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 > 實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事跡 > 2022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個人事跡10篇

    2022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個人事跡10篇

    時間: 夢熒0 分享

    2022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個人事跡范文10篇

    軍隊是國家政權的主要成分,是國家武裝力量的主體,是執行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性質由國家或政治集團的階級性質決定。以下是小編準備的2022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個人事跡范文,歡迎借鑒學習。

    2022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個人事跡篇1

    一臺不間斷運行的普通臺式電腦、一個躺下連腿都伸不直的小沙發、擺放在顯眼位置的戰備包……這間狹小的空間,是周飛虎第二個“家”。

    不僅僅是他的辦公室,整個重癥醫學科走廊每隔約10步,都有一張簡易沙發床。累了,醫護人員就在這里小憩。

    以崗為家的背后,是他們在扮演兒子、丈夫、父親角色上的“失衡”。

    “明年除夕一定陪您吃晚飯……”周飛虎總是對母親許諾。但每一個春節除夕,他都留在病房陪伴病人直至深夜,再回家陪老人吃餃子。

    “忙完了這段日子就一定……”他常常這樣告訴妻子。但妻子知道,丈夫“忙”是常態,“這段日子”是永遠。

    一次次“失約”家人的同時,周飛虎一次次奉命出征。

    在聞“?!鄙兊睦壤飦?,他和戰友們冒著酷熱天氣、穿著3層厚重的防護服與埃博拉病毒搏斗,重癥病人救治成功率達80%以上。參與救治我國赴馬里維和受傷戰士時,他作為唯一的重癥醫學專家,臨危受命留守塞爾維亞,頂住醫療設備不足等巨大壓力,保障4名傷員平安回歸祖國。

    2020年4月,周飛虎和戰友們再次披上“戰袍”,遠征巴基斯坦執行抗擊新冠疫情任務。

    一次,專家組奉命前往中部和南部疫情最嚴重地區協助抗疫。為避免乘坐普通飛機被感染,當地特意派遣一架小型專機接送。這種飛機飛行極易受氣流影響,安全載重重量要嚴格控制。

    從10名隊員中選出4名,周飛虎面臨艱難選擇——

    “隊長,我去吧!”

    “我們都行,沒有問題!”

    那一刻,淚水模糊了他的雙眼?!斑@些戰友,有的孩子還小,有的親人剛因重病去世,有的自己身體也不好……”

    并不炎熱的機艙里,周飛虎的衣領浸滿了汗?!俺霭l前‘打勝仗,零感染’是一句口號,但真正踏出國門之后,才知道這是怎樣沉甸甸的責任。”既要看好病,又要平安回來,這是軍人周飛虎對國家、對戰友的承諾。

    “她經常自己去小藥店買藥,怕影響我的工作?!碧崞鹉赣H,長期“欠賬”的周飛虎語氣中充滿歉疚。

    “我也不敢有病,也不敢說有病?!碧崞饍鹤樱赣H眼中滿是體諒。

    2022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個人事跡篇2

    “這里永遠迎來危重病人,上一位剛剛好轉離開,換來的是病得更重的患者?!遍L期處在高壓環境,身為科室主任的周飛虎努力讓這一方天地變得更有溫度。

    科室走廊兩側的文化墻上,標注科室成員生日的一顆顆“果實”高掛在“生命之樹”上,老一輩人民軍醫黃志強院士書寫的“生命相托,永不言棄”,作為“科訓”激勵著每一個人。

    查房過程中,一位病人意識并不清醒,周飛虎還是自然地拉了拉病人的手;見患者腳露在外面,他會上前掖一掖被角;看到病人腿抬得不夠高,他馬上伸手調整……

    “有些特別微小的細節,我們年輕醫生過去可能不太注意。但主任的一舉一動,我們都看在眼里、記在心上。”毛智說。

    “周主任平時說話和風細雨,但也有發火的時候。”一次,周飛虎向一位年輕醫生詢問患者病情數據,對方回復得不夠精確。盡管電腦系統里已經準確記錄了相關數據,但周飛虎還是提出嚴肅批評。他常常對科室成員說:“ICU是一個不允許出錯的地方?!?/p>

    然而,醫學是一門有時會存在遺憾的科學,醫生總有自己的無奈。面對許多危重患者,周飛虎嘴上安慰“沒事兒”,其實“自己心里也有過忐忑”。他說:“看到患者康復的時候特別欣慰,但有時候經過努力救治患者仍然沒有好轉時,也會陷入深深自責。”

    為了對患者進行及時、科學的救治,近年來,周飛虎團隊基于物聯網系統,大力推進“智慧ICU”建設。病房中,智能信息采集車隨時提取上傳病情變化數據,一旦患者指標評分到達風險臨界值,系統便會自動生成紅線預警,提示醫護人員及時施救。

    眼下,周飛虎正帶領團隊進一步優化智能預警體系,完善軟件系統建設。下一步,他計劃將研究成果“移植”到機器人身上,在病情分析、交互問診、病人服務等方面實現更高水平的自動化。

    采訪間隙,周飛虎熱情地邀請記者品嘗咖啡。他是咖啡愛好者,每次搶救完病人后,都會喝上一杯,這是他自我減壓的方式之一。咖啡入口雖苦,最終能品出甜來,正是一名重癥醫生的切身感受。

    不久之后,周飛虎將迎來自己從事重癥醫學的第19個年頭。在今年的科室年度總結中,他用這樣一句話收尾:“唯有勇敢和愛,才能一往無前?!痹谥匕Y醫學科這個離死神最近的地方,這是他們的行醫之道。

    2022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個人事跡篇3

    一米陽光,明媚而溫暖。周飛虎特地將病情更重的患者安排在南向病房里,因為陽光代表著希望。

    陽光是否與救治效果有必然聯系,似乎沒有確切的科學依據。但可以肯定的是,醫生溫暖的關懷和精心的救治,是這里康復率維持在高水平的“秘訣”之一。

    或許是因為決策壓力沉重,大多數時候,周飛虎神情嚴肅。面對患者時,他總能綻放出暖心的笑容。不論是在ICU病房,還是在抗震救災一線,抑或是在病毒肆虐、蚊蠅橫行的埃博拉抗疫現場,都是如此。

    我不禁好奇:是怎樣的成長經歷讓他如此切換自如?在他講述的幾段榜樣故事中,也許能夠找到答案。

    解放軍總醫院婦產科奠基人葉慧方教授,一輩子省吃儉用,自己用舊礦泉水瓶裝水喝,卻把價值數百萬的祖宅捐了出去?!八梢园鸦颊邘У郊依飦沓燥垼瑓s不肯接受我們幫她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兒?!薄叭ナ狼?,她不吃不喝,只為能捐獻出一具潔凈的遺體……”

    肝膽外科專家黃志強院士,在救治一位重癥胰腺炎患者時采用了一種新方法。耄耋之年,他依然堅持每天到診療一線,親自記錄患者腹壓變化。診療完畢,還不忘指導后輩:“今天有時間嗎?我知道你們都很忙,要是有時間我給你們講講?!?/p>

    汶川地震時,年過七旬的解放軍總醫院普外科教授宋少柏,冒著余震不斷、大雨滂沱,凌晨1點顫巍巍地出現在病房里。周飛虎問:“您不是剛走嗎?回去休息吧,病房有我們看著就行了?!崩蠣斪踊貞骸拔也环判模銈儾皇且矝]走?”

    蒼生大醫,一脈相承。周飛虎說:“每個時代,都有戰士負重前行?!倍匀~慧方、黃志強、宋少柏為代表的一代代人民軍醫,就是那些負重前行的人。

    戰爭年代,他們不僅救治傷員,還是激勵官兵的精神力量。當年在華北抗日戰場,官兵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看到白求恩,打仗就放心。”和平時期,當疫情發生,當災難來臨,他們“白衣執甲”的逆行身影,依然是守護生命、穩定民心的“壓艙石”。

    榜樣是看得見的哲理。這一脈相承的精神風骨,恰如其分地詮釋了人民軍醫的工作初衷,激勵他們永遠奮斗。

    2022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個人事跡篇4

    在重癥監護室,每天都上演著“生死時速”?!翱炜炜?讓一讓!”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重癥醫學科主任周飛虎一邊奔跑,一邊喊。在生與死的邊緣,多爭取一秒時間,就多一分希望。

    作為一名軍醫,周飛虎曾執行西非抗埃、馬里爆炸案維和傷員救治、赴巴基斯坦抗擊新冠疫情等重大醫學救援任務。哪里有危險、哪里有危重患者,哪里就是他沖鋒的“戰場”。2020年新冠疫情發生后,他作為解放軍總醫院新冠疫情救治專家組成員,參與救治危重癥患者近百名。

    在重癥醫學科工作18年來,周飛虎參加搶救危重癥患者超過1萬例。許多患者轉院過來的時候,存在多臟器功能衰竭等癥狀,經過周飛虎團隊的精心治療后,最終轉危為安。他說:“病人把生命托付給我們,哪怕只有一線希望,我們也要盡最大努力,這是醫生的本分?!?/p>

    “我的病情反反復復,但你們始終沒有放棄,讓我感受到親人般的溫暖,堅定了戰勝病魔的信心。”前不久,一名剛出院的小伙子給周飛虎團隊寄來一封感謝信。他剛轉診入院時多臟器衰竭,查不出病因,深陷絕望之中。“每天我都會握著他的手,告訴他病能治好?!眱蓚€月,幾十次會診,周飛虎團隊把小伙子從“鬼門關”拉了回來。小伙子生日那天,周飛虎特意買來蛋糕,告訴他有很多人在關心他,為他加油鼓勁。

    在重癥監護室,時時處在高強度、高壓力下,周飛虎用醫者仁心溫暖著每一名患者:用洗凈的藥瓶組成“加油ICU”字樣、在病人打電話時貼心地送上靠枕、盛夏時節為病人送西瓜……一件件小事溫暖人心。

    “不拋棄、不放棄,堅持下去就會迎來曙光。”周飛虎指導的博士后毛智說,周主任帶領團隊精心守護每一名危重癥患者,不放棄任何一個人。

    目睹過許多生離死別的周飛虎深知,危重癥患者最需要的是及時、科學的救治。近年來,他帶領團隊致力于建設“智慧ICU”,利用大數據早期預警,進行標準化規范化治療,大大節約人力物力,提高救治效率。

    病房中,智能信息采集車取代了護士手記,精準的數據信息隨時提示患者的病情變化和風險,救治關口不斷前移。醫生可實時接收“報警”,迅速指導施救。

    數據在不斷積累,創新的腳步永不停歇。近年來,周飛虎承擔國家、軍隊等省部級以上課題7項,獲軍隊科技進步及醫療成果二等獎各1項,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榮獲全國抗擊新冠疫情先進個人、全國最美援外醫生、中國好醫生等稱號。

    2022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個人事跡篇5

    周飛虎,男,漢族,1971年3月生,中共黨員,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重癥醫學科主任、主任醫師。

    周飛虎始終牢記人民軍醫的使命擔當,在重癥醫學科工作18年來,先后參加汶川抗震救災、抗擊新冠疫情等國內外重大醫學救援任務,用實際行動書寫守信踐諾、服務人民的生動篇章,被譽為“白求恩式好醫生”。

    聽令而行、敢打硬仗。2015年1月,周飛虎參加援助利比里亞醫療隊執行抗擊埃博拉任務,與隊友共接診患者61例,重癥病人救治成功率達80%以上。2016年6月,周飛虎奔赴馬里和塞內加爾救治受傷的維和戰士,詳細制定傷員轉運預案,將傷員安全轉運回國。2020年新冠疫情來襲,他在北京會診救治新冠疫情危重病人,為外地患者遠程會診。2020年4月,周飛虎赴巴基斯坦執行抗擊新冠疫情任務,并擔任赴巴抗疫專家組組長,提供專業指導。

    大愛仁心、救死扶傷。周飛虎認為,病人把生命托付給我們,哪怕只有一線希望,也要盡百分之百的努力,這是醫生的本分。2018年,一位來自山西的老紅軍腹部術后合并嚴重肺部感染、呼吸功能衰竭,在當地醫院曾出現心臟間歇性停跳情況。家屬抱著希望來到重癥醫學科,周飛虎立即組織全力救治,經過2個月的治療,老紅軍不僅恢復了生命體征,疾病也得以痊愈。周飛虎精心救治每位危重患者,在病人生日時組織溫暖的病房生日聚會、在病人打電話時貼心地送上一個靠枕,這些暖心動作如同涓涓細流,在病人心中激蕩起愛的力量。

    牢記使命、扎根奉獻。周飛虎堅持服務基層、服務官兵,多次赴各地參與軍內外重大搶救工作,赴外地培訓指導基層軍醫和即將執行援外任務官兵。作為國防科技創新某重點項目主要成員及子課題負責人,周飛虎克服高原缺氧等困難,兩上西藏阿里高原,參加野戰醫院監護病房建設,為高原官兵做好醫療衛勤保障。

    周飛虎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榮獲全國抗擊新冠疫情先進個人、最美援外醫生、中國好醫生等稱號。

    2022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個人事跡篇6

    作為一名軍醫,周飛虎多年來在抗震救災、抗擊埃博拉、__國際維和救援、特大安全事故等急難險重任務中挺身而出、勇挑重擔,使命召喚即能“沖得上、救得下、治的好”。多年來,他努力讓思想緊跟戰場、用精湛的醫療技術救治官兵,矢志成為“平時能應急、戰時能應戰”的衛勤尖兵,僅2016年就多次執行一些重大事件的官兵救治任務。

    1、__爆炸維和傷員救治:2016年6月,隨軍委工作組赴__救治我受傷的維和戰士。在軍委工作組及其他醫療隊員按期回國后,作為重癥醫學專家,該同志堅決服從命令,克服巨大壓力,在隨后的20余天里,包括端午節期間,獨自一人留在塞內加爾救治重癥傷員,使傷員轉危為安。在傷員救治過程中,每日評估患者傷情,確定轉運后,與當地醫院及聯合國相關部門溝通轉運等事宜,并根據患者情況,充分考慮回國路途遙遠環境復雜等情況,詳細制定傷員轉運途中的預案,確保轉運過程的萬無一失,將包括2名重傷員在內的4名傷員安全轉運回國,受到聯合國相關部門、X方醫院、我駐x大使館、軍委維和辦等相關部門高度肯定和贊揚,其中__軍中央醫院副院長姆貝伊上校專門向我駐塞使館武官表示:“在和周醫生的合作過程中,我們的醫生學到了不少東西,我非常希望將來有更多像周醫生這樣的專家來我們醫院進行指導、培訓”。相關事跡多次被包括各大媒體報道,并作為全國老中青三代黨員典范的代表在人民日報七一特刊及中央電視臺軍事報道刊播。

    2、__遇襲維和傷員救治:當地時間2016年7月10日18時39分(北京時間7月10日23時39分),中國第二批赴__X維和步兵營擔任難民營哨位警戒的1輛輪式步戰車遭炮彈襲擊,造成我維和士兵傷亡。該同志接到任務后,第一時間與總醫院其他科室專家一起參加遠程會診指導救治,并結合自己在馬里的救治及轉運傷員經驗,向隨后被派往非洲接送傷員的專家提供有益的建議和方案,確保傷員轉送的安全。

    3、泉州180醫院救治傷員:2016年3月,某特戰旅發煙罐吸入十余名傷員被收治到福建泉州180醫院,3月24日該同志接到命令后緊急赴180醫院,參加救治包括ICU內3名重癥傷員(均進行了ECMO支持治療)在內的10余名傷員,在隨后40余天救治中,二赴泉州,清明、五一小長假均在180醫院渡過,經過大家共同努力,除一名傷員去世外,其余均恢復正常,受到部隊領導的表揚。

    4、駐馬店159醫院救治傷員:2016年9月12日該同志接到命令后緊急赴駐馬店159醫院,參加救治某炮兵團3名重傷員,中秋佳節不休息,經過7天的不懈努力與精心治療,參與救治的重傷員中,2名轉危為安,1名病情穩定,受到陸軍部及基層部隊領導的表揚。

    2022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個人事跡篇7

    周飛虎,男,1971年出生,現任解放軍總醫院外科臨床部重癥醫學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該同志政治思想堅定,對黨忠誠,嚴守黨的各項紀律及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及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作風正派,為人誠實、正直;團結協作,關心愛護同事。在工作上多年如一日,兢兢業業,任勞任怨,以科室為家,搶救病人在工作上不分晝夜,多次成功完成危重病人的搶救工作。近年來,先后參加了西非抗擊埃博拉、__爆炸維和傷員和__遇襲傷員救治等系列國際重大救援任務,模范踐行“不畏艱苦,甘于奉獻、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精神,出色完成各項任務,被評為全國埃博拉出血熱疫情防控先進個人、2017年最美援外醫生、軍委后勤保障部優秀共產黨員,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二次。作為科室主任,帶領科室團隊榮立總醫院院集體三等功、教學先進單位、標準化建設先進單位等。

    作為重癥醫學專家,每天面臨徘徊在生死邊緣的急危重癥患者,在危重外科圍手術期危重病人、膿毒癥、熱射病的血液凈化及液體復蘇、多臟器功能不全、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癥救治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療效,為解放軍總醫院首批“百位名醫”培育對象,《持續血液凈化救治重癥膿毒癥》被評為院首批《百病妙訣》。任科室主任以來,在工作中克服科室在崗醫生人員少,科室任務繁重等困難, 經常同時身兼二線、三線值班,并參加了科室所有重癥及特殊病人的搶救工作,確??剖裔t療安全,在保健工作中,除科室直接收治軍干、師干首長救治外,多次參加南樓首長搶救。并多次代表醫院和軍委后勤保障部參加包括西非抗擊埃博拉、天津爆炸、馬里爆炸傷員等救治,均圓滿完成任務。

    所帶領的科室多年來救治危重病患者數萬名,在危重病人救治成功率均在95%以上,遠高于國內、外同級別醫院90%-92%的救治成功率。科室2013年榮立總醫院集體三等功,2014年被評為總醫院教學先進單位,2015年被臨床部嘉獎,2016年被評為總醫院標準化建設先進單位及醫德醫風建設先進單位。2016年底,先后入選北京十大健康衛士及感動海淀十大文明人物候選,多次被評為總醫院優秀黨員和教學先進個人。

    2022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個人事跡篇8

    何賢達,1979年8月出生,湖南省平江縣長壽鎮人。1997年12月入伍,1999年10月入黨,中共黨員,二級軍士長。一個精通導彈發射、轉載、地測、液壓等多操作操作的多面手,曾任部隊班長職務,被稱為導彈“兵王”。何賢達先后榮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兩次,三等功兩次,曾被第二炮兵評為“學習成才先進個人”,2009年被評為第四屆“二炮十大礪劍尖兵”,曾受到中央軍委領導的高度評價,他所帶的班受到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礪劍22載,發射導彈數枚,建功蒼穹;帶兵20載,斬獲20多項榮譽,譽滿軍營;從“火頭軍”成長為首批士官指揮長,從炊事兵成長為一等功臣…

    何賢達1995年高中畢業后,曾南下廣東打工,1997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參軍入伍了。個頭中等,黝黑的皮膚, 是他的特征,他曾只是百萬軍中的一微小兵卒,最開始的時候是從炊事員干起,但雖然看似平凡普通,但他卻在自己的軍旅生涯中寫下了“導彈精兵”的傳奇。

    入伍以來,何賢達夜以繼日的學習專業知識,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嚴格要求自己,曾有人統計過他的“數字人生”:當兵18年、5次立功受獎、8次發射導彈、28次執行重大任務。何賢達認真研究武器裝備的性能和原理,曾經自己的經驗別寫成1萬多字的《特裝維護保養操作規程》,并在部隊得到推廣學習。

    翻開何賢達的成長履歷,作為吊控號手,他是全旅兵齡最短、業務最精的操作骨干,曾光榮的參加國慶50周年閱兵儀式;作為測號手,他是全旅第一個從事此專業的戰士,曾12次奪得專業理論比武第一名的好成績;作為發射單元指揮長,他是全旅第一取得某型號導彈指揮長資格的士官,現在的何賢達幾乎熟悉導彈發射陣地的所有專業。

    何賢達入伍這么多年,為了當好一個兵,帶好一個班,他最對不起的就是父母和妻子。和妻子戀愛期間只能通過電話和書信交流,定下的婚期還曾因為部隊需要兩次推遲,說起這些,何賢達的眼睛總是含著淚花。他的這種無私奉獻、專注事業、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2022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個人事跡篇9

    入伍以來,何賢達始終以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夜以繼日地學習專業知識,加班加點苦練武器操作技術,較快地成長為一名精通發射、轉載、地測、液壓等專業操作多面手。他最先接觸的是轉載專業,經過2年的刻苦訓練,被戰友稱為"一吊準"。1999年國慶閱兵中,何賢達圓滿完成了受閱導彈的轉載任務,受到上級首長的高度評價。他業余自學地測發控專業,2000年8月,部隊赴某地執行訓練發射任務,在地測發控號手選拔中,他以第一名的成績入選。幾年來,由于他技術扎實、素質全面,先后40余次為軍委和總部首長進行實裝操作匯報表演。

    何賢達認真研究武器裝備的性能和原理,取得了大量有價值的成果。2001年,他在生產廠家接收裝備時,獨自完成了多臺主戰裝備的開箱檢查,為了將自己的經驗總結出來,他編寫了1萬多字的《特裝維護保養操作規程》,并在部隊得到推廣。某次任務中,他根據上級要求,編寫了《轉載后測試規程》、《地測號手操作注意事項》等操作規程,為某型裝備的訓練發射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何賢達還非常注重鉆研裝備操作原理,經常向來部隊授課的專家、教授請教維修技法。通過長期實踐,總結出"指示燈狀態快速識別"、"模飛數據快判讀"等一系列維修方法。2008年3月,在裝備驗收過程中,他針對某系統存在的芯片讀寫故障,經過十多天的認真分析,成功排除故障。在他的建議下,部隊對同類裝備顯示裝訂板進行了改進,進一步提高了某型裝備的可靠性。他先后參加重大軍事行動十余次,研制出瞄準三腳架夜間照明裝置、彈心指示器精確定位裝置等4項科研革新成果,并為部隊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操作手。

    2022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個人事跡篇10

    何賢達,湖南平江人,1979年出生。1995年高中畢業后,他曾南下廣東打工。在東莞一家合資企業,他從流水線裝配工干起,他埋頭干活,深受賞識,后來學了電工。小何上中學時物理學得很好,很快就如魚得水;后來他被當地一家大酒店聘為兼職電工師傅,薪資不菲。

    一次,他陪姐姐回平江老家,正趕上縣武裝部搞預備役民兵訓練。這回集訓,負責訓練的廖科長看上了何賢達。“你小子,天生就是個當兵的料!不去部隊上穿回軍裝,可惜了。”打工仔何賢達無論是站軍姿、走隊列,還是射擊、投彈,都練得那么嚴謹到位,一絲不茍,成績也遙遙領先,所有課目都拿了優秀。

    廖科長的一番鼓勵,撩動了何賢達的心思。他當即表示說自己愿意去當兵。他果斷辭去了廣東那邊的工作,等待軍營的召喚。

    何賢達底子好,頭三個月新兵訓練,成績優秀;后三個月學專業技術,他會電工,看電路原理圖,輕車熟路;更復雜的控制原理和液壓等知識,他刻苦鉆研。

    何賢達因為成績優秀被分到某部??墒牵筷犈R時駐在偏僻山溝里廢棄廠區,武器裝備未到位,用來練習的是一個個紙盒子,只在上面畫了些按鈕和指示燈,官兵們成天對著這些假的“儀器”訓練。

    這可真叫作紙上談兵了。

    這時,又一撥新兵入伍了,上級派他到新兵連,卻不是去訓兵,而是干炊事員。

    來到炊事班,他才發現這行當不簡單。他從小沒下過廚房,得從最起碼的燒火學起——部隊當時用的是87式炊事車,得用鼓風機搖著生火,何賢達常被熏得一頭一臉的煙灰,全沒了訓練場上的瀟灑樣兒。他又不能抱怨——班里只有他啥飯菜也不會做,只能燒火。等這關熬過去了,才慢慢“升職”到了切菜、做米飯饅頭,有時老班長也“開恩”,親手教他炒上一兩個菜。漸漸地,大家發現他炒出的菜別有一番風味。他做的饅頭也明顯具有“何氏風格”:白俊整齊,松軟適度,吃著噴香。

    這就是何賢達的過人之處。干啥都不會甘于平庸,都肯下功夫動腦筋,能在最不起眼處給人一個驚喜。搖身變成“一號手”。

    2022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個人事跡

    相關文章:

    軍人先進事跡材料范文

    154434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天想你视频免费观看完整版高清中文| 男男gay18| 日本一本高清视频| 国产午夜福利100集发布|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免费看小说| japonensisjava野外vt| 欧美孕妇xxxx做受欧美| 国产精品免费av片在线观看 | 良妇露脸附生活照15| 挺进邻居丰满少妇的身体|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7| 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软件| 色橹橹欧美在线观看视频高清| 把腿扒开做爽爽视频| 午夜视频免费国产在线| 一个人看的www免费高清| 男和女一起怼怼怼30分钟| 大学生一级毛片免费看**| 亚洲精品动漫免费二区| 6080午夜一级毛片免费看| 欧美xxxx狂喷水| 国产婷婷色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不卡| 精品欧洲videos| 天堂8在线天堂bt|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 国模私拍福利一区二区| 日本大乳高潮视频在线观看| 四虎影视永久免费观看网址| 一本到中文字幕高清不卡在线| 狠狠躁日日躁夜夜躁2020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精华液|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麻豆二区| 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 精品国产欧美一区二区| 在线a亚洲视频播放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网站久久| 青青热久久久久综合精品| 岛国片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能播放的 | 众多明星短篇乱淫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