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就業報到證取消發放有什么影響_什么是就業報到證
眾所周知,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高校畢業生就業不僅關系到個人的發展和前途、家庭的幸福,更關系到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于2023年就業報到證取消發放有什么影響_什么是就業報到證,供大家參考,快來一起看看吧!
就業報到證不再作為高校畢業生招聘錄用、落戶必需材料
《關于做好2023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日前發布,其中明確取消就業報到證補辦、改派手續,不再將就業報到證作為辦理高校畢業生招聘錄用、落戶、檔案接收轉遞等手續的必需材料。
《通知》明確,各地要制定落實取消報到證的工作方案。各省級教育部門和高校要加強與組織、公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的工作協同,做好相關工作的銜接,向用人單位和畢業生開展解讀宣傳,耐心細致做好指導咨詢,幫助畢業生順利完成就業報到、落戶和檔案轉遞。
各地各高校要重點關注脫貧家庭、低保家庭、零就業家庭、殘疾等困難高校畢業生,建立幫扶工作臺賬,按照“一人一檔”“一人一策”精準開展就業幫扶工作。健全“一對一”幫扶責任制,高校和院系領導班子成員、就業指導教師、班主任、專任教師、輔導員等要與困難學生開展結對幫扶,確保每一個困難學生都得到有效幫助。做好離校未就業畢業生不斷線服務。
繼續組織實施“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宏志助航計劃——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能力培訓項目”,開展線上線下就業能力培訓,提升畢業生就業競爭力。各地各高校和各培訓基地要精心組織實施,配備優秀師資,優化培訓內容,提升培訓質量。鼓勵各地各高校配套設立省級、校級項目,推動“宏志助航計劃”覆蓋更多畢業生。各地要強化培訓基地管理,宣傳推廣優秀典型經驗。
《通知》要求,實行定向招生就業辦法的高校畢業生,各省級教育部門和高校要指導其嚴格按照定向協議就業并登記去向信息。教育部有關單位根據有關部門需要和畢業生本人授權,統一提供畢業生離校時相應去向登記信息查詢核驗服務。
各地各高校要嚴格落實就業統計監測工作“四不準”“三嚴禁”要求,嚴格執行畢業生就業統計監測工作違規處理辦法,對違反規定的高校和相關人員,嚴肅查處通報,納入負面清單管理。嚴格落實就業統計監測規范要求,嚴格審核學生就業信息及相關佐證材料。
此外,組織開展就業統計監測專門培訓,強化高校畢業生就業數據的報送、統計和分析工作。持續開展畢業生就業狀況布點監測,豐富完善布點監測內容。
2023年就業報到證取消發放有什么影響
教育部發文從2023年起,將取消就業報到證,學生的畢業證不能與就業簽約掛鉤,所謂就業報到證就是應屆高校畢業生、中等院校畢業生在就職單位報到的憑證,在很多人眼里,報到證就只是臨畢業前學校發到個人手中,報到時就交給單位,有些單位還會返回給個人,然后就沒什么用了,可以說是畢業參加工作的初始憑證個最初的記錄的作用,那么這個就業報到證究竟還有什么用呢?
1、在有些地區有高校應屆生或者專業院校畢業的技術人才的落戶政策,那么就業報到證上就必須有本市用人單位的抬頭的證明,起到界定畢業生是否符合當地政策的一個依據。
2、對應屆生有政策方面補貼的地區,也是需要就業報到證才能界定的,如有些人才是已經在其他地方工作一段時間了,那么即使在調回帶本市,那也不能享受應屆生的待遇了,這個就需要根據就業報到證來分辨了。
3、這個其實很多時候對社保工資沒有什么影響,但是不排除有些企業單位需要,因為會在校招和社招上要區分待遇福利,所以就業報到證對于一些學生還是很重要的。
4、就業報到證還可以證明畢業生在校期間曾擔任過學生干部的身份等作用。
如今,我們可以通過網絡查詢應屆生的信息,還有錄用通知書、就業協議等都可以證明勞務關系,而就業報到證就有些多此一舉,而且還會增添很多麻煩,如辦理的時候,有些私人企業因為行政設置的原因,不會接受學生檔案和組織關系,這些就需要本人去人才交流中心自行辦理,如果就業報到證已經簽署了用人單位,而一旦出現姓名或者專業的錯誤,就需要重新申請辦理,而且就業途中經常會更換單位或者工作,這個時候就需要檔案的轉接,同樣就業報到證也需要改派處理等等非常繁瑣的流程。
什么是就業報到證
《報到證》是畢業生轉移人事檔案關系和戶口關系的憑證。具體來說,《報到證》的用途主要包括:1)是教育主管部門正式派遣畢業生的憑證;2)是畢業生到用人單位報到的憑證;3)是用人單位接收畢業生的重要證明;4)是任何一個合法的人才中心、檔案管理機構接收畢業生檔案的證明;5)是用人單位給畢業生落戶、接管檔案的重要憑證;6)是畢業生的干部身份證明。總之,非常重要,畢業生領取報到證后一定要保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