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論文大全>學科論文>思修論文>

    關于職業道德的相關論文(2)

    時間: 堅烘964 分享

      關于職業道德的相關論文篇二

      《關于加強高職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思考》

      [摘要]當前高職職業道德教育存在重專業教育,輕職業道德教育;重理論,輕實踐;重體系,輕實際等問題。弘揚勞模精神有助于進一步明確高職職業道德教育的方向性、彰顯高職職業道德教育的職業性、提升高職職業道德教育的情感性。通過開展勞模訪談、勞模進校園、建立勞模育人基地和開通勞模育人微博等形式可以改善當前高職職業道德教育的現狀。

      [關鍵詞]勞模精神 職業道德教育 高職學生

      [作者簡介]李會娟(1978- ),女,河南禹州人,上海工會管理職業學院人文藝術系,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上海 201415)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4)30-0062-02

      高職院校的畢業生是我國新增勞動力的重要來源,其職業道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從業人員隊伍的整體職業道德水平。但是目前高職職業道德教育存在缺失,這只數量龐大的從業大軍,其職業觀念、職業態度、職業技能、職業紀律和職業作風都有待提升。勞模作為社會道德的先進典型,具有社會肯定性和主導性,他們的思想行為和感人事跡承載著社會所倡導的人生觀和道德觀。在高職職業道德教育中弘揚勞模精神,有助于提升高職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質量。

      一、高職院校職業道德教育存在的問題

      1.重專業教育,輕職業道德教育。高等職業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一種類型,肩負著培養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高職畢業生作為社會新增勞動力的主體之一,其職業道德素質的水平直接影響著整個社會的安定和文明,這得到了大眾的一致認同。但是在操作層面上,一些高職院校沒有全面、準確地理解和把握職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過于強調高職教育以崗位能力體系為主的培養定位,存在重技能輕素質的傾向。比如在一些學校的專業建設規劃中,沒有職業道德教育的教學計劃、大綱,沒有具體的實施計劃、考核標準等。

      2.重理論,輕實踐。當前職業道德教育與社會職業需求相脫節,職業道德教育存在著學科化和去職業化的問題,職業道德教育與職業實際、職業教育相脫節。在課程安排上,以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必修課為主;在教學方法上簡單移植一般的德育理論體系,強調“道德性”,缺少對“職業性”的深入思考和研究;在教學主體上,以沒有行業、職業背景的政治理論教師為主,難以把職業、行業中的道德原則與規范有效地傳遞給學生。

      二、勞模精神在高職職業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1.勞模精神明確高職職業道德教育的方向性。勞動模范的產生是人類勞動活動和工作實踐的結晶,是工人階級和勞動群眾的優秀代表。作為以黨和國家為主體評選出來的勞模,其形象和思想形態很大程度上受到國家層面的同構,其變遷的動力在于國家意識形態的演變。由此相對應的是在每個勞模背后都承載著符合主流意識形態和現實政治需要的革命新倫理觀念。因此,在高職學生職業道德教育中引入勞模精神,將使高職職業道德教育的方向性更加明確。同時,勞模是各條戰線上的勞動能手,不同企業、行業、產業中的勞模所體現的勞模精神具有不同的品格,對之進行分析、整理、提煉,將進一步為高職各個專業的職業道德教育提供更明確的培養方向和目標。

      2.勞模精神彰顯高職職業道德教育的職業性。社會對從業人員的要求不僅僅體現在知識和技能方面,而且也表現在職業道德方面。調查顯示,現代企業對員工職業道德的要求甚至高于對于知識技能的要求,對畢業生最不滿意的也是其職業道德素養,對此,高職院校必須保持足夠的敏感性。而職業道德作為從事一定職業的人在職業生活中應遵循的行為準則,以職業實踐活動為基礎,具有鮮明的職業性。不同企業、行業、產業中的勞模或勞模集體所體現的不同精神品格,具有直觀性、具體性和形象性,能夠增強職業道德教育的感染力、時效性和職業性,同時也可以警示高職院校,在進行職業道德教育的過程中要避免去職業化和過分學科化。事實證明,高職院校為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就應該在職業道德教育中弘揚勞模精神,使職業道德教育與職業實際、職業教育相融合。

      3.勞模精神能提升高職職業道德教育的情感性。職業道德品質的內涵包括三個層面,即職業道德認知、職業道德信念(情感、意識)和職業德行為。職業道德知識的學習掌握是提升職業道德品質的基礎,但職業道德認知并不等于職業道德品性的養成。“關于道德的觀念,關于誠實、純潔或仁慈的見解,在性質上是不能自動地使這些觀念變為好的品性或好的行為的。”職業道德情感和品性的培育僅靠理論知識的教學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將從社會、職業實際中提煉出來的道德規范理論體系與培育學生的職業道德思維能力和習慣,以及職業道德情感、意識、信念相結合。勞模在工作崗位上表現出的艱苦創業精神、忘我的勞動熱情、強烈的奉獻精神、鍥而不舍的開拓意識,很好地體現了職業實際中的道德規范、職業習慣以及職業信念或情感。因此,弘揚勞模精神、以勞模典型人格和動人的事例來教育學生、感染學生,能夠使學生產生情感共鳴,在目睹榜樣的行為中獲得道德啟迪,將勞模所承載的價值內化為自身價值、外化為道德實踐。

      三、發揮勞模精神育人的途徑

      1.開展勞模訪談,提升學生對勞模的理性認知。在不涉及商業機密的前提下,要求學生根據勞模精神的相關特征,自寫腳本,以視頻拍攝等方式采訪記錄勞模在工作崗位上的一天,領悟提煉行業職業精神,并內化為自我發展的動力,外化為實際的職業行動,克服知行分離,做到知行統一。

      2.開通勞模育人微博,及時弘揚勞模精神。建立勞模育人微博,以學生喜聞樂見、樂于接受的方式進一步增強勞模的親和力和感染力,如勞模們積極試水“紅微博”,以“質樸”“平民”“時尚”的風格傳遞勞模精神。利用微博的巨大傳播效力,使學生樹立勤奮勞動、誠實勞動、創新勞動的基本理念;并利用勞模在一言一行中所表現出的主流價值觀來引導、感染學生,讓學生向勞模學習,爭取進步。

      3.開展勞模進校園活動,營造弘揚勞模精神的校園氛圍。通過勞模導師講座、勞模團支部和黨支部活動,讓每個學生近距離地接觸勞模,分享勞模的成功歷程,感受勞模崇高的職業道德,促使學生去思考自己的職業選擇、職業規劃和行為,并讓學生意識到他們實際上正在通過自己的選擇和行為來決定自己未來的生活。專題活動后,通過學習勞模征文、集體討論、辯論賽等活動讓高職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見解,幫助學生正確地評價勞模精神及價值。與專題活動相匹配的是建立勞模育人手冊,記錄每次專題活動的過程、內容,學生的感悟、勞模寄語等。通過手冊內容再現和反映學生在勞模影響下的成長變化,這也是對勞模育人效果的檢驗,并有利于對之前的工作進行反思,對后續工作加以改進。高職院校還可以通過校園廣播宣傳勞模的先進事跡,設立宣傳櫥窗和勞模墻展示勞模的各種風采,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融入勞模語錄等形式,積極營造以勞模精神為主題的校園文化氛圍,在潛移默化中以勞模風采熏陶人、以勞模精神引領人、以勞模道德影響人、以勞模思想凝聚人,實現預期的育人效果。

      4.建立勞模育人基地,促使職業道德教育現場化。建立勞模育人基地是學校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校企合作、頂崗實習同步思考、同步推進,進一步突出勞模在職業技能、職業紀律、職業素養、職業道德等職業規范和職業精神層面對學生的影響力與感召力。為此,各專業首先要深入分析,把握本專業的發展前景與相關特點,了解在相關產業、行業、企業中具有專業背景的勞模及勞模集體情況,并分析勞模和勞模集體所具有的,區別于其他產業、行業、企業勞模和勞模集體的精神品格。其次,學校要對專業核心能力、就業崗位與培養對象的職業素養進行分析,發現學生的現實情況與社會要求之間的差距,進而提煉出需要在勞模育人基地培養的學生職業素質。再次,要研究學校、專業與勞模所在企業建立勞模育人基地的可行方案和操作路徑,并且要在方案中突出社會、產業(行業)、企業的現實需求,強化科學管理、倡導文化建設、注重團結協作等方面,實現勞模在上述各方面的引領作用,使學生體悟現代產業工人的優秀代表的成長經歷,不斷激發學生潛在的職業素質,使學生深刻感悟現代產業工人必須具備的職業技能和職業道德,深刻認識現階段專業發展的特點與前景。

      在勞模育人基地可以通過以下具體途徑來培養學生的職業精神和職業技能:第一,建立勞模育人工作室,為學生良好職業素養的培養搭建平臺。以專業勞模為基礎,以勞模所在單位里其他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熟練掌握專門技術和專業知識,擁有專技特藝或優秀技法的其他工作人員為主體,建立勞模育人工作室,開展“名師帶高徒”活動。并通過讓學生在勞模育人工作室開展參觀、模仿工作等活動,提升學生對專業領域和勞模精神的認知。第二,開展勞模講壇,彌補學生行業現實生活體驗的不足。根據教學的階段需要和學生年級的不同,請勞模在勞模育人基地給學生講授關于職業技能或者職業精神方面的知識。通過傾聽勞模自身的實際經歷和故事,了解勞模成功的因素;使學生明白濃厚的職業興趣和職業習慣對職業生涯發展的重要性;使學生學會處理自身現實與工作、職業要求之間的關系,學會處理作為職業人與服務對象之間的關系。第三,實地參觀勞模工作實況,提升學生對勞模的感性認知。根據勞模工作場地的實際情況,分批次地安排學生實地參觀勞模工作實況,采訪勞模,聽勞模周圍的人談勞模的故事,在感受勞模的工作狀態的同時,明確精湛的專業技能的獲得必須通過勤學苦練、執著進取的精神才能獲得;明白企業文化的內涵,提高學生對職業價值的認同感;全面地了解勞模和勞模精神對個人、對企業發展的重要作用。第四,開展“我與勞模同工作”活動,使學生明確職業標準。讓學生與勞模在工作崗位一起工作一天,身臨其境地感受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的勞模與普通人的不同,了解崗位所需要的職業紀律、職業道德和職業標準,正確處理創新、競爭和團結協作的關系,使學生躬身自省,明確自我完善的目的和方法;讓學生跟隨勞模,服務社會一天,使學生學會正確處理索取與奉獻、自我發展和履行社會責任之間的關系;通過頂崗實習、社會實踐等活動了解行業工作流程、工作藝術等。

      [參考文獻]

      [1]陳少珍.工學結合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加強職業道德教育的對策研究[J].學理論,2012(10).

      [2]羅金彪.高職院校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現狀及對策研究[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2(6).

      [3]馬仁聽.工學結合模式下高職學生職業道德培養機制的思考[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2(4).

      [4]錢康.關于加強勞模示范引領作用發揮的思考――以鐵路企業為例[J].工會理論研究,2012(2).

      [5]孫永成,王顯義.勞模永遠是時代的領跑者[J].當代勞模,2012(9).

      [6]中國化工教育協會.中國化工職業技術教育研究[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7.

      [7]張昀.“工學結合”模式下的高職院校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研究[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1(9).

      [8]趙志群,楊琳.對我國職業院校學生職業道德發展狀況的診斷研究[J].職教通訊,2011(21).

    關于職業道德的相關論文相關文章:

    1.職業道德建設研究論文

    2.關于道德教育的論文

    3.提升職業素養的論文范文

    4.有關社會道德現象論文

    5.有關圖書館員職業道德論文

    6.高職院校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淺析論文

    2362217 主站蜘蛛池模板: 老司机午夜影院| yellow版字幕网| 黄网视频在线观看| 朱竹清被吸乳羞羞漫画| 国产精品一二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20| 18gay台湾男同亚洲男同| 欲乱美女诗涵番外5| 国产高清乱理论片在线看| 亚洲欧洲国产视频| 色多多视频在线| 欧美一线不卡在线播放|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乱人伦中文字幕在线不卡网站| 国产香蕉一区二区在线网站| 日韩精品无码人妻免费视频| 国产大陆亚洲精品国产| 久久久久大香线焦| 老司机午夜性大片免费| 好男人在线视频www官网|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99久高清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成人高清ww|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另类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色狠狠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 免费看国产精品麻豆| japanese国产在线观看| 欧美色欧美亚洲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免费精品自在线观看 | 一个人看的视频www在线|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888米奇视频| 国产视频第二页|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青青青青久在线观看视频| 成人18xxxx网站|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在线播放 | 国产三级电影在线播放| 三中文乱码视频| 污污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无遮挡无码视频免费软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