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先進事跡五篇
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先進事跡五篇范文
周飛虎始終牢記人民軍醫的使命擔當,在重癥醫學科工作18年來,先后參加汶川抗震救災、抗擊新冠疫情等國內外重大醫學救援任務,被譽為“白求恩式好醫生”。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先進事跡,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先進事跡篇1
2015年1月,周飛虎作為解放軍總醫院醫療隊隊長,參加解放軍第二批赴利比里亞醫療隊執行為期兩個月的援利抗埃任務。
由于埃博拉病毒的流行,當地醫護人員感染后死亡超過一半,正常醫療救護已處于癱瘓狀態。在當地40℃高溫炎熱天氣下,周飛虎穿著三重厚厚的隔離服,積極救治病人。每次查完房出來后,他全身濕透,汗水順著衣服直往下流。
中國埃博拉治療病區收治的第一例病人Mulubah(穆魯巴),是當地一名小學老師,家里已有兩名親屬因埃博拉疾病死亡。Mulubah剛轉到治療區時,除感染埃博拉病毒外,她還合并有高血壓、糖尿病,血糖高達22mmol/L。
當時,治療埃博拉的疫苗還沒有問世,面對兇險的埃博拉病毒,周飛虎和戰友們沒有退縮。為了給Mulubah治療,他們多次進入病區,進行會診,并制定詳細的治療方案,一邊控制她的基礎病,一邊從重癥醫學的角度出發,改善她受損的臟器功能,慢慢度過這段病毒感染期。記得Mulubah出院時,高興地豎起拇指為中國軍醫點贊,感謝中國軍醫的精湛醫術與救治。
每一名患者都是一條鮮活的生命,沒有膚色、種族和國界之分。他都堅持用心治療、用心護理、用心服務。
2016年6月,周飛虎赴西非馬里救治受到恐怖襲擊而受傷的維和戰士。飛抵馬里后,周飛虎發現任務比預想的艱巨。他回憶說:“爆炸導致多發傷,身上炸骨折了,臉上炸爛了,但這些肉眼可見的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看不見的爆震傷,把內臟都震壞了。”
馬里醫療條件有限,傷員被迅速送往塞內加爾一家醫院的重癥監護病房,待生命體征穩定后再回國接受進一步治療。其他醫療隊員按期回國后,根據傷員救治需要,作為醫療組中唯一一位從事重癥醫學的專家,周飛虎臨危受命,克服巨大壓力,獨自一人留在塞內加爾救治重癥傷員。
意想不到的困難也接踵而至:由于醫院設備不足,重病患者多的時候,不能做到每一名傷員都有監護儀等設備使用。沒有監護儀的時候,周飛虎豐富的臨床經驗發揮了關鍵作用。20多天時間里,幾位傷員陸續度過危險期,從重癥監護轉入普通病房,病情最終穩定下來。
回國的飛機上,周飛虎擔心傷員突發血栓和呼吸問題,僅憑一個聽診器一遍又一遍聽診、觀察,幫助傷員活動……最后,傷員們平安地回到了祖國懷抱。
“對于重癥患者而言,哪怕只有0.1%的希望,我們也會盡100%的努力。那一條條被救活的生命,就是對我們最高的褒獎!人民軍醫,醫的是疾病,擔的是使命!”這是周飛虎的人生格言。
18年從醫路,周飛虎不辭辛勞先后參加多項國內外重大救援任務,不畏生死、向險而行,他用實際行動書寫著聯勤軍醫守信踐諾、服務人民的生動篇章!
最美新時代
革命軍人
先進事跡篇2
一句承諾有多重?一名醫生的承諾,關乎生與死,更體現責任與擔當。
每年5月12日,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重癥醫學科主任周飛虎都會收到四川女孩唐鈺嵐發來的信息。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后,周飛虎將身受重傷的唐鈺嵐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恢復意識后,聽到可能要截肢的消息,當時才24歲的唐鈺嵐感到“天都快要塌了”。
盡管希望渺茫,周飛虎還是決定保守治療,盡最大努力保住患者的傷腿。知道唐鈺嵐喜歡吃榴蓮,周飛虎經常開導:“你要對自己有信心,等痊愈了我給你買榴蓮吃。”周飛虎和戰友們克服重重困難,悉心救治,終于保住了唐鈺嵐的雙腿。
2020年5月12日,唐鈺嵐給周飛虎和重癥醫學科的護士寄來兩箱家鄉水果表達感謝之情,并報告喜訊:當年對面病床的黃梅花已完成碩士學業,成為一名心理醫生。
“這個小姑娘當時雙腿不得不截肢,我們誰也不忍心告訴她。”周飛虎回憶,每次換藥時,他們都小心翼翼地用床單遮擋,幻肢感讓黃梅花以為自己雙腿還在。周飛虎還和戰友們一起幫黃梅花重拾生活信心,逐漸變得開朗起來的她對周飛虎說:“長大后我也要成為像你們這樣的人。”
一個不經意的約定,多年后成為現實,讓周飛虎無比欣慰。“生命相托,永不言棄。”周飛虎總是給患者帶去信心和勇氣,并為這個諾言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在他的帶領下,團隊救治危重癥患者萬余例。
“盡全力救治你”,是周飛虎對生命的承諾,而“堅決完成任務”,是他作為一名人民軍醫,對祖國和人民的承諾。
2016年,中國赴馬里維和部隊遇襲,戰士申亮亮不幸犧牲,多人受傷。上級命令,由周飛虎擔任醫療組組長,赴海外救治受傷戰士。
馬里醫療條件有限,傷員被送往塞內加爾一家醫院的重癥監護病房,待生命體征穩定后再回國接受進一步治療。醫院設備數量不足,沒有監護儀,周飛虎豐富的臨床經驗發揮了關鍵作用。20多天時間里,幾位傷員陸續度過危險期,病情穩定下來。回國的飛機上,周飛虎擔心傷員突發血栓和呼吸問題,一遍又一遍地聽診、觀察……最終,4名傷員全部平安回到祖國懷抱。
作為重癥醫學專家,周飛虎多次參與軍內外重大搶救任務。他還多次赴朱日和等地培訓指導基層軍醫、駐訓官兵和即將執行援外任務的官兵。作為國防科技創新某重點項目主要成員,他兩赴西藏阿里,參加野戰醫院監護病房建設,為高原官兵提供醫療衛勤保障。
哪里有危險、哪里有危重癥患者,哪里就是周飛虎沖鋒的“戰場”。走進周飛虎的辦公室,記者看到迷彩戰備包放在顯眼位置,簡樸的書柜里擺放著各種榮譽證書——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獲得全國抗擊新冠疫情先進個人、最美援外醫生、中國好醫生等榮譽。這是他一次次拯救生命、踐行承諾的見證。
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先進事跡篇3
周飛虎,男,1971年3月出生,醫學博士,美國匹茲堡大學博士后,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現任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重癥醫學科主任,兼任中國醫師協會重癥醫師分會副會長,全軍重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災難醫學分會常務委員等。
2018年11月29日,榮獲中國敬業奉獻好人稱號。 2020年9月8日,榮獲全國抗擊新冠疫情先進個人。2021年5月,軍隊全國道德模范評選表彰活動組委會辦公室公示為軍隊“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2021年11月,被評為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
他長期從事重癥醫學工作,政治思想堅定,忠誠于黨,事業心責任感強。作為重癥醫學專家,技術精湛、為解放軍總醫院首批“百位名醫”培育對象,多次成功挽救危重患者,先后參加了汶川地震抗震救災、西非利比里亞抗擊埃博拉、天津大爆炸救援、馬里爆炸案救治維和傷員等重大國內、國際救援任務,均圓滿完成任務,榮立個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2017年被評為全國最美援外醫生,2018年作為軍隊科技創新人才以“強軍報國,軍隊科技創新人才風采”被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等多家媒體報道,模范踐行了“不畏艱苦,敬業奉獻、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精神,用忠誠與大愛創造了一個個生命奇跡。
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先進事跡篇4
在重癥監護室,每天都上演著“生死時速”。“快快快!讓一讓!”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重癥醫學科主任周飛虎一邊奔跑,一邊喊。在生與死的邊緣,多爭取一秒時間,就多一分希望。
作為一名軍醫,周飛虎曾執行西非抗埃、馬里爆炸案維和傷員救治、赴巴基斯坦抗擊新冠疫情等重大醫學救援任務。哪里有危險、哪里有危重患者,哪里就是他沖鋒的“戰場”。2020年新冠疫情發生后,他作為解放軍總醫院新冠疫情救治專家組成員,參與救治危重癥患者近百名。
在重癥醫學科工作18年來,周飛虎參加搶救危重癥患者超過1萬例。許多患者轉院過來的時候,存在多臟器功能衰竭等癥狀,經過周飛虎團隊的精心治療后,最終轉危為安。他說:“病人把生命托付給我們,哪怕只有一線希望,我們也要盡最大努力,這是醫生的本分。”
“我的病情反反復復,但你們始終沒有放棄,讓我感受到親人般的溫暖,堅定了戰勝病魔的信心。”前不久,一名剛出院的小伙子給周飛虎團隊寄來一封感謝信。他剛轉診入院時多臟器衰竭,查不出病因,深陷絕望之中。“每天我都會握著他的手,告訴他病能治好。”兩個月,幾十次會診,周飛虎團隊把小伙子從“鬼門關”拉了回來。小伙子生日那天,周飛虎特意買來蛋糕,告訴他有很多人在關心他,為他加油鼓勁。
在重癥監護室,時時處在高強度、高壓力下,周飛虎用醫者仁心溫暖著每一名患者:用洗凈的藥瓶組成“加油ICU”字樣、在病人打電話時貼心地送上靠枕、盛夏時節為病人送西瓜……一件件小事溫暖人心。
“不拋棄、不放棄,堅持下去就會迎來曙光。”周飛虎指導的博士后毛智說,周主任帶領團隊精心守護每一名危重癥患者,不放棄任何一個人。
目睹過許多生離死別的周飛虎深知,危重癥患者最需要的是及時、科學的救治。近年來,他帶領團隊致力于建設“智慧ICU”,利用大數據早期預警,進行標準化規范化治療,大大節約人力物力,提高救治效率。
病房中,智能信息采集車取代了護士手記,精準的數據信息隨時提示患者的病情變化和風險,救治關口不斷前移。醫生可實時接收“報警”,迅速指導施救。
數據在不斷積累,創新的腳步永不停歇。近年來,周飛虎承擔國家、軍隊等省部級以上課題7項,獲軍隊科技進步及醫療成果二等獎各1項,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榮獲全國抗擊新冠疫情先進個人、全國最美援外醫生、中國好醫生等稱號。
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先進事跡篇5
周飛虎,男,漢族,1971年3月生,中共黨員,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重癥醫學科主任、主任醫師。
聽令而行、敢打硬仗。2015年1月,周飛虎參加援助利比里亞醫療隊執行抗擊埃博拉任務,與隊友共接診患者61例,重癥病人救治成功率達80%以上。2016年6月,周飛虎奔赴馬里和塞內加爾救治受傷的維和戰士,詳細制定傷員轉運預案,將傷員安全轉運回國。2020年新冠疫情來襲,他在北京會診救治新冠疫情危重病人,為外地患者遠程會診。2020年4月,周飛虎赴巴基斯坦執行抗擊新冠疫情任務,并擔任赴巴抗疫專家組組長,提供專業指導。
大愛仁心、救死扶傷。周飛虎認為,病人把生命托付給我們,哪怕只有一線希望,也要盡百分之百的努力,這是醫生的本分。2018年,一位來自山西的老紅軍腹部術后合并嚴重肺部感染、呼吸功能衰竭,在當地醫院曾出現心臟間歇性停跳情況。家屬抱著希望來到重癥醫學科,周飛虎立即組織全力救治,經過2個月的治療,老紅軍不僅恢復了生命體征,疾病也得以痊愈。周飛虎精心救治每位危重患者,在病人生日時組織溫暖的病房生日聚會、在病人打電話時貼心地送上一個靠枕,這些暖心動作如同涓涓細流,在病人心中激蕩起愛的力量。
牢記使命、扎根奉獻。周飛虎堅持服務基層、服務官兵,多次赴各地參與軍內外重大搶救工作,赴外地培訓指導基層軍醫和即將執行援外任務官兵。作為國防科技創新某重點項目主要成員及子課題負責人,周飛虎克服高原缺氧等困難,兩上西藏阿里高原,參加野戰醫院監護病房建設,為高原官兵做好醫療衛勤保障。
周飛虎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榮獲全國抗擊新冠疫情先進個人、最美援外醫生、中國好醫生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