拿馬運河
5.自然資源:礦產-石油、銀、鐵、銅,水力:巴西高原上的河流植物:熱帶雨林區樹種豐富。動物:大食蟻獸,巨嘴鳥。水產:秘魯漁場
(二)居民和經濟
1.人種:種族復雜、混血人種為主2.語言之多通用西班牙語,巴亞通用葡萄牙語3.人口:分布不均:西印度群島,巴西東南部,阿根廷沿海人品稠密增長率僅次于非洲4.民族經濟:(1)礦業:智利的銅、硝石,委內瑞拉的石油(2)工業墨西哥、委內瑞拉的石油工業,巴西鋼鐵、汽車工業,阿根廷牛肉加工工業(3)農業:熱帶經濟作物:咖啡、甘蔗、香蕉等。糧食作物:玉米為主,許多國家糧食不能自給
(三)巴西
1.位置與面積(1)緯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南回歸線和赤道之間(2)海陸位置:東臨大西洋(3)面積:拉美面積最大國2.居民:人口分布不均,白種人占一半多通用葡萄牙語,多信仰天主教
2.自然條件:(1)地形:亞馬孫平原、巴西高原(2)氣候:熱帶雨林、熱帶草原氣候(3)河流:亞馬孫河(4)資源:熱帶雨林豐富、礦產、水能豐富。
3.熱帶雨林的開發與保護《我們的大自然計劃》
4.經濟:發展快(1)農業:咖啡、甘蔗、香蕉、柑橘、劍麻產量居首位(2)工業:鋼鐵、造船、汽車、飛機制造分布:東南沿海-圣保羅、里約熱內盧
5.首都-巴西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