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立冬有哪些農事活動
2022立冬有哪些農事活動最新
立冬節氣,高空西風急流在亞洲南部地區已完全建立。此時高空西風南支波動的強弱和東移。以下是小編整理的2022立冬有哪些農事活動最新,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
立冬有哪些農事活動
蔬菜農事
立冬后要及時做好大棚搭建工作。同時,做好大棚蔬菜管理,白天氣溫高時可在背風口揭膜通氣,晚上要注意做好大棚密封工作。
華北及黃淮地區一定要在日平均氣溫下降到4℃左右,田間土壤夜凍晝消之時,抓緊時機澆好麥、菜及果園的冬水,以補充土壤水分不足,改善田間小氣候環境,防止“旱助寒威”,減輕和避免凍害的發生。江南及華南地區,及時開好田間“豐產溝”,搞好清溝排水,是防止冬季澇漬和冰凍危害的重要措施。
秋收冬種
這時節正是秋收冬種的大好時段,各地要充分利用晴好天氣,搞好晚稻的收、曬、晾,保證入庫質量。冬小麥播種要抓緊,注意收聽氣象預報,巧用天時,下雨早播,不如搶晴略為遲播,以保證播種質量力求做到帶蘗越冬,防止年內拔節,并盡量擴大冬種面積,減少空閑田。各地要抓好冬種、冬修水利、冬季積肥工作。
畜牧農事
生豬秋季防疫工作,著重做好補針工作;耕牛加強放牧,吃足草料;在冬季來臨之間,開展一次驅蟲工作。放牧時,盡量讓山羊吃足草料多長膘;長毛兔秋繁工作,未配種的及時配上種;有養鵝習慣的農戶趕緊引進苗鵝飼養,飼養70日齡正趕上春節,可賣上好價錢。
修農具
入冬過后,農事漸畢,農家對所有農具都應該趁閑暇時加以檢查,進行整修。如果發現有損壞或不可使用的,要立即修理或者予以添置,以免來春貽誤農時。《禮記·月令》中有季冬之月“命農計擱耕事,修來招,具田器”。所說的正是這個意思。
制肥料
各種植物,除了生長于沼澤中的之外,大都靠根部吸收土城中的養料,以維持生命。在終年無人的山野,樹木特別繁茂旺盛,正是依賴草木自生的枯枝落葉,日積月累,形成肥料。入冬以后草木凋零,靠近山林的地區或者家中有園圃的,枯枝敗葉到處都是,正是農家制造堆肥的最佳時候。
立冬節氣養生注意事項
飲食養生
飲食應以滋陰潛陽,增加熱能為主,提高人體抵抗力。多吃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無機鹽等食物,防冷御寒,增強身體免疫力。如:牛羊肉、雞蛋、魚類、核桃、牛奶等,蔬菜水果如梨、蘿卜、大白菜、柑橘等,切忌食用辛辣、油膩和寒濕類的食物。
起居養生
起居應“早睡晚起”,早睡可以保養人體陽氣,保持身體的熱量,規避嚴寒,維持人體正常的生理機能;晚起可養人體陰氣,躲避嚴寒。由于室內外溫差大,易消耗人體陽氣,引發疾病。所以,要養成早睡晚起的習慣,注意防寒保暖,減少冷空氣對身體的刺激。此外,穿衣要適度,不要過少過薄或過多過厚。
運動養生
俗話說:“夏練三伏,冬練三九。”運動養生可調節人體生理功能,改善微循環,促進新陳代謝,改善神經系統功能,提高機體免疫力。可進行打球、散步、慢跑、太極拳等運動。但運動要適當,不要過度或大汗淋漓,使人體受寒引發感冒等疾病。
情志養生
立冬調養主要是“藏”,要保持精神安靜,狀態良好,使體內陽氣得以潛藏。首先要控制自身情緒,避免情緒緊張、易怒、抑郁等;其次要多參加娛樂活動,如唱歌、跳舞、健身操等文體活動。
暖腳養生
俗話說:“寒從腳下生。”腳部一旦受寒,可引起體內毛細血管收縮,使人體抵抗力下降,引發疾病。所以,健身先健腳,每晚睡前用熱水(40℃左右)泡腳30分鐘,有助于睡眠,消除疲勞,舒筋活絡,促進血液循環,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但是,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不宜用熱水泡腳,以免誘發原有疾病。
立冬后溫度變化
隨著冷空氣的加強,氣溫下降的趨勢加快。長江中下游地區的人們,平均氣溫一般為12℃至15℃。綿雨已結束,如果遇到強冷空氣迅速南下,有時不到一天時間,降溫可接近8-10℃,甚至更多。但畢竟大風過后,陽光照耀,冷氣團很快變性,氣溫回升較快。氣溫的回升與熱量的積聚,促使下一輪冷空氣帶來較強的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