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養老保險補繳新政策
基本養老保險亦稱國家基本養老保險,它是按國家統一政策規定強制實施的為保障廣大離退休人員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種養老保險制度。那么河北省養老保險補繳政策有什么,以下就是學習啦小編做的整理,希望對你們有用。
河北省養老保險補繳政策
一、關于未參保的單位和人員補繳養老保險費
實行個人繳費后,未核定過繳費基數、未繳費人員為未參保人員;單位一直未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進行參保登記,未繳納養老保險的,為未參保單位。
(一)國家和省規定的應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單位,應按國家和省規定,為與本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所有人員(以下簡稱“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在國家規定勞動年齡內的職工,由于用人單位原因應繳未繳基本養老保險費的,用人單位可以向勞動保障部門提出書面補繳申請,并提交申請補繳期間與被保險人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明,以及工資收入憑證,經確認后,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從規定實行企業和個人共同繳費之月起,補繳養老保險費。
(二)單位整體未參保的,應從企業注冊成立之日起為職工全員參保,個人獨資。補繳基本養老保險費。但補繳時間最早不早于1995年1月。按本文規定參保補繳后,其已辦理退休手續由單位負擔其養老保險費用的人員納入養老保險統籌。
整體參保的單位補繳時、各級勞動保障部門要逐一核實職工身份、工作履歷和原始工資發放表。職工與企業訂立的勞動合同,必須經過勞動保障部門鑒證。對于符合條件的職工應在原單位公示后方可納入補繳范圍。
(三)未全員參保續保和整體參保單位在進行社保登記后,可補繳至本文下發前,以后應按規定正常繳費。
(四)未參保的原國有、集體企業職工,與企業解除勞動關系后,現從事個體經營或靈活就業的,本人提出書面申請并提供與原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原始證明材料和原職工檔案,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審核后,可對原在企業工作期間未繳納養老保險費的時間進行補繳。建立個人賬戶后連續繳費滿5年以上的,其在原國有、集體企業工作符合國家和省規定的連續工齡,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認定后可視同繳費年限。從事個體經營、自由職業期間中斷繳費,不允許補繳。
(五)未參保的個體工商戶、自由職業者等靈活就業人員,不允許補繳。未參保人員男不滿60周歲,女不滿55周歲,允許其參保繳費,從參保之月起計算實際繳費年限。達到國家法定退休年齡繳費不滿15年的,可延續繳費滿15年后辦理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手續。
二、關于中斷繳費人員補繳
實行個人繳費后核定過繳費基數,也曾繳費,對于勞動合同變更的條件包括。后因各種原因不再申報繳費基數,也不再繳費的,為中斷繳費。
2005年底以前中斷繳費的,可按本文規定補繳。
2006年1月以后中斷繳費人員按省政府冀政[2006]67號第二十二條關于“對于曾參保的企業職工,因各種原因中斷參保的,不再補繳基本養老保險費,斷保期間按中斷繳費處理”的規定執行。
三、關于補繳基數和繳費比例
未參保繳費的單位或人員和2005年底以前中斷繳費人員補繳養老保險費,可按中斷當年全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60%或100%為基數補繳。個人獨資。補繳建立個人賬戶以前養老保險費的,按相應年份全省職工平均工資為基數補繳,其中,補繳1989年底以前養老保險費的,我不知道
河北省養老保險補繳新政策工資支付形式主要包括哪些
以1990年全省職工平均工資為基數補繳。
單位和個人按當年繳費比例補繳。
四、關于查詢期內的補繳
在繳費查詢期內,本人提出繳費基數不實,經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查屬實的,由單位和個人補繳少繳、漏繳的養老保險費。補繳后,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為個人改記繳費基數,并重新打印對賬單。超過繳費查詢期不再重新核定繳費基數。
五、關于補繳工作流程
辦理補繳的單位和個人提出補繳申請,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對需補繳人員基本情況初審并核定補繳年限和金額,同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復核后,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補繳相關事宜。
六、關于滯納金和補繳利息
補繳單位繳費部分加收滯納金,補繳個人繳費部分補繳利息。
(一)加收滯納金
1、補繳單位繳費部分按日加收2‰滯納金,其中,中斷6個月以內的時間,不收取滯納金,超過6個月的時間按日加收滯納金。
2、應參保未參保企業整體參保和因生產經營困難中斷繳費的單位整體續保,在本文規定的時間內補繳養老保險費的,根據其現經營情況,可適當減收滯納金。
3、行政訴訟、勞動爭議仲裁判定由企業補繳養老保險費的,按規定補繳的滯納金,不得減收。經審計、稽核、監察發現繳費基數不實、少報繳費人數造成少繳、漏繳養老保險費責令補繳的,按規定加收的滯納金不得減收。
4、減收滯納金須經市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批準,報省勞動保障部門備案。未經批準自行減收滯納金和經審核批準未備案減收滯納金的,追究當事人的責任。
(二)補繳利息和記錄個人賬戶
需補繳的利息不得減免。補繳建立個人賬戶以前利息,按建立個人賬戶后歷年公布的記賬利率的平均值補繳。建立個人賬戶后按歷年公布的個人賬戶記賬利率補繳。個人補繳的建立個人賬戶前的利息并入養老保險統籌基金,補繳的建立個人賬戶后的利息記入個人賬戶。單位和個人繳費部分共同補繳后,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從建立個人賬戶時間起,為個人建立個人賬戶。
(三)補繳的1995年底以前單位繳費部分和滯納金并入養老保險統籌基金;補繳1996年1月至2005年底單位繳費部分,按11%賬戶規模將本息劃入個人賬戶后剩余部分連同滯納金并入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七、關于補繳后記錄繳費基數和計算指數
補繳1992年底以前中斷繳費部分后,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補記實際繳費年限。其繳費工資指數記為“1”;補繳1993年至建立個人賬戶上一年中斷繳費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實際繳費基數記錄在中斷繳費當年。其繳費工資指數按1.200取值;補繳建立個人賬戶以后中斷繳費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補繳的基數記錄在中斷繳費當年,按規定記錄個人賬戶,繳費工資指數按實際補繳基數計算。
八、其他問題
(一)補繳養老保險費采用滾動補繳辦法,即先中斷的先補,一個年度中的所有中斷月數必須一次性補完。
(二)補繳2005年底以前中斷期間養老保險費,于2009年6月底以前完成,2009年7月1日以后補繳的,不再減免滯納金。在此期間國家有統一規定時改按國家統一規定執行。
(三)以前按有關規定辦理的,不再重復處理。
養老保險政策2016相關文章: