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驗室建設與管理論文
產品質量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根本,為保證產品質量,必須加強對化工企業的實驗室建設和管理。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化驗室建設與管理論文,供大家參考。
化驗室建設與管理論文范文一:淺談企業化驗室質量管理體系建設
摘要:化驗檢測是企業生產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生產各個環節都離不開化驗室工作的支持和幫助,化驗檢測是企業生產和科研的“眼晴”,是監控企業生產工藝指標和控制產品質量的有效手段。它對企業提高產品質量、新產品研發,增加經濟效益,提高市場竟爭力等,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對企業化驗室質量管理體系建設進行了分析探討。
關鍵詞:企業;化驗室;質量管理;體系建設
中圖分類號:F253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質量管理是指確定質量方針、目標和職責,并通過質量體系中的質量策劃、質量控制、質量保證和質量改進來使其實現的所有管理職能的全部活動。它是以質量為中心,建立在全員參與上的一種管理方法。其目的在于提高檢測化驗結果的準確度和可靠性,保障企業穩定生產,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一、制定和完善質量標準體系
制定標準安全技術操作規程是檢測、判定化驗數據準確與否的依據。ISO/IEC17025:2005《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在標準和規范方面要求十分嚴格,要求檢測和(或)校準實驗室在申報的檢測項目方面有齊全有效的相應標準。應建立、實施和保持與其活動范圍相適應的管理體系,將其政策、制度、計劃、程序和作業指導書形成文件,以保證化驗室檢測或校準結果的質量,體系文件傳達至有關人員,并被其理解、獲取和執行。建立質量管理體系需圍繞以下幾個要素進行:(1)建立管理組織機構并確定其各自職能。(2)確定質量管理體系要素和控制程序,明確化驗室質量方針和目標。(3)根據需要配置相應的檢驗儀器設備,制定管理及使用辦法。(4)具備與檢測任務相適應的檢驗工作和儀器設備運行環境。(4)明確各崗位人員的素質和能力,制定保證體系中各崗位人員的安全生產崗位責任制和崗位職責。(5)制定檢測工作質量申訴處理和檢驗事故分析報告制度。(6)內部工作文件(包括質量管理手冊、規章制度、檢測實施細則或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等)的制定、頒發、修改制度。建立化驗室實現量值溯源的程序。
二、環境、儀器設備與計量器具控制
1、環境控制
儀器設備及各種計量器具是檢測化驗工作的基本工具,它的完好程度和準確度將直接影響檢測結果的穩定性和準確性,同時影響到產品質量的評判。為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率和有效性,化驗室須具備與檢測任務相適應的工作環境,以滿足溫度、濕度、通風、采光、給排水和防火等方面要求。并配置必要的環境監控設備,對可能影響檢測化驗的環境因素進行有效監控。
2、儀器設備控制
2.1儀器設備是化驗室檢驗系統的要素之一,儀器設備的優劣,是反映檢驗系統分析檢驗能力高低的重要因素,同時,也直接關系到能否實現檢驗系統的任務和目標。對主要設備和計量器具實行專人包機管理,做到“三好四定四會”。三好:管好、用好、完好;四定:定人保管、定點存放、定期維護、定期維護;四會:會使用、會保養、會檢查、會排除故障。設備包機人員必須認真執行巡檢工作,同時要認真填寫檢查記錄。
2.2儀器設備使用應滿足以下要求:(1)儀器設備使用環境滿足使用要求;(2)新儀器設備正式使用前必須進行鑒定;(3)主要儀器設備應制定操作規程,內容包括操作方法、安全注意事項、維護方法等;(4)使用人員必須熟悉使用說明書,掌握使用方法,嚴格操作規程,維護儀器性能,保持儀器清潔;大型精密儀器設備實行專人管理,使用前須培訓上崗合格;(5)化驗室儀器設備需建立使用登記制度,使用時應做好開機校驗并認真填寫使用登記;(6)儀器使用完畢按要求切斷電源、水源、氣源,清理好現場;(7)使用過程中如發現異常,應停止使用,并報告儀器管理人員,嚴重故障應立即報告化驗室技術主管。
3、計量器具控制
對國家和地方明確規定的強制性計量檢定的儀器設備,必須按照規定檢定周期進行檢定/校準,對新購置的儀器設備,應進行檢定/校準后方可使用。對無檢定規程或無法檢定的設備,要自行進行校準,并做好校準記錄。儀器設備檢定/校準后,按照結果進行三色標識管理,“綠色”合格,“黃色”準用部分使用,“紅色”不合格停用。檢定好的設備要定期進行維護保養,發現檢測和計量設備偏離標準狀態時,應評定已檢測化驗結果的有效性,并對數據重新進行評估和檢測。同時設備要保持位置相對固定,不宜經常挪動,在搬動過程中要做好防震、防損壞措施,確保設備的準確度和適用性,并要進行校準比對。
三、檢驗過程控制
1、制定標準化作業規程
參照國家和行業標準,結合企業實際,制定標準化的采制化操作規程和檢測實施細則,要求化驗人員必須嚴格的遵照標準化作業細則進行操作。同時要經常對標準化工作進行評估,發現改善的機會,努力實現更好的辦法。標準化作業將作業方法的每一操作程序和每一動作進行分解,形成一種優化作業程序,逐步達到安全、準確、高效、省力的作業效果。推行標準化作業可以提高操作過程安全性,消除浪費和不合理的操作和波動,改善工作質量,為持續改進提供依據,提升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提高人員利用率,便于觀察常態和非常態狀況,滿足客戶的持續改變的對質量的期望值。有助于解決問題和開展改善活動,從而促使更有效和持久的進行檢驗質量改善。
2、分析數據處理
在定量分析中,在消除了系統誤差后,所測得的數據出現顯著的特大值或特小值,這樣的可疑值若已知是操作過程中過失所造成的,應立即將此數據棄去。如找不出可疑值出現的原因,不應隨意棄去或保留,而應按照4d法、Q檢驗法、t檢驗法或格魯布斯法(Grubbs)等方法進行檢驗,并判斷取舍。測定結果的有效數字保留位數,對測定結果的準確性和核對測試質量及數據資料的整理都是十分重要的。所有檢測數據的“有效數字位數”均應與測試時所用儀器設備的“可讀數值”相對應,一般使測得數值中只有最后一位是可疑的。計算結果的有效位數,應與相應標準、規程規定的精度相適應。并按GB8170-2008《數值修約規則》進行修約,所有檢測結果,均需符合標準分析測試方法的偏差要求,并按GB1250-1989《極限數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的規定,與質量標準規定的數據進行比較、作出判定。
3、樣品保管和樣品抽檢
3.1化驗室應對制樣后留存的副樣和分析后試樣的接收、保管、領用、傳遞和處理等過程進行嚴格管理,以保證樣品不污染、不變質、不丟失,保持完好的原始狀態。樣品保管要設單獨房間,室內不得存放與樣品無關的物品。樣品室設專人管理,保持室內清潔、整齊。樣品入庫時,應有專人負責并按照貨單認真查驗,檢查樣品的品種、規格、數量和樣品的完好性等,按要求擺放在樣品架上,確保在最有效時間內查找所需樣品。做好入庫記錄填寫,并定期清點。樣品出庫時,要有相關領導批準方可出庫,并填寫好出庫記錄。樣品退還時,要做好清點核實工作,并做好記錄。樣品保存期限及回收要求。根據企業生產要求制定保存期限,對保存期滿的樣品,應按國家有關法規和行業相關規定進行處理和銷毀。
3.2化驗室應經常進行檢驗質量控
制檢查工作,由專人負責,定期或不定期地對化驗人員的工作質量控制狀況和設備準確程度進行檢查,確保檢測化驗工作質量處于受控狀態。(1)使用已知準確含量的標準物質,混入正常分析試樣中,交由化驗人員進行檢測,根據檢測結果判斷檢測質量控制情況;(2)定期或不定期隨機抽檢分析試樣和副樣,由兩個以上化驗人員同時進行檢驗,可以對化驗人員的制樣和化驗質量進行檢查;(3)定期隨機抽檢部門樣品送至具有相關資質的外部檢測機構,對部門工作質量進行檢驗;(4)定期通報檢驗結果,使員工了解化驗室和自己的工作質量狀況。
結束語
要做好化驗室質量管理體系建設,除做好上述幾點工作外,為保證質量管理體系能充分有效運行,還要定期開展內部監督評審,對質量體系進行定期評價。及時對質量管理體系的有關文件進行修改、說明和補充,對儀器設備進行更新換代。不斷完善化驗室質量管理體系,提供科學、及時和準確的檢驗結果,更好地為企業服務。
參考文獻
[1]吳躍峰,淺談檢測實驗室的質量控制[J],湖南林業科技2007,34(6),80-82.
[2]JJF1021-1990產品質量檢驗機構計量認證技術考核規范.
[3]ISO/IEC17025:2005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化驗室建設與管理論文范文二:試論電廠化驗室的建設與管理
摘要:眾所周知,化驗室也就是理化分析實驗室,在學校、工廠、企業、科研單位以及商品質量與安全衛生管理部門等各有其不同的性質。電廠化驗室主要擔負生產過程中水汽品質的監督、煤質的監督分析、運行中各種油質的分析監督、進廠物資的驗收、化學環保方面的各種監督等任務,使用的分析方法大多為國家規定的標準方法,分析數據具有較為準確的參考價值,在生產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因此建設和管理好化驗室是化驗室工作的主要任務之一。因此,加強信息的使用與流通是建設與管理好化驗室的當務之急。
關鍵詞:電廠化驗室,建設,管理
眾所周知,化驗室也就是理化分析實驗室,在學校、工廠、企業、科研單位以及商品質量與安全衛生管理部門等各有其不同的性質。一般工礦企業單位只設簡單的化驗室,而大型的工礦企業單位則設有較為正規的大型化驗室。電廠化驗室主要擔負生產過程中水汽品質的監督、煤質的監督分析、運行中各種油質的分析監督、進廠物資的驗收、化學環保方面的各種監督等任務,使用的分析方法大多為國家規定的標準方法,分析數據具有較為準確的參考價值,在生產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因此建設和管理好化驗室是化驗室工作的主要任務之一。
化驗室管理的目的是為了確保人身的健康與安全,為了實驗的順利進行和取得準確可靠的實驗數據。做好化驗室管理,首先要建立必要、合理的規章制度,一個高效的化驗室一定是一個制度健全的化驗室,這樣才能保證實施過程能夠有條不紊。化驗人員必須認真學習并遵守化驗室技術規程和有關的消防、安全、保衛制度,了解可能發生的各種事故原因,并掌握預防和處理這些事故的方法。
1.健全化驗室環境以及制度,實行安全化管理
化驗室內應保持整潔、干凈。嚴禁在化驗室內吸煙、喧嘩、打鬧、吃零食、亂丟果皮紙屑、隨地吐痰等,下班前由安全衛生值日人員進行安全檢查。并進行值班登記;禁止使用化驗用的器皿盛裝食物或當茶具,一切化學藥品嚴禁入口;嚴禁非試驗使用化驗室內的電爐等設備燒水、煮飯、取暖;一切與化驗工作無關的物品不得帶入化驗室;化驗中使用的儀器、試劑、用品,用完后要及時清理,并放回原處,保持化驗室的整潔。
不得在化驗室外的任何區域進行檢驗。工作時應穿工作服,長發要束起,進行有危險性的工作時要加戴防護用具?;炇覒鋫溥m當的、充足的滅火器材和急救藥箱及噴淋設施,并應定期檢查其有效性,發現問題及時整改,確保化驗室的安全。不得隨意拆裝電器電閘或安裝臨時線路電源、改變電路,確因工作需要時,應與有關人員聯系,由電工予以解決?;炇夜ぷ魅藛T應隨時留意周圍的環境因素變化,如灰塵、電磁干擾、濕度、溫度、電壓、噪聲、微生物菌種的變化,以免影響化驗工作的質量,一旦發現周圍有影響化驗工作質量的因素存在,應立即向有關部門報告,并及時采取解決措施。
2.健全化驗室物品、儀器管理制度,實行科學化管理
做好低值易耗品、設備儀器的管理工作。低值易耗品使用頻率高、流通性大,管理上要以心中有數、方便使用為原則,建立必要的賬目。物品要分類存放、固定位置、用完后放回原處。腐蝕性的試劑和物品要密封保存,與精密儀器分開存放,保持室內的通風。兩用物資需特別注意保管。儀器設備屬于固定資產,要單獨建立卡片管理制度,記錄儀器有關的詳細數據,建立專人管理責任制,建立使用、事故、檢修記錄制度,沒有實踐經驗的人員禁止輕易操作。
精密、貴重儀器的管理工作。精密、貴重儀器的管理除了遵守上述物品、儀器的管理一般要求外,還要有特殊的管理要求。1、對儀器進行系統管理。管好、用好、維護好儀器,確保儀器數量上的完整性和質量上的完好性;不斷提高儀器的利用率和經濟效益。2、儀器的采購各環節進行綜合評價和審查。儀器的選購應遵循實用性、可靠性、節約性、環保性、耐用性、可修性、配套性等原則。論文參考網。3、正確使用儀器,責任到人。加強對儀器使用人員的培訓工作,儀器使用人員一定要了解儀器的原理、性能和特點,熟練操作使用技術,儀器的使用必須嚴格遵守使用說明書中操作規程進行。如果儀器出現故障在關鍵部位時,必須請專業維修人員進行維修,不得私自進行維修。
3.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實行信息化管理
化驗室信息化管理是指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網絡通信技術、多媒體技術將化驗室中的資源、事務進行處理,并通過計算機進行開放型管理。其重要意義是使得化驗室在時間和空間上得以延伸,它不僅能加強化驗室的調度管理,資源共享,減少投入,節省時間,還可大大減輕化驗室人員的工作量。
實行信息化管理有以下幾個突出的優點:一是計算機巨大的信息處理功能大大減少了化驗室管理的工作量,從前需要多人共同完成的工作?,F在只要很少的幾個人就能完成。二是對化驗室的各項資源(如儀器設備、圖書資料、各種財產、文件檔案)進行信息化管理易于實現資源共享。三是實行信息化管理后,信息集中,能為資源的使用開發提供各種方便,如儀器設備的查詢等。四是信息的綜合加上計算機完善的功能,使數據的統計、修改即時、迅速,可以為各級部門、相關人員工作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因此,加強信息的使用與流通是建設與管理好化驗室的當務之急。論文參考網。
4.全面推行綠色化學、清潔實驗,實行環保化管理
化學污染包括有機物污染和無機物污染。有機物污染主要是有機試劑污染和有機樣品污染。在大多數情況下,化驗室中的有機試劑并不直接參與發生反應,僅僅起溶劑作用,因此消耗的有機試劑以各種形式排放到周邊的環境中,排放總量大致就相當于試劑的消耗量。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排放量十分可觀。有機樣品污染包括一些劇毒的有機樣品,如農藥、苯并(α)芘、黃曲霉毒素、亞硝胺等。無機物污染有強酸、強堿的污染,重金屬污染,氰化物污染等。其中汞、砷、鉛、鎘、鉻等重金屬的毒性不僅強,,且有在人體中有蓄積性。論文參考網。
化驗室在工作過程中不可避免會產生一些廢氣、廢液、廢渣等污染物。為了保證化驗人員的健康、防止環境的污染,化驗室三廢的排放應嚴格遵守國家關于環保的相關規定。化驗室排放的廢氣量較少時,可以直接排放至室外;排放量較高時,可參考工業上廢氣處理辦法,在排放前采取吸附、吸收、氧化、分解等方法進行處理。化驗室排放廢液較少時,可以采取用水稀釋的方法處理;排放量較高時則需進行嚴格處理后排放,不得直接排放至下水道內?;炇彝ǔ.a生的廢渣是不多的,但還是經過處理后進行深埋的好,不要直接倒在生活垃圾處。
化驗室建設與管理論文相關文章:
5.鐵路工程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