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規劃設計內容
城市規劃設計是建筑和園林建設的前提,并為所需的空間準備條件,城市規劃設計研究的進展也為建筑學和園林學的開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廣闊天地。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城市規劃設計內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城市規劃設計內容
城市規劃是為了實現一定時期內城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確定城市性質、規模和發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協調城市空間布局和各項建設所作的綜合部署和具體安排。城市規劃是建設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據,在確保城市空間資源的有效配置和土地合理利用的基礎上,是實現城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的重要手段之一。
城市規劃建設主要包含兩方面的含義,即城市規劃和城市建設。所謂城市規劃是指根據城市的地理環境,人文條件,經濟發展狀況等客觀條件制定適宜城市整體發展的計劃,從而協調城市各方面發展,并進一步對城市的空間布局、土地利用、基礎設施建設等進行綜合部署和統籌安排的一項具有戰略性和綜合性的工作。所謂城市建設是指政府主體根據規劃的內容,有計劃地實現能源、交通、通訊、信息網絡、園林綠化以及環境保護等基礎設施建設,是將城市規劃的相關部署切實實現的過程,一個成功的城市建設要求在建設的過程中實現人工與自然完善結合,追求科學與美感的有機統一,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的共贏。
城市規劃設計原則
整合原則,經濟原則,安全原則。計發程序問國家和地方的經濟技術發展水平相適應。
(1)要正確處理好城市局部建設和整體發展的辯證關系。要從全局出發,使城市的各個組成部分在空間布局上做到職能明確,主次分明,互相銜接,科學考慮城市各類建設用地之間的內在聯系,合理安排城市生活區、工業區、商業區、 文教區等,形成統一協調的有機整體。
(2)既要保持近期建設的文化完整,又要科學的預測城市遠景發展的需要,不能只顧眼前利益而忽視了長遠發展,要為遠期發展留有余地。
(3)要處理好城市經濟發展和環境建設的辯證關系。注意保護和改善 城市生態環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加強 城市綠化建設和 市容環境衛生建設,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城市傳統風貌、地方特色和 自然景觀;不能片面追求經濟效益,以污染環境。破壞生態平衡、影響城市發展為代價,避免重復“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要使城市的經濟發展與環境建設同步進行。人與環境是相互依存的有機整體,保持人與自然相互協調,既是當代人類的共同責任,也是城市規劃設計工作的基本原則。
經濟原則
城市規劃設計要堅持適用、經濟的原則,貫徹勤儉建國的方針,這對于中國這樣一個 發展中國家來說尤其重要。
(1)要本著合理用地、節約用地的原則,做到精打細算,珍惜城市的每一寸土地,盡量少占農田。不占良田。土地是城市的載體,是 不可再生資源。我國耕地人均數量少,總體質量水平低,后備資源不富裕,必須長期堅持“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的方針。
(2)要量力而行,科學合理地確定城市各項建設用地和定額指標,對一些重大問題和決策進行經濟綜合論證,切忌倉促拍板,造成不良后果。我國城市在發展過程中,資源占用與能源消耗過大,建設行為過于分散,浪費了大量寶貴的土地資源。因此,在城市發展中要把 集約建設放在首位,形成合理的功能與布局結構,加大 投資密度;改革 土地使用制度,實行有償使用和有償轉讓;處理好土地批租單元的改進、 產權分割下成片開發的組織形式,提高對城幣發展中可能出現的矛盾的預見性,為 城市更新預留政府控制用地,以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安全原則
安全需要是人類最基本的需要之一。因此,城市規劃設計要將城市防災對策納入城市規劃設計指標體系。
(1)編制城市規劃設計應當符合城巾防火、防爆、抗震、防洪、防 泥石流等要求。在可能發生強烈地震和嚴重 洪水災害的地區,必須在規劃中采取相應的抗震、 防洪措施;特別注意高層建設的防火防風問題等。
(2)還要注意城市規劃設計的治安、交通管理、人民防空建設等問題。如城市規劃設計中要有意識地消除那些有利于犯罪的局部環境和防范上的“盲點”。
(3)要注意傳統與現代的協調,保護好城市中那些有代表性的歷史文化設施、名勝古跡的同時,也要注意體現時代精神,包括使用新材料、新工藝,讓二者結合“神似”而不是“形似”。
(4)要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協調,建筑格調與環境風貌的協調。城市規劃設計需要通過對建筑布局、密度。層高、空間和造型等方面的干預,體現城市的精神和氣質,滿足生態的要求。
社會原則
所謂社會原則,就是在城市規劃設計中樹立為全體市民服務的指導思想,貫徹有利生產、方便生活、促進流通、繁榮經濟、促進科學技術文化教育事業的原則,盡量滿足市民的各種需要。
(1)設計要注重人與環境的和諧。人是環境的主角,讓建筑與人對話,引人公園、廣場成為市民交流聯系的空間,使市民享受充分的陽光、綠地、清新的空氣、現代化的公共設施、舒適安全的居住環境,這種富有生活情趣和人情味的城市環境,已成為世界上許多城市面向21世紀的規劃和建設的目標。
(2)是要大力推廣 無障礙環境設計。城市設施不僅要為健康成年人提供方便,而且要為老、弱、病、殘、幼著想,在建筑出入口、街道商店、娛樂場所設置 無障礙通道,體現社會高度文明。我國一直以來都是老人和殘疾人較多的國家,在城市中推廣無障礙設計,其意義尤為重要。
城市規劃設計方法
城市規劃設計的方法,各國不盡相同,例如英國的發展規劃, 聯邦德國的土地使用規劃(也稱總體規劃)和地區詳細規劃,蘇聯的總體規劃、當下建設規劃和詳細規劃。中國編制城市規劃設計,從50年代以來基本上采取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后國外流行的方法:先論證 城市發展性質,估算 人口規模;再確定土地使用方式,組織建筑空間結構,確定道路交通系統及其他主要市政工程系統等;然后編制 城市總體規劃和 城市詳細規劃。這種規劃基本上是一個物質 環境規劃,為一個城市的未來各種活動安排空間結構,是一幅要在規定期限內(如20~30年內)加以實現的城市物質環境狀態的藍圖,用以指導城市建設。
經多年的實踐,人們越來越認識到上述規劃方法不能適應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趯Τ鞘虚_放性——城市的發展與更新永無完結的認識,城市規劃設計界提出了“持續規劃”和“滾動式發展”的規劃思想,實行一種動態的平衡,從而拋棄了把城市規劃設計當作城市“未來終極狀態”的舊觀念。在這種認識下,出現了新的城市規劃設計方法,如英國在1968年用新的結構規劃和局部規劃的兩階段規劃方法代替原有的發展規劃或總體規劃。在規劃內容上除了物質 環境規劃,還增加了 經濟規劃和 社會規劃,以實現城市的社會經濟目標,因此成為多目標、多方面的更為綜合的規劃。這種規劃方法仍在發展中。
城市規劃設計內容





上一篇:城市規劃設計參考書
下一篇:深圳大學城市規劃設計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