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取消發放就業報到證是什么意思_就業報到證有什么作用
你知道嗎?就業報到證以前稱為“派遣證”,其全稱為《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本專科畢業生就業報到證》,是畢業生就業報到、辦理戶口人事關系的公文憑證。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于2023年取消發放就業報到證是什么意思_就業報到證有什么作用,供大家參考,快來一起看看吧!
2023年取消發放就業報到證是什么意思
《關于做好2023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日前發布,其中明確取消就業報到證補辦、改派手續,不再將就業報到證作為辦理高校畢業生招聘錄用、落戶、檔案接收轉遞等手續的必需材料。
《通知》明確,各地要制定落實取消報到證的工作方案。各省級教育部門和高校要加強與組織、公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的工作協同,做好相關工作的銜接,向用人單位和畢業生開展解讀宣傳,耐心細致做好指導咨詢,幫助畢業生順利完成就業報到、落戶和檔案轉遞。
各地各高校要重點關注脫貧家庭、低保家庭、零就業家庭、殘疾等困難高校畢業生,建立幫扶工作臺賬,按照“一人一檔”“一人一策”精準開展就業幫扶工作。健全“一對一”幫扶責任制,高校和院系領導班子成員、就業指導教師、班主任、專任教師、輔導員等要與困難學生開展結對幫扶,確保每一個困難學生都得到有效幫助。做好離校未就業畢業生不斷線服務。
繼續組織實施“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宏志助航計劃——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能力培訓項目”,開展線上線下就業能力培訓,提升畢業生就業競爭力。各地各高校和各培訓基地要精心組織實施,配備優秀師資,優化培訓內容,提升培訓質量。鼓勵各地各高校配套設立省級、校級項目,推動“宏志助航計劃”覆蓋更多畢業生。各地要強化培訓基地管理,宣傳推廣優秀典型經驗。
《通知》要求,實行定向招生就業辦法的高校畢業生,各省級教育部門和高校要指導其嚴格按照定向協議就業并登記去向信息。教育部有關單位根據有關部門需要和畢業生本人授權,統一提供畢業生離校時相應去向登記信息查詢核驗服務。
各地各高校要嚴格落實就業統計監測工作“四不準”“三嚴禁”要求,嚴格執行畢業生就業統計監測工作違規處理辦法,對違反規定的高校和相關人員,嚴肅查處通報,納入負面清單管理。嚴格落實就業統計監測規范要求,嚴格審核學生就業信息及相關佐證材料。
此外,組織開展就業統計監測專門培訓,強化高校畢業生就業數據的報送、統計和分析工作。持續開展畢業生就業狀況布點監測,豐富完善布點監測內容。
就業報到證有什么作用
1.“就業報到證”是畢業生到單位報到的證明。畢業生到工作單位就業時,須持“就業報到證”。用人單位憑“就業報到證”為畢業生辦理手續。
2.當地公安部門憑“就業報到證”為畢業生辦理落戶手續。
3.學校相關部門依據“就業報到證”為畢業生辦理檔案投遞、組織關系轉移和戶籍遷移等手續。
4.“就業報到證”正頁由畢業生到用人單位報到時交給用人單位,是畢業生參加工作時間的初始記載和憑證,上面的日期是工齡的開始年限,與退休年齡和養老保險交納年數都有關。
5.“就業報到證”是畢業生報考公務員必備資料。
6.“就業報到證”是畢業生就業的證明,“就業報到證”中的姓名須與畢業生身份證中的姓名一致,單位的名稱也必須準確。“就業報到證”的有效期一般為畢業后兩年時間內(即2008年畢業生到2010年6月30號,2009年畢業生到2011年6月30號,以此后推)。
7.“就業報到證”可以改派,改派手續為;
(1)用人單位在畢業生改派表或就業協議書上蓋章;
(2)用人單位上級主管部門在畢業生就業協議書上蓋章;
(3)學生處審核后,報省教育廳審批。
8.非全日制在籍學生的社會人士參加自考或成教沒有報到證,報到證是中國特色的產物,只有中國統招高校才有。
9.留學歸國學生歸國后可咨詢戶籍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高校畢業生調配部門簽發機關(如:北京市教委、天津市教委、河北省人社廳等)辦理相應學歷的報到證。
為什么要取消就業報到證
首先降低大學生們在就業期間的限制。在這之前,就業報到證,是找工作的必需品證據,找到工作的話就必須要有就業報到證。有的人去到外地找工作,但是他的就業報到證,沒有帶在身上。就導致錯失了工作的機會。
而且還會因為落戶、招聘轉移的問題,導致錯失了一個好工作的機會。本來就很難找工作了。再錯失這樣的機會,對于學生們來說,是雪上加霜的事情。為了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學校就取消了就業報到證。
讓大學生們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工作。雖然說找不到好的工作。但是我們可以去磨練自己,提升自己的本領。積累更多的工作經驗,讓自己各方面發展起來。慢慢地,我們的能力足夠了,也就能夠找到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
總而言之,取消就業報到證就是對我們好。能夠讓我們更加的順利找到工作。學校也是在為同學們考慮,都希望同學們能夠擁有一份不錯的工作。同時能夠提高學校的就業率,提升學校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